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镇位于广东陆丰市东南部,东邻
甲西镇,南连
湖东镇、
碣石镇,西接
内湖镇、
桥冲镇,北靠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全镇总面积141.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和23个行政村,是陆丰市主要的农业重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南塘镇常住人口为91236人。
南塘镇地理位置优越,是陆丰东南部的交通枢纽。南托“三港”(甲子、碣石、湖东)一路(沿海公路),北靠“两路”(
广汕公路、
深圳—汕头高速公路)一站(220KV输变电站)。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三高”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市农业商品生产基地。近年来,该镇坚持以自身地理优势为依托,积极发展淡水养殖、蔬菜种养和“三鸟”养殖等“三高”农业,促进了商品农业的规模发展。与此同时,乡镇企业也并驾齐驱,全镇现有集体、联合体、个体企业700家,初步形成副食品、家具、服装、工艺品、化工等工业体系。
南塘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其特点产量多,壳薄仁大,质地清脆可口,含油量高。南塘镇是粤东花生生产、加工、集散地之一;南塘白薯片,选用当地优质
番薯为原料加工精制而成,色泽洁白,质地松脆,清甜可口,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和有机物质,具有清热解暑,助消化之功能;南塘牛肉丸,味香,可口不腻,为居家、饮食行业常年不衰之菜式,驰名远近。
南塘文物古迹多。华山寺,位于南塘镇华山北麓,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前,此处古榕翠竹,同气连根,殿塔亭,相映成趣,还有“仙人脚印”。环田古寺,位于南塘镇环林石佛村,建于明万历已丑年(1859)。古寺老树参天,四季常青,泉清水甜,有古葬遗迹,“环山石穴”“虎空行”“中角尖”等胜景。
历史沿革
南塘很多地方,在远古时代是在大海之中,有的地方在海岸之边,所以称南塘。据新编《
陆丰县志》(大事记)记载,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推行
王安石“募兵制”新法,
海丰县改“里”为“都保”,设有坊廓、石帆、吉康、兴贤、石塘、锦锡、杨安、
龙江8个都保。东海窑地处海丰县坊廓都。是时,邑内新设东海、南塘、菟尾(博美)、河田等集市。可证,南塘设墟开埠历史已近千年。
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由于战乱和灾荒,
福建省江浙一带的难民,向粤东迁徙,许多举族迁至
碣石湾包括南塘一带,辟地安居、繁衍生息,因而形成了大量世泽福建的南塘人,他们在迁徙中同时也带来了
妈祖文化。
清代顺治,朝廷为了防御外患,实行“海禁”“迁界”,把碣石湾沿海人居,墟市后迁二、三十华里。从而使南塘成为人流密集、物流繁旺的商贸集散中心,每逢农历二、五、八墟日,潮、普、惠和
陆丰市地区的群众都赶来集市贸易,便有了建墟历史久远的南塘镇。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
1986年,成立南塘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塘镇位于广东陆丰市东南部,东邻甲西镇,南连湖东、碣石镇,西接内湖镇、桥冲镇,北靠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全镇总面积141.5平方千米。
水文
南塘镇境内属于江流域,鳌江是陆丰境内第三大河流,碣石境内支流起源于南塘咸田村背后的后径山水库,流经南塘竹围、溪心,至甲西
大陂村时,与鳌江主流汇合。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南塘镇共辖5个社区、24个行政村。
人口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南塘镇拥有常住人口91236人,比2010年减少11292人,比重由2010年的7.65%下降至7.47%。
经济
南塘镇是
陆丰市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主要以发展淡水养殖、蔬菜种养和“三鸟”养殖等“三高”农业,促进了商品农业的规模发展。截至2017年,南塘镇有集体、联合体、个体企业700家,初步形成副食品、家具、服装、工艺品、化工等工业体系。
2018年,南塘镇工业企业个数共49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1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家。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南塘镇有中小学校28所,幼儿园1所,实现中小学校舍楼房化。较大型学校有
高州市南塘中学、
陈佛庇纪念学校等。南塘中心卫生院是毗邻镇场的医疗服务中心,该院拥有先进医疗设备,新建扩建了医务大楼、住院大楼。
交通
南塘镇是
陆丰市东南部的交通枢纽,南托“三港”(甲子港、碣石港、湖东港)一路(沿海公路),北靠“两路”(
广汕公路、
深圳—汕头高速公路)。
人文
南塘吹打乐
南塘吹打乐是粤东陆丰市南塘镇郑宣家族自清末传承下来的一种
民俗音乐,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并广泛流传于海丰、陆丰、
惠来县、
惠东县、
普宁市沿海一带,不仅在民间的红白事中吹奏,还能客串正字戏舞台演出的演奏,有着广泛的群众性。
方言
汕尾市话过去被其他方言区的人称为“
闽南语”,或称“河洛话”, 是广东汕尾市使用人口最多、流行地域最广的一种方言。福佬话常常被汕尾以外的人误以为是
潮州话或者闽南话,其实两种说法都不准确,福佬话属于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它与潮汕话是兄弟关系。
所谓“河洛话”是因为讲这种方言的人,是从前中原战乱民族大迁移时,从河南洛水一带讲中原古音的移民带来南方
福建省,然后又迁来
广东省东部定居的人,因此其他方言区的人称这种移民为“河洛人”,其方言移为“河洛话”。
海陆丰地区方言与潮汕话同属闽南话的分支。从
汕尾市各地族谱记载来看,他们的先祖大多是在明末清初自福建移民而来。据《
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记录,讲闽南话的福建先民来到海陆丰后,与土著居民、客家人和讲
粤语白话的人频繁接触后,吸收了大量客家话、粤语的词汇,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才形成了有别于泉漳话、
潮州话的本土方言——海陆丰
闽南语,也称“学佬话”。学术上认为,福佬话与潮汕话都属于闽南话的分支,福佬话和潮汕话是‘兄弟’关系。
风景名胜
华山寺
华山寺,位于南塘镇华山北麓,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前,此处古榕翠竹,同气连根,殿塔亭榭,相映成趣,还有“仙人脚印”。
环田古寺
环田古寺,位于南塘镇环林石佛村,建于明万历已丑年(1589年)。古寺老树参天,有古葬遗迹,“环山石穴”“虎空行”“中角尖”等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