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甲龙(学名:Dyoplosaurus,意为“双倍装甲的蜥蜴”)是一属
甲龙科恐龙,化石发现于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晚白垩世(坎潘阶中期,约7650万至7500万年前)的恐龙公园层。与同
地层的刺
甲龙、无齿甲龙近缘,亦曾一度被认为是
包头龙属的异名。但现已被确认为独立的物种。倍甲龙的出土地层主要为旱地,在低海拔处有排水不良形成的河道
沉积物,常受到洪水侵袭,至于泛滥平原较远处则较少发生洪水。
倍甲龙的身长约有6-7米长,约1.7米宽,而头颅骨约有35厘米长。如同大部份的其他
甲龙亚目恐龙,倍甲龙的身体覆盖者装甲,尾巴末端有锤状物。尾锤是由四根愈合的骨头组成。倍甲龙的尾部骨化肌腱保存良好,尾槌在支柄处外背侧保存了三组肌腱,尾部腹侧远端则有四组。
1919年李维·斯腾伯格(Levi Sternberg)在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红鹿河附近的恐龙公园层底部10米处发现了倍甲龙的正模标本ROM 784,包括一个部分头盖骨、带有牙齿的下颌碎片、装甲、皮肤印痕、关节相连的后胸椎、部分胸肋、部分髂骨、成对坐骨、尾槌、桡骨、手部骨头、股骨、
胫骨、
腓骨、脚部骨头。现保存于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另两具标本ROM 7761和UA 47273也归入倍甲龙,都是部分尾槌。
模式种锐鳞倍甲龙(Dyoplosaurus acutosquameus)由古生物学家威廉·帕克斯于1924年发表、命名。属名Dyoplosaurus由古希腊语的dyo(双倍)加上hoplon(武器、盾、甲)及sauros(蜥蜴)组成,意即“两倍武装蜥蜴”;种名acutosquameus以拉丁语acutus(尖锐)与squama(鳞片)组成,意即“锐利的鳞片”。
1956年叶夫根尼·马列夫根据来自蒙古耐梅盖特层的PIN 551/29标本(一系列尾椎、
跖骨、指骨、装甲、尾槌)命名了第二个种巨型倍甲龙(D. giganteus),鉴定特征包括前部尾椎短、与尾椎融合的大型人字骨、远端尾椎低矮且长、骨短而宽、蹄形趾爪、锋利的薄壁皮内成骨表面布满凹陷及沟槽。但2014年的研究指出其正模缺乏鉴定性特征,因为以上特征皆存在于所有甲龙亚科,于是将该物种视为疑名。
1971年瓦特·库姆斯(Walter Coombs)将倍甲龙、刺甲龙、无齿甲龙定义为
包头龙属的异名,因为归入倍甲龙的四个下颌之一与包头龙标本的下颌一模一样,但没有指出其他作为异名的鉴定特征来解释。2009年维多莉亚·奥柏尔等人发表了倍甲龙的重新描述,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物种,并解释之前是因为正模标本及其他包头龙标本的破碎状态而导致异名的观点。2011年汤普森等人证实彼此的独立性并将倍甲龙列为
绘龙的姊妹分类单元。2015年奥柏尔和菲力·柯里将倍
甲龙与包含甲龙、包头龙、无齿甲龙、刺甲龙的演化支互成姊妹群。2017年奥柏尔和艾文思则让倍甲龙和
祖鲁龙属互为姊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