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订、编书的同时,他还为每种文集各写了一篇文章,交代了周氏的写作背景、自己的校订概况和所依据的版本等。这36篇文章,和另外几篇考据之作,合成一本新书《
苦雨斋识小》(
东方出版社)。
止庵说,
周作人作为这些书的作者,始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人道主义者和一个文化批判者。这是独具只眼的看法。
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绍兴市人。
鲁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
大日本帝国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
柯桥区任
阳信县实验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
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
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
平民文学》、《
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
周作人作为《
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
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
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
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
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