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泰
无产阶级革命家
张开泰(1905—1978年)海南省三亚市林旺镇风塘村人,1926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东省总工会主席。
个人简介
张开泰(1905—1978年),三亚市海棠区风塘村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藤桥起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之一、仲田岭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陵崖县委主要负责人、海南省狱中斗争的领导人、琼崖抗日独立纵队第三支队长、政委、崖保乐边区办事处主任。在二十多年的枪林弹雨中,身中十一枪。文化大革命中,这位忘我为党工作几十年、出生入死、满身弹痕而幸存的共产党员,也被诬为“叛徒”和“走资派”,挂板游街,由于长期遭受审查批斗、身心受到严重推残,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七日在海口市“红军院”与世长辞。中共海口市委为他的冤假错案召开平反大会时,群众沉痛哀悼,各界人士和单位人献花圈四百多个表示敬意。
人物生平
早期共产党员、革命领导人之一。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丧父。1925年11月他把乡村青年和劳动群众组织起来,将窜入村里抢劫民财的军阀宪兵打得逃窜,并夺下枪支,此事激起了国民党政府县长王鸣亚的恼怒,到处贴布告,下令追捕张开泰。后来经人介绍,张开泰结识了共产党员陈世训,便毅然投身革命,不久,被委任为崖县农会委员兼林旺乡农会主任。1926年8月经陈世训推荐,到嘉积仲恺农工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为免遭中国国民党的迫害,5月张开泰、陈保甲、王植山等共产党员从学校转移到藤桥风塘村进行革命活动。首先建立党支部,接着成立农会,把该地区农民自发秘密组织起来的“维持公正会”争取为党领导的革命群众组织,并秘密装备一支200多人的农民武装。同年冬,张开泰率领这支原始装备的农民军配合红军消灭国民党藤桥警察署和商团,缴获50多支长短枪,将这支队伍扩编成一个红军补充连,陈保甲任连长,张开泰任副连长兼第一排排长。“保亭营事件”后张开泰被任命为第三营第二连连长,驻守藤桥。敌人反扑时,藤桥党政军民在张开泰的指挥下,奋起还击,使敌人弃下30多具尸体而溃逃。由于战功显著,被提拔为红军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
1928年3月,中国国民党县长王鸣亚招兵买马,纠集1000多人,武装包围藤桥市,经过十多天的坚持奋战,红军弹尽粮绝,被迫转移,途中又遭敌人的伏击,张开泰脚部中两枪受伤。冲打突围后,流散山村,挨饿15天,到陵水上北区找红军第三营。伤愈后任红军第三营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率部驻守北区过路岭,与进攻驻地的国民党叶肇部队奋战2天,后因敌众我寡,被迫撤出。在此次战斗中,身中9枪不死。
1929年任琼山区第二区委书记。为迅速重建被国民党破坏的大林、塔市等区的乡村党的基层组织,打击国民党的嚣张气焰,张开泰扮成跛脚乞丐,孤身到大林乡团局,铲除了多次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国民党大林乡长林海豹,使该地区党组织很快地恢复,革命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1936年3月,在竹拉村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时,被中国国民党联防队逮捕。在监狱中,敌人施行种种酷刑,他始终坚持不屈,从未暴露党的任何机密。
1938年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被任命为政工队长,后调任部队连长、指导员、中队长。接着又被提拔为大队长。
1939年10月21日,张开泰率队围攻日寇驻那大市据点,把日伪军200多人围困半个月,最后占领那大市。击毙日本指挥官1名,毙伤日军多名,俘华北治安军中队长以下官兵80多人,缴获一大批枪支和子弹、军用物资等。
1941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队长兼政委。后来第三支队奉命东调,在途经黑眉岭时受日军包围袭击,激战5昼夜,毙伤敌人几十人,我军伤亡40多人,突围后继续前进,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斗争,于1942年初到六连岭根据地。1941年11月张开泰被派返陵崖保乐边区任主任。1946年被调任东区地委副书记、副专员。解放后历任华南分局党校副教育长,广东省总工会主席,琼山县委、海口市委副书记。文革时遭受“四人帮”的迫害,冤怨成疾,不幸于1978年逝世,终年73岁。
参考资料
张开泰(1905~1978).海南史志网.2023-11-29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