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670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诗人、文学家。
崔湜年少的时候就凭借出众的文辞而闻名。
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崔湜考中进士,担任左补阙,参与编撰《
三教珠英》,之后升迁为殿中侍御史。
神龙初年,崔湜转任考功
员外郎。崔湜依附
武三思,因此得以快速升迁,担任
中书舍人。后来又相继担任
兵部侍郎、
吏部侍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
桓彦范、
敬晖等人掌权执政,把崔湜当作自己的耳目,让他去观察武三思的一举一动。可崔湜看到武三思深受皇帝宠信,反而向武三思告密,之后还劝说武三思把桓彦范、敬晖等人全都杀掉。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崔湜升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他因为攀附
上官婉儿等人,被破格提拔为中书侍郎,并且担任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一要职。他和
郑愔在掌管选官之事时收受贿赂,被
御史弹劾上奏,结果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靠着
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的庇护,改任
襄阳市刺史。
韦皇后临朝听政的时候,崔湜又重新担任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旦即位后,他被外放担任
华州刺史。不久之后,又被任命为
太子詹事。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崔湜得到
太平公主举荐他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隆基先天元年(
公元712年),崔湜晋升为
中书令。次年,崔湜参与太平公主谋乱,最终被赐死在荆州驿馆之中。
崔湜著有《崔湜诗》,《
宋史·艺文志》收录了他的诗一卷,《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三十八首,《全唐诗・补编》补录了四首,《续补遗》又补录了一首。
人物生平
依附武氏
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累迁至左补阙,又参与编撰《
三教珠英》,改任殿中
侍御史。
神龙元年(705年),崔湜改任考功
员外郎。当时,
桓彦范执掌朝政,害怕
武三思向皇帝进谗,便将崔湜派到武三思身边,让他暗中探听消息。崔湜见
李显猜忌功臣,武三思日渐受宠,便出卖桓彦范,依附武三思,升任
中书舍人。
神龙二年(706年),桓彦范、
敬晖等人被流放岭南。崔湜劝武三思道:“敬晖等人日后肯定会回来,到时必成后患,不如矫诏将他们杀死。”并推表兄
周利贞。周利贞将桓彦范、敬晖等人残害致死,被升为
御史中丞。
担任宰相
景龙二年(708年),崔湜改任
兵部侍郎,与担任
礼部侍郎的父亲
崔挹同时担任尚书省
副职,开唐朝之先例。当时,
牛昭容上官婉儿专秉内政,崔湜便依附于她,因此深受
李显的宠信,改任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
景龙三年(709年),崔湜与
郑愔一同执掌典选。他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大肆破坏选官制度,遭到
御史李尚隐的弹劾,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上官婉儿与
安乐公主多次在皇帝面前进言,崔湜得以改授
襄阳市刺史,不久又任
尚书左丞。
景云元年(710年),唐中宗驾崩。
韦皇后立
李重茂为帝,临朝听制,再次任命崔湜为
吏部侍郎、
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李重茂禅位于
李旦,是为唐睿宗。崔湜则被贬为
华州刺史,后又担任太子詹事。
起初,崔湜曾建议开通南山新路,以连接
商州区水陆交通。他役使数万役丁,开出一条新道,并严禁旧道通行。景云二年(711年),崔湜被追论开辟山路之功,加封银青光禄大夫,不久又在
太平公主的引荐下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712年),
李隆基登基,任命崔湜为
中书令。他诬陷
刘幽求,致使刘幽求被贬岭南,又命
周利贞将其杀死,却没有成功。当时,
崔挹年老致仕,因受人请托,多次干涉崔湜公务。崔湜大都加以拒绝,因此父子失和,受到舆论的鄙薄。
流放赐死
唐玄宗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多次到崔湜家中做客,将他视为心腹,但是崔湜却依附于太平公主。门客
陈振鹭进献《海鸥赋》,以此劝谏崔湜,崔湜虽然称善但心中很不高兴。
713年(
开元元年),
太平公主与宰相崔湜、
窦怀贞、
岑羲、
萧至忠以及太子少保
薛稷等人密谋,欲废除
李隆基,另立皇帝。崔湜还与宫人元氏密谋,要在玄宗使用的赤箭粉中下毒。
同年七月,唐玄宗欲诛杀萧至忠等人,还将崔湜召去,托以腹心。弟弟
崔九对崔湜道:“皇帝不管问你什么,你都不要隐瞒。”崔湜没有采纳。萧至忠等人被杀后,崔湜也被流放岭南。当时,新兴王
李晋也获罪伏诛,临死前叹道:“本来谋划这件事的是崔湜,现在我被斩首崔湜却只被流放,多么冤枉啊!”不久,崔湜密谋进毒之事被查出,被唐玄宗追命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个人作品
文章
《
全唐文》收录其文三篇:《野燎赋》《御史台精舍碑铭》《故吏部侍郎元公碑》
诗歌
《
全唐诗》收录其诗32首:《塞垣行》《送梁卿王郎中使东蕃吊册》《饯唐州高使君赴任》《冀北春望》《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司马寻拜襄州刺史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大漠行》《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幸白鹿观应制》《幸梨园亭观打球应制》《慈恩寺九日应制》《折杨柳》《边愁》《婕妤怨》《酬杜麟台春思》《寄天台司马先生》《唐都尉山池》《江楼夕望》《襄城即事》《秦州薛都督挽词》《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同李员外春闺》《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登总持寺阁》《早春边城怀归》《至桃林塞作》《襄阳作》《喜入
长安》《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自比王谢
崔湜与兄弟崔液、崔涤、崔莅都因才学而担任要职。每次兄弟们饮宴之时,崔湜都自比东晋时的王谢贵族,常道:“我们崔家出身高贵,官职显要,都属一流。大丈夫应该掌权治人,岂能默默地受制于人。”
诗服张说
崔湜担任宰相时,年仅三十八岁。他曾在傍晚出端午门,下
天津桥,赋诗道:“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张说叹道:“这般文采地位,我还可以追得上他,可是像他这般年纪便有如此成就,我就比不上了。”
杖则遭忧
崔湜的父亲
崔挹曾接受他人的贿赂,为他谋取官职。崔湜不知此事,没有录用这个人。这人便对崔湜道:“您的亲人收了我的钱,为什么没有给我官职?”崔湜大怒:“我哪个亲人收了你的钱?我要将他杖毙。”不料,这个行贿人竟然道:“您可千万不能将他杖毙,不然您就要丁忧了。”崔湜这才知道是自己的父亲受贿,不禁大惭。
死前梦兆
崔湜被流放岭南时,途经
荆州市,他梦到自己坐在地上一边听法一边照镜子,便问善于占梦的张。张猷道:“这是大凶之兆啊。坐在地上听法,法是从上而来的。镜字是金旁加个竟子,难道要终于今日?”不久,
御史传来敕命,令崔湜自尽。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新唐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二十四》
人物评价
历代评价
张鷟:唐太子少保薛稷、
武威郡长史李晋、中书令崔湜、萧至忠、岑羲等,皆外饰忠鲠,内藏谄媚。
刘昫:崔湜之德,去祖逾远,谓势可恃,谓进无伤,及位极人臣,而心无止足。览《海鸥赋》,知而不诫,及荆州之梦,人知不免。《易》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