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拉丁学名:Pagrus major),别名真赤鲷、铜盆鱼、加腊等,是
鲷科赤鲷属鱼类。一般体长为15-30厘米,一般体重0.3-1
千克。体呈长椭圆形,头大,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狭,圆凸。口中等大。体被弱
栉鳞。真鲷体为淡红色或棕色,稍带有绿色光泽,腹部为银色。在侧线附近背部散布着不规则的宝石蓝色小斑点,幼鱼斑点更明显。腹鳍边缘呈黑色,
尾鳍末端有一窄的黑色边。真鲷存在雌雄同体现象,会变性。寿命较长,可达30余龄
真鲷主要分布在
太平洋西北部,在
亚洲许多海域,如中国东海岸、
太平洋天狗吊、
日本全域、
韩国以及
越南等也有分布,并继续向南延伸到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海域。在大洋洲西岸也有分布。真鲷属于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可栖于水深10-200米的范围内。适应底质为礁石、沙泥、沙砾或
藻类丛生的海区。
真鲷是经济鱼类之一,肉肥而鲜美,无腥味,营养价值高,并且捕获方式多样。真鲷红色的鱼肉被认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常能在一些纪念或庆祝活动中见到它们的身影,这赋予了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并且它还可以作为
模式生物来评判海洋污染情况。
分类研究
关于真鲷的分类存在一些争议,其分类所在的属或种均有可能发生改变。
鲷科的系统发生,特别是鲷鱼的分类学研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荷兰动物学家特明克(Temminck)和德国动物学家施莱格尔(Schlegel)于1843年首次将真鲷命名为“Chrysophrys major”,属于金鲷属,两人同年将其改为“Pagrosomus major”,最终定为“Pagrus major”,这也是目前使用最广的拉丁名。
金赤鲷(Pagrus auratus)与真鲷差异极小,两者被认为是极为相似的物种,对这两个种的分辨一直存在争议。1990年,
澳大利亚研究者鲍林(Paulin)认为日本研究者所称的“Pagrus major”与“Pagrus auratus”是同一物种,应采用统一的命名方式,但日本研究者并没有接受他的分类。日本科学家田畑(Tabata)对真鲷和金赤鲷进行了RFLP分析以及线粒体DNA控制区的测序,认为这两个种并未达到种级分化,只达到
亚种级分化。此结论也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佐证,认为真鲷应被视为金赤鲷的亚种,命名为P.auratus major,但这种分类及命名并未得到广泛的承认与应用,仍需进一步更为精确的研究判断。
形态特征
真鲷成年一般体长为15-30厘米,已发现的最大体长为100厘米;一般体重为0.3-1
千克,已发现的最大体重为9.7千克。真鲷体长为体高的2.1-2.8倍,为头长3.1-4倍。体呈长椭圆形。头大,头长为吻长2.3-3倍,为眼径3.4-5倍。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狭,圆凸。口中等大。两额前端具犬状齿4-6个,两侧具圆形
臼齿各2行,内杂以不规则粒状齿带。犁骨、腭骨及舌上无齿。食道粗而短,胃明显而发达,且分化成明显的贲门部、盲囊部和
胃窦;肠道短,具有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消化道。
真鲷背鳍有12根鳍棘,9根软棘条,鳍棘没有拉长成细丝。臀鳍有3根鳍棘,8根软棘条;
胸鳍有15根软棘条;腹鳍有1根鳍棘,5根软棘条;
尾鳍有17根软棘条。臀鳍与背鳍软棘条部相对,背鳍及臀鳍基底具发达的鳞,其他各鳍基部被细鳞。胸鳍位低,第3-4软棘条较长末端达臀鳍起点前。腹鳍位于胸鳍下方。尾鳍分叉。侧线鳞56-60,8/16。前鳃盖骨边缘平滑。第一鳃弓上鳃耙钝短,鳃耙数7-8+9-10。体被弱
栉鳞。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真鲷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
太平洋西北部,并继续向南延伸,在大洋洲西岸也有分布。在
亚洲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度、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中国等国家的海域,在
澳大利亚沿岸海域也有分布。
中国分布
在中国,真鲷主要分布在
渤海、
黄海、
东海闽南地区近海和闽中南部沿海的区域,不同区域的渔期略有差异。真鲷是中国的名贵鱼种,已实现人工养殖,并逐渐形成养殖规模。在厦门、山东、
江苏省及台湾沿海区域均有人工育苗与养殖研究。
栖息环境
真鲷属于近海暖水性底栖鱼类,可栖于水深10-200米的范围内,但常栖息于水深30-90米的范围内,因为温度和盐度较高且稳定,最适水温为20-28℃。底质较硬或较软的环境均可以适应,如底质为礁石、沙泥、沙砾或
藻类丛生的海区。幼鱼主要生长在较浅的水域,成鱼则适应更深的水域,会在春末和夏季迁移到较浅的水域产卵。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真鲷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真鲷摄食量随个体生长、体重增加而增加,同时摄食量和体重的比值随个体的生长发育而呈下降趋势。真鲷在幼鱼阶段摄食有明显节律性,白天摄食量大于晚上,且早晨为摄食高峰期,这表明其摄食应属于白天摄食类型且偏于晨昏型。真鲷具有这种节律性可能与环境光照条件有关。真鲷食物范围较广,常以底栖
甲壳亚门、
软体动物门、棘皮动物、小鱼、
头足纲及
藻类等为食,尤其喜食甲壳类,有较强的耐受饥饿能力。真鲷摄食最适水温为20-28℃,低于14℃时食欲减退,水温低于11.5℃时,真鲷几乎不摄食。夏季水温30℃以上时开始不适应,食欲减退。
节律行为
真鲷保持集群行为,通常成群栖息生存。真鲷群体会随着季节改变成群洄游,变化其
栖息地。真鲷属于
变温动物,成鱼在春末和夏季游到较浅的水域产卵,故幼鱼主要生活在浅海中。每年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左右,真鲷在较温暖的海域越冬,之后开始生殖洄游。游速较快。真鲷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白天的活动较夜晚更加频繁。
防御行为
真鲷在固定区域活动范围较小,行为较迟钝,对其他鱼类无攻击行为。
生长繁殖
真鲷雌鱼一般3龄性成熟,雄鱼2龄性成熟,某些地区
种群稍晚一些,通常雌鱼3-4龄性成熟,雄鱼2-3龄性成熟。真鲷寿命较长,可达30余龄,但不同水域真鲷生长状况不一。真鲷存在雌雄同体现象,会变性,有先雌后雄型与先雄后雌型。处于生殖期的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松弛、红润。按压处于生殖期的腹部时会有精液流出。真鲷通常在河口域产卵,是分批产卵的鱼类。在4-6月间会向较浅水域迁移产卵,卵为分离浮性卵。真鲷产卵时间不定,4月日落前2-3小时产卵,5月下旬为日落后2-3小时产卵,也有在早晨2-5时产卵。一次产卵为1万-2万粒。
中国沿海真鲷有两种生殖类型,第一种栖息在
台湾海峡北部的平潭牛山渔场以北到
黄海渤海海区,是春季生殖类型,即4-5月进行生殖活动,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进行生殖洄游。第二种栖息在台湾海峡南部的厦门五通渔场以南至
北部湾,是秋冬季生殖类型,即10-12月进行生殖活动,约在每年3月以后从越冬海区向内海巡游。
真鲷
受精卵的水分含量达92.6%,18-24℃温度范围内都很适宜真鲷受精卵的孵化,是其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初孵仔鱼上浮,开口后开始下沉,至卵黄囊消失下沉速度达到最大。2日龄真鲷即开始摄食。真鲷仔鱼期栖息于内湾的海藻底,幼鱼期开始扩大其栖息范围。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真鲷,亲鱼应选择体形完整、色泽正常、健康有活力、摄食好、处于成熟期的鱼种,真鲷成鱼常在传统网箱中养殖,也可在深水网箱中养殖。网箱可放置于无污染、水质好、水流适中、潮流平稳的海湾。日常要测定水温、盐度等参数,检查网箱情况要定期观察鱼群的摄食与活动情况,发现病鱼死鱼及时分析原因并处理问题。真鲷鱼苗常用水泥池养殖,流水培育,亲鱼交配产卵后收集
受精卵,洗涤静置,选上浮卵子,
计数孵化。孵化时要遮光,并定期清洁,去除粘液与死卵。孵化水温控制在18-20℃。
鱼苗培育用水应为二级砂滤的海水,水温18-26℃,酸碱度为7.8-8.2,偏碱,光线柔和均匀,换水量随鱼苗的生长逐步增加。苗种饲料主要有
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轮形动物(
轮虫)、
卤虫属(Artemia salina)和微颗粒配合饲料。饲料颗粒应大小适口,投喂要及时,应少投勤投。
在成鱼运输过程中,可采用具有封闭式循环水系统的活鱼运输船,在合适条件下可以达到极高的成活率。
病害防治
淋巴囊肿病
病原体为DNA型病毒,病鱼体表皮肤以及鳍上出现水泡状肿胀物,偶而也在鳃丝、咽和肠壁、肝和脾等器官组织上出现,未有直接致死病例,但影响鱼体生长,降低产品的商品价值。
防治:发现病鱼立即焚毁消灭,同时改善养殖条件与操作。
主要发生于冬季,病鱼体色黑化、褪色,鳍部充血,前额体表出现溃疡,眼球突出,角膜白浊,眼房房水充血明显,肠管发炎、肝肾病变明显,内脏有点状出血,呈贫血症状。
防治:主要采取预防措施,投喂优质饵料,并定期投喂复合
维生素药剂和抗生素类药物,冬季进行药浴。
物种保护
真鲷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真鲷是经济鱼类之一,并且具有营养价值。真鲷肉肥而鲜美,无腥味,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
生理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另外,真鲷具有红色的鱼肉,这一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食用鱼。在日本,人们在各种仪式和庆祝活动中都很需要它。真鲷还可以作为
模式生物来检测海洋环境中的雌激素,从而评判海洋污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