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药
回药
回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医学融合发展的产物。回医学起源于阿拉伯医学,后者在历史上曾处于领先地位,并对西方现代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伴随着中阿之间的医药交流,这一交流可以追溯到西汉。回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重要的医学著作,如《回回药方》《海药本草》和《饮膳正要》等。
发展历史
中阿交流
中阿医药交流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中阿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唐朝时期,中阿正式建立了官方联系,医药方面的交流也随之兴起。阿拉伯学者不断总结本国的医疗实践经验,并将其他国家的医学著作译成阿拉伯语。阿拉伯医学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医学体系,其理论核心包括“四大物质学说”和“四津学说”。
中国古代
西汉时期,张骞的副使曾到达身毒国(即今之印度北、孟加拉、巴基斯坦一带)及宾(即今之克什米尔及巴基斯坦北部),引入了不少药物,其中包括许多阿拉伯地区的药物。这些药物被当时的汉医吸收和应用。
天宝时期,中阿的正式友好往来始于651年,此后阿拉伯等穆斯林主要通过水陆两路往来于中阿之间。唐安史之乱期间,阿拉伯人应中国之请求,派遣军队支援唐王朝,随后一些阿拉伯人定居中国。在安史之乱期间,有更多的阿拉伯人来到长安,其中许多人长期居住在“西市”一带,从事“回族”奇香异药的经营。
宋代,中原地区与西域的陆路交通不如海路发达,但在东南沿海一带如广州市泉州市杭州市、扬州等地集居了大量的大食人,其中不乏香药巨商与医家。宋代的中阿海外贸易较唐朝有了很大的发展,贸易品种由唐代的珍宝犀牙为主、香药为辅,渐变为以香药贸易为主。宋代医方较唐代医方在香药的应用或组方上有明显变化。
元朝
元代一统天下后,继续奉行南宋时的海外贸易政策,推行少数民族医药共存的方针,回回医药在此得以兴旺发达。元初,在元朝政府中设有相应的医药机构,如广惠司和回族药物院。元代阿拉伯人在当时政府中的医药机构里占有极大的势力。
丰富资源
回药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开展了回药传统知识调查工作,历时3年,列入回药品种的回药材495种,其中重点品种258种,尤其宁夏六盘山、罗山、贺兰山药源丰富,蕴藏量极大。
医学著作
回医学中的重要医著包括《回回药方》《海药本草》和《饮膳正要》等。《回回药方》是中国回族医药学大型综合性典籍,未著撰人,红格明抄本,原书36卷,残存4卷,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海药本草》作者为晚唐五代十国时的李珣,收药124种,大多数来自波斯等地及南海诸地区。《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成书于元代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
参考资料
独具特色的回医药_中国中医药网.中国中医药网.2024-10-31
透过《回回药方》看回药.透过《回回药方》看回药.2024-10-31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中阿交流
中国古代
丰富资源
医学著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