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出身赵郡李氏东祖,赵郡赞皇(今河北
赞皇县)人。与
苏味道并称“
苏李”,又与苏味道、
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
唐朝时期宰相,诗人。
李峤幼年丧父,少有文名,十五岁时通晓“五经”,曾与
王勃、杨盈川有交往。他二十岁那年进士及第,初任安定尉,后在应制科考试获得甲科,迁调
长安尉。
调露元年(679年),李峤升任
监察御史,奉命去岭南监军,亲入獠洞,安定獠乱。
武周时期,李峤升任给事中,因替
狄仁杰辩护,被贬润州(今江苏镇江)
司马,后召回任凤阁
舍人,负责撰写朝廷问策号令。期间,李峤曾上奏
武则天,为右御史台的工作提出建议。此后李峤累迁麟台
少监、同凤阁鸾台
平章事、鸾台侍郎等职位,因与舅舅同为宰相,被贬成均
祭酒,领修《
三教珠英》。后再任宰相,劝谏武则天不要建大佛像。
李显李显即位后,李峤因曾依附
张易之兄弟,被贬
达州市(今四川达州市)
刺史,数月后召回,授
吏部侍郎,封
赞皇县男,期间他上奏李显,提出十余条施政得失的建议。当时臣
武三思等人败坏朝纲,李峤为保全自己,无所作为。其后封爵
赵国公,以
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他依附
韦皇后一党,曾密奏请求将
李旦的儿子赶出京城。后李旦称帝,李峤被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
开元二年(714年),李峤再被贬
滁州市(今安徽省滁州市)
长史,迁庐州别驾,死于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一生先后三次担任宰相,政治上他为
唐朝去岭南安定獠乱,又抑制酷吏政治。文学上他富有文采,年少成名,晚年被尊为“文章宿老”,是当时学者取法的对象。其作品有《李峤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等。他的诗作多为应制诗和咏物诗,作为
武周时期的文坛领袖,在唐代诗史上自有其承上启下的历史功绩,推动了
唐诗体制的发展和诗歌艺术的繁荣。《
旧唐书》誉其为“一代之雄”。其代表作《汾阴行》,颇为时人所推崇,唐玄宗晚年听梨园子弟歌此词,一再赞叹,“李峤真才子也”。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峤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父亲是襄城令李镇恶,生母张氏。李峤幼年丧父,他对母亲十分孝顺。年纪很小的时候,做梦梦见有人送给他两只笔,从此以后李峤的文章就写的很好。他十五岁那年,就通晓《五经》,因此受到汾阴县侯
薛元超的欣赏。李峤年少时与同乡人
苏味道都因为文辞而闻名于世,当时的人将他们称之为“苏、李”。还未做官之时,李峤与文人
王勃、杨盈川有交往。
出仕为官
李治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十岁的李峤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他最初补任安定
县尉,后在应制科考试获得甲科,就被迁调
长安任县尉。当时京城中因为文章出名的还有
骆宾王、刘光业,李峤与他们齐名,却是其中年纪最小的。后来他又调任
三原县尉。李峤还与
崔融、苏味道、
杜审言合称为“文章四友”。
调露元年(679年),李峤升任
监察御史。恰逢当时岭南州、岩州两地(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少数民族獠族叛乱,唐高宗李治诏令发兵征讨,李峤奉命去监军事,随军南征。李峤抵达当地,进入獠人居住的洞穴,宣谕朝廷意旨,成功安抚招降了叛军,随军队返回。
伸冤被贬
天授元年(690年),
武则天登基称帝,大赦天下,改元天授。李峤升任给事中。两年后,酷吏
来俊臣诬陷大臣
狄仁杰、
李嗣真、裴宣礼谋反,三人因此被下狱,将要论罪处死。武则天命李峤与大理少卿
张德裕、
侍御史刘宪复核此事真伪。张德裕内心清楚狄仁杰等人是被冤枉的,但是害怕得罪来俊臣,所以没有提出异议。李峤不认可他的做法,直言明知他们是被冤枉,就一定要为其伸冤,并以
孔子的言论“见义而不为,是为无勇。”来说服张德裕二人。于是他们就一起向武则天举证,陈述狄仁杰等人的冤屈。此举违背了
武则天的意愿,李峤被贬官出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司马。很久以后,才被召回任凤阁舍人,朝廷每次需要颁发文册大号令,都特令李峤撰写。
担任宰相
李峤任职凤阁
舍人期间,朝廷才刚开始设置右御史台,用来巡察州县官吏的善恶,考察风俗得失。李峤上疏谏言,法令的颁布应该粗疏简单,便于执行。诸道巡察使所要考察的官员人数众多,时间却仓促,无法做到详细考察官员的能力和政绩。希望可以衡量其工作量及行程,然后加以指挥节制,令右御史台的工作可以圆满完成。同时,要查核的条目依照汉朝制定的六条来,不需要再多列条目,将外州的事都交付给右御史台,减轻驿站负担。李峤建议在十个州设一位
御史,以一年为期,令他们亲自下到地方督查官员,考察民风习俗。
武则天认为李峤所言有理,下召令分天下为二十道,但是被众臣阻止而作罢。
圣历元年(698年),李峤奉命管理天官侍郎事,晋升麟台
少监、同凤阁鸾台
平章事。没多久,他又转任鸾台侍郎,依旧领平章事,兼修国史。
久视元年(700年),李峤的舅舅天官侍郎张锡入知政事,因为不宜舅甥两人都担任宰相,李峤被罢为成均
祭酒。李峤与舅舅相继担当宰相,一时传为美谈。不久,李峤代理文昌左丞,留守东都。过了三年,李峤再次担任宰相,平章事,管理纳言事。长安四年(704年),李峤改任内史(即
中书令),因为事务繁重,李峤一直上疏请辞,于是再次担任成均祭酒,同平章事。同年十一月,李峤的相位被罢免,由
张柬之为凤阁鸾台
平章事,李峤担任地官尚书。
良策治国
神龙元年(705年),
武则天决定在白司马坂(今
洛阳市东北三十里)建大佛像。李峤反对此举,上谏称造佛像劳民伤财,而百姓贫苦者多,将造佛像的钱拿来救济穷人,功德无量。武则天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正月二十四日,武则天传位给太子
李显,新皇即位,史称唐中宗。武则天的男宠
张易之两兄弟因为谋反被清算诛杀,而李峤此前附会张易之兄弟,受到牵连,被李显贬为
河南省(今属河南)
刺史。李峤还没来得及出发,又被改贬为
达州市(今四川达州市)刺史。几个月之后,他被召回京城,担任
吏部侍郎,封
赞皇县男。很快又升任吏部尚书,进封县公。
神龙二年(706年)春,李峤代
韦安石为
中书令,加授
同中书门下三品。任职吏部尚书期间,李峤想要用私惠来获取一时的声望,以便能够恢复宰相职位。他上奏请求设置外官几千人,导致官僚泛滥,国库支出增大,李峤上疏引咎辞职。
李峤请求辞职的同时,还提出十余条时政得失,请
李显重视自己的安全,出入都要有护卫,不要微服出行,以免发生意外;按照职务设置官吏,避免泛滥;不要留任那些年老和退休的官员,而是选拔可用之人;罢免多余的夷人官员;大建寺庙道观,耗费太多人力物力,民生艰难,应当减免赋税劳役;不要让男丁藏身寺观,导致无戍丁可征,无租赋可收;对于贿赂权贵、买卖官爵的乱象,应该设置十道使访察,铲除奸邪;留取适量的乐人,多余的遣散回乡。李显看完李峤的奏疏,认为他身为宰相,却能自陈自己做得不利的地方,请求罢官,没有将责任转嫁他人,于是下诏安抚慰问李峤,没有罢免他的官位。李峤仍然管事。
退守保全
李显在位期间,
武则天的侄子
武三思作恶多端,驸马都尉
王同皎谋划要诛杀武三思,事情泄露,王同皎被逮捕入狱,时任宰相的李峤参与审理。各位宰相畏惧武三思的权威,没有认真审理,最终王同皎冤死。当时
韦皇后亲信
宗楚客、
纪处讷暗怀奸计,自树朋党,李峤与
杨再思等人都为保全自己一味顺从,对时政无所匡正。
神龙三年(707年),李峤加修文馆
大学士,监修国史,封爵
赵国公。同年秋七月,太子
李重俊起兵,诛杀武三思父子及其党羽,又打入皇宫,史称“
景龙政变”。李峤奉命与大臣杨再思、
苏瑰等人,拥兵二千驻守在
太极殿前。李重俊兵变失败被杀,
兵部尚书宗楚客指使给事中冉祖雍上奏,称宰相
魏元忠犯有谋逆大罪,李峤也点头赞同,遭到
李显的训斥。
晚年颠沛
景龙三年(709年),李峤被罢免
中书令之职,改任
特进守、兵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三品。景龙四年(710年),李显驾崩。
韦皇后秘不发丧,连夜召集李峤、苏瑰等大臣商议后事,立温王
李重茂即位。韦皇后的亲信要求削去
李旦的辅政权,李峤默认,没有出声。最终李旦的辅政权被削,韦皇后临朝称制,事后,李峤密奏韦皇后,请求处置李旦的儿子
李隆基等人,不要让他们留在京城。同年六月,李隆基发动兵变,史称
唐隆政变。韦皇后及其亲信党羽都被诛杀,李旦即位称帝,史称唐睿宗。李旦即位后,李峤的政职被罢免,将他贬为
沁阳市(今河南省沁阳市)
刺史。没多久,李峤便告老退休。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李旦退为太上皇,李隆基即位,史称唐玄宗。李隆基在皇宫里发现了李峤当初所上奏的密表,即要将他们赶出京城。有人建议诛杀李峤,
中书令张说提出反对,认为李峤只是各为其主,不应该追究。
李隆基也没有一定要诛杀李峤,只让李峤随其子
南康郡刺史
李畅到虔州(今
赣州市)赴任。李峤晚年时,曾经与他或交好或齐名的文人都不在了,李峤成了文坛宿老,当时的学者都向他学习,取法于他。
开元二年(714年)三月,
御史中丞姜晦弹劾李峤,追究他在
韦后之乱时,身为宰相,却不能匡正社稷的失职。李隆基便又贬李峤为
滁州市(今安徽省滁州市)
长史。后来李峤又被改为庐州别驾,死于任上,终年七十岁。
个人作品
作品名录
李峤的生前作品,有《李峤集》五十卷,此集早已失佚,仅有《李峤集》三卷,明嘉靖时期有刻本。《军谋前鉴》十卷,与
张昌宗、
崔湜等人共撰《目》十三卷。李峤共有诗作209首,其中《杂咏诗》十二卷,内有单题诗一百二十首,此诗集有明嘉靖时期刻本。《全唐诗》收其诗为五卷,《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一首,《续拾》补二首又二句。《
全唐文》收其文为八卷,《
唐文拾遗》补其文一篇。
李峤的诗作众多,一共209首,主要类型有咏物诗、应制诗、边塞诗、送别诗,另有少量咏史书怀诗和挽诗等。其作品中,占据极大比例的是应制诗和咏物诗。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咏物诗。他的咏物诗曾在当时被选出一百二十首编为《李峤百咏》,流传一时,被奉为诗法楷模,甚至传至异域。然而,李峤最好的诗却并非应酬之作,其代表作《汾阴行》,采用歌行体,具有伤感情调,感于古今盛衰而吊古伤今。
安史之乱时,
李隆基出逃期间听到此诗词,潸然泪下,夸赞李峤是真才子。
创作特点
李峤的诗歌,大概有以下几个创作特点:
隶事用典
李峤的诗作几乎无不用典,他的应制诗和咏物诗大多是靠用典写就,或连用熟典,或将典故加以融化剪裁,如其诗作《诗》,“
都尉仙远,梁王驷马来……”全诗共八句话,用了八个典故,句句用典。又如咏《李》,诗句“
王戎戏陌辰”就是化用了《
世说新语·雅量》中“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的典故。
骈俪偶对
偶对是律诗的要素之一,李峤汲取前人经验,在名物、色泽、数字、方位、典实等诸多方面对仗,其中数字出现频率极高。一些自然之景,李峤都能巧为设喻,写作诗文。如其五言小诗《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每一句都嵌入数字,描写自然之景,两两为对。又如李峤的代表作《汾阴行》,“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使用了两个数字,加重了感情渲染,现代学者冯丹丹认为此诗透露出诗人悲古伤今的无奈、悲痛之感。
恢弘诗象
李峤的应制诗与咏物诗,辞典华丽,用大开大合的笔法,使诗歌显得宏伟壮阔。其诗作中有帝王驾临、有贵戚宅邸、有山林万物,都是博大隆重的景象。如其七律诗《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开篇从大处入手,写南庄楼阙之高、帝王声威之壮、扈从之众、仪卫之盛,一派恢弘富贵的气象。此外,李峤的诗歌亦有用词清丽秀美的一面,他善于即小见大,以景寄情。如其所作《早发苦竹馆》,写“宿雾”“朝光”“藤架”等自然风光,用辞清丽,生动地描写了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具有雅洁之气。
人物影响
政治
朔方筑城,岭南安獠
李治时期,唐朝灭掉东西突厥,将归附的突厥族人民安置在朔方六州(今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李峤奉命去朔方六州负责筑城情况。后来岭南邕州、岩州两地(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少数民族獠族叛乱,李峤奉命前去监军,他亲自入獠人洞穴招抚了他们,解决了当时唐朝和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
抑制酷吏政治
长寿元年(692年),
狄仁杰、
李嗣真等人被酷吏
来俊臣诬陷入狱,即将被处死。李峤奉命审理此案,在其他同审官员都惧怕来俊臣的威势,不敢审辩,唯有李峤坚持向
武则天举证,为其伸冤,最终被贬为润州(今江苏镇江)
司马。此后他又曾上奏武则天,为那些被酷吏冤枉,家破人亡的臣子平反。在酷吏横行的情况下,李峤出面主持正义,可见其刚直不阿。
提出治国良策
武则天在位期间,设置右
御史台巡按天下,法令晦涩难懂,考察条目繁琐,期限紧张,李峤上疏建议,颁发法令以粗疏简单为主,减少考察条目,每十个州置御史一人,以一周年为期限,再将外州的事都交给右御史台,减轻驿站负担。这些举措既能让右御史台的工作不流于形式,又能事半功倍。后来
武则天准备在白司马坂(今
洛阳市东北三十里)建大佛像,李峤再次上疏,提出要将造佛像的钱,用来接济百姓。虽然这些上疏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纳,仍能够看出李峤有治国之才。
李显李显在位期间,李峤还上疏提出十余条治国良策,包括按照职务设官、选拔可用之人、减免赋税劳役、准许
渭河平原农民转移并妥善安置等等。
文学
李峤与
崔融、
苏味道及
杜审言并称为“文章四友”,他是
武周时期的文坛领袖,当时有大量的宫廷宴集应制之作,李峤是其中的领衔者。李峤的诗多为咏物、写景、应制、奉和之作,其中有一百二十首咏物诗,是用近乎完美定型的五律创作,完善了诗歌声律,给初学者提供了可以效仿的创作模范,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风格。如宋人
丁谓就效仿李峤,写了一百二十篇单题诗,名《青衿集》。李峤的五言律诗,数量多,创作时间早,为初唐近体诗定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奠定了他作为初唐后期诗歌体制的代表作家的文学地位。李峤与其他“
苏味道”,为律诗提供理论规范,对律诗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指导创作的圭。同时,
武周时期群体创作盛行,李峤作为其中代表人物,其所作应制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国事活动和民族关系,推动了
唐诗体制和诗歌艺术的发展,令初唐时期律诗成就远超前代,带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李峤是初唐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在
唐朝诗史上自有其承上启下的历史功绩。除去诗词,他的文章也类型丰富,有赋、书、判、碑、哀册文、制、表、疏等,多是应用文。早期体现情怀和个性,如其《
楚望赋》,放在唐赋当中也是出色的作品。后期随着深度介入政治,李峤的文逐渐太过典正,变成了“庙堂文学”。但其本身能经世致用,引领了当时颂赞创作的风潮,宣传
天授王朝的
意识形态,也有着垂范后世的影响。
李峤在他所处的时代,一直都是受到赞誉居多,如唐代政治家
张说就曾评价李峤的文章如良金
美玉,李峤晚年时期被称为“文坛宿老”,当时的学者都向他学习,取法于他。而对于李峤的咏物诗,历代诗论家几乎都是持否定态度,批评他的诗作意味索然,工匠气太重。如
清代王夫之在《
姜斋诗话》中谈到咏物诗的发展中认为:“李峤称大手笔,咏物尤其属意之作,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亦匠笔耳。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达情之作。”又如现代学者
刘大杰在《
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如此评价李峤:“李峤作律诗一百六十余首,偏于咏物,天文地理禽鱼花草以及文具用品无不咏到,成为
唐朝第一个咏物诗人,而其作品全无情趣。”
人物评价
《旧唐书》记载,
苏味道和李峤都是宰相,各有擅长,看他们写奏章的能力,深奥丰富,以辅佐和谐之道,没有贞纯。
《
新唐书》记载,李峤才思敏捷,他写的文章常被人传诵。
唐朝宰相、政治家
狄仁杰认为,如果要选取文采风流又含蓄宽容的人才担任宰相,那么苏味道、李峤本来就是合适的人选。
唐代官员
徐坚有言,李峤、
崔融的文章技艺,擅长一时。
唐朝中期政治家、军事家
张说认为,李峤与崔融、
薛稷、
宋之问的文章,都如良金美玉,无论用在何处都好。
武周时期宰相
韦承庆认为,李峤乃“时秀朝英,
唐文宗学府。”
唐朝政治家、军事家
李德裕认为,当年
李世民有臣子
颜师古、
岑文本;
李治有臣子李峤、崔融;
李隆基有臣子张说、
苏瑰。他们都是文采出众的人才。
宋代词人
宋祁认为,李峤才思敏捷,他写的文章常被人传诵。
武则天时,
汜水中找到一块瑞石,李峤当时是
御史,写了一篇《皇符》献上,遭到世人的鄙薄。
明代学者、诗人
胡应麟认为,七律诗最难,整个唐朝时期,能写出来的人寥寥无几,李峤就是其中一个。
近现代文艺理论家马茂元认为,当时有一句话称“
苏李居前,沈宋比肩”,其中的苏、李指的是
苏味道、李峤,而非汉朝的苏武、李陵。
人物关系
李峤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是战国名将
李牧的后代。“东祖”名李,乃李牧第十八世孙、
晋朝李楷的第四子,因分府别居,李叡居于巷东,故称“东祖”。李叡的九世孙李野王,就是李峤的祖父。从西晋开始,赵郡李氏南祖、东祖、西祖三支家世都越发显赫,
李治为此特意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李峤所在的赵郡李氏东祖就是其中之一。
人物争议
生卒争议
关于李峤的生卒年,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存在争议,主要是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据现代学者陈冠明《苏味道 李峤年谱》和《
全唐诗大辞典》记载,李峤生于
贞观十九年(645年),卒于
开元三年(714年)。而一些工具书,如《
辞海》《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给出大致的生卒年范围,也是(约645年-约714年)。
其二,据《
辞源》(修订本)、
宋绪连等选注《唐宋文选》和毛水清《隋唐五代文学史》等书籍记载,李峤生于贞观十八年(644年),卒于开元二年(713年),即生卒年是(644年-713年)。
另有《唐诗大辞典》记载,李峤生卒年为(646年-715年)。
轶事趣闻
龟息贵寿
李峤小小年纪就有才名,一共兄弟五人,却都年不过三十就早逝,唯有李峤长成。李峤的母亲为此十分担忧,便去拜访相士
袁天罡。袁天罡看过之后,说李峤神气清秀,但是短寿之相,可能也活不到三十岁。李峤母亲因此十分伤心。当属李峤已经闻名,富有声望,不相信袁天罡的判断。他母亲又请袁天罡来看,请他和李峤在书斋同寝。袁天罡上床就睡着了,李峤却没睡,直到五更天时才入睡。袁天罡察觉后,发现李峤没有呼吸声,用手去试探,鼻息已断,他大为震惊,在旁边观察良久,发现李峤在用耳朵呼吸。天亮后他告诉李峤母亲,李峤一定会长寿,因为他用的是龟息,只是没有富贵命罢了。后来他所说果然应验。
李峤无儿
李显李显曾经召见宰相
苏瑰、李峤的儿子,当时这两个孩子都很年幼,李显将他们招到近前,赏赐深厚。让他们回忆一下自己看过的书,有什么可以上奏给自己的。苏瑰的儿子
苏颋称,木头依照墨线来画就直,国君听从劝谏就圣明。而李峤的儿子则进言,“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翻译过来就是斩断早晨过河人的小腿,挖出贤人的心。李显于是感叹“苏瑰有子,李峤无儿。”李峤儿子所言“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出自《尚书·泰誓下》,前面还有一句“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所以他的进言联系上下文,意思是劝谏君王不要有“斮胫”“剖心”这样的暴行,
李显没有明白其中深意,才会说出“李峤无儿”的话。
宰相安贫
李峤虽然在
武则天一朝就已经官至宰相,家里却仍然清贫。当时武则天数次驾临李桥府邸,发现李峤睡得还是粗绸帐子,不禁感叹,一国宰相睡这样的床帐,有损大国风范。于是赐给李峤宫中御用的绣罗帐。李峤睡在其中,彻夜难眠、极不自在。便上奏武则天,称自己年少时请相士看过相,相士有言他不应奢华,所以这么好的帐子睡不安稳。武则天只好随他用旧的床帐。
诗感玄宗
天宝末年,李隆基夜临勤政楼,命梨园弟子唱上几曲。有伶人唱了李峤的诗作《汾阴行》,其中歌词唱道:“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此时的李隆基已是晚年,听闻此诗,感触颇深,询问是谁所作,得知是李峤,潸然泪下,感叹“李峤真才子也。”后来
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逃奔蜀地,登上白卫岭,久久瞭望远方,又吟起此诗,再次感叹“李峤真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