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廷铨
清康熙朝秘书院大学士
孙廷(1613年-1674年),山东益都(今山东博山)人。
孙廷铨为明朝崇祯十三年(1643年)进士。后降清,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少保、秘书院大学士等职。康熙十三(1674年)年病逝,谥文定。
孙廷铨著有《南征纪略》《颜山杂记》《汉史亿》《琴谱指法省文》等书。
人物生平
孙廷铨(公元1613年—1674年),初名廷,字枚先,明崇祯进士,曾做过康熙帝皇帝老师,历任清代兵、户、吏三部尚书,康熙帝拜其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辅佐康熙亲政,被称为“一代帝师”。1662年(康熙元年),官拜内秘书院大学士,入参机务,在任年余,称“患怔冲之疾”,告病请归。1664年冬,孙廷铨回到故乡颜神镇,杜门谢客,焚香著书,写成《琉璃志》等著作。
“琉璃”是《颜神杂记》物产篇中一节,内容完整,记载周详。乾隆十年的《昭代丝书续集》将其收入,并题曰《琉璃志》。孙廷铨的《琉璃志》,以科学的纪实的态度和笔法,仅2000余字,就把琉璃及其产品的成份、炼制过程、产品种类、制作工艺,及至阐明自己对琉璃的来源生成,摒弃唐朝训学家颜师古“琉璃乃自然之物”而采纳宋代程大昌铸石为器,古已有之”、“虽西域琉璃,亦用石铸,无自然生成者”的观点,写得有章有序,清清楚楚。《琉璃志》是一部系统而全面地记述琉璃工艺技术的科技文献,这对后来博山区琉璃业的发展以及专家学者对博山琉璃的探讨与研究,都具有翔实可靠的史料价值。
孙国老官高才秀,史志上都把他作为名人记载,但对他所写的《琉璃志》却提及太少,其实,这才是他一生对祖国科学技术所做的最大的贡献。
在博山,知道孙廷铨的人并不多,但提到孙国老,几乎家喻户晓。原因之一是“国老”的地位、声望显赫。孙国老在清代做过“三部”尚书,还曾教过皇帝,被称为“一代帝师”。原因之二是孙国老才气过人,比如他《柿岩赠禹年》中的佳句“山从屋上岚烟合,水抱村流涧响闻。北渚渔樵通远望,西畴县巾驾逐归云”确是景动情浓,脍炙人口。
为官经历
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任永平推官
顺治帝元年(1644),降清,授天津市推官。
顺治二年(1645),以巡抚雷兴荐,擢吏部主事
顺治三年(1646),充陕西省正考官。历任考功司郎中。与卫周祚同官文选司,有声于时。
顺治七年(1650),任叶高标
顺治八年(1651),任左通政。
顺治十年(1653),擢户部侍郎。以大学士洪承畴荐,与卫周祚等三人召对。寻坐附和吏部尚书陈名夏事,罚俸,论告归。
顺治十二年(1655),还朝,改兵部侍郎,擢兵部尚书
顺治十三年(1656),调户部尚书。孙廷铨以岁会无总录,无以剂盈绌之宜,殚心综覈,钱穀旧隶诸部者,各还所司,条贯釐然。岁会之成自此始。御史侯于唐弹劾孙廷铨,被顺治帝斥责。
顺治十四年(1657),疏言:“山东省河南省荒田,请招民垦辟。其已熟者,清釐赋额,无使隐漏。”上从其言。主
顺治十五年(1658),调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顺治十六年(1659),谕奖其勤劳,加少保。孙廷铨疏请复学道升补旧制,下所司集议,如孙廷铨请。时吏部铨除,一事数例,吏胥因缘为奸。给事中杨雍建胡尔恺、黏本盛、孙际昌、王启祚,御史许劭昕,交章发其弊,且劾孙廷铨因循为所蔽,夺加衔,罚俸。
顺治十七年(1660),疏言:“新辟边疆员缺,督抚委用,即予实授,与部选之员,一体迁转。莅事未久,辄移内地,请定为试署二年,乃予实授。”又言:“司道不宜轻易,非大计处分及贪酷被纠者,遇降革,仍留任。”皆从之。又因旱,疏请宽考成,兴屯政。上命兵部议屯政,而询廷铨请宽考成议中有云“积资累荐,弃以一眚”语,何所指?廷铨言:“积疲州县,久累人材,宜稍宽减观后效,非为处分人员求免。”
顺治帝驾崩,二十七日制满。孙廷铨发议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上所生母为皇太后,率九卿上请举大礼疏。及议大行皇帝谥号,孙廷铨曰:“大行皇帝龙兴中原地区,混一六合,功业同於开创。宜谥为高皇帝。众皆和之,而辅臣鳌拜持异议,遂定谥章皇帝。时太祖谥武皇帝,故孙廷铨议如是。时论颇归之。
康熙帝二年(1663),拜秘书院大学士。奉职勤慎,终岁未尝休沐。
康熙三年(1664),以父母年老,解职归养,闭户卻扫,不与外事。
康熙十三年(1674),卒于家,年六十二岁,谥文定
轶事典故
据记载,博山琉璃业元代初具规模,兴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孙廷铨祖上几辈人均从事琉璃的生产和经营,到孙廷铨的曾祖孙延寿已是“隶籍内廷,班匠事焉”,即孙家不仅经营、生产琉璃,而且充任了管理琉璃作坊的“官”。显然,这个足以称得上“琉璃世家”的家族已经有了制作经营琉璃的足够经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为孙廷铨晚年撰写《琉璃志》打下了丰厚的基础,而一部《琉璃志》,更为后世琉璃业的发展奉献了宝贵的技术和资料。
史书记载
正史《清史稿·孙廷铨传》
《清史列传·卷五》
人物评价
康熙帝亲政后,亲书“为帝者师”、“帝良弼”两幅匾额赠给孙廷铨。此“师”非一般授业之师,内含着救国、救民、稳定政局,为皇帝亲政,平安过度,献计献策,作出了特殊贡献的尊称。孙廷铨是皇帝最好的辅佐,“帝赉良弼”即是“师”的注脚。这就充分肯定了孙廷铨在康熙亲政中所起的作用。
博山区文史研究者张维用曾评价,“孙廷铨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在我们今天看来,倒并不在于其吏治,而在于他对生产科技方面的文献贡献。”
参考资料
颜山杂记.识典古籍.2024-08-30
清史稿.ChineseTextProject.2024-08-30
孙廷铨.中国知网.2024-08-27
孙廷铨.博山区人民政府.2024-08-27
孙廷铨.博山区人民政府.2024-08-27
清史稿·孙廷铨传.清史稿·孙廷铨传.2024-08-27
卷二百五十 列传三十七.国学导航.2024-08-2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为官经历
轶事典故
史书记载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