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天顶弧(Circumzenithal Arc)别名:倒挂彩虹,天空的微笑;是一种在外观上类似彩虹的光学现象。环天顶弧在
寒带地区比较常见,在
温带地区则十分罕见。但它在中国各地也时有出现。
环
天顶弧形成于和
太阳同一侧的天空,并且以不超过四分之一圆周的长度环绕天顶。当天晴云淡时,阳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高空云层中的细小
冰晶上形成折射才会出现这个现象。环天顶弧的“彩虹”是由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而形成。而环天顶弧则是太阳光从水平方向通过冰晶(一般位于卷云内)后折射而形成。弧的大小常会随太阳高度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弧半径越小;当太阳高度高于32°时,则消失不见。
2008年9月14日,英国
剑桥出现环天顶弧现象,
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杰奎琳·米顿拍下了此次奇观。2024年7月8日,广东河源上空出现环天顶弧现象,并被网友拍摄到。
环
天顶弧形成于和
太阳同一侧的天空,并且以不超过四分之一圆周的长度环绕天顶。它的最内侧颜色是蓝色,最外侧则是红色,排列顺序与彩虹相反。环天顶弧是其中一个最明亮和最多种颜色的晕。它的颜色比彩虹单纯,这是因为在形成过程中重叠的颜色较少。在外观上是一种形如倒挂
彩虹的弧光。
环天顶弧的“彩虹”形成是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的。而环天顶弧则是太阳光从水平方向通过
冰晶(一般位于卷云内)后折射而形成,而非雨滴。
环
天顶弧的卷云是由扁平的六角片状冰晶组成,光线从冰晶的上平面进入,经折射从侧面射出,表现为靠近天顶的接近半圆的彩弧。弧的大小常会随
太阳高度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弧半径越小;当太阳高度高于32°时,它就消失不见。所以在中纬度地区,环天顶弧主要出现在早晨和傍晚。环天顶弧的艳丽颜色归因于形成它的冰晶较大,从而色散宽度较大的缘故,环天顶弧的半峰宽度和颜色纯度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增大。
当天晴云淡,阳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高空云层中的细小
冰晶上形成折射,才会出现这个现象。同时,云层中的冰晶表面一定得是弯曲的,而且颗粒比盐粒还要小(形成环天顶弧的冰晶大小为100~500 μm)。当
太阳处于云层下方,日光与冰晶扁平面相接触时,光线在每个
晶体内都发生了弯曲,就会折射出
彩虹特有的七色光谱。由于卷云所含的冰晶粒子不断移动位置,因此环天顶弧现象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
原理不同:环天顶弧与雨滴在阳光的反射下产生的普通彩虹不同。它是高空的薄卷云中,通过比扁平的盐结晶更小的六面体冰结晶反射形成的。卷云是高云的一种,是
对流层中最高的云。
2012年10月27日,环天顶弧出现于美国
马萨诸塞州塞勒姆。从影像中,同时可见
太阳上侧弧(Supralateral arc)、彩晕弧(Parry arc)和上正切晕弧(Upper tangent arc)。
2013年7月3日,它出现于山西太原;2014年6月2日,出现在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柴河;同年8月,出现在重庆和
珠海市;12月30日,出现在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