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秀山,明曰堆绣山,清
乾隆改名堆秀山,位于
故宫御花园
中东北部、
钦安殿后东北侧,背靠着高大的宫墙,腾空而立,十分精巧秀雅。堆秀山为一座人工假山,整座山完全是由奇形怪状的石块堆砌而成,堆山匠师们称这种手法为“堆秀式”,因此得名。
堆秀山初建于明代,未兴建时其地原有明代建筑观花殿一座,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奉
朱翊钧朱翊钧之命拆去,于同年在其基础上改筑堆山,用
太湖石叠高14米而成,山顶筑有亭子一座,名曰御景亭,亭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金宝顶,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
故宫、
景山公园、西苑尽在目中。山北依宫墙,高约10m。
叠石山脚正面中间有券洞门,洞门上额有一题名为“堆秀”的匾,使用满汉两种文字,门内有石洞,内为砖砌穹隆式石雕蟠龙藻井。“御景亭”和“堆秀”之名皆为明
万历所赐,
清代至今仍保留着明代的旧称。现存的匾额皆清代所制。东侧山脚石壁上还刻有
爱新觉罗·弘历所题的“云根”二字,以赞赏石山似层云叠起之美。
堆秀山虽是叠砌垒垛的假山,但由匠师们精心设计和巧妙地使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
太湖石,在比较狭小的地面上,拔地腾空而起,叠垒成一座怪石嶙峋、岩石陡峭的崇石峻岭,山上有些石块酷似鸡、狗、猪、猴、马、兔等“十二生肖”的动物形状,或卧或站,姿态各异,吸引人们去揣摩猜测,因而增添了观赏的趣味。
山下有三条路可以到达山顶,东西山石间各有一条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在此可俯瞰
故宫全景,远眺可望及西山。除此以外,在山前正中洞内的石阶盘旋面上也可以到达山顶。御景亭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叶斗,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
汉白玉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
重阳节登高望远的地方。每年的当日,皇帝都要携后妃们在此例行登高赏景,登临此亭,怡然相坐。此时御花园景色尽在眼底:浮碧亭和澄瑞亭下的曲池中水禽嬉戏;苍松翠柏和花草
紫藤间
丹顶鹤漫游;南望禁宫一片琉璃之海,黄色的琉璃瓦在晴空下影射出闪耀的光芒。
堆秀山前山洞内有台阶通山顶,洞口左右两侧山石间设有一对石刻
石狮驮石盆,石盆中有蟠龙喷水。山腰处暗设水缸储水,据说为三口,在以前每天都有人负责往里面注水,以管相连,利用水的自然压力引水至蟠龙口中喷出,此为宫中仅存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其中,石狮一个为一组石雕,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是趴卧姿势的大石狮,向内歪着头张着大嘴,大尾巴横摆着,身躯圆肥,四肢粗壮,显得十分稳健,两只石狮造型一样,前爪下无饰物,无法区别雄雌石狮,不同的地方是东边的石狮耳朵向上翻,西边的石狮耳朵向下垂;中部是大
石狮背上有两只较小石狮,头尾相交靠在一起,挤靠着一起奋力托起一个大石盆,起到了“瓶颈”连接的作用;上部是
扁鼓状的大石盆,盆中一条石刻蟠龙,龙头高昂向上,其中镶水管用来喷水,石盆盛水,水满后外溢流出,石盆外周边刻十五六只上下腾跃、欢欣起舞、活泼可爱的
浮雕小石狮。整体看石刻以石狮为主,形状是下大上小,雕刻起伏流畅,龙嘴喷头是金属管制成,把金属管与石头雕刻品结合起来,在当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为了让龙能喷水,先让太监们提水上堆秀山顶,把水装入御景亭的铜水缸中,缸底有管道,水从山顶水缸中通过管道而下,产生压力在石蟠龙口的喷嘴喷出,形成水喷泉景象,石盆中水盛满后,沿石盆边水外溢形成水帘,这时石盆边上的浮雕小
石狮好似在水中嬉闹,底部大石狮被清水“沐浴”,水花四溅,石狮喷泉给御花园增添不少情趣。这对御花园石狮雕刻明显受到
欧洲西方建筑装饰雕刻品的影响,推断其雕造时间,应与
圆明园修建是同期的。
明代
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十八年建成,名为“宫后苑”。清雍正朝起,称“御花园”。位于
故宫中轴线的北端,正南有坤宁门同
后三宫相连,左右分设琼苑东门、琼苑西门,可通
东西六宫;北面是集福门、延和门、承光门围合的牌楼坊门和顺贞门,正对着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门。园墙内东西宽135米,南北深89米,占地12015平方米。园内建筑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布局。中路是一个以重檐录顶、上安镏金宝瓶的
钦安殿为主体建筑的院落。东西两路建筑基本对称,东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
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
鹿台等。这些建筑绝大多数为游憩观赏或敬神拜佛之用,唯有璃藻堂从
乾隆时起,排贮《
四库全书荟要》,供皇帝查阅。建筑多倚围墙,只以少数精美造型的亭台立于园中,空间舒广。园内遍植古柏老槐,罗列奇石玉座、金麟铜像、盆花桩景,增添了园内景象的变化,丰富了园景的层次。
御花园地面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象征性图案,丰富多彩。著名的堆秀山是宫中
重阳节登高的地方,叠石独特,磴道盘曲,下有石雕蟠龙喷水,上筑御景亭,可眺望四周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