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弹筒,俗称手炮,又名轻型迫击炮。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等特点。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于1921年设计了一种轻型前装式曲射火炮,即大正十年式50mm掷弹筒。但由于日本的十年式掷弹筒存在射程偏近和高成本的问题,因此日本研发了八九式50mm重型掷弹筒,设计上简化了射程调节机构并在身管内增加了
来福纹。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也仿制了日本的掷弹筒,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自己的二十七年式掷弹筒。在20世纪60年代,比利时研制出了NR8111发射器,后来法国的蒂坦耐特公司改进并生产了FLY-K-TN8111。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也开始研制QLT89榴弹弹射器,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成功。
掷弹筒主要由筒身、击发装置、
瞄准装置等部分组成。发射筒采用
滑膛枪式结构来赋予弹丸初速和方向,在弹膛底部设有特殊装置,能够调节
发射药燃气的逸出量,通过调整膛压来实现对弹丸射程的控制。击发装置由支撑管、击发组件和击针组件组成。瞄准装置是由表尺板和背带上的射角标记组成,而部分没有瞄准具的掷弹筒,射击需要凭借士兵的经验,射距远近靠角度的修正。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步兵分队主要装备了大量八九式重型掷弹筒,以及少量十年式掷弹筒和十一年式70mm掷弹筒。而在1945年8月,晋冀豫根据地兵工厂共生产了2500门50小炮和大量炮弹,用于装备近30个团。1946年以后,中国因内战需求,在国民党控制下的各兵工厂开始生产二七式掷弹筒。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日俄战争(1904~1905年)结束后,日本从中吸取经验,一度对能够代替人力抛掷榴弹的武器很感兴趣,并最终在大正十年(1921年)设计定型了一种步兵使用的轻型前装式曲射火炮,即大正十年式50mm掷弹筒。这种武器轻便易携,能够有效杀伤暴露的有生目标和毁伤没有顶部覆盖的固定火力点。
发展历程
由于十年式掷弹筒采用滑膛身管,射程偏近,同时依靠筒体下方专门设计的旋转泄气装置控制膛压以调节射程,对加工配合的精度要求很高,成本较高。为克服这些缺点,
日本决定研制全新的八九式(1929年,日本神武纪年为2589年)50mm重型掷弹筒。其在设计时简化了射程调节机构,并且在身管内增加了
来福纹。
之后中国的
汉阳兵工厂于1934年也开始仿造日本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及其弹药,但数量有限,仅供部队少量列装及军事教育机关研究使用。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防御作战中经常受到日军掷弹筒的猛烈攻击,却无有效的还击手段,国民政府兵工署便命令已迁往重庆的陕西第一兵工厂筹备处,在日式掷弹筒的基础上研制同类武器。1938年底,以江元方为主的研究人员试制出一种新式掷弹筒,经试射,效果较日式为优,特别是射程比日式稍远,于是定名为民国二十七年式掷弹筒(或称二七式掷弹筒),所用弹药基本仿照日式,仅在工艺和个别结构上予以改良。
1941年4月,太行兵工的第一批掷弹筒与弹试制成功,射程最远达到700米。1945年,技术工人温承鼎和吴奎龙对掷弹筒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的掷弹筒被命名为“鼎龙式”。1945年8月,晋冀豫根据地兵工厂共生产了2500门50小炮及大量炮弹,运抵前线装备了近30个团,主力部队一个战斗班配备1门,大大增强了
八路军在战场上的战斗力。
1960年代,比利时研制出NR8111发射器,在20世纪80年代改进为NR8111A1。之后法国蒂坦耐特公司(TitaniteS.A.)经过研制和生产,正式名称为FLY-K-TN8111。在1980年初,中国也开始研制QLT89榴弹弹射器,并在90年代初成功研制。。
基本设计
筒身
发射筒采用滑膛式,赋予弹丸初速和方向,在弹膛底部设有调节
发射药燃气逸出量的装置,通过改变膛压来调节弹丸射程。
击发机构
击发装置由支撑管、击发组件和击针组件组成。支撑管用于容纳击发组件,连接弹射装置和炮杵,中部装有解脱销。击发组件由击发套管、保险销和击发机组成,功能是驱动击针组件和释放击针,构成待发保险。击针组件由击针座、击针簧、击针顶杆和
惯性击针组成。
瞄准装置
89式弹射器瞄准装置是由表尺板和背带上的射角标记组成。表尺安装在防护筒上,表尺板上印有“8、6、4、2”的字样,分别代表800m、600m、400m和200m;背带除用于背负外,还有与表尺板上"8、6、4、2"相对应的射角标记,用于对相应射程进行瞄准。
还有一种无支架和瞄准具的掷弹筒,射击全凭士兵的经验,射距远近靠角度的修正。如近距离射击,射角45°时射程为60m,射角60°时射程为45m,射角90°时射程为30m。远距离射击,射角45°时射程为220m,射角50°时射程为180m,射角60°时射程为120m。
弹药
主装药室
主装药室由上弹体壳、中弹体壳及下弹体壳围构而成。上弹体壳为倒扣的弧形平底空心碗形,顶部较厚,其上加工有安装
引信的20mm左旋
螺纹孔,以及与中弹体连接的右旋外螺纹。中弹体壳为内外光滑的圆柱直筒形,用炮弹钢车制而成,两端分别加工有内螺纹,壁厚约3.3mm。下弹体壳为台阶形的厚圆柱体,上部加工有与中弹体连接的外螺纹:中部有一段圆柱形定位段,表面光洁度较高,发射时与身管
膛线配合保证弹体下部正确定位;下部有一段较长的外螺纹,用以连接
发射药室座。发射时,火药燃气直接作用于下弹体壳底部,因此这部分设计得比较厚,而且内腔顶部呈弧形,以便有较好的强度,能承受住发射时的
烧蚀和冲击力。主装药室内装有145gTNT炸药,威力较大。
发射药室
发射药室由发射药室座、铜质
弹带、密封
铝箔、药囊盒、发射药囊和
底火座组成。发射药室座为带底的空心杯状,底部中心有一较小的击针孔。发射药室座底部较粗,上部较细,上部套住
环形铜质弹带,弹带外圆直径与弹体相同,装填时可以轻松放进身管。铜制弹带下部厚度较薄,仅有1.27mm。为了弹带在带动弹体旋转不至脱落,在弹带和
发射药室座之间均布有5个驻钉,用于固定。发射药室座外圆下部车有一道凹槽,槽内径向钻有8个与内部相通的排气孔,平时整个凹槽和8个径向孔均由
铝箔密封。底部一圈也均布有8个小孔,发射时
膛室内部的火药燃气就从这8个孔中喷出,进入身管尾部而形成低压室这便是高低压发射原理。发射药室座内部装有上下扣合成一体的药囊盒,盒体和盒盖由0.33mm厚的薄铜板
冲压而成,
环形药囊就装在其中。药囊用棉布缝合而成,内装4.75g小片状无烟
发射药。
底火座为圆柱形,头部伸入药囊盒中间的孔内,底部冲出底火室,并装有一个伯尔丹底火。底火室上部有一空腔,内装小粒黑火药,底火击发后先引燃小粒黑火药,然后再引燃药囊内的发射药。底火室顶部四周均匀地铣有6条凹槽,目的是使小粒黑火药点燃后的火焰均匀向四周分散,以便完全点燃药囊内的发射药,使点火过程更加可靠。整个发射药室拧在下弹体的底部,药囊盒被下弹体底部压紧,不会松散或移动。
引信体
引信体自上而下由击针体组件、上引信体、上击针簧、击针簧
隔片、
惯性保险筒、下击针簧、
离心子保险筒、离心子、引信保险
插销和下引信体组成。
击针体组件由击针体、击针外筒和内筒组成。击针体为钢制,呈圆柱形,下部有一个偏心弧锥形的击针尖,上部带有一个
圆环台阶。击针内筒为
黄铜圆管,双侧设有开放式的导向槽,顶部有向内的卷边,中心有套在击针体顶部的圆孔。击针外筒为薄
黄铜板冲压成的筒形零件,顶部也有向内的卷边并带有圆孔,底部有向外的卷边,与上引信体的击针孔内台阶相扣合,限制击针向上运动。击针体采用这种设计可以降低整个击针体的质量,同时击针顶部保持较大直径,即使弹体以较小的角度落地时,
引信依然有较高的发火率。击针体外筒套在击针体内筒上,然后再套在击针体顶部圆柱台阶上,从而将3个零件组合成一个整体的击针体组件。
上引信体为
黄铜车制而成的一个零件(为节约铜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改为钢制),中心有容纳击针体和保险筒的台阶圆孔,外部车成锥形体,表面压有竖向排列的“八八式”字样,以供识别,最下部车有与下引信体连接的左旋外螺纹。在与下引信体相接的锥面下方还车有一道沟槽,当上、下引信体安装到位拧紧后,再在此处对称地压出两道印痕。这样在取用
引信时,可以根据印痕的相对位置,判断引信是否已经出现松动。
上击针簧为圆柱
尾旋钢丝簧,全长17.8mm,该簧的作用是顶起击针体组件,使击针体始终保持向上,防止发射过程中引信过早发火。击针簧
隔片是套在击针体中部的一个
环形黄铜片,两侧各带有一个突出部,插入击针体外筒上的对称槽内,并略向外伸出:下部由下击针簧顶起,使击针簧隔片同样始终保持向上的趋势。
击针筒外部下方套有黄铜车制的
惯性保险筒,保险筒内壁下方设计有凹槽,最下部内壁边缘加工成弧形圆角,用来压下
离心子保险筒上的保险突起。由于击针簧隔片两侧突起伸出击针外筒两侧,挡住了惯性保险筒的下降,并且通过下击针簧使惯性保险筒也有始终保持向上的趋势,故起到惯性保险作用。
离心子保险筒采用具有弹性的铜合金制成,套在击针组件最下部,其外圆中部均匀向外冲出3个张开的弹性小爪,卡住
惯性保险筒的底边。该筒内部装有4个相互呈90°的弧形铜制离心子,当四瓣合在一起时刚好是个完整的
圆环,中间的孔用于使击针尖通过。由于离心子外圆部会挡住击针内筒端面,因此击针虽然能压缩下击针簧并适当下降一小段距离,但很快就会被离心子挡住,起到保险作用。通常情况下,
惯性保险筒通过击针簧
隔片由下击针簧顶住,不会发生自然移动,但为进一步确保安全,还设计了钢丝制成的“U”形保险销,平时插入上引信体两侧的保险孔内,挡住惯性保险筒下端,这样即使在跌落和受到撞击时,惯性保险筒也无法移动而意外解除保险。该保险销每一端都有麻绳制成的拉环,保险销插入上引信体后,销头外露部分略向内折弯,以进行固定,防止平时携带和运输过程中脱落。
下
引信体为
黄铜车制的整体零件,外形为
圆台形,起到连接引信上部各零部件和下部的传爆管,并将引信连接到弹体上的作用。其下部加工有与弹体相连接的左旋外螺纹,上部内腔加工有与上引信体相连的内螺纹,中部有一带孔的隔板,击针尖能从中间通过,接触到针刺火帽。
传爆管组件
传爆管组件由传爆管、针刺火帽座及火帽、
雷管、传爆装药和一套
垫片组成。传爆管是一个黄铜车制的圆筒形零件,上粗下细,底部密封。上部较粗的部分车有与下引信体相连接的外螺纹,口部内加工有左旋内螺纹,用于连接针刺火帽座。针刺火帽座也采用
黄铜车制而成,为圆柱形,中心有个沉孔,内装有针刺火帽,火帽最下方留有一个传火孔。针刺火帽座顶面对称地加工有两个竖直小孔,将专用工具插入这两个小孔可以将针刺火帽座拧入传爆管内。
针刺火帽是由火帽壳、铜垫片、击发药和锡箔盖片组成。火帽壳为铜片
冲压成的空心碗状,内侧有锡箔盖住底部小孔,锡箔上装有击发药,最上面再由一个薄铜片盖住。在针刺火帽座下方压有
雷管壳、雷管盖片、雷管装药和纸隔板组成的雷管。雷管口部有一个中心带孔的铜
垫片,其中心的小孔用来传递针刺火帽的火焰。铜垫片下方设有一个密封用的锡箔盖片,防止装药受潮。在锡箔下方分三层装有雷管装药,每层之间用纸垫片隔开。为了装入针刺火帽座时能压紧雷管,同时又不至于压力过大,二者之间还有一个毡制的隔垫。雷管底部依次装有毡垫和锡箔垫,往下才是装在传爆管最底部作为传爆药的特屈儿炸药。发烟弹、九四式代用弹以及其他训练用弹等。
附件
作战时掷弹筒手配有专用的弹药携行具,身体每侧各携带4枚装好引信的弹丸,一个掷弹筒组共携带16枚。通常射手携带掷弹筒,装填手除弹药外还带有步枪。掷弹筒在行军时有帆布制的筒衣保护,两头用皮带或帆布带扎紧,筒衣还设有附件袋(或有单独的附件盒)。
典型型号
特点
优点
重量轻、便于携带、可以由单兵操作、从行军状态转换为射击状态的准备工作简单快捷。
缺点
操作繁琐、结构复杂战时费效比高、战斗射速慢、精度低、使用范围有限。
服役情况
日军每次在战争前期都会常设四单位“挽马”师团,通常每个步兵小队都编有一个掷弹筒组,装备2具掷弹筒,每个中队共装备6具掷弹筒,装备量与
轻机枪相同,一个联队共有76具,配备八九式掷弹筒弹7200发,而全联队配备的手榴弹仅有3800枚,由此可见日军对掷弹筒的重视程度。
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部队中每个小队各装备1具,同样和轻机枪保持 1:1的比例。战争末期,由于
日本的兵员和装备均得不到有效补充,大部分步兵小队装备的掷弹筒量都减到1具。此外,日军为“围剿"中国抗日根据地,曾专门组建过一些轻装部队,额外配备更多的掷弹筒与轻机枪,深入根据地腹地,专门寻找、袭击和破坏中国指挥机关,如“晋冀豫边区肃正作战(C号作战)”中的“益子特别挺进杀入队”,每个30~40人的小队,掷弹筒装备量就达到了4具,每具配弹40发。在二战期间,日军步兵分队装备了大量八九式重型掷弹筒以及少量十年式掷弹筒和十一年式70mm掷弹筒。
1945年8月,晋冀豫根据地兵工厂共生产了2500门50小炮及大量炮弹,运抵前线装备了近30个团。1946年以后,中国出于内战的需要,在国民党控制下的各兵工厂生产二七式掷弹筒。1947至1948年,兵工署化学兵司还生产了一批特种掷弹筒弹,包括第二十三厂和第六十厂生产的三十七年式化学弹,第四十四厂生产的烟雾弹及信号弹,以及第六十厂生产的照明弹等。普通掷榴弹主要由第三十厂一分厂生产,1948年4月至第二年5月即生产了38.8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