施爱东,1968年生于
江西省石城县,中山大学理学学士、
文学硕士、博士。
施爱东1996年始任教于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2年进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2022年起开始担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
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同时还担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截至2023年4月23日,施爱东社会兼职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
民俗学学术史、大众文化批评等。代表性著作有:《故事法则》《故事机变》《中国龙的发明:16—19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倡立一门新学科——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鼓吹、经营与中落》等。
2018年5月,施爱东在
北京大学进行“
民间文学前言讲坛”系列的演讲。2019年9月,施爱东到
上海大学文学院做题为“‘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的学术讲座;2020年10月,施爱东受邀到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作题为“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的主题讲座。2021年9月,施爱东与多位中日两国
民俗学界顶级专家学者共同受邀出席 “中日
民俗学前沿论坛:21世纪中日民俗学展望研讨会”,并做特邀报告。2023年10月,施爱东受邀到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校参加“东方
灰姑娘故事研究学术研讨会”。2024年6月,施爱东受邀为
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专业作了题为《故事的结构法则与创编技巧》的线上学术讲座。
施爱东曾获得2009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文学所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一等奖,2015年文学所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一等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施爱东,1968年生于江西省信丰石城。1993年施爱东以一个“理科男”的身份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在黄树森老师的一次学术讲座上,得到黄老师垂青,从此跟着黄老师,闯进广东当代文学批评界。1996年始任教于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2年进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2011年担任研究室副主任。
工作经历
学术圈
2018年5月16日,施爱东在
北京大学进行“民间文学前言讲坛”系列的演讲,演讲的主题为“好故事都是巧妙设置的游戏”。2018年12月12日,施爱东应邀
金陵科技学院参加学校历史文化进校园名家讲坛活动第十四场暨
江宁大学城创新服务进高校活动,活动中施爱东教授以《从帝王象征到民族象征的“中国龙”是怎么形成的?》为主题为大家做报告。2019年9月19日,施爱东研究员受邀到
上海大学文学院做题为“‘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的学术讲座。2019年10月27日,施爱东与多名专家参加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在中国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期间牵头召开了节日文化专题研讨会。2019年11月2日,施爱东出席客家研究中心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在
赣南师范大学开幕。2019年12月28日,由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河南博物院举办的中原国学讲坛“文明向心·根脉文化”系列第9讲(总第292讲),特邀施爱东主讲《从海外漫画中的“中国龙”看中国国家形象的变化》。
2020年4月23日,北京市
丰台区2020年度4.23世界读书日线上系列阅读活动正式启动,直播现场邀请了施爱东,演讲了一场有关
长辛店镇历史与文化的专题讲座,各直播平台共参与人数28.6万人次。2020年10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爱东教授应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之邀作题为“
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的主题讲座。讲座在
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办,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菲副教授任讲座主持人,所内外300余名师生在线参与。2021年4月2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朝戈金研究员主讲的“史诗学的转向——中国史诗研究再出发”讲座在线下线上同步举行。施爱东研究员评议并参与讨论。2021年9月25日,由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主办的 “中日
民俗学前沿论坛:21世纪中日民俗学展望研讨会”顺利召开,施爱东与多位中日两国民俗学界顶级专家学者共同受邀出席会议并做特邀报告。2022年9月27日,由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的“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第六十八讲“刘三妹之死: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顺利举办。由施爱东主讲,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课堂参与的同时,同步进行线上分享。
2023年6月5日,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开启第四讲——“故事的结构法则与编创技巧”。此次讲座由施爱东主讲,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2023年10月14日至15日,施爱东受邀到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校参加“东方
灰姑娘故事研究学术研讨会”,施爱东在致辞中围绕“讲好中国故事”“《灰姑娘》故事的意义”“专题型故事学术研讨会的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对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2023年11月7日,施爱东在
赣南师范大学举行个人讲座学术报告会,讲座主题为“故事的结构法则与创编技巧”。2024年6月6日,施爱东受邀为
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专业作了题为《故事的结构法则与创编技巧》的线上学术讲座。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部分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影视圈
2023年7月20日,施爱东担任
乌尔善执导的
奇幻古装电影《
封神第一部》中的幕后顾问。2023年8月4日,施爱东参演的纪录片《封神之路》在中国大陆首播。
研究领域
施爱东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民俗学学术史、大众文化批评、
科学哲学等。
研究成果
故事学
施爱东对故事的文体特征以及故事学的研究预设与研究方法进行了界定。从文体特征上看,故事逻辑与日常生活逻辑全然不同,也是与平常事件不同的反常事件。故事研究假定故事是在初始条件和目标结局之间进行的虚拟语言游戏,具有明确的边界与密闭的时空,故事情节只是朝向既定结局的一个过程。故事研究就是基于理想的游戏设置与实证的故事样本展开的双向互证,即用游戏规则理解故事样本,解释故事样本中的无稽现象,反之,也用故事样本印证、修订故事规则,使游戏规则更贴近故事创作,更具解释力。施爱东指出,从形态学的角度看,故事只有难题这一个类型。借助矢量线段,我们可以标示出故事的最简情节。每一次情节转折都有一个恰当的理由,这就是情节设置;一则故事中关键性转折的关键性理由就是核心设置。既然故事都可以归入“难题型”,那么出题就成了故事的首要任务,也就是在既有条件和既定目标之间设置“障碍”,每一个障碍必须同时包括“系铃方案”和“解铃方案”两个方面。无论是系铃还是解铃,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既可以是听众默认的、无须特地强调的通则,例如神性规则、生活逻辑以及语言、情感和能力的设定;也可以是特别设定的、非共识性的特征,包括故事中的角色以及故事讲述者设定的规则等。当故事按照正常情节发展无法实现转折时,就需要通过巧合、误解、违禁、搅局、规则失效的方法,驱动故事继续发展。
谣言学
施爱东对谣言学理想的辟谣机制是双管齐下:政府应该一方面适当鼓励民间辟谣行动,另一方面把握好法律尺度,严打恶性谣言的同时,切忌滥用刑罚,以免造成
寒蝉效应。而公众则应保持对谣言的警惕,用理性制约谣言。正因谣言不可避免,理性更显珍贵。谣言就是一种具有现实社会影响的口传文学。即使在数字化的网络时代,谣言依然带有口传文学群体加工和不断变异的传播特征。传统的谣言研究认为谣言来无踪,去无影,是一种“无法捕捉的空穴来风”,可是,网络的数字化记录,尤其是
新浪微博的开启,却为我们研究谣言的传播和变异提供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是过去的谣言研究所不具备的,也是从事谣言研究最大的优势。施爱东认为,不需要对谣言进行定义,只要取
最大公约数,找一些大家都公认的,甚至已经被证实为谣言的个案进行研究就可以了。
民俗学
施爱东系统阐述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两种研究
范式以及“形态学”“故事形态学”和“功能”等研究概念。
共时研究
施爱东看来,共时研究,即悬置了时间影响,将研究对象看做一个静态的、封闭的、不受外部影响的自组织系统,是对系统进行
结构分析,对各结构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所展开的研究。施爱东教授通过梳理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
故事形态学》指出,普罗普研究的重点在于他发现了故事中的角色名称是可以随意变动的,只有行为是不变的。而这种不变的角色行为被普罗普定义为“功能”。随后,施爱东教授就普罗普的“功能”分享了他曾以
孟姜女故事做的研究。在研究中施爱东教授归纳出9个环环相扣、不可减省的功能,为了区别于普罗普的功能概念,他把它们叫做“节点”。虽然形态学和口头诗学都是共时研究,但两者还是有所区分的。施爱东教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的不同:其一,形态学从故事角色的行为逻辑入手,发现了故事的结构要素;口头诗学从史诗艺人的演述活动入手,发现了史诗的创编要素。其二,形态学是从大量的故事文本中抽象出“功能”;而口头诗学则是从史诗的口头演唱文本中发现了“程式”。其三,形态学是对大量同类故事的研究,是脱离了语境的研究;而口头诗学是对特定地区特定歌手或特定史诗的研究,是置身于语境中的研究。
研究工作成就代表性著作有:《故事法则》《故事机变》《中国龙的发明:16—19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倡立一门新学科——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鼓吹、经营与中落》《作为实验的田野研究——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科玄论战”》《
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等。
主要作品
专著
参考资料:
编著
参考资料:
论文
其他作品
影视作品
思想观点
谈故事学的共时研究
施爱东指出:故事的土壤永远都在,因为讲故事和听故事是人类永恒的心理需求。故事讲述环境变了,但讲述活动还在,无论讲述平台变成了广播、电视,还是网络、游戏,只要民间文艺作为一种表演方式或生活方式没有改变,我们的研究就依然有意义。叙事活动是永恒的,也是有规律的,而规律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说,故事法则也会随着社会文化和传播条件的变迁而做出适应性调整。作为研究者,我们的目光永远追随着故事的讲述行为,而不是守在老槐树下等着一个讲故事的人。
东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
施爱东谈到: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龙形象都一直在变化、发展。16世纪以前,
欧洲没有“龙”的专用译名,人们用“一种盘结的蛇”(serpiente)来描述这一形象。作为一种蛇形动物,龙以负面形象出现得更多,比如《圣经》中的龙形象是邪恶的,是撒旦的化身;在艺术作品中出现比较多的是“圣乔治屠龙”等主题的故事。而在东亚,龙是一种能够沟通天地、兴云布雨、化生万物、兆示祥瑞的神奇动物,还是中国“皇帝的
纹章”。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不断交叉融合,龙文化也发生变化。
谈网络时代的谣言
施爱东认为,谣言就是一种具有现实社会影响的口传文学,理想的辟谣机制是双管齐下:政府应该一方面适当鼓励民间辟谣行动,另一方面把握好法律尺度,严打恶性谣言的同时,切忌滥用
刑罚,以免造成
寒蝉效应。而公众则应保持对谣言的警惕,用理性制约谣言。正因谣言不可避免,理性更显珍贵。施爱东研究工作的谣言个案划定标准:一是特定群体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社会传闻;二是关键信息失实的社会传闻;三是具有故事性的社会传闻。
荣誉与成就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施爱东1996年毕业留校任教于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讲《民间文学》《基础写作》《
新闻写作》等课程。
2021年9月25日,由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主办的 “中日
民俗学前沿论坛:21世纪中日民俗学展望研讨会”顺利召开,施爱东与多位中日两国民俗学界顶级专家学者共同受邀出席会议并做特邀报告。施爱东从
钟敬文时代的学科建设的两种模式及其失效谈起,引出对于如何建设
民间文学学科的反思。首先,稳定的研究
范式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他犀利地指出现实问题,研究生培养理应学、术并重,学科建设只注重了知识体系的教与学,严重忽视了术的训练。而另一方面,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也必不可少。对此,他重点强调“学术对话”的重要意义。加强学术对话是学科建设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学术共同体存在的重要标志。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新概念的生成,都需要通过学术对话来实现。学术对话是
实证研究可检验性的实践方式,它促进共识的形成,也有助于提升学科影响力。总之,施爱东认为,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没有什么独特的蹊径,只有基于专业学术传统的
范式教育,以及基于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建设两条可能路径。同年11月,施爱东以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发起学术话题《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里面提到:只要承认民间文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质的现代学科,它就是一门基于实证研究和认识论的学科。学科建设只有基于专业研究范式的人才培养和共同体建设两条可行路径。
2022年施爱东发表关于民间文化事业人才培养的文章。2024年施爱东对
民间文学学科发展发表观点:把握民间文学学科发展新机遇。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施爱东1993年“斥巨资”买下一套“三联版金庸全集”,因喜欢金庸小说,便写了一本《
点评金庸》。
人物争议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
人物评价
施爱东试图从行业民俗与
科学哲学两个视角切入,检讨中国现代
民俗学的学科发展策略,讨论其经验与困惑。从一些具体个案或现象出发,由点及面,条分缕析,试图借以管窥全豹,勾勒整个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现状与走势。(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会评)
施爱东教授的讲座对如何认识理解学科和研究方法,给了非常发人深省的思考。(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评)
社会活动
2023年8月16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施爱东向市博物馆捐赠民国时期皮箱一件。
相关事件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无党派民主人士。作为电影《
封神三部曲》的开发顾问,施爱东和导演
乌尔善在一起策划电影选题时提出,要对《封神演义》原著故事情节进行重塑,如呈现妲己形象时抛开“女人祸水论”,塑造纣王这一角色时还原他作为“人”的复杂一面。
参考资料
施爱东.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2024-06-22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2024-06-22
天道与人文.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