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顾颉刚先生1924至1925年间为北京孔德学校所作的历史讲演稿,此次出版是首次印行单行本。顾先生的初衷是想脱离
教科书呆板、冗长的沉闷模式而开辟出一个新天地,把它做成一部活的历史,拣取能反映时代精神的最精彩部分,作亲切之描写,使学生对各时代的特色有真确的了解。
全书内容包括宋代的统一、契丹势力的南渐、
西夏的始末、女真的勃兴、蒙古的立国、蒙古领土的扩张等几个部分,如同讲故事一般,用通俗的笔墨普及历史知识,令人读来兴致盎然。时至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此册小书仍不失它的魅力。
顾颉刚(1893—1980),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
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解放前,
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
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
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
顾颉刚(1893—1980),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民俗学家,我国
现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江苏苏州人。
顾颉刚先生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其在1923年所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这一学术命题,为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新纪元。曾历任
厦门大学、中山大学、
燕京大学、北京大学、
云南大学、
齐鲁大学、
中央大学、
复旦大学、
兰州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1954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持《
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
清史稿》的整理工作。
此册《国史讲话》,系顾先生1924至1925年间为北京孔德学校所作的历史讲演稿。当时他在为该校《旬刊》作《编国史讲话的计划》中说:这项工作他“在极忙中也乐意承受:只因这件事原是我自己的,一方面可以逼我增进常识,一方面又可以逼我整理了常识材料而供献于读者”。在此之前,他为
商务印书馆编纂《现代中学本国史教科书》时,就想脱离旧教科书呆板、冗长的沉闷模式而开辟出一个新天地,把它做成一部活的历史,拣取能反映时代精神的最精彩部分,作亲切之描写,使学生对各时代的特色有真确的了解。在这部《国史讲话》里,其初衷可以说得到充分地体现。
顾先生将讲演稿定名为《国史讲话》,“取其可以随时伸缩,不受正式课本的限制”;并且“先从种族及政治上着手,取其容易立起一个骨干”。他从两年前所拟
教科书八十题中选出“宋代各种族的关系”一题,分为若干篇写出,如同讲故事一般,用通俗的笔墨普及历史知识,以增加学生对了解历史的兴趣。时至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此册小书仍不失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