椵岛(
朝鲜语:가도,gado),又名平岛、稷岛、皮岛,位于鸭绿江口东之
西朝鲜湾中。岛屿面积19.2平方公里,全长795公里,位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枢纽处,地理位置重要。在17世纪时被中国明朝军队占据15年(1622年—1637年),作为牵制后金的基地。今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铁山郡栢梁面椵岛里。
椵岛,又称平岛、稷岛,在17世纪时曾以“皮岛”之名而为人熟知。据说明朝将领
毛文龙上岛后,因自己姓毛,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将该岛改称“皮岛”,类似的还有将附近的木米岛(身弥岛)改为“云从岛”(取“云从龙”之意)。另有说法是岛上多椵树(树),而该树在朝鲜俗称皮树(피나무,pinamu),所以又叫“皮岛”。此外很多中国书籍和地图将椵岛之“椵”字写为“椴”,亦为讹误。
椵岛的位置是北纬39°33′,东经124°38′,与铁山半岛南端相隔约4公里,面积19.2平方公里,海岸线35公里,形状极不规则,有很多小港湾,与东南面的炭岛之间的海峡有利于避风,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大船停泊之处。椵岛和周围的身弥岛、大和岛、薪岛、炭岛等一样,都是江南山脉下沉而形成的岛屿,主要由结晶
片麻岩构成,最高处烟台峰海拔345米。当地农业很不发达,史称“椵岛地皆沙石,无一片可耕处”,故其居民主要以
渔业为生,到了现代由于该岛对潮滩的开垦,所以也有一定的农业生产。农产品主要有大豆、玉米、大米,水产品主要有
康氏马鲛、
真鲷、民鱼、虾等。
朝鲜半岛曾有两座岛屿共享“椵岛”之名,其中位于
平安北道铁山郡的岛屿,因历史上的良马繁育而声名远扬。17世纪初期,明朝抗清将领
毛文龙率部抵达此地,鉴于其姓氏“毛”与“皮”的关联,赋予岛屿“皮岛”之名,由此成为后世历史叙述中的重要地标。
1621年,毛文龙在取得“镇江大捷”的辉煌胜利后,遭逢
后金军队的猛烈追击,被迫退守至朝鲜境内。在战略考量与生存压力之下,毛文龙最终选择椵岛作为新的军事据点,开启了岛屿历史的新篇章。
明朝晚期,椵岛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成为牵制后金、支援
朝鲜及安置
辽东流民的关键所在。毛文龙在此建立东江镇,不仅加强了岛屿的军事防御,也使之成为明朝在辽东地区的重要前哨站。
椵岛的政治重要性随着
毛文龙的军事行动及大量难民的涌入而愈发显著,迫使朝鲜王朝在对外支援与内部稳定之间进行微妙的平衡与博弈。
20世纪的
朝鲜战争再次将椵岛推上历史前台,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1年攻克岛屿,并于1958年撤离,为岛屿增添了新的现代战争记忆。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椵岛的战略重要性,也反映了它在不同的时代所承载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