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8月组成复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选
侯朝海、冯立民等11人为常务委员,公推侯朝海为主任委员、冯立民为副主任委员,发起募捐筹款,觅址谋划复校,李东芗等鼎力帮助。1947年6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定名为吴淞水产专科学校,由侯朝海任校长,该校校址设在上海
复兴岛。
抗日战争胜利后,
淞沪会战地方人士、国内水产专家及吴淞水产同学会呼吁恢复母校。原定计划于1947年春招生,因校舍未落实,未能如期招生。后来从复兴岛渔管处借到了两间平房和两幢活动房子,临时作为办公、教室、餐厅和宿舍使用,停办了十余年的吴淞水产学校终于有了最简陋的办学条件。
一向被世人所不熟悉的水产学校,在1948年春,居然会在
上海市各报纸上登载了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利校的招生广告,学制为五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当时只招收渔捞科二年级及一年级新生各一班,共75名。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只拨给经常费,没有设备费基
础费。因此,学校条件十分简陋,渔管处借给的两平房,其中一间用作学校办公室,另一间作为一、二级的教室和餐厅,两个班级上、下午轮流上课,轮流用膳,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二座半圆形屋顶的活动房子作为宿舍,50人住一大间活动房子,当时同学们在这未听到过也从来未见到过的不象学校的学校里读书,大家异口同声的感到后悔和失望。但在老一辈水产专家热心教育和帮助下,大家的情绪很快稳定了下来。
1948年秋,学校增设制造科,又招渔捞科30人,制造科25人,至此该校达到4个班级,119名学生。全校教职员工38人,其中教师23人,这样就需要增加教室和宿舍。由于缺少经费,李东芗先生和
侯朝海校长发动校友捐款建房,当时适逢李东芗先生六十寿辰,毕业同学会就用祝寿名义筹集寿礼,李先生慷慨的将全部寿礼献给了学校,作为建设校舍使用。杨月安先生也以带领渔管处渔训班学员实习之名,提请渔管处总船长室调拨美式渔轮一艘,抱病率领八名学员连续出海二个捕捞生产航次,所得的全部渔捞奖金也捐献给学校建校舍。就这样在活动房屋附近盖起了几间简陋的木板房,第二学期每个班级总算有了固定的教室,同学们可以在教室内上课和自学了。
虽然学校一贫如洗,教学设备一无所有,但对知识的渴望仍然激励着师生们。热心的航海教师为了用实物讲课,从自己家里带一架
六分仪来校,结果走到
复兴岛桥桥口被站岗的
中国国民党哨兵检查,以为是什么武器,不准带进岛内,只好被迫送回家去。为了开展体育活动,同学们自己整修空地,开辟出一个篮球场,
黄浦江也成了大家的游泳池。
此外,
侯朝海校长还四处奔波聘请著名教授专家来校授课,物理、
化学、机械学、船舶内燃机和
船舶工程等课程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陈宗惠、
侯毓汾、陈有丰、
许玉赞、钱俭约等教授;原
上海市气象台台长陈纯枢教授应邀讲授
气象学,中央水产实验所技正寿振黄教授则讲授水产生物学,华胜网厂厂长刘景汉教授讲渔具学,上海港务局著名引水员泰铮如教授讲授航海学,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船长担任了航海、船艺、渔捞技术等课程的教学。
历经95年的传承演变,往昔艰难办学的吴淞水产学校已发展成为学科优势明显、仪器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众多的
上海海洋大学,漫长、卓越的创业历程,也锻造出“勤朴忠实”的优良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