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敏,女,1938年生。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京剧教育家,程(
程砚秋)派艺术的重要传承者。
李文敏出身梨园世家,1952年进入北京艺培学校(今北京戏曲学校)学习。1957年拜京剧表演艺术家
赵荣琛先生为师学习程(砚秋)派。1960年进入北京市青年京剧团(程剧团),但1963年剧团遣散,李文敏调回北京戏曲学校。1978年起,李文敏先后任教于北京戏曲学校、
中国戏曲学院,2000年9月起在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等担任程派戏曲教学。此外还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
跟我学》栏目中进行
京剧教学。2013年10月,李文敏教学生活50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李文敏执教40余年,培养出众多程派传人,如观众熟悉的
李海燕、
张火丁等。她被誉为程派艺术薪传的功臣,同时也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北京市名师奖获得者,北京市非遗
传承人,中国第一位举行个人教学成果展演的戏曲专业教师,中国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导师,京剧流派班导师。
人物经历
李文敏1938年出生于京剧世家。1952年,
梅兰芳等创办“艺培”戏校(今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李文敏成为该校首批学生。1957年正式拜京剧名家
赵荣琛为师。1959年毕业于北京戏曲学校。后被分配到梅(兰芳)剧团。1960年初,“程剧团”在北京重建,李文敏做为赵荣琛大弟子随师调入新成立的北京青年京剧团。李文敏潜心求艺,先后学了《大登殿》《
三击掌》《
锁麟囊》《
四郎探母》《荒山泪》《
汾河湾》《
红鬃烈马》等一大批程派传统剧目。并向剧团中多位程派的"老搭档"
白登云、
钟世章、
于世文等学到不少程派艺术知识,受益良多。1963年,剧团遣散,李文敏也被迫离开舞台,调回北京戏曲学校。
1978年北京戏校恢复招生,李文敏先后任教于北京戏曲学校、
中国戏曲学院,2000年9月起在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等担任戏曲教学,教授程派戏。在40余年的教学中,李文敏致力于戏曲基础教学。2013年10月,李文敏教学生活50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她的学生
郭玮、
赵欢、
张茜、莎霏、
李丽、孙明玉演出了《
玉堂春》《三娘教子》《
武昭关》《四郎探母·坐宫》《
贺后骂殿》《
汾河湾》等程派代表剧目,连离开舞台多年、走红影视的
刘蓓也演出了《锁麟囊·春秋亭》一折,赢得了满堂彩。
个人生活
李文敏生在京剧世家,因生来豪爽活跃,快人快语,像个男孩子,故而人称“二先生”。外公李顺德与堂外公李顺亭同为清末名伶。父亲李春林辅佐
梅兰芳大师数十年,被誉为京剧界“四大管事"之首,又因宽厚为人而被人尊称为"李八爷"。二舅李玉安、四舅李四广、大姨夫赵砚奎、二姨夫李佩卿也都是梨园名宿。姐姐李文华生于1936年。李文敏的儿子王硕,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教授。
程派琴师
熊承旭是李文敏学习程派的启蒙老师。曾教会了她《柳迎春》《三娘教子》和《
苏三起解》等戏的唱腔,并一步步把她引入了程派之门。1957年,李文敏偶然看了一场
赵荣琛先生演出的程派剧目《
牧羊圈》,就被吸引住了,于是当时19岁的李文敏正式拜赵荣琛为师学习程派。
主要作品
参演剧目
1958年,李文敏在戏校时,曾演出《
牧羊山》。1960年春进入北京青年京剧团(程剧团),在建团大会上,演出了《
窦娥冤》的《探监》。1960年3月9日,在北京人民剧场举办的
程砚秋逝世两周年纪念演出中,与黄士骧合作《贺后骂殿》。1962年演出《火焰驹》。在北京青年京剧团先后学了《
大登殿》《
三击掌》《
锁麟囊》《
四郎探母》《荒山泪》《
汾河湾》《
红鬃烈马》等程派传统剧目。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朱痕记》《
武家坡》《六月雪》等。
参与节目
主要成就
传承程(砚秋)派
李文敏在四十余年的京剧表演基础和程派艺术薪传教学实践中,坚持基础教学必须强调规范化的教学理念,锐意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规律,创建性地将程(流)派艺术的优秀成果、表演方法与基础教学实践相结合。李文敏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化了教学内容,升华了教学主题,带动了教学
团队建设,学生成才率大幅提升,形成了京剧艺术教学的知名品牌,在全国及海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李文敏多年来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程派演员,她认为年轻京剧演员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在舞台上尽量抛弃华而不实的东西,把最纯正的京剧艺术展现给观众。李文敏被誉为“程派艺术薪传的功臣”,是
京剧程派艺术的主要传人之一,为程派艺术的继承、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主要弟子
李文敏弟子众多,有1978年第一届北京戏校毕业、进入
中国国家京剧院的
李海燕,原中国京剧院
张火丁、影视明星
刘蓓、
北京京剧院鲁彤,战友京剧团
王冠、国家京剧院
周婧、天津青年京剧团
李佩红、
江苏省京剧院江汁、青岛京剧院周兢、浙江京剧院毛懋、北京名票杨秀丽、吉林京剧院张新华、云南京剧院
蒲雪晴、还有北京京剧院的孙明玉、张茜、李海青、
张巨萍,
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史海娟,台北国光京剧团王耀星。
上海京剧院的梅派
大青衣史依弘要学程派大戏《
锁麟囊》,也曾专程请教李文敏。2023年5月,李文敏的入室弟子
郭玮凭借新编
京剧《石评梅》摘得
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获得荣誉
李文敏曾获"北京市名师奖",入列北京市"非遗"
传承人。
人物评价
“李老师真的就跟我们的妈妈一样,我在她家又吃又喝,她就高兴;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她就数落你。有名家好戏,她就自己花钱买票,请我们去看,花多少钱,从来不在乎,还说这是必修课。”(
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
李海燕评)
李文敏的教学法就是科学,所以她可以点石成金,教一个成一个,确实有真本事。”(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
孙毓敏评)
人物轶事
去梅府说戏
李文敏学习程派不久,一天接到一个电话,她一听:二先生吗?我是
梅兰芳。我的女儿葆明想演出全部《
牧羊圈》,可前面的“牧羊”我和你玖哥(指
梅葆玖)都不会,我想请你给玖哥说一说“牧羊”,你看可以吗?原来,她学程派早已是名声在外,连梅兰芳先生也听说她学程派,还知道她与
李玉芙、
李崇善一起演出过全部《牧羊圈》,就亲自打电话,替玖哥求教于她。虽然李文敏当时还是个学生,但是戏班的规矩比谁都明白,就对梅先生说:梅院长,我是初学乍练,让我教玖哥那是坚决不行,要是让我给玖哥说个路数还凑合。说完,挂上电话,她就直奔护国寺一号梅府。给梅葆玖把"牧羊"的那场戏走了一遍,
梅兰芳先生还郑重其事地给她一笔教学费,她推脱不过,只好接过来。
临时救场
赵先生排演了一出新戏《火焰驹》,没演出几场,还没有来得及教给她,就突然在一次临开演前急告病假。她一听,便大胆要求替老师救场,把一出3个小时的大戏圆圆满满地演下来了。而且凡是精彩处,她也都得到了观众的喝彩和掌声。剧团的领导和同行从此再也不敢小看这位马大哈式的小姐了。
"文革"期间不避嫌
"文革"期间,
赵荣琛被打成"特嫌",被下放"干校"
劳动改造。不少昔日的登门客此时尽都退避三舍了,文敏却不顾
极端左翼的政治压力,对"永世不得翻身"的老师一如既往地频频看望,师生同在天堂河"文艺干校"时,正值盛夏酷暑,蚊蝇肆虐。文敏惦念老师的起居,在
三伏天跑上几里路给老师送上一把包缝好布边的大芭蕉叶,替换下老师手里那难挡虫袭的小纸折扇。此间,赵先生患了腰椎尖盘突出症,行动困难,文敏尽心照料老师,常利用劳动打尖之机跑去为老师洗衣打饭,她对老师的关心孝敬胜于对自己的父母亲。
解决生源
“文革”中程派艺术被污蔑为“靡靡之音气“消极情调”。李文敏的导师赵荣探先生当时就曾被人指责在为现代戏作曲时揉进了程派唱腔,几乎成了他“十恶不赦”的罪状,足见程派之命运。所以在“文革”后,
北京京剧院举办集体拜师会,许多
行当和门派都是桃李满门墙,惟有程派老师门前冷落车马稀,剧院领导虽然指定了一名学生强撑门面,也不过做做样子而已。不久,就在程派演员的人气指数几乎下降为零的时候,李文敏在北京戏校提出“以程派的吐字行腔为规范,为学生奠定正确的唱念基础功”的建议。这一提议,首先得到了
程砚秋先生的老搭档、当时担任北京戏校副校长的著名老生于世文的有力支持,使程派教学在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中终于开垦出一块荒地。
严师出高徒
李文敏深谙教学育人的道理,对学生的品行要求甚严,有学生穿高跟鞋来上课,文敏告之:"皮鞋留着回家穿,上课排戏要换练功鞋。"一节课也不迁就。至于随便穿着高领衫、
尼龙袜扮戏上场,那就更不许可了。文敏语重心长地把演程派戏,学做程派人的道理灌输给学生,要她们学习程先生耿直刚正的人生品格;告诫学生对待艺术不能来半点投机取巧,学习一定要脚踏实地。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李文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