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英文名:Wenshui County),别名大陵县、武兴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山西省吕梁市的下辖县,位于山西省中部,东隔
汾河与
祁县、平遥县相望,西与
离石区交界,南与
汾阳市接壤,北与
交城县、
清徐县相邻。全县辖7个镇,5个乡,县域总面积1068.57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县常住人口为37.26万人,县政府驻则天大街县委综合大楼2楼。
文水县位于
太原盆地西缘,
吕梁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具有基岩中山区、土石中山区等五种地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区域差异较大。早在
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西峪口一带狩猎采集,春秋时期,该县为
晋国祁氏之田,称为平陵邑,之后县名历经多次变更,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因县内有
文峪河,故以文水名之,
武则天称帝后,文水县改为武兴县,在公元705年,恢复文水县,并沿用至今。2004年3月,
吕梁市成立,文水县归其管辖至今。
文水县地处
太原市、
晋中市、吕梁三市的交会点,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典型示范县、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拥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7户,形成了钢铁、化工、光伏、电力、制造、建材、酿造等多元化产业结构。同时,依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业,有武则天纪念馆、
刘胡兰纪念馆等景区景点。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0.11亿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1.2%:35.8%:43%。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10.1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排名全市第2。
文水县拥有文水鈲子、文水葫芦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家拳、
桥头大鼓、
福胜锣鼓等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年,该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2021年,该县入选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名称由来
文水县名从春秋时期的平陵县,到
秦朝的大陵县,再到之后的受阳县,名称历经多次变更,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因境内有
文峪河,“其水波多纹”,故以文水名之。
武则天称帝后,改文水县为
武兴县。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回文水县,并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文水县历史悠久,早在
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西峪口一带狩猎采集,繁衍生息。春秋时期,该县为晋国祁氏之田,称为平陵邑。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祁氏被晋国吞灭,该县被称为平陵大夫邑,晋司马乌为平陵大夫。
战国姬骄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该县属
赵国,称大陵邑。邑治在文水县武陵村北的大陵庄(原名大陵屯)。
秦汉至南北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后
秦灭六国之战。收回列国分封土地,首设三十六郡划归中央集权。文水首次设县,继续沿用大陵名号,领地归属太原郡。
西汉,在
大陵县南境曾别置
平陶县。平陶古城址在今县城南12.5千米的
平陶村,
北魏迁居京陵(今
平遥县境内),改平陶县为平遥县。
新朝王莽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大陵为
大宁县,属太原郡。
东汉及
晋朝恢复旧称大陵县,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北魏
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徙受阳县三千户居大陵城南十里,改大陵县为受阳县,后人因县城在
寿阳县之西,故又称西受阳县,属太原郡。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称受阳县,仍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因县内有
文峪河,更名文水县,属
太原市。之后一段时间里,该县先后隶属于
隰州直隶州、并州、汾州、太原郡,直到公元690年,
武则天称帝后,文水县改为武兴县,昭告天下文水县是武氏家族兴旺之地,彰显皇恩浩荡。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女皇将天下归还李唐,
李显即位当年就将
武兴县名改回文水县,属
太原府,文水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宋元符年间(公元1098年—公元1100年),因避水患,
文水古城迁于章多里之南,仍属太原郡。
明清时期
明、清时,该县实行坊都制,城设坊,关设厢,乡村设都。明代,全县编户79坊都,
清代并为70坊都。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废冀宁路置太原府,属太原府。清代一直属太原府。
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知县
范宣建文水城城门门楼四座。明
天启年间,因县内所辖村庄都在平地,所以用文水县的大陵屯(今名大陵庄)与
交城县土安都11村互换(今
苍儿会乡属)。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制,由省直辖。同年2月清朝皇帝薄仪宣布退位,文水县城秩混乱。原知县许应商界要求组织衙役等日夜巡逻。不久,太原阁锡山派骑兵40 余人接管县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省下设道,文水县属
冀宁道。1927年,废道制,归省直辖。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2月,县城沦陷,日军成立了伪县政府,属日伪冀宁道,同年4月,抗日民主县政府在
交城县米家庄成立,属
山西省第二行政公署。。该县政府为抗日做出几项民主改革。如实行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成立流动教育机构,禁止私设学校等。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
晋西事变后,文水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属晋西区第八专员公署。同年12月,文水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属晋西区第八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十月,交城县分为交西、交东两县,以
文峪河为界,将文水县(今
苍儿会乡)11村和边山各村,划入交西县。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文水县与汾阳县对内合并为文汾联合县(对外两个县的名称仍存),属
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次年,抗日战争胜利,撤销汾文联合县,文水县先后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吕梁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晋中行政公署第二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后,新设
汾阳专区,文水县归汾阳专区。1951年3月至1954年5月,文水县属
榆次专区。1953年5月,首次划乡,文水县划为53个乡。1954年—1958年期间,文水县属
晋中专区。
1958年11月,汾阳、文水、
交城县三县合并为汾阳县,该县改称文水镇,设汾阳县文水镇办事处。1959年9月,三县分置,恢复文水县建置,属晋中行政专员公署。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革委会(后改称吕梁地区行政公署)成立,文水县属之管辖。1984年4月,文水县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改划为乡镇建制。2001年,文水县进行撤并乡镇工作。2004年3月,
吕梁市成立,文水县归其管辖至今。
地理
位置境域
文水县位于
山西省中部,
太原盆地西缘,
吕梁山东麓,属一半山川一半平原。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7°15″—37°35′9″,东经111°29′46″—112°19′15″。东隔
汾河与
祁县、
平遥县相望,西与
离石区交界,南与
汾阳市接壤,北与交城县、
清徐县相邻。东西长72千米,南北宽30千米,总面积1064.4平方千米。
气候
文水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区域差异较大,以大陵山为界,西部山区冬长夏短、冬寒夏凉,空气湿润,雪雨较多,属中温带温凉湿润区。东部平原四季气候分明,春季温差较大,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多雨多涝。降温较快,冬季寒冷干燥,风多雪少,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区。境内全年平均气温4—10℃,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平均
日照市时数2551.9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58%。全年平均无霜期为183天。全年主导风向是南风,平均风速2.5米/秒,平均相对湿度63%,平均水气压9.6百帕,平均气压929.2百帕。
地质
地质构造
文水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陆台中部,属
山西省地台的一部分。太古代、下元古代时期,地壳运动强烈,是一个相对活动的地区。下元古代末发生吕梁运动隆起之后,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中生代时期,地壳运动再度强烈,发生了以断裂活动为特点的燕山运动,奠定了该县的构造骨架和地貌基础。新第三纪末发生了断裂升降以
断层陷落为主的喜马拉雅运动,东部陷落为盆地,西部上升为山脉。
断裂是该县地质构造的主要形态,边山正断层,位于神堂、开栅一线,呈弧形展布,倾向南东,倾角很大,近直立。其次为神堂断层,位于神堂、牛家垣一线,倾向南,倾角85度,断距200米,向西断距加大,上盘为下奥陶统
白云岩,下盘为中寒武统紫色
页岩、状
大理石,另外西社正断层向南延伸至大南峪、神堂境内。
地层特征
文水县境内地层出露齐全,主要有:
古生代前寒武系
变质岩—分布于二、三道川一带。古生代奥陶系—分布于二道川和神堂一带。晚古生代石炭系—分布于大、小南峪、头一带。晚古生代二迭系、三迭系—分布于南峪口和边山大部分地区。中生代新三系—仅在南胡、马西钻孔中见到。新生代第四系—分布于广大平川地区及倾斜平原和黄土丘陵地区。
地形地貌
文水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山区,东部是平原,该县境内具有基岩中山区、土石中山区、黄土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区、
冲积平原区五种地貌。境内山区面积占46%,丘陵区面积占5%,平原地区面积占49%。最高点是苍儿会的大西沟岭,海拔2169米左右;最低点是
西槽头乡王家社村西南,海拔739米左右,最大相对高差为1430米左右。
水文水利
水文
文水县境内河流有
汾河、
文峪河、
磁窑河三大河流。汾河流从清徐韩武村进入文水县,流经西社、杨乐堡、高车等十几个村,流程37千米,流域面积达293.3平方千米,共4个排水口;文峪河发源于
交城县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在
孝义市境内入汾河,全长155千米,流经文水县境内25.2千米,流域面积640平方千米,涉及5个乡镇25个村;磁窑河是该县的一条主要退水河道,流经县域西城、南武、西槽头等5个乡镇21个村庄,从
东石侯村至
裴会村,境内全长26.5千米,流域面积367.6平方千米。。县境西部山区有头道川河、二道川河、三道川河3条支流。还有瓦窑河、
白石河、饮马河三条过境河,在该县流程很短,多数为流域窄、流量小的
季节河。县内地下水动储量为8303万立方米。西部山区由于地势高亢,水位较深,一般不易开采;东部平川及黄土丘陵区,储量较为丰富,适宜于开采利用。
水利
截至2021年,该县境内有大型水库1座,即
文峪河水库,小型水库2座,即神堂水库、虎喊沟水库。
文峪河水库位于文水县
北峪口村西北,地处文峪河上游山区与中下游平川衔接处,为文峪河出谷口区,面积4平方千米左右,蓄水量达1.13亿立方米。属全省六大水库之一。
神堂水库位于文水县城西17千米处的文峪河支流
头道川河中下游,
神堂村上游2.5千米。工程区管理范围面积51492.02平方米,运行区管理范围面积8638.08平方米,库区管理范围面积201873.65平方米,其中工程区与库区管理范围重叠部分面积为16978.65平方米,扣除重叠部分面积后,神堂水库工程管理范围总面积245025.1平方米。
虎喊沟水库位于
开栅镇开栅村北。工程区管理范围面积85451.10平方米,库区管理范围面积73328.92平方米,其中工程区与库区管理范围重叠部分面积为16562.86平方米,扣除重叠部分面积后,虎喊沟水库工程管理范围总面积142217.16平方米。
土壤
文水县土壤类型有山地棕壤、褐土、草甸土3个土类,12个亚类,32个土层,91个土种,土壤面积9.23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86.4%。其中,自然土壤4.42万公顷,占土壤面积的47.9%;耕作土壤4.81万公顷,占土壤面积的52.1%。
山地棕壤主要分布于海拔1800—1850米以上的石质和土石山区,山地棕壤又划分为山地棕壤、山地生草棕壤2个亚类,之下又分
石灰岩质山地棕壤、石灰岩质山地生草棕壤、黄土质山地生草棕壤3个土属。
褐土是本县海拔760—1850米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分布极为广泛,该县境内褐土的特点是:
盐基不易淋溶,土壤富含
碳酸根,呈
生石灰反应。该县褐土又划分为淋溶褐土、山地褐土、粗骨性褐土、褐土性褐土、淡褐土、碳酸盐褐土6个亚类,以淋溶褐土、山地褐土分布最广,约占褐土面积的80%。
草甸土主要分布于该县东部平川地区。根据草甸土有无盐化和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及附加的成土过程,该县的褐土又分为:褐土化浅色草甸土、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沼泽化浅色草甸土4个亚类、11个土属、64个土种。其中以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分布最广,两类面积占到草甸土面积的97.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文水县土地总面积为1068.57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0.68%。其中,耕地面积347.8145平方千米,园地47.2864平方千米,林地423.6260平方千米,草地55.4400平方千米,湿地4.8236平方千米,水域22.1193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4.8593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10.4355平方千米,水工建筑用地1.6864平方千米,其他2348.74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截至2023年4月,文水县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
石灰岩、石英石、
石棉、铅、银、
石膏等,已探明
西山煤田74平方千米,储量约14亿吨。
该县煤田主要分布于北起文峪河南至
神堂村边山一线,属太原统西山煤田之一部分,面积约60平方千米。石灰岩储量丰富,南起神堂村,北至北峪口,长30千米,宽300米,储量约70亿吨。铅、银埋藏在
苍儿会乡陷家沟村东银洞沟一带。
铁矿主要分布于沟口乡
靛头村、大南峪村。石膏主要分布于小南峪、靛头村。
水资源
截至2023年2月,文水县地下水资源量10772万立方米/年,其中平原区多年平均补给资源量10656万立方米/年,可开采资源量6882万立方米/年。地表水资源总量10117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651万立方米,河川基流量2619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23年7月,文水县林业用地面积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6%,
林木绿化率42%。该县的苍儿会拥有360平方千米原始森林,是华北最大的“天然绿肺”。该县经济林以梨、枣、
葡萄等果树为主。
文水县的森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200—1800米之间的山区,多为天然次生林和少量人工林。根据群落的组成不同,可分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3种。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苍儿会乡海拔1600—1800米的高山区,面积约8.7万亩。树种主要有
云杉、雪松、
落叶松、白皮松、
油松。针阔混交林分布于海拔1200—1600米之间的中山区,面积约25.4万亩,树种主要有油松、
侧柏、
白桦、赤桦、
椴树、
栎属、
山杨等。阔叶林分布区域与混交林大致相同,面积约4.35万亩,树种主要为白桦、赤桦、树、栎树、山杨等。
生物资源
文水县药材资源比较丰富,药用植物168种,隶属59科145属。其中野生药材品种有甘菜、
党参、黄芪、猪苓、枸杞、
北柴胡、
蓖麻等50余种。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品种15种、隶属11科11属,总蕴藏量191.14吨,该县种植资源以
赤芍药为主,截至2022年,栽培面积约为166.67平方千米。
沙棘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的植物资源,文水县有3万多亩天然沙棘林。
灌丛是在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后,天然恢复的植物群落。在该县海拔950米以上的山区均有分布,面积约17.8万亩,多生长在水分较差的阳坡上,或穿插于森林植被之间。草地是在乔灌植被自然或人为破坏后逐渐演化而成的,广泛分布于海拔850米以上的山区,包括边山区、黄土丘陵区、基岩中山区,面积约6.93万亩,部分草地还分布在海拔1800—2300米的高山山顶、平台、鞍部和
缓坡处。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文水县生态环境优越,生物种类繁多。境内有野生动物近200余种,主要动物有70余种,其中走兽类19种,
鸟纲类32种,
爬行纲17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为
林麝、
原麝、
黑鹳、
乌雕和
猎隼;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包括
赤狐、
白琵鹭、
脸鸭、
雀鹰、
红脚隼等。
植物
文水县境内分布的
维管植物有600余种,野生植物有
乔木、灌木、藤木植物、草本植物、菌类5类,其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种,分别是野大豆、
紫椴。
自然灾害
文水县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水灾、
霜冻等。干旱主要发生于边山及东部平原地区,可分为春旱和伏旱。洪涝水灾多发生于夏、秋,是仅次于干旱的主要自然灾害。1961年以前,遇大雨或连阴雨,山洪暴发,境内之
汾河、
文峪河、
磁窑河河水猛涨,决堤出岸,沿河之田禾、村庄被淹,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1961年
文峪河水库建成后,水患基本上得到控制,但遇
降水过多或阴雨连绵,涝灾仍时有发生。霜冻多发生于春、秋。春霜冻以东部平川多见,受害作物多为棉花和蔬菜,危害时间为5月上、中旬。秋霜冻以边山、丘陵及西部山区多见。危害时间在8月下旬—9月下旬。西部山区一般为1—2年一遇,边山丘陵地区为3—4年一遇。
2021年10月,受连续降雨的影响,文水县胡兰全镇
玉蜀黍属、果蔬等经济作物被淹面积达到43000多亩,胡兰镇有5个重点村受降雨影响严重。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文水县下辖7个镇、5个乡,人民政府驻则天大街县委综合大楼2楼。
统计时间:2023年8月26日
政治
统计时间:2023年8月26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为37258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相比,十年间减少了48619人,减少11.54%,年平均增长率-1.22%。在性别构成上,男性人口为190167人,占51.04%;女性人口为182413人,占48.96%。男女性别比为104.25:100。在年龄构成上,0—14岁人口为71094人,占19.08%;15—59岁人口为228177人,占61.24%;60岁及以上人口为73309人,占19.6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1573人,占13.84%。
民族
文水县居民以
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
蒙古族,
回族,维吾尔族,
壮族,
布依族,
满族等,主要聚居区为城关、南安、胡兰、马西、西城等乡镇。截至2023年5月,全县有少数民族户籍人口232人。
语言
文水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与
交城县、
祁县、
平遥县等十多个县成
太原市小片儿。文水方言以城关镇和宜儿、南武等乡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声调方面,平声不分阴阳。保留了入声,并分阴入、阳入两类,都收喉塞音韵尾,阴入字和平声字,阳入字和上声字调值接近;普通话中的唇齿音在文水方言中读舌根音,“翻凡方’’,与“环欢皇”不别,“分坟冯’’与“昏轰红’’同音;文水话多有文白异读,白读往往失落鼻音韵尾;文水县方言的“子”尾,读为入声,不仅可以跟在名词性
语素的后面,而且可以跟在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以及数量词组的后面,构成名词。
全县语言大体一致,只是与其他县接近的地区,与城关话有所差异。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文峪河东侧的
下曲镇、
南齐乡一带,受
祁县方言的影响较大。
宗教信仰
文水县是山西省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主要宗教有佛教、
道教、
天主教、
基督教。截至2023年5月,全县共有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25处。其中佛教9处、道教2处、天主教5处、基督教9处。全县信教群众有1.1万余人。
截至2023年5月,该县共有佛教信教群众2100余人,宗教活动场所9处,其中寺院3处,分别位于
开栅镇武陵村、
孝义镇上贤村、胡兰镇王家堡村;固定处所6处,分别位于
凤城镇南街村、龙泉村和西旧村、南武乡东庄村、开栅镇中舍村、南庄镇温云营村。佛教教职人员5人。
截至2023年5月,全县有
道教信教群众250余人,宗教活动场所2处,分别是凤城镇南峪口村二郎庙和堡子村三圣庙。道士3人。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有小南安村人任政,在北京经商时信奉
天主教,以后由他的儿、孙将天主教传入小南安村。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由教徒任元通、任世明等经管,在村内修建了教堂。截至2023年5月,全县有天主教信教群众约2200余人,宗教活动场所5处,修女院1处,其中天主教堂3处,分别位于西城乡新立村、南安镇小南安村、开栅镇北峪口村(新立村和小南安村是天主教聚居村);天主教活动点2处,分别位于下曲镇北齐村、南庄镇南庄村。有神甫4人,修女8人。
清光绪年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总会派教牧人员到
汾阳市县传教,并在汾阳设立教堂,发展教徒。之后,
基督教逐渐传入本县,在县城及部分村镇发展了教徒。清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由县城聚源泰掌柜张秉衡设立教堂,开始教务活动。截至2023年5月,全县有基督教信教群众6500余人,宗教活动场所9处,其中基督教堂1处,位于胡兰镇门世村。基督教活动点8处,分别位于
开栅镇开栅村和武陵村、西城乡武良村和东石候村、胡兰镇大象村、西槽头乡百金堡村、
下曲镇下曲村、凤城镇土堂村。基督教教职人员12人,其中长老2人,传道员10人。
经济
概述
文水县位于
太原市、
晋中市、
吕梁市三市的交会点,处于太原都市圈的内圈层。该县第一产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导,有粮食种植、
肉牛养殖、南安梨果等特色产业。第二产业以制造
加工业为主,主要有
沙棘加工、新材料、白酒酿造等特色产业。第三产业以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为主。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0.11亿元,同比增长9.2%。2021年第一季度,文水县第一产业增加值21.25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35.86亿元,同比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43亿元,同比增长8.2%。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1.2:35.8:43。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排名
吕梁市第二。
第一产业
文水县是
山西省农业大县,第一产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有粮食种植、
肉牛养殖、南安梨果等特色产业,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户。
截至2022年,文水县
南安镇现梨树种植面积3万亩,是山西省优质酥梨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优质酥梨生产基地之一。截至2023年7月,该县共有耕地面积55.12万亩,其中水浇地54.04万亩。粮食产量稳定保持在2亿公斤以上。建成种植示范玉米5000亩,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总量全市第一。文水县
肉牛养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刘胡兰镇、
南庄镇、南安镇超过80%的农户家里养殖肉牛。截至2023年6月,文水县有2000多户肉牛养殖户,覆盖全县12个乡镇,存栏肉牛26万余头,是
吕梁市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
第二产业
文水县的第二产业以制造
加工业为主,主要有
沙棘加工、新材料、白酒酿造等特色产业。截至2023年7月,全县拥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7户。
白酒酿造是文水县的传统产业,该县依托酿造传承技艺、产业传统基础和品牌培育优势,不断发展白酒产业。截至2023年9月,全县共有白酒生产企业89户,其中白酒酿造企业68户,
配制酒生产企业21户。年产优质
清香型白酒13万吨。白酒行业年总产值20亿元。文水县共有3万多亩天然沙棘林,全县每年可加工沙棘鲜果1.5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销售收入达1.67亿元。文水县打造特钢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吕梁建龙为主力,攻关钢铁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钢铁工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力发展先进钢铁材料,开发特种钢、弹簧钢等多元化产品,打造500亿级特钢新材料产业基地。
第三产业
文水县的第三产业以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为主。文水县是一代女皇
武则天的故里、革命女英雄刘胡兰的家乡,依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业,武则天纪念馆、
刘胡兰纪念馆等景区初具规模,该县具有铁路、公路、高速互联互通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商贸、
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
经济功能区
文水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2018年省政府批准扩区的省级开发区,位于
太原市、
晋中市、
吕梁市三市交汇处,规划面积30.27平方千米,形成百金堡、桑村、东庄和南安“一区四园”格局,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截至2022年,入驻企业62户,其中“四上”企业23户
2022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06亿元,产出强度为156.6万元/亩。完成工业固投10.2亿元,增速42.7%,全市排名第二。
重要企业
文水县锦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文水县锦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册资本2亿元。是一家集畜禽繁育及养殖、饲料加工、畜禽屠宰、生物制药、设备生产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产业链体系。下辖公司49个,主要肉鸡养殖。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513”省级梯次重点龙头企业。文水县锦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控股猪产业、鸡产业两大控股公司,分别是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新大象养殖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生产饲料100万吨,宰杀肉鸡1.3亿只,年出栏商品猪127万头,销售商品仔猪94万头,实现销售收入达103亿元,是山西省唯一产值过百亿的农牧企业,位列山西民营百强企业第十名。
山西酒都杏花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酒都杏花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5年,位于文水县
南安镇杨乐堡白酒工业园区。是世界十大烈性酒产区·
吕梁市产区的骨干企业,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集制曲、酿造、
蒸馏、成装、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酿酒企业。年生产
原酒能力2万吨,年成装成品酒能力1.6万吨。公司从创业初期便开始了与
牛栏山酒厂的合作,2019年已正式挂牌为牛栏山山西吕梁生产基地。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文水县有中小学校148所,其中高中6所、职高1所、初中18所、小学及教学点123所。在校学生54381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0637人、初中在校生14370人、小学在校生29374人。共有中小学教师4617人,其中高中教师805人、初中教师1531人、小学教师2281人,是位列
吕梁市的教育大县。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到91%、95%。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文水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78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数有所上升。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91年提高至9.53年。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12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下降了0.79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
截至2023年8月,文水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5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县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队、卫生健康和体育事业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卫生院13个、分院6个。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文水县有71户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全县获得几十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9户企业获得市级技术中心认证,3户企业获得省级技术中心认证。1户企业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山西北斗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文水工业开发区,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晋能科技拥有文水、
晋中市两大生产基地,公司三代产品合理布局,多晶电池效率超过19%。围绕核心技术,公司已经申请专利160项,其中88项已经获得授权。
文体事业
文水县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该县多次举办文化活动。为推动全民阅读,2023年1月开展2023年“书墨飘香 悦享新年”春节主题系列线上线下活动。2023年3月,该县文化馆开展了让民间艺术“剪纸”,走进校园活动,向学生普及民间艺术。2023年4月,文水县图书馆在第28个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开展“阅读启智,书香致远”走进乡村学校活动。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该县建设多功能的非遗传习所。同时,在体育事业方面,文水县组织武术表演、瑜伽比赛、健康长跑等多场体育活动。
文水县图书馆
文水县图书馆是国家三级图书馆,资源共享工程支持中心。馆内设有采编室、借阅室、综合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农村辅导等业务机构。
文水县博物馆
文水县博物馆组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832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
坐北朝南二进院,内院正房五间,东、西房各五间,外院东、西房各三间,南房五间,中间门道一间。馆内藏品主要通过民间收集,考古挖掘,收藏家捐赠获得。馆藏文物总数1265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556件。一级文物辽三彩塔为馆镇之宝,曾于1990年随“
山西省文物精华展”赴欧美、东南亚、
罗马展出。
环境保护
文水县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开展治理砂坑、污水处理等生态保护行动。2022年,文水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及执法一体化平台正式投入运行,主要负责监测破坏耕地、私挖乱采等行为,对全域土地实行跟踪监管。文水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8.6%,优良天数较上年增加20天,2023年,该县改造农村户厕1000座。该县提高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管理能力,提升环卫保洁水平。
交通
综述
文水县自古是南北贸易和军事交通的重要通道,明清时期,南北茶运客商云集于此买卖交易。
该县有大运、夏汾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太中银铁路纵贯南北。县城距
太原市76千米,处于太原都市圈的内圈层。全县形成了“两大内外循环、四角对外辐射、十大出境通道”的路网格局,以公路铁路为支撑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输业发达,是
山西省“通之地”。
公路
文水县内,有G5
京昆高速公路、大运高速、祁离高速、G20
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并设有文水、开栅、文水东三个高速出口。241国道、307国通和320省通纵横贯通。
铁路
经过文水县的铁路有太中银铁路,2021年6月,该县动车正式开通运营。文水铁路集运站是省市县重点工程项目,年设计运量400万吨,共设3个站台,2个卸货场。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文水县共有城(市)内公交3条路线,城乡公交16条路线。共有81台车,全部由文水县宏运城乡公交客运有限公司承运。
人文
综述
文水县文化厚重,文化形态多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水传统宴席、具有一千多年历史饸饹面、始于夏、商期的祈雨祭祀等成为文水县文明久远的历史见证。还有在明末清初时就有经营牛肉的作坊,保贤牛肉历史悠久。全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6项。
饮食
文水县人民在世代传承的饮食文化中,受民俗礼节、文化饮食等的影响,形成以面食为主食的饮食习惯,肉类主料为猪肉、鸡肉和牛肉等,菜类主料以当地时令蔬菜为主。
文水传统宴席
文水传统宴席集蒸、煮、煲、氽、烧、烤、炖、凉拌等制作技艺为一体,以“八碗八碟”为基础,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文水传统宴席菜品共计十六种干鲜果点,八碗八碟,四汤四主食,中途两道汤、两主食,最后两尾汤、两主食,由
什锦火锅收尾。文水传统宴席不仅涵盖了文水及文峪河流域地区的民俗饮食特色,还囊括了文水地方菜的经典种类和制作工艺。
文水饸饹面
文水饸饹面,又名河捞面、床子面,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一种用压饸饹机器把和好的面团压成
面条的古老面食,再浇上不同口味的
卤汁,面粗而筋道。文水饸饹已经成了文水的非物质遗产。
贤美牛肉
文水县胡兰镇
保贤村是
山西省有名的养牛基地和屠宰基地,早在明末清初时就有经营牛肉的作坊,历史悠久。贤美牌清真牛肉产品是山西省名牌产品,2017年,贤美牛肉入选山西省级非遗名录。
习俗
狮子滚绣球
狮子滚绣球是文水县
春节和
元宵节的重要节目之一,狮是百兽之王,是象征吉兆,表示喜庆吉祥欢乐之意,一个狮子需要两个具备武术根底的青年密切配合才能把节目表演完整。文水县已把“狮子滚绣球”列入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行列,以便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狮舞表演流传下去。
祈雨祭祀
祈雨祭祀最初始于夏、商。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普遍把龙当作司雨之神进行崇拜,并定期举行祀龙祈雨的仪式。每逢仙姑寿辰(农历七月二十六)或遇旱灾,当地人便“斋洁易服”,集18村的民间艺术精品,前往灵泉洞“求圣水,肩圣像”,举行接仙姑求雨活动。
婚嫁习俗
文水县的婚嫁习俗在
清代以前都由父母包办,男子十六七岁,女子十五六岁即婚配。在民国以后,虽提倡自由结婚,但多数仍为父母包办。一般经过下列程序:提亲,父母便托亲友或媒人为其提亲,经过合婚无异议,即择吉日男到女家进行相亲。订婚,民间也称换帖,换帖时,双方互送四色礼,其中钱包、裤带为必备之礼,以表示用钱捆住之意。婚期,婚期按属相而定。由双方协商择定吉日完婚,婚日择定后,由媒人通知女方,同时,男方要到女方家送彩礼。迎娶,结婚之日,男女两家都要贴对联,放鞭炮,新郎新娘在天地神位前行三跪九拜礼),参拜天地、祖先,并一一向父母、长辈行礼。闹房:即由平辈、晚辈、邻里或按词的内容让新娘新郎习作。回门,婚后第三天为新娘回门和女方请姑爷上门之日。文水婚俗作为传统民俗项目,已被列入第四批县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
艺术
马西铙
马西铙是流传于文水县
马西乡一带的打击乐,因演奏时以铙为主而得名,队列队形变化多样,可以模仿多种事物形态和声音,风格雄浑、古朴。基本内容可分三部曲:《天地人之和》《吵鸡会》《狗厮咬》,其中《天地人之和》是“马西铙”的主旋律。马西铙是当地祈雨祭祀时的主要
器乐表演形式。2013年,马西铙入选
山西省第四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磕板采茶调
采茶调也叫十二月采茶调,流传于该县马东村一带的民歌小调。祖辈们将南方采茶调与当地的磕板秧歌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磕板采茶调,并流传至今。一月一唱,一月一节,闰年加一月,共十三月。但每节之间的故事却有着内在的联系,把十二个月的内容联接起来,就是一首叙事长诗。其内容涉及到乔迁高升、婚丧嫁娶、时事轶闻等,表演道具为一根三尺六寸九分长、挂满铜钱的紫竹竿。一支磕板采茶调表演团队有20多个人,一般在逢年过节时进行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水县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6项,代表性
传承人99名。文水鈲子、吴村烙画葫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桥头大鼓、马西铙、
福胜锣鼓等纷纷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吴村烙画葫芦
烙画葫芦,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烙画工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葫芦烙画是以葫芦为载体,以烙刻为手段,辅以针刻、彩绘、镂空、
浮雕等工艺,应用了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2011年,吴村烙画葫芦工艺成功列入
吕梁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行列,2017年入选
山西省省级非遗名录,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是一种流传于文水县及其周边地区的
民俗音乐艺术,因表演中使用当地人俗称鈲子的特制
打击乐器——铜质
小钹而得名,又因起源于山西省文水县凤城镇岳村,当地民众习惯上称之为岳村鈲子。文水鈲子是当地祭祀祈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20日,文水鈲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左家拳
左家拳又称文水长拳,是北方武术拳种之一,因拳种创始于
清代著名镖师
左昌德而定名,迄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流传于文水及周边地区。左家拳在历代子孙的传承中,从内功理到外功法,从健身到
技击,逐渐形成了体系完整、结构严谨的“左家拳”。左家拳
可分为拳术和器械二大部分,拳术包括弹腿、面掌、大小流式等,器械有双钩、六合枪、提柳刀等。左家拳已被批为文水县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4月,进入
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水县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综述
文水县历史悠久,旅游资源较多,不仅有
武则天、刘胡兰等历史名人纪念馆,还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梵安寺塔等。
重要景点
武则天纪念馆
武则天纪念馆位于文水县
南徐村,西傍
吕梁山,东靠文峪河。馆
坐北朝南,占地2.6万平方米。馆内正北处是武则天庙位,则天庙正殿是庙内的中心建筑,庙内是武则天
汉白玉石雕像及宋庆龄的亲笔题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女皇
庙宇。1996年12月,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纪念馆位于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镇
刘胡兰村,建于1956年,馆区占地面积79327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个人烈士纪念馆。纪念馆
坐北朝南,由西区和东区组成。毛泽东在刘胡兰牺牲后两次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纪念馆于1986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梵安寺塔
梵安寺塔又称上贤塔,位于文水县城西南8千米的上贤村。建于宋
崇宁三年(公元1140年),塔长16.6米,塔宽6.31米,塔高40米,塔底周长50.4米,面积104.74平方米,是一座塔高7层的无基座塔。2013年,该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6月由文水县文物旅游局组织修缮。
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
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位于
吕梁山东麓,文水县西部,面积近360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1200米一2100米,夏天最高温度20℃左右。有天然林45万亩,滩坡地3.5万亩,野生药材100余种。区域内人文景观、文化遗迹20多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国特色农业、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等。
世泰湖湿地公园
世泰湖湿地公园位于文水县东部
刘胡兰镇王家堡村,是一处集旅游,光、温泉度假、垂钓娱乐、拓展体验等为一体的汾河水文化湿地景区。公园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水域面积800亩,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
湿地公园等。
著名人物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