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宗
武则天的面首之一
张昌宗(?~公元705年),别名六郎,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市)人。张昌宗与哥哥张易之都是武则天的男宠,其父为张希臧,追赠襄州刺史
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在太平公主的推荐下,张昌宗得以入宫服侍武则天。随后,他又把哥哥张易之推荐入宫。兄弟二人都受到武则天的宠爱,连连升职。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张易之、张昌宗为求避祸,推动武则天册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张昌宗恃宠而骄,生活放荡。为了掩盖丑闻,武则天下令让张昌宗撰写《三教珠英》。后又因年事已高,武则天将朝廷政事交给张易之、张昌宗处理。兄弟二人权倾朝野,张昌宗被封为邺国公、礼部尚书侍郎。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张易之、张昌宗诬陷左肃政台御史大夫魏元忠谋反,后虽经当堂对质,魏元忠被证清白,却因武则天庇护,魏元忠及其支持者被降职贬斥。后张昌宗因收受贿赂被弹劾,武则天赦免了他的罪行。长安四年(公元704年),数位朝臣上疏弹劾张昌宗谋反,武则天却为其辩护,并不处罚他。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诛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并将其同党一网打尽。随后,李显李显即位。天宝九年(公元750年),李隆基下诏恢复了张易之、张昌宗的官爵。
张昌宗姿容出众,唐朝宰相杨再思夸赞道,“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倚仗武则天的宠爱,张昌宗骄奢淫逸,干涉政事,令人诟病。当代史学家林炳文认为,武则天晚年宠爱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张恃宠骄横,为非作歹,干预政事,朝臣切齿。
人物生平
入宫受宠
张昌宗的父亲是武威郡司户张希臧。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太平公主向母亲武则天推荐张昌宗,张昌宗得以入宫服侍武则天。不久后,张昌宗又向武则天推荐自己的哥哥张易之,称张易之的才能超过自己,并且善于炼制丹药,精通于男女之道。武则天立即召见张易之,见到后非常满意。从此兄弟俩都受到武则天的宠幸。
张昌宗和张易之经常出入宫中,涂脂抹粉,身穿锦绣衣裳,修饰得精美华丽。不久后,武则天任命张昌宗为云麾将军,任左牵牛中郎将。仅仅两天后,又加授张昌宗银青光禄大夫,赐给他防阁将军做为护卫,令张昌宗与京城的官员一起在初一、十五入朝觐见。武则天又追赠张昌宗的父亲张希臧为襄阳市刺史,封张昌宗的母亲韦氏阿臧为太夫人。并让尚宫探问阿臧的起居,让尚书李迥秀私下服侍阿臧。张昌宗服侍武则天不过十几天,就在权贵中声名鹊起。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宗楚客宗晋卿等人纷纷上门拜访。他们看着张昌宗和张易之的脸色行事,争相为二人执马策缰绳。张易之被尊称为“五郎”,张昌宗被尊称为“六郎”,加授“散骑常侍”。
推举太子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承嗣、武三思想要成为太子,数次请人在武则天面前谈及此事。多位朝臣建议武则天册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武则天犹豫不决,主意未定。控鹤监供奉吉顼与张易之、张昌宗关系很好。他劝兄弟二人说:他们如此显贵得宠,并不是靠品德功业取得的,天下对他们怒目而视、咬牙切齿的人很多。没有大功劳于天下,是无法保全自己的。实在让人担忧。张昌宗和张易之都觉得很害怕,流着泪询问计策。吉说:天下官民还未忘记唐朝的恩德,都还思念着庐陵王。武则天年事已高,大业需有所付托。武则天并不想将皇位传给武氏诸王,如果张昌宗、张易之能够劝武则天立庐陵王为太子,就可以让百姓的愿望成真。这样不但可以免祸,也可以永享富贵。兄弟俩认为这番话很有道理,于是趁机多次劝说武则天立庐陵王为太子。武则天知道这个主意出自吉顼,就召他询问,吉顼又为武则天备陈利害,武则天的主意才定下来,召庐陵王进入京都。
骄奢淫逸
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武则天下令设置控鹤府,控鹤府内的官员大多都受到武则天的宠爱。张易之又在原有职位外,增加控鹤监内供应一职。银青光禄大夫张昌宗、左台中丞吉顼、殿中监田归道、夏官侍郎李迥秀、凤阁舍人薛稷、正谏大夫临汾市人员半千都任控鹤监内供奉。员半千认为古代没有这样的官职,现在所聚集的又多是一些轻浮放荡的人士,因此上疏请求废除控鹤监。此举冒犯了武则天的旨意,员半千被降职为水部郎中。’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控鹤府改为奉宸府,张易之任奉宸令。太后每次在内宫私宴,就会召来武姓亲贵、张易之、张昌宗一起饮酒、赌博、调笑。时而嘲笑戏谑大臣们,时而公开进行淫乱之事,武则天常常对他们赏赐无数。
张易之、张昌宗的丑闻传到宫外,武则天想要为他们遮掩,于是,下诏让张昌宗在宫内修撰《三教珠英》。张昌宗引进擅长文学的李峤阎朝隐徐彦伯张说等二十六人,分门别类进行撰写,修成一千三百卷。张易之、张昌宗只是勉强会写文章,遇到难度较高的文章,则由宋之问、阎朝隐做为代笔。《三教珠英》完成后,进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加授张昌宗为司仆卿。
武则天还挑选了许多美貌少年充任奉宸内供奉,右补阙朱敬进谏说:武则天的内宫宠臣有张易之、张昌宗,已经足够了。近来听说右监门卫长史侯祥等人,公开自我介绍与炫耀,丑恶放肆而无耻,谋求充当奉宸内供奉,无视礼仪法度,满朝百官都知道。武则天感谢他直言相告,赏赐他彩绸一百段。
权倾朝野
武则天年事已高,朝廷政事多让张易之、张昌宗去处理。兄弟二人垄断朝政,专权独断。鸾台侍郎、平章事韦安石屡次当面驳斥他们。有一次韦安石在宫中陪武则天用膳,见张易之带着蜀地富商宋霸子等几人在一起赌博,便向武则天跪拜奏道:这些人都是商贾之徒,名列贱籍,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宴会。说完就让侍臣们将这几个人赶出去,在座的臣僚们都吓得变了脸色。由于韦安石敢于直言规谏,武则天特意对他慰劳嘉勉,他的同僚也因此对他十分钦佩。
长安元年(公元701年),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永泰郡主的丈夫魏王武延基私下议论张昌宗兄弟把持朝政一事。张易之把这件事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逼迫李重润、永泰郡主、武延基自杀。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司仆卿张昌宗兄弟权倾朝野。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上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则天拒绝了这一建议。不久后,这些人又再次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则天赐张昌宗为邺国公,赐张易之为恒国公,各享受三百户租税的实封。不久后,又授张昌宗为礼部侍郎。
诬陷朝臣
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张易之、张昌宗权势日盛,满朝官员都依附于他们。可是,左肃政台御史大夫魏元忠却是个例外。张易之与张昌宗纵容家奴欺凌百姓,魏元忠按照律法,用杖刑处死了家奴。武则天曾想任命张易之的弟弟岐州刺史张昌期为武威郡长史。朝臣们纷纷附和,唯独魏元忠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张昌期无法胜任这一职务。因为张昌期还很年轻,不熟悉治理之道。以前张昌期在岐州任官时,岐州户口逃亡严重,所剩无几。雍州地处京城,事情多、担子重,张昌期不合适。武则天没有再说什么。魏元忠还向武则天进言:如今自己得以列宰相之位,不能为国家竭忠效死,致使小人在武则天左右掌权,这是自己的罪过。武则天听后很不高兴。张昌宗兄弟也因此十分痛恨魏元忠
恰好武则天生病,张昌宗害怕一旦武则天去世,自己会被魏元忠杀掉,于是诬陷魏元忠曾和司礼卿高私下商议,武则天年纪太大了,应该倚仗太子,这样才是长久之计。武则天十分生气,下令将魏元忠和高戬逮捕入狱,并准备让他们与张昌宗在朝廷上当场对质。张昌宗暗地里找来凤阁舍人张说,用高官厚禄收买他,要他出面证明魏元忠确实说过上面的话。张说答应为他作证。武则天召来太子李显李旦以及诸位宰相,魏元忠与张昌宗当着大家的面互相对质,双方各不相让,因而无法作出决断。张昌宗提出,可以让张说来做证人。武则天召见张说。在张说即将进入朝堂的时候,凤阁舍人宋璟殿中侍御史张廷、左史刘知几都支持他坚持正义,以留名青史。张说进入朝堂后,并没有马上回答。魏元忠害怕了,斥责张说要与张昌宗一起罗织罪名陷害自己。张昌宗在一旁催促张说,让他赶快作证。张说说:张昌宗在武则天面前,还这样威逼自己,在朝外更是肆无忌惮。他承认张昌宗威逼自己做假证。张昌宗急忙说:张说与魏元忠共同谋反。张说曾经说魏元忠是当今的伊尹和周公。伊尹流放了太甲,周公作了周代摄政王,这就是想谋反的意思。张说斥责道:张昌宗兄弟是孤陋寡闻的小人,只是听说过有关伊尹、周公的只言片语,根本不懂伊尹、周公的德行。那时魏元忠刚刚作了宰相,自己前去祝贺。魏元忠对前去祝贺的客人说:无功受宠,不胜惭愧,不胜惶恐。自己确实是对他说过,他承担伊尹、周公的职责,拿三品的俸禄,没什么可惭愧的。伊尹和周公都是最为忠诚的臣子,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仰慕。武则天任用宰相,当然应该让他们效仿伊尹和周公。自己明白,依附张昌宗就可以立刻获取高官,支持魏元忠就会被满门抄斩。即使这样,自己也不想诬陷魏元忠。武则天认为,张说是个反覆无常的小人,应当与魏元忠一同下狱治罪。后来,武则天又一次召见张说追问此事,张说的回答仍然与上一次一样。武则天大怒,指派宰相与河内王武懿宗一同审讯他,张说的说法仍然不变。
大臣朱敬则苏安恒都上奏折支持魏元忠。苏安恒还说:忠臣志士都怕万一违犯了张易之等人的意图,会白白送死而毫无益处,因此不敢上谏。张昌宗、张易之看到奏章后非常生气,想要杀死苏安恒。幸亏有朱敬则和凤阁舍人桓彦范、著作郎魏知古的多方保护才得以幸免。即使武则天知道魏元忠被诬陷,仍然因为张昌宗的缘故,将魏元忠贬职为高要县尉,将高戬和张说流放到岭南。魏元忠辞行时,对武则天说:自己年纪大了,这次前去岭南,多半会死在那里,日后武则天一定会有想起自己的时候。武则天询问他这样讲的原因,当时张易之、张昌宗都在武则天身旁侍奉,魏元忠用手指着他俩说:这两个小儿,最终将成为祸乱的根由。张易之、张昌宗赶忙走下殿堂,捶胸顿足地声称魏元忠冤枉了他们。
太子仆崔贞慎等八人在郊外为魏元忠饯行,张易之、张昌宗冒充告密人柴明呈上一份状纸,告崔贞慎等人与魏元忠一起谋反。武则天监察御史丹徒县人马怀素审理这个案子,并对他说,状子上指控的事全都是属实的。让马怀肃大略地审问一下,就赶紧把处理意见报上来。时间不长,奉命前来催办此案的宦官就有好几批。马怀素请求让柴明与崔贞慎等人当面对质,武则天说自己不知道柴明在哪里。让马怀肃按照状子上告发的事实审问,不要找告状的人。马怀素根据实际情况上报,武则天勃然大怒,说他想放纵谋反的人。马怀素回答:魏元忠以宰相的身分遭贬,崔贞慎等人因亲朋故旧的关系为他饯行,自己不敢诬陷他们在共同谋反。武则天掌握着生杀大权,如果要加罪于这些人,可以自行决断。自己没发现他们有什么罪过。武则天无奈,这才打消了原来的想法。崔贞慎等人得以幸免。
武则天曾宴请朝中权贵。张易之、张昌宗的官职都在宋璟之上,但张易之素来惧怕宋璟。为了取悦宋璟,请他坐在上位。宋璟称呼张易之、张昌宗为“张卿”。天官侍郎郑问他,为什么称五郎为张卿。宋璟回答:根据张易之的官职,称他为张卿最合适。郑杲并不是张卿的家奴,不应该称他为郎。在座的人听到这话都为宋璟提心吊胆。当时朝中大臣都谨慎地奉承张易之、张昌宗,宋璟却对他们没有好脸色。张易之、张昌宗怀恨已久,常常诬陷宋璟。武则天清楚其中的纠葛,因此宋璟才得以幸免。
天子庇护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司礼少卿张同休、开封市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都因犯有贪赃罪而被捕下狱。御史台上书弹劾张易之、张昌宗,认为张易之、张昌宗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应当与张同休等人并案审理。武则天无奈,于是下诏让司刑正贾敬言、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等人共同审理此案。司刑正贾敬言窥伺武则天的心思,上奏道:张昌宗强行收买民田,应当向他征收黄铜二十斤以自赎。武则天同意了。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上奏道:张昌宗贪赃钱四百万,依法应判处张昌宗免官。张昌宗上奏申辩,说自己为国家立过功,现在所犯的罪还不至于达到被免官的程度。武则天问各位宰相,张昌宗有没有立过功。内史令杨再思回答:张昌宗调制了神丹,武则天服下后确有效验,功劳很大。武则天听后很高兴,于是将罪过都归于张同休、张昌仪,将其二人贬官。下令赦免张昌宗的罪,并恢复他的原任官职。
鸾台侍郎、知纳言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上奏检举张易之、张昌宗所犯罪行,武则天下令将二人交付韦安石及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审讯。但还没等此案审理完毕,武则天就任命韦安石兼任检校扬州市长史,又任命唐休兼任幽州营州都督、安东都护。唐休赴任之前,私下对太子李显说,现在张易之和张昌宗凭借天子的恩宠而不履行臣子的本分,日后必将作乱。
弹劾谋反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武则天一病不起,一直住在长生殿,只有张易之和张昌宗在身旁侍奉。接连几个月,宰相们都无法与武则天见面。当武则天的病情稍有好转的时候,宰相崔玄上奏说,皇太子和相王,仁德彰明,孝顺母亲,友爱兄弟,完全可以在武则天身旁侍奉汤药。皇宫是重地,事关重大,希望武则天不要让异姓人随意出入。张易之、张昌宗见武则天病情十分严重,担心她死后自己大祸临头,便联络同伙,暗地里作准备。此时,不断有人给武则天写匿名信,或将匿名信张贴于闹市中,说“张易之、张昌宗阴谋反叛”,武则天对这些消息一概不闻不问。
复州司马杨元嗣指控张昌宗:他曾经召见过一个名叫李弘泰的江湖术士给他看相占卦,李弘泰说张昌宗有天子之相,劝他在定州市修建佛寺,并说这样做的话就会使天下百姓归附于他。武则天指派凤阁侍郎、平章事韦承庆、司刑卿崔神庆御史中丞宋璟共同审理此案。韦承庆和崔神庆上奏:张昌宗已经向武则天奏明过李弘泰所说的话。根据法律的规定,张昌宗主动自首应当免予处罚。宋璟与大理丞封全祯上奏道:张昌宗受到武则天如此恩宠,还要召见术士看相占卦,肯定另有心思。李弘泰说他为张昌宗占得纯《乾》卦,这是天子之卦。如果张昌宗认为李弘泰的所作所为是妖言妄行,那么他就应该将李弘泰送到有关部门治罪。虽然张昌宗说已经将此事上奏天子,终究还是包藏祸心,依法应对他处以斩刑,并没收他的家产。武则天听后,不作声。后来,武则天下令让宋璟扬州市审理案件,又下令让宋璟去审理幽州都督屈突仲翔的贪污案,接着又下令让宋璟作李峤副职安抚陇、蜀之民。宋璟对这些新的任命都没有接受,不肯外出。武则天又下令让司刑卿崔神庆审问张昌宗等人是否有阴谋,崔神庆迎合武则天的心意,为张昌宗开脱罪责。
司刑少卿桓彦范上疏认为,张昌宗没有任何功劳而受到皇帝如此宠爱,却包藏祸心,这是他自作自受,也是上天要惩罚他。武则天不忍心诛杀张昌宗,认为这是违背天意的不祥行为。况且张昌宗既然说他已经把李弘泰的反逆言论上奏陛下,便不应当再与李弘泰交往,让他用法术为自己求福消灾,这只能说明张昌宗根本没有悔改的意思。张昌宗之所以把这件事上奏给武则天,是打算万一事情败露了就说事先已经告诉过武则天,如果没有人发觉便等待时机作乱。这是奸臣的诡计,不可饶恕。再说这样的事情已是第二次发生,武则天不加追究必然使张昌宗更加自以为得计。倘若对谋逆之臣也不加诛戮,江山社稷就会覆亡。请武则天允许将张昌宗交付鸾台凤阁及中台秋官、司刑寺、御史台三司处理,以便彻查他的罪行。这篇奏疏呈上去以后,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崔玄也屡次向武则天提及此事,迫于压力,武则天让司法部门议定张昌宗的罪。司刑少卿崔升认为应当将张昌宗处以死刑。宋璟又奏请逮捕张昌宗入狱。武则天辩解道:张昌宗已经把那件事情告诉了自己。宋璟回答说:张昌宗是因为被匿名信逼得走投无路才自己说出来的,实际上根本不是出自他的本意。况且他所犯下的是谋逆大罪,不允许因自首而免刑。如果不处死张昌宗,国法就无用了。最终,武则天同意了宋璟的意见,让张昌宗前往御史台接受审讯。宋璟立即审讯了张昌宗,但还没等审讯完,武则天就从宫中派宦官召回张昌宗,并且赦免了他。宋璟叹息道,没有先把张昌宗的脑袋打碎,真是终生遗憾。武则天让张昌宗到宋璟那里道歉,宋璟拒而不见。
神龙政变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张易之、张昌宗居宫中执政,宰相张柬之、崔玄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划杀掉张易之和张昌宗。张柬之曾经将杨元琰、桓彦范、敬晖、李湛等人都安排为左、右羽林将军,把禁军交给他们指挥。当时这样的安排引起了张易之、张昌宗的怀疑和忧虑,于是张柬之又任用张易之的党羽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张易之、张昌宗才放了心。此时,张柬之游说了羽林大将军李多祚、杨元琰、桓彦范、敬晖、李湛等人,要求他们帮助铲除张易之和张昌宗,大家答应了。张柬之征得了太子的同意后,与崔玄、桓彦范、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太极宫玄武门遗址,派李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王同皎东宫迎接太子李显,并陪同太子来到玄武门,斩断门栓进入宫中。此时武则天正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迎仙宫的走廊里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然后闯进武则天居住的集仙殿。武则天吃惊地坐起来,问是谁作乱。张柬之回答: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众人逼迫武则天将朝政大权转给了太子李显。随后,张柬之率众人逮捕了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等人,将他们全部处斩,并在神都天津桥的南边将他们与张易之、张昌宗一道斩首示众。百姓们欢呼雀跃,一夜之间他们的肉全部被割完。受张易之、张昌宗牵连流放的有几十人。
李显李显即皇帝位后,下诏大赦天下,张易之、张昌宗的党羽们都不在赦免之列。天宝九年(公元750年),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是张昌宗的外甥,他上奏李隆基为张易之、张昌宗平反昭雪。唐玄宗下诏言明,张易之、张昌宗曾经推举唐中宗李显为帝,因此恢复了他们的官爵。
人物评价
唐朝宰相杨再思夸赞张昌宗姿容出众:“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
当代史学家范文澜描述道:“张昌宗年少美姿容,善音乐,武则天爱幸无比。”他还认为,张易之、张昌宗的幼弟张昌仪做洛阳令,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张昌仪尚且如此,张易之、张昌宗“骄侈无道,不言可知。”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记载,武则天每次宴会,二张和诸武轮流侍奉,他们有时嘲讽公卿,有时公开进行淫乱之事,没有一点羞耻畏惧之心。
宋代学者徐钧在《张昌宗》中写道:“乘鹤吹笙想俊游,丑闻宫掖擅风流。身膏斧踬终尘土,若比莲花花亦羞。”意即张昌宗乘鹤吹笙,在宫中传出丑闻,最后死得其所,要是把他比作莲花,莲花也会觉得羞愧。
清代诗人张晋在《张易之·张昌宗》中写道:“傅粉施朱笑二张,难兄难弟并称郎。定知姿貌过薛怀义,何惜头衔署辟阳。三教珠英谁代撰,一时朝士总如狂。宫中别有新恩旨,特遣尚书侍阿臧。”意即张昌宗兄弟姿容过人,可惜做了男宠。《三教珠英》也是其他人代笔所写。武则天对他宠爱有加,竟然让尚书侍奉他的母亲阿臧。
当代史学家陈光崇认为,“武则天病重时,其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狐假虎威,独断专行。”
当代史学家林炳文认为,武则天晚年宠爱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张恃宠骄横,为非作歹,干预政事,朝臣切齿。
家族成员
人物作品
武则天曾经下令让张昌宗领头在宫中著书,张昌宗引进李峤张说等二十六人共同编撰《三教珠英》。《三教珠英》是一部大型诗歌选集类书,总共一千三百卷,已全部佚失。
张昌宗的诗作流传于世有三首,如下: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云车遥裔三珠树,帐殿交阴八桂丛。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 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清风。 即此陪欢游阆苑,无劳辛苦向崆峒。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淮南有小山,嬴女隐其间。 折桂芙蓉浦,吹箫明月湾。 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 欢情本无限,莫掩洛城关。
《少年行》:少年不识事,落魄游韩魏。 珠轩流水车,玉勒浮云骑。 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 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
人物争议
武则天张易之、张昌宗到底是什么关系,大致有两种看法。
后晋历史学家刘昫在《旧唐书》中写道,张易之、张昌宗“具承辟阳之宠”,即兄弟二人是武则天的男宠。当代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武则天是皇帝,皇帝应该具备的礼制,武则天都应该有。区区张易之、张昌宗等男宠,比之唐朝皇帝后宫人数少多了。当代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武则天的一大丑行是纵容男宠,特别宠爱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
不过,也有一些历史学家否认张易之、张昌宗是武则天的男宠。当代历史学家郭沫若认为,张易之、张昌宗被武则天优待的时候是圣历二年(公元699年),那时候武则天已经七十六岁。武则天管教子女相当严厉,她的外侄贺兰敏之在男女关系上胡作非为,武则天把他杀了,这样看来,七十多岁的武则天不可能那么放荡。
相关轶事
乘鹤吹笙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武三思上奏说,张昌宗是太子晋转世。于是,武则天让张昌宗披上羽裳,吹着萧,乘坐在木鹤上,在庭中徘徊,犹如仙人飞升一样。诗人们争相写诗作赋来取悦武则天。其中崔融的诗写得最好,诗句中有这样的描述:“昔遇浮丘伯,今同丁令威。中郎才貌是,藏史姓名非。”
集翠裘
《太平广记》中记载,南海郡曾经给武则天进献过一件集翠裘,异常珍贵。当时,张昌宗正在侍奉武则天,武则天就将这件集翠裘赐给张昌宗,并让他穿上,一起玩双陆游戏。宰相狄仁杰恰好有事来奏,武则天就让狄仁杰和张昌宗玩双陆,狄仁杰遵命坐下。武则天问他们赌什么,狄仁杰回答,三局两胜,赌张昌宗身上的这件裘衣,并说用自己身上的紫袍相抵。武则天笑道,张昌宗身上的这件裘衣价值千金,狄仁杰身上的紫袍可没法比。狄仁杰说,自己身上的袍子是大臣朝见天子时所穿,张昌宗身上的这件只不过是受到宠幸才得到的。这样比起来,自己还觉得很不服气。武则天只好同意。张昌宗既惭愧又沮丧,气势就降了下来,连连败北,只好脱下集翠裘送给狄仁杰。狄仁杰谢恩而出,走到光范门时,狄仁杰将这件集翠裘送给一个家奴,策马离开。
残忍无道
朝野佥载》中记载,张易之为控鹤监,张昌宗为秘书监张昌仪为洛阳令,他们喜欢互相攀比。张易之将鹅、鸭放在一个大铁笼里,笼中放入盛满五味汁的铜盆,笼子当中生起炭火。鹅、鸭绕着炭火走,烤得渴了就喝五味汁,烤得疼了就在笼子里面转圈跑。不久,鹅、鸭从里到外都熟了,毛也脱落尽,直到肉被烤得焦香泛红,鹅、鸭才死去。张昌宗把一头活驴拴在屋子里,点起炭火,再放一盆五味汁,直到驴被烤熟。张昌仪在地上钉入四个铁子,将狗的四只爪子绑在橛子上,然后放出鹰鹞,鹰鹞把狗按在下面吃它的活肉,狗肉都被吃尽了狗还没死,号叫声极为凄厉,让人不忍心听下去。有一次,张易之张昌仪家时,很想吃马肠。张昌仪便牵过手下人的坐骑,破开马的肋骨,取出马肠,过了很长时间,马才死去。后来张易之、张昌宗被诛杀,百姓割下他们的肉,又肥又白像肥猪肉,人们将肉煎炙而食。张昌仪被打断双脚,摘下心肝后才死去,他的头被人割下送到京都。当时人们都说这是张姓兄弟残害马的报应。
家人作乱
张昌宗的弟弟张昌仪任洛阳市县令,他倚仗兄长的权势,每次到洛州长史衙门参拜,都不按规定在庭下站立,而是径直走上长史办公的大厅。有人私下贿赂张昌仪,求他办事,他都会答应。有一次,有一名姓薛的候选官员,拿着五十两金子和要求任职的文书拦住张昌仪的坐骑,贿赂他。张昌仪收下金子,到朝廷后把文书交给天官侍郎张锡。几天后,张锡不小心把文书遗失了,便问张昌仪求职者是谁。张昌仪骂他糊涂,说自己也记不得了,只要是姓薛的就给他官职。张锡畏惧他,只好找出姓薛的候选官员六十多人全部留下,给他们授与官职。
阿谀奉承
张易之、张昌宗权势滔天,很多人争相对他们阿谀奉承。宰相杨再思参加张昌宗哥哥司礼少卿张同休举办的宴会,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张同休拿杨再思开玩笑,说他的脸长得象高丽人。杨再思听了反倒很高兴,当即剪纸贴在帽子上,反披着紫色朝服,表演起高丽舞来,满座的人都大笑。当时有人称颂张昌宗长得漂亮,说张昌宗的脸长得像莲花一样。杨再思道,不是这样的。张昌宗问他为什么这么说,杨再思回答说,应当说莲花长得像张昌宗才对。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艳雪堂诗集 张易之 张昌宗.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6-18
列仙传 卷一.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6-20
武则天.豆瓣电影.2023-06-15
狄仁杰断案传奇 .豆瓣电影.2023-06-15
大明宫词.豆瓣电影.2023-06-15
龙珠风暴.豆瓣电影.2023-06-15
护国良相狄仁杰之京都疑云. 赵勇、田荣伟.2023-06-15
无字碑歌:武则天传.豆瓣电影.2023-06-15
太平公主秘史.豆瓣电影.2023-06-15
唐宫燕.豆瓣电影.2023-06-15
武媚娘传奇.豆瓣电影.2023-06-1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入宫受宠
推举太子
骄奢淫逸
权倾朝野
诬陷朝臣
天子庇护
弹劾谋反
神龙政变
人物评价
家族成员
人物作品
人物争议
相关轶事
乘鹤吹笙
集翠裘
残忍无道
家人作乱
阿谀奉承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