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感人的一首歌。海外进修归来的钟萱捷报频传,以一首震撼心灵的传奇歌曲《汶川谣》感动了千万国人。《汶川谣》公益募捐视频,得到广大听众的极力支持,一举摘得中国音乐界最高权威性大奖“第六界
中国金唱片奖”。
希望
汶川县的人民们都能忘却记忆里曾经痛苦的回忆,一起迎来美好的家园未来。
当下,在铺天盖地的创作浪潮中如何保持正确方向,创作出符合时代、人民胃口的优秀文化作品?这是每个文化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深入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创作“三看”方能出好作品。
一看是否符合社会主流思潮。文化创作首看是否符合当下时代主流思潮,即看创作是否能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文化作品理当引领广大人民通过观看深入浅出的文化作品来深刻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启迪。文化创作倘若为了追求金钱利益而抛弃当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主流,这样的文化作品必将被人民所抛弃,被时代所摒弃。
二看是否深入生活。优秀文化作品理当深入生活,立足实践。文化创作离开生活就成了无水之鱼,无本之源,真正的文化作品理当体现其时代性,与时俱进。
5·12汶川地震时,反映地震灾情和各界爱心募捐场景,让亿万网友落泪的《汶川谣》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爱国歌曲《
国家》感染了多少中国人,激发了数十亿中国人心中澎湃的爱国热情和情怀……这些文化作品之所以深入民心,经久传唱,关键就在于其反映了当时的国家、社会发展的现实,是立足生活,深入生活创作出来的优秀文化作品,能极大引发人们的共鸣,成为经典。我们呼吁立足于生活实践的文化创作,这样的作品富有生命力,才是真正的文化好作品。
三看是否扎根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文化创作理当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创作出符合人民审美要求和精神需求的好作品。“好人365”在中华大地激起千层浪,引起广大反响,激起社会向善的涟漪,关键就在于所选题材均来自基层百姓,这样的创作题材来源于百姓,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当之无愧的“虏获“民心的文化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