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彦昇曾于
贞元六年(790年)出使
天宝,受位大阿餐(第五等)。翌年参与镇压悌恭之乱,升餐(第三等)。
贞元十年(794年),升任侍中。贞元十二年(796年),调任兵部令。贞元十四年(798年),祖父
元圣王金敬信去世。两年后,兄长
金俊邕金俊也过世,年幼的侄子金清明(金重熙)继位,是为
金淸明,由金彦昇摄政,升最高官阶——角干。
贞元十七年(801年),拜御龙省私臣,不久又任上大等。
元和三年(808年),经过唐朝批准,金彦昇获得门戟。
元和四年(809年)七月,金彦昇与弟弟金悌邕带兵入宫,弑杀侄子金重熙。他继位后,并未立即将自己袭位之事通报宗主国
唐朝,仍以金重熙的名义派遣金宪章(金献章)等向唐朝贡。直到元和七年(812年),他才派遣金昌南向唐朝告哀称嗣。同年七月,
李纯正式册封金彦昇为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
太尉、使持节、
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鸡林州
刺史兼宁海军使、上柱国、
金真德,册其夫人贞氏(实为金氏)为王妃,命职方
员外郎崔廷摄
御史中丞,充正使,新罗质子金士信充副使,持节赴新罗吊祭册立。
金彦昇在位时,天灾连年,尤其是
元和九年(814年)到
长庆元年(821年)间,除了一年外,每年都发生大灾和大饥。一些新罗百姓甚至流落到
中原地区浙东地区乞食。 在这种情况下,新罗“草贼遍起”,金彦昇不得不要求各州郡
都督、
知府加紧镇压。 对金彦昇统治威胁最大的当属长庆二年(822年)熊川州(今韩国公州)都督金宪昌掀起的叛乱。金宪昌出身武烈王系,是
金仁问(一说金文王)的后裔。当初
宣德王金良相死后,本来群臣打算立金宪昌的父亲金周元为王,但却因大雨而没能及时赶到金城,于是改立
元圣王为王。金宪昌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到
长庆二年(822年)三月正式起兵,建立长安国,年号庆云。除了熊川州外,还波及了新罗九州中的武珍、完山、菁、沙伐四州及五京中的国原、西原、金官三京。完山州长史崔雄逃到金城,通报情况,金彦昇选拔八名将领防守金城,然后派张雄、卫恭、悌凌等带兵平叛,其后安排金均贞、金雄元、金徵统率三军。他们接连在三年山城、俗离山、星山、熊津等地击溃叛军,金宪昌仅以身免。熊津城破前,金宪昌自杀。城破后有二百三十九人伏诛。 幸存的金宪昌之子金梵文与高达山贼神寿等百余人于
宝历元年(825年)正月卷土重来,准备定都
平壤(今韩国
京畿道杨州市),途中在北汉山州被该州
都督聪明剿灭。
在对外方面,金彦昇继续奉行亲唐政策,并在
元和十四年(819年)派顺天军将军金雄元率兵三万配合
唐军平定
李师道。 他与北方的
渤海国国起初保持睦邻关系,在元和七年(812年)九月派崇正出使渤海。 后渤海王大仁秀发兵南征
新罗,新罗失败。 金彦昇不得不在宝历二年(826年)七月命牛岑
太守白永征汉山北诸州郡人一万人筑浿江长城三百里。
宝历二年(826年)十月,金彦昇逝,谥号宪德,葬于林泉寺北。 其弟金秀宗继位,是为
兴徳王。
唐廷直到太和五年(831年)春才得知他的死讯,
唐文宗为之废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