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岛
上海市黄浦江下游岛屿
复兴岛位于上海市市区东部、杨浦区东南部的黄浦江下游,距吴淞口约6公里,其南起定海路桥,北近江口,呈月牙形,长3.42千米,平均宽度427米,最宽处在中部约550米,面积约1.133平方千米。复兴岛是黄浦江内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在岛上杨浦区共青路386号的复兴岛公园北部有一座名为“白庐”的别墅,据记载蒋介石1949年离开大陆前夕曾在此居住。
复兴岛的雏形原是江边浅滩,黄浦江在今杨树浦路、黎平路交会处一带的江岸向东突出,呈鱼嘴状,因此地附近有一周姓村落(1937年村落毁于战火),遂名周家嘴或周家嘴角。1906年其雏形形成,1912年上海市成立浚浦局,决定疏浚黄浦江主航道,把周家嘴江面缩窄,将周家嘴浅滩填筑为人工岛。1925年起,浚浦局先后在浅滩南段、中段和北段一边抛柴排、筑石堤,吹泥填土,到了1934年,一座新的人工岛基本形成,定名周家嘴岛。1927年,上海浚浦局以40万两白银,买下了当时尚未成岛的周家嘴滩地,将其作为后方基地。抗战期间,全岛为日军侵占,并更名为定海岛(一度使用过“昭和岛”之名)。1945年后,由国民政府海军占用,1947年7月4日移交给浚浦局。改名为“复兴岛”,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后,该岛已成为燃料、木材、石油和商业储运联合仓库的集中地和工厂企事业、机关的所在地,岛中部有复兴岛公园,北部海安路口有少量居民住宅,设有复兴岛居委会,属杨浦区定海路街道。解放后,复兴岛,成为燃料、木材、石油、仓储、造船、渔业以及一些工厂企业的重要基地。共青路纵贯岛的南北。路的两侧有中华造船厂、上海鱼品厂、上海海洋渔业公司、上海渔轮厂、东海制药厂以及各种储运仓库。
复兴岛有6处入选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如:大中华造船机器厂旧址、定海路桥、上海水产公司渔船修理所旧址等。著名景点有:复兴岛公园白庐、复兴岛公园党群服务站、复兴岛收回纪念碑等。
历史沿革
建岛前
1834年上海开埠,当时上海与长江口之间的航道能够适应船舶进出需要,但是随着航运贸易的发展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外国船吨位不断加大,吃水逐渐加深,有的帆船通过时开始感到困难。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市正式开埠。19世纪60年代以后,轮船逐步代替帆船,无论船舶吨位还是吃水都发生巨大变化,船舶进港更为困难。为此,许多航商纷纷要求疏浚黄浦江
当时清朝政府向英国购买一艘名“安定”号的挖泥船。1883年开始疏浚黄浦江,但因船小沙多,断断续续挖了几年,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因而到1891年秋天,疏浚工作就完全停止了。
当时,黄浦江水情紊乱,河身有宽有窄,航道深浅不一,暗沙浅滩既多,水流又较分散。由于潮水涨落速度不同,因此总有一部分由潮水带进的泥沙沉积下来,成为轮船进入上海港的最大障碍。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在附件中,增加了《改良黄浦江水道之规程》一条。当时的上海道,会同租界当局,组成了浚浦局,疏浚航道,并决定整治这片沙滩。
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二年(1906~1910年),沙滩右侧疏浚宽700尺(213.3米),深21尺(6.41米)的航道,但沉沙不减,加上借款用尽,就停止疏通。
人工岛的建立与发展
1901年,帝国主义乘签订《辛丑条约》之机,强行塞进治理黄浦江的有关条款,即《改良黄浦江水道之规程》一条。1905年在上海设立“黄浦江河道局”。1907年开始治理积沙,其主要工作就是疏浚航道,并对这片滩涂进行整治。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辛亥革命后,民国成立。治浦机构改设为“浚浦局”,总工程师一职由瑞典人海德生担任,对黄浦江航道继续进行治理。经过抛石筑堤让滩涂自然淤高,并吹填泥土,人工岛初见雏形。1912年上海市成立浚浦局,决定疏浚黄浦江主航道,把周家嘴江面缩窄,将周家嘴浅滩填筑为人工岛
民国元年(1912年)列强乘袁世凯借款之机,强迫签订《竣浦局暂行章程》,决定缩窄江面,加速水流,减少泥沙沉积并将左侧沙滩填筑为人工岛。
民国4年(1915年),在疏浚主航道的同时,在沿沙滩的东侧抛石筑堤,使淤沙沉积,沙滩不断涨高。民国14年,由南而北,分阶段先在沙滩南段三角形的区域抛卸沉排块石;边筑堤,边吹泥填土,共103万立方米。沙滩涨高至吴淞镇零点上5.5米。民国15年7月,南段填成陆地。然后在中段与北段抛筑柴排石块,吹填泥土。历时十年,民国23年全岛形成,定名为周家嘴岛。
岛的西侧,原有一条浅航道。民国14年,沉排筑堤,挖土120万立米,浚深为一条船槽。之后又继续加深疏浚,成为长3620米,河面宽57~90米,水深为吴淞零下1.83米的人工运河。运河南起定海桥,北迄虬江口,供两岸工厂、仓库装卸货物和停泊小型船只使用。
抗战期间的复兴岛
1925年起,浚浦局先后在浅滩南段、中段和北段一边抛柴排、筑石堤,一边吹泥填土。至1934年,一座新的人工岛基本形成,定名周家嘴岛。全岛南北长3.42公里,东西均宽427米,面积1.13平方公里。1927年,上海浚浦局以40万两白银,买下了当时尚未成岛的周家嘴滩地,将其作为后方基地。抗战期间,全岛为日军侵占,并更名为定海岛(一度使用过“昭和岛”之名)。
民国16年冬(1927年),上海浚浦局,以白银40万两,买下了这块官有滩地,加以开发使用。此年12月,在岛的南端兴建定海路桥;这与后来在岛的北端修筑的海安路桥,分别从南北沟通了与市区的联系。这样,被江水阻隔的小岛终于和陆地构成了一个整体。
抗战之前,浚浦局在岛上兴筑道路,建浚浦西路(今共青路)、浚浦东路和一些横向支路(今已废)。设立土木建筑工场及原料仓库,办理导堤、驳岸,浮筒、厂房营造修理,建造了一些商储仓库。岛上设鱼市场,建有大中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中国植物油料公司、美孚行等工厂和机构。岛的中部建造了浚浦局员工俱乐部,供外籍职工度假之用。创建于1926年的大中华国际集团江南造船是由爱国实业家杨俊生独资创办的上海市最早的船厂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建造出口船舶的船厂之一。
1927年,上海浚浦局以40万两白银,买下了当时尚未成岛的周家嘴滩地,将它作为浚浦局疏浚黄浦江的后方基地,并在岛的南侧修建了定海路桥,作为与市区的交通联系。因为小岛紧邻浦西的周家嘴自然村,所以起初得名“周家嘴岛”。
1935年,复兴岛南端临近定海桥区域已形成小规模工业区,浚浦局开始由南向北修筑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前,主要道路基本完成,形成了西浦路(今共青路)及滨临浦江的东浦路(不存);道路,带动了沿线兴旺起来的工厂。
民国26年(1937年),八一三战争爆发,日本海军陆战队强占该岛,改名为定海岛,一度(1939~1941年)曾称昭和岛,强行赶走了岛上的职工和居民,在定海桥上布下铁丝网,迁走鱼市场,侵占大中华造船厂,改为军械修理工厂,劫走重要机械设备,全岛成为侵华日军的补给基地,并在浚浦局员工俱乐部之北,修造一座别墅,供其游息享乐。
复兴岛收回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占上海市后一眼看中了这座小岛。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曾霸占该岛作为军械储存地,将其改名“定海岛”,并将花园改建成日式庭院,部署了作战司令部、指挥所等。到抗战胜利后,中国国民党政府在该岛设立海军学校。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改名为“复兴岛”,延续至今。1947年,小岛定名“复兴岛”归还浚浦局,并在花园内建起“复兴岛收回纪念碑”(已毁),以示纪念。
解放后,复兴岛,成为燃料、木材、石油、仓储、造船、渔业以及一些工厂企业的重要基地。共青路纵贯岛的南北。路的两侧有中华造船厂、上海鱼品厂、上海海洋渔业公司、上海渔轮厂、东海制药厂以及各种储运仓库。
1950年1月,浚浦局改由军管会财军委航运处接管,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复兴岛很快成为了渔业基地:1951年,在原鱼肝油厂和冷藏制冰厂的基础上扩建出上海水产品加工厂,现位于共青路486号;新建了提冰机、滑冰桥、碎冰楼等一套完整的渔轮加冰系统,其中,滑冰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工厂一路倾斜伸向码头。“上海鱼品制冰车间身处的三条水泥冰桥,恰似三条巨龙,横空而过,伸向浦江县”。
1952年,统一为国家物资储备局复兴岛仓库。后划为上海市管理,改名为上海商业储运公司复兴岛仓库。总库和各分库共占地15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213平方米,江岸线3500米。并有专用码头一座。大大提供了储运的方便。
2009年经过市、区二级政府对公园的改造,现在复兴岛公园是一座极具日式园林风格的公园。复兴岛公园位于复兴岛中部,占地4.19公顷,是上海市三星级公园。在复兴岛公园有一栋白墙红瓦的别墅小洋楼,别墅的门口写着“白庐”两个字,它与庐山牯岭“美庐”、西湖“澄庐”、上海徐汇区东平路“爱庐”齐名,2021年“白庐”变身为复兴岛公园党群服务驿站对外开放,在古树绿影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2023年7月起,街道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复兴岛综合整治工作。以共青路430号、496号、435号、167号等国有企业地块为重点,清退合同到期的企业;拆除违法建筑34000平方米,消除污染源3处,清理僵尸船4艘,封门23户,清退外来人员500余人,改善整体面貌。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复兴岛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杨浦区东南部的黄浦江下游,距吴淞口约6公里。南起定海路桥,北近虬江口,呈月牙形,长3.42公里,中部最宽处550米,面积约1.133平方公里,是黄浦江内唯一的内陆岛。
气候
复兴岛位杨浦区地境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及年总辐射量属上海市的高值区。其分布规律大致自南而北呈递增趋势。
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天数年约为6~8天。极端最高气温为38~38.2℃。1978年7月8日极端最高气温38.9℃。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5℃的天数一般为4~5天。极端最低气温在-9.5—-10℃。1967年1月16日,极端最低气温-10.1℃。年降雨量南部地区为1060毫米,北部为1040~1060毫米。汛期雨量大致在600~640毫米。
地质
复兴岛所在地区,大部分为河流冲积层工程地质区。表层为黄褐色粉土质亚砂土,下层为青灰色细砂层。地基承载力8~14吨/平方米。沿邯郸路翔殷路以北(包括南近走马塘地区)、中原路至殷行路与闸殷路交汇处以西的地区,为河口滨海冲积平原工程地区。表层为褐黄色、棕褐色亚砂土,厚约2~4米,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8~14吨/平方米。下层为灰色粉土质粘土。局部含淤泥质。该工程地质区,大致在邯郸路、翔殷路以北,硬土层埋深小于30米;以南硬土层埋深大于30米。区境潜水位一般埋深0.5~1.5米(沿江埋深1.0~1.5米),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及重碳酸-氯-钙-钠型水。矿化度小于1.0克/升。单位涌水量0.02升/秒米,渗透系数0.06~0.08米/昼夜(河口滨海冲积平原区为0.04~0.11米/昼夜)。浅部承压食水组食水层顶板埋深大致从大连路惠民路交汇处与黎平路南端划一条直线。以南沿江地区及场中路-嫩江路线以北地区,一般小于70米,其他地区一般大于70米。食水层厚度20~40米。食水岩性为灰色细砂、中砂夹砾石。单井出水量(井径10英寸,水位降深5米时的水量)3000~5000吨/日,水质硬化度小于1.0克/克(淡水)。
地形地貌
复兴岛所在地区,成陆于唐宋宋初。据北宋郊直《吴门水利书》记载:吴淞江南岸有18条支流汇入。最东几条为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芒浦、烂泥浦,各捕之间距离为5~7里。据此推断,北宋时烂泥浦已在今复兴岛之东。
复兴岛所在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前沿冲积平原,是较早的滨海平原一部分。长年累月,长江挟带大量泥沙,经波、潮、流的作用,沉积成陆。靠近黄浦江下游左侧系河口沙滩、冲积岛,后经吹泥填土,人工堆积成周家嘴岛岭复兴岛、和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走马塘以北与虬江之间为古吴世江下游,江宽数华里,因泥沙冲击,逐渐淤塞。明初改道后,形成夹沙泥草甸土,经农民长期耕作,南境发育成菜园土,北境发育成水稻土。
水文
复兴岛西隔复兴岛运河与中心城区相接,东南与浦东新区相望,复兴岛的东为黄浦江主航道(即深水航道)。陆路由南端定海路桥通杨树浦路直贯市中心,北端海安路桥连接军工路经周家嘴路通内环线;定海轮渡经水路连接浦东浦西,开辟水上交通,从水路可抵外滩
黄浦江上游主要河道之一,是上海市联结江浙的水上动脉,亦是太湖流域和江浙来水下泄入海的主要通道。横潦泾大桥北岸为石湖荡镇永丰街道,南岸为泖港镇,河长5.6千米,面宽154~322米。河道常水位在2.3米左右,流速约1.1米/秒,为三级通航河道,通航1000吨级船舶,与竖潦泾同为杭申线、长(兴)湖(州)申线和苏申外港线的主要组成部分。
复兴岛运河
位于本区东南部,复兴岛内侧。南起定海路,北迄虬江口。以复兴岛为名,亦称定海路运河。原为黄浦江滩地。运河的导治工程从1925年初开始在南端沉柴排筑堤坝,在运河北端开始用挖泥船浚深船梢。历时三年,至1927年告竣。原设计运河水深为吴淞镇零点下2.75米,实际开挖为吴淞零点下1.83米。长3420米,面宽51~90米。最低水位宽度为11~13.2米。运河两端北有内江桥,南有定海路桥(亦名定海大桥)。该河供两岸工厂,仓库装卸货物和停泊小型船只使用,不是黄浦江主航道。1954年因航道淤浅,由上海布轮渡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和空军部队等八个单位合资疏浚,同年12月初开工,翌年三月底竣工。现西岸有上棉十七厂,中阐石油公司、混凝土制品五厂、印染二厂.上海水产大学、机械学院、上海电缆厂、机床厂,东岸为油库、海洋渔业公司等单位。
黄浦江
黄浦江水在杨树浦港附近由东缓缓向北折转,狭窄的江面渐次开阔起来,复兴岛伏卧在水面上,形似一张拉满的弯弓。弓背向着东面,黄浦江沿着弓背流过;弓弦西面,细细的人工运河静静流淌。黄浦江形成于明初,永乐二年(1404年)苏松大水,户部尚书夏原吉奉命治水。当时因吴淞江入海口已淤没,故采取开浚范家浜的措施,使黄浦水流改由范家浜(今外白渡桥至复兴岛东)东流至复兴岛折向北流经跄港(亦称大跄浦)至吴淞口长江。初开时江面仅30丈(约百米),不到现代的三分之一,由于潮流冲刷和陆续疏浚,才形成现代宽广的江面。在黄浦江自东折向北流处江面开阔,涨潮和落潮方向不一,易致泥沙淤积成浅滩。1925年开始由浚浦局吹泥填高,遂成复兴岛。黄浦江航道在区段内有两处重要航道:一为高桥新航道,在闸北电厂东侧,是北港嘴与共青苗圃间的过渡河段,长1700米,水深8.5米左右。一为陈家嘴浅滩航道,在虬江码头前沿,长1500~2000米,水深8米,为巨轮通航上海港重要航道之一。两岸支流现有洋泾港、西沟港、东沟港、杨树浦港、虹江,钱家浜等。沿江两岸工厂,码头毗连,是本区工业的发源地,也是重要的港区。有水、电、煤气、排船、纺织、造纸、机床、电缆等工厂:又有共青、新华,民生装卸公司和处江码头以及油库、仓栈等,并有6条轮渡线。
行政区划
复兴岛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归属杨浦区,是黄浦江内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
人口
截至2024年9月,复兴岛位于定海路街道东南角,岛上有居民500余户,近3000名居民。
经济
复兴岛与浦东新区隔江而视,距仅6km,物资无论是经由吴淞口进入还是出海都很便利,通过相距仅7.5km的即可进入江浙水系,优越的区位为其争取到了工业发展的机遇。土地成本通常是建厂之初考虑的因素,与公共租界内的杨树浦工业区仅一桥之隔,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土地成本又不高,故易吸引企业前来租地建厂。1935年,复兴岛南端临近区域已形成小规模工业区,浚浦局开始由南向北修筑道路。目前,岛上的主要工业类型是以沪东为代表的造船业,以上海水产集团为代表的,以及以友谊物流、市木材总公司和中燃、中石化的复兴岛仓储部等为代表的仓储业。岛上有一部分部队用房,还有部分市属机构用房。复兴岛上居住建筑很少,只有定海桥附近的部队家属楼和的工人宿舍区,居民多半也是附近工厂的工人。
浚浦局在岛上设立了土木建筑工场及原料仓库,办理导堤、驳岸,浮筒、厂房营造修理,并建造了一些商储仓库。岛上建有大中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中国植物油料公司、美孚行等工厂和机构。解放后,复兴岛更成为燃料、木材、石油、仓储、造船、渔业以及一些工厂企业的重要基地。中华造船厂、上海鱼品厂、上海海洋渔业公司、上海渔轮厂、东海制药厂以及各种储运仓库,沿着共青路两侧分布。
大中华造船厂
大中华造船厂即今天的沪东中华造船厂,位于共青路130号,建筑面积12公顷,是首个落户复兴岛的工业企业,它创建于1926年,开启了复兴岛的民族造船产业。大中华江南造船厂区边界清晰,整个工厂的沿线岸线长达约700米,近几年在共青路西侧建设了宿舍和技术学校,合计占全岛总面积的18.9%,是复兴岛规模最大的工业主体。船厂旧址已被整体列入杨浦区不可移动文物。
仓储
浚浦局在岛上设立了土木建筑工场及原料仓库,办理导堤、驳岸,浮筒、厂房营造修理,并建造了一些商储仓库。岛上建有大中华造船厂、中国植物油料公司、美孚行等工厂和机构。
解放后,复兴岛更成为燃料、木材、石油、仓储、造船、渔业以及一些工厂企业的重要基地。中华造船厂、上海鱼品厂、上海海洋渔业公司、上海渔轮厂、东海制药厂以及各种储运仓库,沿着共青路两侧分布。
渔业产业链
鱼市、渔轮机修、渔业主副产品构筑了复兴岛的重要产业链。越过复兴岛公园便是共青路400号的上海渔轮厂,其前身系1939年为修理日本渔轮设立的修缮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日伪企业,将其改名为利华船厂。经过大半个世纪,利华船厂通过公私合营发展成国有企业,曾是全国水产系统最大的渔船修造企业之一。如今,工厂规模大不如前,北段是废弃地,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的机修车间被出租,现为堆放杂物的仓库。该建筑布局为横向一排与纵向六列形成的“梳子型”,双层坡屋顶利用长轴方向开高侧窗、短轴开通风口,根据热力学吹拔原理自然通风。工业代表的是产品的通用标准化,而乡土则基于特定的地域或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使乡土工业建筑持续使用近80年未有大变,在封闭的厂区内幸运地保留了标本。
2002年,由于近海渔船不断向过洋性远洋渔业拓展,复兴岛渔业基地功能闲置,为扩大远洋渔业投入和安置基地下岗待业人员,渔业基地置换开始启动。原上海市水产局名下土地面积19.74公顷(19.74万平方米),原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持证土地面积分别为0.53公顷(5266平方米)和0.14公顷(1401平方米),合计土地面积20.41公顷(20.41万平方米),为盘活土地存量,上海水产集团与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土地发展中心多次协商。是年,11月15日,上海水产集团召开董事扩大会议,审议置换复兴岛(共青路486号)地块事宜,土地面积20.41公顷,置换补偿价格为930万元/公顷,共补偿18972万元,另增东海制药厂3500万元补偿款,合计土地补偿款22472万元。2003年,上海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鱼品厂实施搬迁和人员分流安置。2004年初,完成共青路486号土地置换的全部工作。4月1日,共青路486号(复兴岛渔业基地)的地块正式移交杨浦区政府开发部。
社会
教育
复兴岛上曾有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私立上海牙医专科学校等文教育机构。私立上海牙医专科学校,校长司徒博,牙医专科,学生人数56人,教职员人数39人。
文化
复兴岛公园作为社区学校现场教学点,同时在白庐开设了唱歌、绘画、书法、摄影等课程,这些便民举措还被列为2022年度街道实事项目。在站内西花园阳光房内,有一个阅读角。游览完公园,不少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来这里小坐一番,共享一段安静温馨的亲子共读时光。学生们在复兴岛开展实践活动,“白庐”里就多了一个亲子阅读角。定海路街道会同杨浦区绿化市容局和杨浦区体育局现场勘察,初步拟定了园内羽毛球场和门球场的改造提升计划。
医疗
为全面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解决复兴岛上居民“看病难”问题,根据《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与建设指导标准》,定海路街道、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杨浦滨江置业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协商共建复兴岛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工作站),并于2024年9月底正式开放。
体育
浚浦局后来在岛上兴建了浚浦局员工俱乐部、体育会及一座花园。
交通
公路
抗日战争爆发前,主要道路基本完成,形成了西浦路(今共青路)及滨临浦江的东浦路(不存);道路,带动了沿线兴旺起来的工厂。全岛南北曾建设两条主要干道,命名为浚浦东路(现已废除)和浚浦西路(现改为共青路)
地铁
2013年,复兴岛上海地铁12号线复兴岛站正式投入运行。
公交
复兴岛上设了577路、60路两条公交专线,但间隔比较长,12号线地铁虽在岛上有站点,但很多人家距离地铁站至少有2公里。
风景名胜
复兴岛有6处入选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如:
复兴岛公园党群服务站
复兴岛公园党群服务站是由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白庐修缮改造而成。始建于1934年,这里最初是浚浦局外籍船员俱乐部,新中国解放后收归国有,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未对外开放。2021年6月27日,白庐华丽转身,成为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之一。
复兴岛收回纪念碑
抗战胜利后,整个岛交还浚浦局使用,为庆祝抗战胜利,民族复兴,岛命名为复兴岛,并在花园内建立一块“复兴岛收回纪念碑”,以示纪念。复兴岛公园曾多次修缮,纪念碑曾经被毁,后重新垒石,命名“复兴石”,背面记载公园的沿革。
复兴岛公园
复兴岛公园位于杨浦区定海路街道,地址为共青路386号原系上海浚浦局体育会,建于30年代,抗战期间为日军占领,抗战胜利后归还浚浦局。1948年10月立“复兴岛收回纪念碑”1967年被毁。上海解放后,由港务局接管,1951年2月移交工务局,稍事修茸后,于5月对外开放,面积4.19公顷。2009年6月市、区二级政府对公园进行了全面的改建。通过“保留、恢复、提升、整治”等手段,改建后的公园在景观上突出了日式风格的樱花林、心字湖和具有历史意义的“白庐使之成为一座极具日式园林风格的公园。
白庐
岛上有建筑“白庐”,地处岛上唯一的公园复兴岛公园内,屋如其名,白墙红顶,连体攒尖八角亭,近落地格子窗,精致的南北小花园,形制虽小,但美轮美奂。秋日的午后,闲坐八角亭内,透过落地窗凝望香樟林,仿佛时光凝滞。杨浦区绿化市容局组织科科长朱靖说,观赏香樟林最好的辰光是微雨天气,香樟林内雾气弥漫,充满诗情画意。
参考资料
杨浦区.杨浦区区志.2024-09-16
复兴岛:上海人忘却,但历史铭记的岛.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2024-09-20
大上海市中心“留白”小小的一座岛——复兴岛.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2024-01-20
一座隐世小岛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2024-01-20
复兴岛.杨浦区志.2024-09-26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4-09-26
复兴岛综合整治.杨浦区志.2024-09-26
地质.杨浦区志.2024-09-26
第一节 地貌.杨浦区志.2024-09-20
松江地名资料.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24-02-06
杨浦区地名志.shtong.gov.cn.2024-09-15
渔业.杨浦区志.2024-09-26
第二节 专科学校.地方志.2024-09-2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岛前
人工岛的建立与发展
抗战期间的复兴岛
复兴岛收回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地形地貌
水文
复兴岛运河
黄浦江
行政区划
人口
经济
大中华造船厂
仓储
渔业产业链
社会
教育
文化
医疗
体育
交通
公路
地铁
公交
风景名胜
复兴岛公园党群服务站
复兴岛收回纪念碑
复兴岛公园
白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