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岭乡,
海东市乐都区下辖乡,地处乐都区北部,东与
李家乡相邻,南与
高庙镇相连,西与
寿乐镇毗邻,北与
互助土族自治县接壤。行政区域面积92.95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中岭乡户籍人口有7522人。截至2019年10月,中岭乡下辖13个行政村。
中岭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中岭乡畜牧业总产值963万元。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建中岭乡。
1950年,沿旧制设中岭乡。
1958年,并入高庙公社。
1961年,分设中岭公社。
1984年,复设中岭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中岭乡下辖13个行政村:业善洼、大水泉、梅家洼、上岭、平坦、甘沟脑、泉沟、铲铲洼、平顶、吴家洼、草场、马家洼、中岭;下设3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中岭乡下辖13个行政村:业善洼村、
马家洼村、泉沟村、上岭村、平顶村、梅家洼村、中岭村、甘沟脑村、草场村、吴家洼村、平坦村、铲铲洼村、大水泉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岭乡地处
乐都区北部,东与
李家乡相邻,南与
高庙镇相连,西与
寿乐镇毗邻,北与
互助土族自治县接壤。行政区域面积92.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中岭乡地处湟水河北岸浅脑山地带,属西北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度区域沟壑发育,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较为复杂,主要有南北走向的三条岭。境内
平均海拔2760米,最高峰吉古龙口位于平坦村,海拔2988米,最低点丹坡位于平顶村,海拔2430米。
气候
中岭乡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短促温凉,寒暑变化强烈,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5.4℃,1月平均气温-16.3℃;7月平均气温21.2℃。平均气温年较差37.5℃;生长期年平均180天,无霜期年平均133天,最长达153天,最短为11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36.2小时,年总辐射121.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327.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78.6天。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7月最多。
自然灾害
中岭乡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雹灾等。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中岭乡辖区总人口789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0人,城镇化率2.3%。另有流动人口405人。总人口中,男性4127人,占52.3%;女性3765人,占47.7%;14岁以下678人,占8.6%;15—64岁5920人,占75%;65岁以上1294人,占16.4%。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7494人,占95%;有藏、土、蒙古、回4个少数民族,共398人,占5%。2011年,人口出生率8.18‰,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2.8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6.1人。
截至2018年末,中岭乡户籍人口有7522人。
经济
中岭乡有耕地面积2.3万亩,人均2.9亩;可利用草地面积3.6万亩,林地面积5.5万亩。粮食作物以马铃薯、小麦为主。2011年,被确定为
青海省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乡,马铃薯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2.5万吨;小麦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4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4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羊饲养量0.8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牛饲养量0.2万头,年末存栏0.15万头;家禽饲养量3.2万只。2011年,生产肉类581吨,其中猪肉411吨,牛肉94吨,羊肉76吨;禽蛋154吨,
牛奶34吨;畜牧业总产值963万元。
截至2011年末,中岭乡累计造林0.7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8万株,林木覆盖率32.8%。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47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中岭乡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91人,专任教师13人;
初级小学6所,在校生64人,专任教师11人,完全小学1所,在校生248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59人,专任教师3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中岭乡有
中心卫生院1个,病床9张。专业卫生人员8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
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1人。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892人,参合率100%。新生儿死亡率为1.64‰。
2011年,中岭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01户,人数891人,支出109.5万元,月人均102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4人,支出13.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7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05人次,共支出2.72万元;农村临时救济352人次,支出5.2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3万元。年末有3125人登记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6%。
交通
中岭乡境内有230县道穿过。
文化
中岭乡因境内有三条岭,其政府所在地居中,故得名中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