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古城
位于山西吕梁市的城市
文水县城历史上曾两次迁移,最初在大陵城,后迁至现旧城庄处,史称“文水古城”。文水古城在今城东5.5公里之旧城庄,建于北魏时期。
《后魏风土记》曰:“太平真君九年(448),迁山戎外出,徙寿阳县民三千户于大陵城南十里,置受阳县”,移县治于此城。《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城甚宽大,约三十里,百姓于城中种水田。”
元丰七年(1804)汾文二水涨溢,毁于水患,基址不存。现在在旧城庄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文峪河从不远处流过,雨天仍然是比较泥泞的小村,已经完全见不到当年的辉煌。
历史沿革
文水县历史悠久,据从该县上贤、西峪口出土的石器及穴居房屋等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随着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上贤人逐渐向文汾流域迁移并定居,在这个时代,畜牧业已逐渐发展,即由原始群进入了氏族社会。据旧县志载:文水为古冀并之域,在唐虞时为冀州辖地;尧为唐候时都平陶,即该县西南二十五里之平陶村。后冀并分开,为太原市辖地。
春秋时为晋国祁氏之田,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晋灭祁,为平陵大夫邑,(晋平陵大夫世袭之地)。前376年(战国姬骄二十六年),韩、魏、赵共废来杞靖公,三分其地,属赵为大陵邑,邑治在该县西北二十五里武陵村之北大陵庄(原名大陵屯)。《史记》载:前344年赵肃候游大陵,即此地,其后310年赵武灵王亦游之。大陵庄在公元1621年(明天启年间),即划归交城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五年)灭赵并六国,郡县天下,始名为文水县,属太原郡。前221年至8年(西汉初始元年)的229年中,一直为大陵县
前202年~9年(西汉)时,于大陵县境南部别置平陶县,包括后来的平遥县西北境。县治在文水县平陶村
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汉为新,改大陵为大宁县,属太原郡,从公元9年(新朝建国元年)至24年(更始二年),历时16年间,为大宁县。
公元25年东汉立,从25年(建武元年)又复名为大陵县。在东汉,三国时属太原郡,晋朝属太原国。从东汉,三国、晋到南北朝、公元447年(北魏真君八年)422年间,一直称为大陵县
北魏省大陵,公元448年(真君九年)移寿阳县民于文水县,置受阳县(亦名西寿阳)县治在文水县城东十里之旧城庄。从北魏至589年(隋开皇九年),历经141年,名受阳县,属太原郡。
590年(隋开皇十年)始名为文水县。文水之名由来,盖因县境文峪河自管涔龙门而下,至于峪口,其水波多纹,故以文水名之。
620年(唐武德三年)隶隰州直隶州,六年属太原市,七年又属汾州。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又属太原郡,至公元689年(永昌元年)历时99年名为文水县。
690年(天授元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因文水县是其故里,改文水县为武兴县,至公元七704年(长安四年)历时15年,名武兴县。
704年(唐神龙元年)李显复位,又恢复原名文水县。后经五代十国、十国、宋、没称未变。
1098年到1100年(宋元符年间),文水古城,因避水患,将城迁于章多里之南,即后来的凤凰城,仍属太原郡。金、元时,仍名文水县属太原路。明、清至民国初,属太原府
1939年晋西事变后,文水县完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属晋西区第八专员公署。
1949后,新设汾阳专区,归汾阳专区。1951年3月至1854年5月属榆次专区
1954年5月至1958年属晋中专区。1958年11月,汾阳市文水县交城县三县合并为汾阳县,改称文水镇,设汾阳县文水镇办事处。1959年9月,三县分置,恢复文水县建置,属晋中行政专员公署。
1971年5月1日,吕梁市革委会(后改称吕梁地区行政公署)成立,文水县属之管辖。2004年3月,吕梁市成立,文水属之。
文水县
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缘,是吕梁市下辖的一个县,因境内有文峪河而得名。这里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和中共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乡,因其古县城形似凤凰,故又名为凤城。。文水县行政区划,明、清时实行坊都制。城设坊,关设厢,乡村设都。明代,全县编户79坊都,清代并为70坊都。
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区村制。1950年,全县设七个区,一区驻地城内,二区驻地下曲镇,三区驻地南庄镇,四区驻地开栅镇,五区驻地大象村,六区驻地孝义镇,七区驻地马西村,共辖192个村。
1953年5月,进行第一次划乡,全县划为53个乡。1956年9月,将53乡合并为21乡。1958年3月,将21乡合并为14乡。
1958年8月17日,文水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全县划为4个人民公社,即:城关前进人民公社、云周西胡兰人民公社、南武红旗人民公社、开栅先锋人民公社。后多次变更,到1977年,全县设17个人民公社,辖生产大队212个,自然村217个。
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改划为乡镇建制。全县改划为7镇、10乡。1985年4月,设立沟口乡。同年,全县有7镇11乡,辖217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212个。2001年,进行撤并乡镇工作。至2009年,全县有7镇5乡,辖村民委员会199个。截至2011年,又增加:1个办事处(苍儿会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山西文水经济开发区)、2个市级开发区(文水县海威工业园区、文水胡兰农业科技园区)。
攀龙台
攀龙台是武则天父亲武士彟的墓地,刚开始时被封为太原王墓,武则天称帝后,追封其父亲为孝明高皇帝,墓地的名称为昊陵,后来又改称攀龙台。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其墓址已经遗失。
北宋时的\u003c\u003c太平寰宇记\u003e\u003e记载,太原王墓在文水县城西北十五里处,由于宋朝时文水县的县城座落在今天的旧城庄,按书中所指的方向,墓地应当是在南徐村西沿山一带。
1974年时因永田渠漏水,位于南徐村和中舍村西面的柏草沟沙帽坡山脚下有一亩多地出现了下沉和裂缝,人们都怀疑这里很可能就是攀龙台的墓址。到了1985年时,本县曾邀请考古人员进行实地勘察,但是没有做出定论,还需要今后继续考察和发掘来进行证明。
依据搜集的许多资料考证以及对现场的实际勘察,特对攀龙台的遗址提出如下索证,以供后人参考。
1. 据\u003c\u003c唐书武则天纪\u003e\u003e中记载:武氏七庙之祖,除了始祖周文王的墓址德陵在陕西省和睿祖姬宜臼少子"武"(他是武士彟的前四十代祖先,因其手的纹理象个"武"字,所以就将"武"字作为姓氏使用)的墓址乔陵在洛阳以外,其他的墓址均在文水县,包括严祖(武士彠高祖)的节陵,肃祖(武士彠曾祖父)的简陵,烈祖(武士彠祖父)的靖陵,显祖(武士彠父亲)的清永陵和太祖(武士彠本人)的昊陵,昊陵就是攀龙台. 李峤在\u003c\u003c攀龙台碑\u003e\u003e上记载:"......及文穆之弃代也,帝庐于墓,负土成坟,手植松柏。丧纪之节,复如居穆后之哀。有芝草生于墓前,群鸟衔土集于坟上。山中旧多食肉目,行李难阻,至是皆逃窜绝迹.".文中的"代"是"世"的意思,"帝"指的是武士彟。由此可以推断出武士彠的父母是埋葬在文水县的山上,也就是指永陵
\u003c\u003c攀龙台碑\u003e\u003e还记载道:"李渊崩,帝奉讳号恸,因以成疾,呕血而崩。遗令归葬文水,因山为坟,穿足容棺。李世民闻帝崩状,悼久之曰,可谓忠孝之士,乃命史官书之。追赠礼部尚书配食太上皇庙。官造灵车,送达故乡。仍委本州岛大都督英国公监护丧事,缘丧所须,并令官给。遣郎中一人,驰驿吊祭.".碑文中所说的"帝"是指武士彠,他在临终前留下了遗言,说要将他送回文水县安葬,并且要将坟墓安置在山上。由此可以看出武士彟的墓地是在文水县,并且是在山上.
2.\u003c\u003c山西通志 -金石记三\u003e\u003e援引了\u003c\u003c太平寰宇记\u003e\u003e的记载:"并州文水县太原王墓,在县西北十五里,即唐则天父士彠也,双阙与碑石存.".\u003c\u003c太平寰宇记\u003e\u003e为北宋太平兴国时期(公元976-984年)乐史编著,可见当时攀龙台的遗迹仍然存在.
在太平兴国时期,文水县的县城(文水古城)在今天的旧城庄村,"县西北十五里"所指的方位是在今天南徐村与中舍村之间的柏草沟一带,因为只有这个地方,才符合\u003c\u003c太平寰宇记\u003e\u003e和\u003c\u003c攀龙台碑\u003e\u003e所记载的方向和距离等说法.
3. 李峤在\u003c\u003c攀龙台碑\u003e\u003e中记载:"高阳贼历上飞来寇,帝从高祖击,丑虏大歼。军师凯旋,便过帝宅,乐饮经宿,恩情逾重.".又据\u003c\u003c新唐书\u003e\u003e记载:"十三年李渊太原市留守,击高阳贼历上飞于西河,破之.".那时的西河,就是现在的汾阳市孝义市,这一次战役与\u003c\u003c攀龙台碑\u003e\u003e中所写的都是一件事情。文中所说的"帝"是指武士彟,可见其故乡是在本县的古官道旁边.
清朝光绪九年\u003c\u003c文水县志\u003e\u003e的艺文卷中,有首题为\u003c\u003c文水道中\u003e\u003e的诗文,作者王秉乘这样写道:"白发禁新好,青樽异昔游。马槽警瘦骨,心计折前筹。文水流何细,媚山艳未收。署中明月下,烟雾隔东楼." 在"媚山艳未收"这句诗下面标注着一句话:"山下有武媚娘娘故里",由此可以进一步证实,武则天的故乡既是在古官道旁边,又是在山脚下。本县仅有西山,因此是在西山脚下.
南徐村自刘彻以后,历朝历代都要在此设立古官道墩台和铺舍,另外该村还有建于唐朝则天庙,可见民间所传说的武则天故乡在南徐村是正确的。既然南徐村是武则天的故乡,那么她的祖坟应该是在该村的西山脚下,这也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
4.1961年,永田渠因为渠道底部塌陷漏水,灌注了一个昼夜以后,下沉了一米,下沉的面积有一亩多地,继而导致柏草沟的官帽山山脚下裂开大缝。当时有人抛下了大石头进行测试,大石头随着裂缝滚下去以后,石头跌落的声音约有两分钟之久.
1983 年,本县邀请了考察过古长城遗址的专家来到此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是否为古坟墓遗址,限于勘探条件,暂时不能定论,但肯定不是古代煤窑遗址.".由此可见,如今官帽山山脚下下沉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武士彟墓地的地下建筑物遗址,而裂缝又伸向了山中深处,那里是否就是其墓穴所在呢?
5.柏草沟中的官帽山,其形状酷似官帽,面临文峪河,左靠五龙山,右倚虎皮山。依山傍水,龙盘虎踞,确实是王侯将相选定坟地的好地方。武士彠生前为工部尚书和荆州市都督,死后又被送葬于故乡文水,因此选择此处作为坟地也是完全可能的.
基于上述古代文献考证和现今的现场考察,对于攀龙台的遗址所在,确信应该是在南徐村柏草沟中的官帽山山脚下,只是有待人们去勘探发掘以便证明而已.
武则天祖籍
山西文水
武则天祖籍山西文水,公元624年出生于长安古城,其父武士彟当时任扬州市大都督。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不满5岁的武则天随前往四川省就任的父亲一同来到了天府之国。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皇帝下令裁并都督府,武则天的父亲被调往唐朝四大都督府之一的荆州府任大都督,武媚娘又随父母迁往荆州,这一年她刚满8岁。当年,随同前往荆州市的还有她的姐姐和妹妹。在荆州,武媚娘的生活条件好多了,因为这里物产丰饶、人杰地灵,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武则天的父亲武士打算在荆州好生教抚儿女,过一段安逸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他患有哮喘顽疾,久治不愈。唐贞观九年五月,从京城长安传来皇帝李渊驾崩的消息,这一噩耗对一贯无比忠诚于唐高祖的武士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悲伤过度,其病情突然加重,最后在荆州吐血而死。这一年,武媚娘年仅11岁。
李世民继位后,武士彟的灵柩被运往长安,由于异母从中作梗,武媚娘姐妹俩与母亲杨氏没能返回祖籍山西文水,滞留在了荆州市。这一留便是漫长的7年。从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到饱尝人间辛酸的少女,武则天在荆州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本事。她与荆州的黎民百姓打成一片,并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感情。斗转星移,她在荆州这方得天独厚的水土中长大成人,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的许多知识和才能,以至后来她入宫主政朝廷大事,成为一代女皇,都是与荆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历史遗存传说
武则天在荆州的平民生活一过就是7年,终于有一天,她的人生突然有了戏剧性的变化与转机。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后宫空虚,皇后虚位。某日,唐太宗突然记起爱臣武士 的家眷,当他得知武爱卿有个二女儿聪明伶俐、楚楚动人后,便差人宣她进宫。这一年是唐贞观十一年,时为公元637年,武则天14岁,已出落成一个羞花闭月、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且气质非凡的大闺女。
据荆州老南门一带的鲐背(老人)讲,武媚娘当年应诏入宫做“才人”时,就是从老南门外的一条小路进宫的,打那时候起,人们便将这条路叫做“御河路”,并一直沿用至今。还有人讲,当年的长江就紧挨着荆州古城,后来由于江水的不断冲刷,长江才逐渐改道向南远离。武则天当年就是从江边坐船进宫的,所以现在这里仍然有“御路口”和“御河村”等与武则天有关的地名及传说。这些,虽然在史书上并无记载,但武则天荆州市度过了她的童年以及少年时光,这是有史可查的。
武则天被诏入宫后,很快成为宫中的宠儿。公元654年,31岁的武则天被封为“宸妃”,翌年又被册立为皇后,33岁开始,武则天“参决百司奏事”,在后宫参政。
有关武媚娘在荆州生活7年的史料,权威史料书籍《资治通鉴》4088页中是这样记载的:“已故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女,年方14岁,李世民听说她貌美,诏入后宫,册封为才人……”虽然只有区区数十字,但从这部颇具权威的史书中,大家对武媚娘的童年以及她从荆州被诏入宫这段历史也就再清楚不过了。除此之外,武则天的生平及其在荆州的记录,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后晋刘日句等撰《旧唐书》、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唐会要》以及《唐大诏全集》等史书中均有记载。
有关武媚娘在荆州市的历史典故和传说,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秘史”!前面讲到的“御河路”、“御路口”、“御河村”等,都有一个“御”字。一个“御”字绝非随心所欲而取。另外,在荆州城内外,跟武媚娘有关的地名还有不少,如“窖金洲”、“箕洼”、“铁女寺”、“太平口”等。李埠镇长江边有个不起眼的地方叫龙洲,方圆百里的百姓都知道该地名,说的是武则天小时候因家里穷,她在龙洲帮人家看护庄稼时,有很多麻雀飞来吃地里已成熟的麦子,武则天驱赶不走,于是便随口说了句“你们怎么不死光呢”,话刚出口,那些麻雀果真纷纷落地而死。武则天见了又生恻隐之心,忙改口说:“你们都活过来吧,以后别再来了。”于是,死了的麻雀全都活过来飞走了。从此后,龙洲就再也不见麻雀了。这虽然只是个民间传说,但却把武则天从小就是“金口玉言”的皇帝之相,以及她的专横跋扈表现得淋漓尽致。张世春的长篇纪实历史小说《堤破天惊》第二十回中亦有这样的描写:这片洲滩原本叫筲箕洼,据说与武则天有关。武则天很小的时候,她父亲就在荆州市都督,管两湖、两广、云南省贵州省六省的军事武装。武媚娘7岁时,与继母不和,就来荆州跟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死后,武则天被一位尼姑收养,住在长江大堤上的一座江神庙里。一天,武则天端着筲箕到江边淘米洗菜,不慎落入江中差点淹死,是那手中的筲箕救了她。后来武则天当了皇帝,就赐这个地方叫“筲箕洼”,称庙里的老尼叫“义娘”,还下令重修了江神庙,在荆州城内新建了“义娘庙”。再后来,“义娘庙”又被改为了“铁女寺”……不知是巧合还是历史本来就是如此,荆州铁女寺的修建时间正好与书中所描述的这段历史相吻合。按照武则天的身世和行为习惯,她从小遁入空门、对寺庙有着特殊的感情。
树碑立传
毋庸置疑,一代女皇武则天与荆州市曾有过不解之缘,是荆州的一方水土将她养育成人,荆州给了她灵性,更为她后来成为一国之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荆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文化的中心、楚文化的发祥地,切不可忽视早已存在、且历史韵味深厚的历史遗存。众所周知,作为楚文化发祥地和三国文化中心城市,荆州先后花大力气新建和重修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辞赋之祖宋玉、明代宰相张居正,以及三国名将刘、关、张等历史名人的塑像庙宇等。然而大家却不该将在荆州市长大、从荆州入宫的武则天给长久地遗忘。
因此,对荆州的文化建设一贯十分关注的熊远桂、张世春等一大批热心市民,积极建议有关部门“尽早把武则天请回故乡来”。应该看到,武则天不仅是历史名人,荆州作为她的第二故乡,尽早让她“回家”,大家更是责无旁贷。这么厚重的历史不去研究,这一疏忽,当令吾辈汗颜!
其实,“让武则天早回故乡”或者在荆州碑苑等名人馆给武媚娘腾出个栖身之地,让更多的荆州人和游人与武则天走得更近,让其成为荆州旅游中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岂不美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文水县
武则天祖籍
历史遗存传说
树碑立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