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志》是中国古代一部专门记录琉璃制作工艺的书籍,由
清代学者
孙廷铨(字伯度,1613年出生于山东益都
颜神镇——现
淄博市博山区——琉璃世家)撰写。该书最初作为《
颜山杂记》的一部分,于清
康熙四年(1665年)完成。后来,经过多次整理和收录,最终独立成为一本完整的著作。
《琉璃志》原本是孙廷铨在其《颜山杂记》中撰写的《琉璃》一章,后经
杨复吉在
乾隆十年(1745年)编入《昭代丛书续集》,并以此命名。1911年,
黄宾虹在编纂《
美术丛书》时再次收录了这篇文献,保持了原有的名称。书中详细记载了中国北方美术琉璃生产中心——山东益都
颜神镇的琉璃制作过程,共分为17个部分,涵盖了原材料、颜色调配、烧制技巧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大多来源于经验丰富的工匠,使用的专业术语也是直接从行业中提取的,许多术语和技艺至今仍在使用。
琉璃是一种以
陶土为基底,涂上含有
氧化铅的琉璃釉后再放入窑炉烧制而成的艺术品。据考古发现,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四五世纪)就已经出现了琉璃制品,尽管当时的材质并不纯净,有时难以区分与玻璃的区别。
宋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琉璃工艺开始兴起。元明以后,
山西省成为了琉璃生产的重镇,尤其是
阳城县、
平遥县、
汾阳市、
文水县等地,此外还有
陕西省的朝邑、
河南省的
修武县,以及北京市的琉璃厂、南京市、
山东省的部分地区也都曾生产过琉璃器具。明清时期,琉璃的烧制技术和色彩种类都有显著提升,釉色从最初的黄、蓝、绿色扩展至翡翠绿、孔雀蓝、紫色等多种色调,而产品的种类也从简单的砖瓦扩大到建筑装饰部件如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鸱吻,以及室内的“绣墩”等家具和其他
大宗商品。
北海公园的琉璃九龙壁、北海公园及
香山公园的琉璃牌坊、山西平遥太子寺的九龙壁等,均是元明清三代留下的琉璃艺术杰作。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已经能够生产出近二十种不同颜色的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