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是四川大学的
二级学院。学院组建于1998年,学院的变革和发展可追溯到1954年,是一个学科型实体学院。
至2020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办4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在编教职工122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余人。
简介
学院设有无线电电子学系、光电科学技术系、
信息安全工程系、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验中心、光电专业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和7个研究所。本科专业5个(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四川省重点学科3个(光学、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光学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国家信息安全产品测评技术实验室),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校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设有电子电气信息类创新班。
学院在电子信息、通信、电磁场与微波、计算机应用、光信息、
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03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重点基金,国家“973”、“863”高技术等国家级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和横向项目200余项;180余篇论文被SCI、EI检索;在结构照明型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研究、微波化学、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
二等奖2项,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
一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0年以来获得教学成果奖24项;出版教材27部,现又有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
学院现有博、硕士研究生625人,工程硕士生160人,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726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本科生培养质量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学院已经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为重点的办学格局。
师资情况
现有在编教职工12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0人,教授(级)24人,副教授(级)37人,有专任教师89人,同时聘有6位院士担任兼职教授。学院已经形成一支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学术梯队和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学位授予点
硕士学位点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无线电物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光学工程、光学、物理
电子学,信息系统安全
工程硕士招生领域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光学工程、光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无线电物理、信息系统安全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
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
对外交流情况
与
美国、
俄罗斯、
加拿大、
德国、
意大利、
韩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深入开展的科学研究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创造了条件。
研究系所设置
图象信息研究所
图像信息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8月。主要从事图像信息的获取、处理、识别、传输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拥有10多项鉴定成果,并于1999年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重点推广科技项目,开发的各种图像分析系统已广泛应用于
神舟飞船、国防科研、无线通信、石油地质、智能交通、
生物医学、机械冶金、材料分析等领域。
智能控制研究所
智能控制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8月。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安全生产监控、
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研究,研发出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闸门(群)控制系统、水资源调度自动化系统。“HNC-1 型智能控制系统”被列为国家级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水情测报与水资源调度等系统在
都江堰灌区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应用电磁学研究所
应用电磁学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主要从事
微波化学、电磁兼容、
电磁场生物医学工程等研究工作,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开发有微波成像系统、智能微波化学反应器、微波无线、电磁兼容分析软件等。
通信工程研究所
通信工程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9月。主要从事第四代通信技术与理论、
电子商务与移动通信、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
信息安全等研究,在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方面优势明显。
信息显示研究所
信息显示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3月。研究方向: 信息显示技术和器件,包括3 D立体显示、投影显示、液晶显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和激光显示等; 光学信息处理,波前检测与控制,光学水印以及光电混合模式识别等。研制出我国首台具有独立
知识产权的柱面光栅式和前置狭缝光栅式裸眼3 D立体显示器,可用于虚拟现实、3 D仿真、3 D广告、3 D游戏、3D 医用图像、3D电子地图显示等领域。
光电技术研究所
三维光电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5月。主要从事三维传感、机器视觉、激光测量、全息照相、光电信息处理的研究,在复杂形体三维测量技术上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拥有多项国家专利,研发成功多种光电三维传感高科技产品。
信息安全研究所
信息安全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12月,是我国信息安全领域最早从事“产、学、研”一体化运作的专业研究所之一。从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从博士、工程硕士、工学硕士到本科生培养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军工等一大批研究项目,取得了包括荣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及贴合市场的实用技术,其中安全VPN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防火墙”、“VPN系统”、“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和“终端安全与文件保护系统”等技术成果已成功实现产品化投放市场。
专业设置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具备光信息科学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光
信息技术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
模拟电路及实验、
数字电路及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原理及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激光原理、应用光学、波动光学、薄膜光学及技术、光信息处理、光通信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现代显示技术、传感技术、激光器件、现代光学实验、光电子技术实验等,专业外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国防、电信、IT行业、安全、司法、公安、环保、交通、计量、检测、医疗、商检、影视、印刷等部门从事研究、设计、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具备光电子技术宽厚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光电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
模拟电路及实验、
数字电路及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软件工程、近代物理实验、激光原理、现代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波动光学、光电信号检测、显示技术、传感技术、激光器件、光信息处理、应用光学、光电子技术实验、现代
电子学实验、现代光学实验、专业英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 IT行业、国防、邮电、通信、安全、民航、环保、交通、计量、公安、医疗、气象、科研、教育等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科技开发、生产制造、技术管理、教学等工作。
信息安全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应用科学基础理论、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理论和专业知识和技术,受到严格科学实验和工程初步训练,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信息安全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应用、信息系统安全导论、信息安全工程学、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应用密码学、信息对抗技术、信息隐藏技术、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技术实验、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实验、信息安全专业实验、专业英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能在国家各级安全部门、部队、企事业单位、金融财贸、电信部门、科研院所等从事国家信息基础安全、公共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工作,也可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信息系统及产品研发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1
培养目标:掌握信息电子技术、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的理论与设计方法,能够在电子科技领域特别是微波及
射频通信领域从事科研、系统设计、教学、科技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
模拟电路及实验、
数字电路及实验、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软件基础、单片机应用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射频通信电路、微波网络、微波测量、天线与电波、电磁兼容技术、
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及应用、电子系统设计、电子自动设计、
数字通信、电视原理、音像技术、现代
电子学实验、工程制图、专业外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就业方向:解放军各大兵种、国防军工、电信、移动通信、电子信息、能源交通、地质勘探等部门和科研院所从事通信、雷达、电子对抗、计算机应用、
无线电测量、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工作及尖端技术研究;有关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教学、科研、开发、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2
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
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掌握现代通信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通信与数字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受到基本的科学实验训练,获得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能在电信、通信、信息产业、管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通信组网、
网络工程、使用维护、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
模拟电路及实验、
数字电路及实验、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
软件工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移动通信、通信组网与交换技术、计算机通信、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宽带通信网、数字图象通信、现代
电子学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外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就业方向:邮政、电信、通信、广播电视、铁路交通、电力、公安、安全以及政府部门、电子公司、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设计、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这些部门从事
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作,软件开发应用工作、各种
网络工程、通信系统设计制造等工作,还可以从事国家信息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发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3
培养目标:掌握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设计和通信组网技术,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应用数字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通信领域及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通信组网、设备运行维护、科技管理、
市场营销和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通信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与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
集成电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c语言及
程序设计、
软件工程、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及实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电路与实验、移动通信、通信组网与交换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宽带通信网、光纤通信、
计算机通信、图象通信、卫星通信、通信系统实验、工程制图及专业选修课、专业外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就业方向:
在IT行业、通信运营行业和通信制造行业、解放军各大兵种、航空航天、
电力系统、广播电视、能源交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民经济信息部门,可直接从事通信科研、通信系统和电子系统的设计、产品开发和生产、通信组网、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运行维护,科技管理、
市场营销和教学工作。
科研成果
04年科研成果
本年度在研项目49项,其中纵向项目27项,横向项目22项,SCI检索论文6篇,EI检索论文21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五项。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05年科研成果
2005年,学院纵向和横向项目科研经费都达到了历史新高,科研的发展和科研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各项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本年度SCI收录论文8篇,EI收录论文38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组织专题学术讲座十余场,聘请兼职教授9人。2005年8月,在
苏显渝教授的全力引荐下,我院有幸邀请到现任国际光学学会副主席,德国Münster大学生物物理实验室主任,国际生命科学中的光学学会创始人和第1、2任主席,现任该学会名誉主席的Gert von Bally教授来我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和交流活动。
2005年,我院在纵向项目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院
黄卡玛教授获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苏显渝教授获准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1项。另外在部、省级项目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科研平台
据2020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科研团队7个 ,设有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验中心、光电专业实验室、
信息安全实验室和6个研究所。 其中省部级实验室3个。
科研团队:应用电磁研究所、激光微纳工程研究所、信息显示研究所、图像信息研究所、三维传感与机器视觉实验室、智能控制研究所、通信与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团队 。
省部级实验室:光学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国家信息安全产品测评技术实验室。
人才培养
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建立了系统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创新能力培养五大平台。通过在学生自主管理的电子科技园、本科生创新实验室的锻炼和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培养了一大批思维活跃、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取得了全国大学生“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等各种奖励80多项。
教学建设
据2020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在本科教学教改方面获国家级教改立项2项,省部级教改立项 5项,校级教改立项21项。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1篇;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
学院建立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拥有
四川省精品课程 2门,出版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教材9部。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学院建设
学院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与法国
图卢兹大学LAPLACE实验室合作,共同建立了中法微波能应用联合实验室;与
布拉德福德大学建立了“中英高级通信与信号处理技术联合实验室”;与
桑德兰大学建立了“中英
数据科学研究与创新联合实验室”;与
美国、
俄罗斯、
加拿大、
德国、
新加坡、
意大利、
挪威、
韩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