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读存储器(英文名: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信息一旦被写入后,会固定存储起来,只能读取信息而不能写入,断电后不会丢失数据。非易失性存储器所存数据通常是在装入整机前写入的,不像随机存储器能快速方便地改写存储内容。只读存储器所存数据稳定,断电后所存数据也不会改变,并且结构较简单,使用方便,常用于存储各种固定程序和数据。
只读存储器按数据
写入方式特点不同可分为固定ROM、一次性可编程ROM(PROM)、光可擦出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2PROM)和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
只读存储器应用广泛,例如早期个人电脑的开机程序(操作系统)或其他各种微电脑系统中的轫体(Firmware)所使用的硬件都是ROM。ROM最初采用分立元器件制造,后来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制造。
基本结构
ROM的基本结构,ROM主要由地址译码器、存储体、读出线及读出放大器等部分组成。ROM是按地址寻址的存储器,由CPU给出要访问的存储单元地址ROM的地址译码器是与门的组合,输出是全部地址输入的最小项(全译码)。n位地址码经译码后2种结果,驱动选择2个字,即W=2。存储体是由熔丝、
二极管或
晶体管等元件排成W*m的二维阵列(字位结构),共W个字,每个字m位。存储体实际上是或门的组合,ROM的输出线位数就是或门的个数。由于它工作时只是读出信息,因此可以不必设置写入电路,这使得其存储单元与读出线路也比较简单。
工作过程
下图给出ROM的工作过程,CPU经地址总线送来要访问的存储单元地址,地址译码器根据输入地址码选择某条字线,然后由它驱动该字线的各位线,读出该字的各存储位元所存储的二进制代码,送入读出线输出,再经数据线送至CPU。
特点
只读存储器的特点是只能读出不能随意写入信息,在主板上的ROM里面固化了一个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称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系统的加电自检、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的驱动程序及引导操作系统。
种类
ROM有多种类型,且每种只读存储器都有各自的特性和适用范围。从其制造工艺和功能上分,ROM有五种类型,即掩膜编程的只读存储器MROM(Mask-programmedRO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电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EEPROM(Elec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和快擦除
随机存取存储器(Flash Memory)。
掩膜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掩膜只读存储器(Mask ROM)中存储的信息由生产厂家在掩膜工艺过程中“写入”。在制造过程中,将资料以一特制光罩(Mask)烧录于线路中,有时又称为“光罩式只读内存”(Mask ROM),此内存的制造成本较低,常用于电脑中的开机启动。其行线和列线的交点处都设置了MOS管,在制造时的最后一道掩膜工艺,按照规定的编码布局来控制MOS管是否与行线、列线相连。相连者定为1(或0),未连者为0(或1),这种存储器一旦由生产厂家制造完毕,用户就无法修改。
MROM的主要优点是存储内容固定,掉电后信息仍然存在,可靠性高。缺点是信息一次写入(制造)后就不能修改,很不灵活且生产周期长,用户与生产厂家之间的依赖性大。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允许用户通过专用的设备(编程器)一次性写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一般可编程一次,PROM存储器出厂时各个存储单元皆为1,或皆为0。用户使用时,再使用编程的方法使PROM存储所需要的数据。
PROM的种类很多,需要用电和光照的方法来编写与存放的程序和信息。但仅仅只能编写一次,第一次写入的信息就被永久性地保存起来。例如,双极性PROM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熔丝烧断型,一种是PN结击穿型。它们只能进行一次性改写,一旦编程完毕,其内容便是永久性的。由于可靠性差,又是一次性编程,较少使用。PROM中的程序和数据是由用户利用专用设备自行写入,一经写入无法更改,永久保存。PROM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合小批量生产,常用于工业控制机或电器中。
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可多次编程,是一种以读为主的可写可读的存储器。是一种便于用户根据需要来写入,并能把已写入的内容擦去后再改写的ROM。其存储的信息可以由用户自行加电编写,也可以利用紫外线光源或脉冲电流等方法先将原存的信息擦除,然后用写入器重新写入新的信息。 EPROM比MROM和PROM更方便、灵活、经济实惠。但是EPROM采用MOS管,速度较慢。
擦除远存储内容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电的方法(称电可改写ROM)或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称光可改写ROM)。光可改写ROM可利用高电压将资料编程写入,抹除时将线路曝光于紫外线下,则资料可被清空,并且可重复使用,通常在封装外壳上会预留一个
石英透明窗以方便曝光。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电可擦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是一种随时可写入而无须擦除原先内容的存储器,其写操作比读操作时间要长得多,EEPROM把不易丢失数据和修改灵活的优点组合起来,修改时只需使用普通的控制、地址和数据
总线。EEPROM运作原理类似EPROM,但抹除的方式是使用高
电场来完成,因此不需要透明窗。 EEPROM比 EPROM贵,
集成度低,成本较高,一般用于保存系统设置的参数、IC卡上存储信息、电视机或空调中的控制器。但由于其可以在线修改,所以可靠性不如 EPROM。
快擦除读写存储器( Flash Memory)是
英特尔90年代中期发明的一种高密度、非易失性的读/写半导体存储器它既有EEPROM的特点,又有RAM的特点,是一种全新的存储结构,俗称快闪存储器。它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首次推出,快闪存储器的价格和功能介于 EPROM和EEPROM之间。与 EEPROM一样,快闪存储器使用电可擦技术,整个快闪存储器可以在一秒钟至几秒内被擦除,速度比 EPROM快得多。另外,它能擦除存储器中的某些块,而不是整块芯片。然而快闪存储器不提供
字节级的擦除,与 EPROM一样,快闪存储器每位只使用一个
晶体管,因此能获得与 EPROM一样的高密度(与 EEPROM相比较)。“闪存”芯片采用单一电源(3V或者5V)供电,擦除和编程所需的特殊电压由芯片内部产生,因此可以在线系统擦除与编程。“闪存”也是典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其浮置栅中所存电子可保存100年而不丢失。
目前,闪存已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移动存储器,如U盘及数码相机/摄像机所用的
存储卡等。
一次编程只读内存
一次编程只读内存(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OTPROM)之写入原理同EPROM,但是为了节省成本,编程写入之后就不再抹除,因此不设置透明窗。
工作原理
地址译码器根据输入地址选择某条输出(称字线),由它再去驱动该字线的各位线,以便读出字线上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代码。下图a是以熔丝为存储元件的8×4ROM(通常以“字线×位线”来表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原理图。它以保留熔丝表示存入的是“0”,以熔断熔丝表示存入的是“1”。例如,存入字1的是“1011”。在ROM中,一般都设置片选端(也有写作的)。当=0时ROM工作;当=1,ROM被禁止,其输出为“1”电平或呈高阻态。用来扩展ROM的字数。
ROM的地址译码器是与门的组合,它的输出是全部地址输入的最小项。可以把译码器表示成图b所示的与阵列,图中与阵列水平线和垂直线交叉处标的“点”表示有“与”的联系。存储单元体实际上是或门的组合,ROM的输出数即或门的个数。译码器的每个最小项都可能是或门的输入,但是,某个最小项能否成为或门的输入取决于存储信息,因此存储单元体可看成是一个或阵列。由上分析,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看ROM的结构:它由两个阵列组成——“与”门阵列和“或”门阵列,其中“或”的内容是由用户设置的,因而它是可编程的,而与阵列是用来形成全部最小项的,因而是不可编程的。
ROM的形式也有多种。一种是熔丝型ROM,ROM制造厂提供的产品保留了或阵列的全部熔丝,由使用者写入信息,随后存储内容就不能更改了,这类ROM称为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简称PROM。另一类ROM是信息写入后,可用紫外线照射或用电方法擦除,然后再允许写入新的内容,称前一种ROM为可改写ROM,简称EPROM,称后者为电可改写ROM,简称EEPROM。还有一类ROM的存储信息是在制造过程中形成的,
集成电路制造厂根据用户事先提供的存储内容来设计光刻掩模板,用制造或不制造存储元件的方法来存储信息,这类ROM称为“掩模型只读存储器”,简称MROM。
使用范围
由于ROM具有断电后信息不丢失的特性,因而可用于
计算机启动用的BIOS芯片。EPROM、EEPROM和Flash ROM(NOR Flash 和 NAND Flash),性能同ROM,但可改写,一般读比写快,写需要比读高的电压,(读5V写12V)但Flash可以在相同电压下读写,且容量大成本低,如U盘MP3中使用广泛。在计算机系统里,RAM一般用作内存,ROM一般作为固件,用来存放一些硬件的驱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