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父
叶志刚所著书籍
《北大教父》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7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志刚。
图书简介
本书翔实地记录了一个又一个少年在作者身边完成人生蜕变的全过程,揭示了作者调查的,孩子不爱学习的表象背后的,令人震惊的真相。本书作者用独树一帜的教育方案代替说教,并让孩子完成了看似完全不可能完成的超高强度学习任务,激发了孩子的无限可能,让家长和老师震撼不已。作者完全接纳和肯定孩子的个性,将这些在别人眼里如同洪水猛兽般可怕的个性变成孩子脱胎换骨实现腾飞的基础,并让孩子收获受用终身的财富。这些给孩子带来可观变化的教育方案及详细实践细节的披露,不仅对处于困境中的老师和家长如同雪中送炭,同时也为对孩子非常满意的师长提供重新评估孩子和构建孩子未来的重要参考。无论你的事业多么如日中天,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凄凉。
内容简介
叶志刚:中国精英子女教育行业开创者。
迄今为止叶志刚已为49个政商界精英家族成功培养接班人,被学生家长称为“教父”。
本书为叶志刚首度公开自己的教育心得,堪称一部最实用、最权威的精英家庭的男孩教育书。
"这个社会太残酷了,以至于每个人都需要两个父亲来照顾。"——《教父
作者简介
叶志刚,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青年教师,从教十一年来,他成功解决了众多极为棘手的教育难题,被《中国日报》誉为曼托,被他的学生家长称为孩子的“教父”。
叶志刚在教育过程中最注重“有效”并将之付诸实践,这与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实践不谋而合。他的每一个教育方案都是在对学生进行详细调查后,才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并且方案只专属于这一个孩子。他用各种匠心独具的社会实践活动,解决了学生们的发展动力和人生目标问题,在他的引导下,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发生了令人叹服的变化……
“我们研制的是发动机,是飞机起飞的前提。”——叶志刚
图书目录
第一章怎样教育网瘾少年
第二章怎样教育小霸王
第三章怎样教育留学失败的孩子
第四章怎样教育孤僻懦弱的孩子
第五章怎样教育豪门子弟
第六章怎样教育寒门子弟
第七章怎样说服孩子上耶鲁大学
第八章怎样教育自闭症
第九章我的成长历程
第十章怎样经营教育机构
第十一章怎样建立教育机构和家长间的相互信任
第十二章怎样和学生的父母打交道
第十三章怎样从教育机构得到更好的服务——对家长的进言
第十四章怎样步入我们这个行业——对年轻人的进言
第十五章我的教育思想
第十六章怎样取得“革命领导权”
第十七章怎样发现主要矛盾
第十八章怎样通过社会活动解决主要矛盾
第十九章怎样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文摘
第一章怎样教育网瘾少年
据说,无论是同学、老师、亲友还是父母,只要谁跟他意见相左,轻者他张嘴就骂,重者抬手就打,孩子的妈妈和姥姥挨打最多,他们家的亲戚都怕他,保姆阿姨也特别怕他,如果保姆阿姨做菜的味道有一点不对了,他就会把菜饭砸在保姆的脸上。
据说,补习老师给他上课时,他会故意在屋子里乱跑,一节课45分钟,光是抓他就得花40分钟,要是老师把他逼得紧了,他就会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一抬手把老师的眼镜打得粉碎,然后笑着看着老师流血的眼角说:“去,找我妈给你配一副水晶的!”
当孩子妈妈在奢华的酒店办公室尴尬地挽起衣袖向我展示胳膊上一块块被孩子打的紫色伤痕时,我才相信原来以上的传言都是真的!
小民还有个问题就是他从不与人交流。除了要吃什么和买什么以外,基本不说话,你永远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孩子,又怎么帮助他呢?我觉得事不宜迟,马上进行第一步:渗透。
当时孩子妈妈给他找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个家教,英语家教刚刚被小民气走,我就以英语家庭老师的身份渗透到孩子的身边。
当我第一次见到小民的时候,他在上物理课,当时他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边上是一个六十多岁的男老师跪在他的床头拿着课本给他上课,并且时不时赔着笑对他说:“来,咱们睁开眼睛看一看,看一看这个公式。”小民睁开一只眼说:“把书拿近一点!”
18天以后小民突然说什么都不学了,他把所有的老师都赶出门外,除了我。(小民的姥姥写给我的信)
每天上网16个小时到底是不是网瘾网瘾的孩子在症状上都体现为过度上网,但导致网瘾的原因却千差万别,帮助他们戒掉网瘾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上的教育计划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我们要戒除网瘾,就先要弄清楚孩子到底是不是网瘾。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瘾”。
“瘾”是一种特殊的人生状态,这种状态要有两个因素构成:第一,习惯对自身的利益造成了损害;第二,自己想改变,却无力自拔。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如果一个人就是喜欢做一件事,比如打麻将,他由于沉溺其中而损害了自己的健康,但他不以为然,没有丝毫想要回头的意思,他很快乐,他对自己的现状不想改变,这就不是瘾,只是坏习惯;可如果这个人想脱离却无力自拔,这时我们才可以说他有“瘾”。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截然不同。如果不是“瘾”,仅仅是因为家人们看不下去了便强制执行,那无异于让温斯顿·丘吉尔戒烟、让李白戒酒,后果可想而知。
小民那时整天不说话,不跟任何人交流,每天晚上玩游戏玩到十点多,然后第二天早上六点钟起床继续玩,之前他从没有和任何人谈起过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困扰,你永远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小民到底有没有改变的意愿。
一声叹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革命如此,教育亦是如此,如何才能找到答案?要找到答案就必须深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很快我们住到了一起,豪宅里又多了一个“网瘾青年”。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我早晨五点钟起床,在书房看书。六点钟的时候,小民的卧室里传出了动静,他醒了却没有起床,薄薄的朝阳透过窗纱照进屋内,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这时我听见一声叹息从他的卧室里传了出来,“唉!”听到这声叹息,我的心像是被电击了一般!我的脑子在飞快地思考:小民为什么会叹息?什么样的人会叹息?或者一个人遇到了什么状况会叹息呢?
我觉得一定是这个人内心的想法与他所处的现实不一致,并且他觉得无力改变的时候,他才会叹息!于是我非常肯定地得出了结论:小民的内心是想改变的,他对自己的现状是不满的,他是网瘾!
没有网瘾,只有主要矛盾
小民的家长认为孩子产生网瘾的原因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要戒网瘾先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请最优秀的老师给孩子补课。
通过对小民想改变却打骂父母和家教老师、把众多老师都赶出门外却只让我留下这些现象进行矛盾论的分析后,我做出以下三个判断:
第一,小民的主要矛盾并不是学习和网瘾之间的矛盾,不然之前他不会接受父母安排老师为他补课。
第二,他需要有人帮他解决内心中的矛盾,不然他不会请我留下。
第三,学业的失败、重度网瘾的症状、对周围人的打骂掩盖了真正的矛盾。
这些论断直接明确了我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排除干扰,继续了解真相。
托马斯·艾略特说:“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着首次般的了解。”
谜底浮出水面,揭开网瘾背后的辛酸有一天我们在一起玩网络游戏,小民突然开口,对我说:“你玩游戏挺厉害!”
我说:“这算什么,我不但玩游戏厉害,预测未来更厉害!”
小民停了下来,他猛地抓住我的手说:“你要是能猜对一件事我就服你!”说着他从衣柜的最里面拿出一个相框,上面是一张毕业合影。
小民说:“这是我小学毕业的合影,上面有一个我喜欢的女生,你要是能猜出来是哪一个我就服你,我就把所有的心里话都告诉你!要是猜不中,以后就别跟我吹牛!”
我说这容易,我接过相框,上面有四行人,我指着最上面那行说:“肯定不是这行的。”
小民说:“废话!这行都是男的!”
我又指着最下面一行说:“肯定不是这行的。”
小民说:“废话!这行都是老师!你他妈到底行不行!”他有点不耐烦了。
我指着中间两行里的一个女生说:“就是她!”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小民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惊讶的表情,他一把夺过相框,把它紧紧地搂在胸前,在巨大的客厅里来回奔跑,泪水顺着脸颊滴落在大理石地面上,当他精疲力尽再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对我的信任。他问我:“叶哥,我服了。这事儿谁都不知道,您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我看着他说:“讲讲你的故事吧。”
原来小民上三年级时,同桌是一个叫小静的女孩,他们两家住得很近。
小静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小民,给他讲不懂的题,叮嘱他要记得完成作业;小民很感激她,也会经常主动给小静带好吃的、帮小静拿东西一起上学。
渐渐地,小民发现自己上课时会不由自主地看小静,每天早晨起来都希望能早点见到她。
小民知道自己喜欢上了小静,但他不敢和小静说,怕一旦小静不同意就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可没有不透风的墙,小静还是知道了,她拒绝了小民,说咱们都太小了,应该好好学习。
小民说那好吧,咱们还是做朋友,等我长大了就娶你!小静羞涩地低下了头。
可没过多久小民却听同学说小静和小斌搞对象了,小斌是学校出了名的的坏学生。小民很难相信自己心中的白雪公主竟会和这样的学生在一起,而且违背了她当初的“诺言”!
当小民看到小斌和小静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小民崩溃了。开始他找小静,小静总是躲着他,后来小静远远地一看到小民就转身跑开。
不久之后,一天下午放学,小民被几个埋伏在校门口的不良少年袭击了。
从此,小民不愿上学,不愿再见到小静,不愿回忆从前的一切。
他拼命上网,不给自己一点闲下来的时间,在痛苦的现实和氤的网络世界中,一晃就是五年!
“叶哥,这么久了,我头一回觉得自己是男的!”五年的时光已经将小民的自信和尊严消耗尽,要将小民拖出泥潭,不但要让他对我充满信心,还要让他对自己有信心!
如何才能让一个青少年对自己有信心呢?我总结了八个字:说想说的,做该做的。于是我策划了一个行动:
晚上19:30,我对小民说:“你现在想不想小静?”
“想,特别想!”
“你有话要对她说吗?”
“嗯,有!我有很多话对她说,我想说我……(此处省略几百字)
可是我不敢面对她!”
“你整理一下自己刚才的话,有几个要点?”(概括归纳能力很重要,需要在生活中培养。)
“嗯,有三个:第一,我喜欢你;第二,不要和小斌在一起;第三,为了和你在一起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开始行动!”
“叶哥你要干什么?”
“你知道绝大多数男人的痛苦源自哪里吗?”
“哪里?”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在困境中传授人生哲学。)
我拉着小民立刻下楼,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小静家的楼下。
我鼓励他自己上楼敲门,小民毫不犹豫地上了楼。
十五分钟后小民从楼上下来了,表情激动。
“三个要点都说全了吗?”(没说全我就让他再上楼说。)
“都说全了。叶哥,真他X爽!”
“呵呵,小静怎么说?”
“他们家人都吓傻了,净听我说了,后来她爸急了,让我滚出去!”
“现在感觉怎么样?”
“叶哥,这么久了,头一回觉得自己是个男的!”小民紧紧地抱着我,号啕大哭。
过了一会儿等小民平静下来,我问他:
“为什么想让小静离开小斌和你在一起?”
“他是个坏孩子!而且我比他强!”
“你比他强哪儿了?”
“我比他善良!”
“你知道吗,小静和小斌分手了,她现在和小舟在一起,知道小舟吗?”(学校里的情报工作很重要。)
“小舟?他原来是我们班的前十,人挺好的。”
“你比他强哪儿了?”(指出矛盾,引发思考,促进改变。)
“……”
“一个男人要得到幸福,首先要问自己:‘我比别的男人强哪儿了?’然后再问自己:‘女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男人?’”(训练孩子的思维方式)
“嗯。”
“我昨天去了趟你们学校(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与班主任的协调),这上面是从前的同学们对你的评价,你看一下。”我递给小民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
优点:1.有时很热心地帮助同学(小民的内心实际上是很柔软、很有同情心的);
2.慷慨大方。
缺点:1.太爱上网;2.打人骂人;3.总是愁眉苦脸;4.不学习;5.走路姿势很怪(小民小的时候营养不良,加上父母疏于管理,所以他走路总是一颠一颠的)。
“把纸条上的优点保持住,缺点改了,你就完美了。”
“那小静就会喜欢我了?”
“一个男孩儿学习好、身体好、气质好、有礼貌,家境又好、出手大方、为人仗义谁不喜欢?整不好男的都会爱上你!”
“叶哥,你又开玩笑!”
“这可不是开玩笑!你想想,你现在好好改变自己,不久的将来,念着好大学的你手拿99朵玫瑰,开着家里的‘大奔’,身穿西装,脸上带着温文尔雅的微笑,去接小静,那该是什么景象啊!”(描绘细腻的、几乎真实可见的景象,激励孩子。)
黑暗中,小民的眼中闪着迫切的光芒。
“唉!单靠我自己够呛,叶哥你能帮我吗?”(教育成功的标志——孩子主动求助!)
“看你值不值得帮了!”(美国政治家佩因曾说过:“得之太易者必不被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方有价值。”)
“我给你打洗脚水!”(没有人会珍惜白来的东西,教育者要保持与被教育者付出与接受的动态平衡。)
“好。”
这个夜晚,小民睡得格外香,而我在隔壁书房,构思着一个又一个计划来帮助小民改掉他身上的5个坏习惯。
第二天小民说,昨晚的梦中出现了读名校的自己手拿玫瑰,从“大奔”上下来向小静走去,小静也微笑着向他跑来……
正如美国作家佛格森所说,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戒除网瘾,剥茧抽丝
尽管小民开始主动要求让我帮助他改掉身上的5个缺点,尽管我相信他是真诚的,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更是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这样的孩子极其任性,做事虎头蛇尾,变数极大,如何让这样的孩子戒掉网瘾呢?
戒除网瘾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让小民深陷一种网络游戏
和小民住在一起以后,我鼓励他专攻一种网络游戏,让他把什么《传奇》呀、《红月》呀通通放弃,专攻《石器时代》。(后来小民的作文记录了当时的情况)
我鼓励他、帮助他,甚至跟他一起玩这个网络游戏,使他在游戏上获得的成就感越来越强,也越来越迷恋这款游戏,这款游戏的账号等同于他的生命。
我们最后达到了140级满级,这是这款游戏的最高级别!我们在游戏中的声望当时在东北三省排第一。
这个时候小民的家族传出声音,他们不能理解我的做法,认为孩子不但在学业上没有长进,我反而让孩子陷入到更深的网瘾中。这种责难声不断传来,那个时候我的压力很大。
以钓鱼为例,钓之前,人们会先去给鱼找些它们爱吃的东西,再把这些吃的弄成适合鱼咬的大小,然后选择一天中合适的时间和鱼钩一起丢进鱼池。但这些步骤在鸟类们看来是与目的极不相符的。
即便在大家都无法理解我的做法的情况下,小民的父母仍然保持着对我的绝对信任,他们鼓励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他们坚信我有我的道理,最终我会取得成功。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从始至终的信任,实际上是使小民最终能够彻底转变的前提。
首先为什么我鼓励小民只玩一种网络游戏呢?因为这样就会让孩子把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一件事情上面,相当于让孩子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日后戒除网络游戏的时候便于我集中力量对付这一个目标,避免出现需要左右开弓、分散力量对付多个目标的尴尬局面。
其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经历由弱到强、盛极而衰的过程的,玩网络游戏也一样,我们一开始玩网游的目标都是成为第一高手,可当你成为了第一高手,独孤求败的时候,恰恰是游戏给你带来的乐趣最少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离开的时候。所以我认为:彻底戒除网瘾必须从深陷网瘾开始。
我们不要一谈到网瘾就想把孩子隔离起来或者送到训练营里去遭罪,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合理使用网络而不是让他们远离网络。教育工作者要陪伴孩子,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从网络中走出来,在这个过程上耗费时间是绝对值得的。“网瘾少年们”在戒掉网瘾以后会对许多事物都有超越同龄人的认知,反而避免了走弯路。所以他们看起来在网络上浪费了时间,可从前曲折的成长经历又会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节省时间,所以,我经常对孩子们说:对于男人来说没有弯路可言。
“让小民深陷一种网络游戏”这个目标完成以后我们就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由网络游戏到单机游戏
单机游戏指仅使用一台计算机就可以独立运行的电子游戏。区别于网络游戏,单机游戏玩家不联入互联网即可在自己的电脑上玩游戏,还可以与同一个屋子内的其他电脑进行多人对战。
因为其不能联入互联网而互动性稍显差了一些,但单机游戏往往比网络游戏的画面更加细腻,剧情也更加丰富、生动。在游戏主题的故事背景下展开的一系列游戏体验,往往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单机游戏的好处还在于较不易上瘾,不会牵扯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更注重休闲娱乐性,而网络游戏的吸引力在于:
第一,低成本的改变,可以回头的人生根据2003年对100名《石器时代》爱好者的调查,我发现:96%的玩家在网络游戏中扮演的人物比他们本人具有更多的美德。
游戏玩家会把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个性需要改变的部分在他所操作的游戏人物的身上体现出来,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施展的个性在网络世界充分发扬光大。
比如说,一个有网瘾的人在生活中很孤僻,没什么朋友,那他一定会在网络中多结交一些朋友;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懦弱、常受欺负的人,他会让自己的网络人物具有英雄气概、仗义疏财,甚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这种巨大改变仅仅需要一个小时两块钱,改变成本如此低廉!在网络上,人生可以回头,失败了随时可以重来。网络游戏很好地弥补了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弥补的缺憾。
第二,与他人真诚紧密的联系
网络游戏庞大的在线人数和广阔的游戏地域使玩家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他们朝夕相处、并肩作战。
“感觉好”是他们交友的唯一准则,这是多么纯粹的朋友关系呀。
第三,公平的游戏环境
网络游戏世界中一切事物的基础是数字,而且很透明,吃亏占便宜都在明处,想成功就要多买点卡多花时间。
透明、成功之路只有一条、成功之路谁都可以走,这一切营造了一个有秩序的令人向往的公平的社会环境。
第四,及时的数字化的激励系统
在游戏中,你的每一次杀敌打怪,你在游戏中的每一秒钟都被精准地记录下来,你每时每刻都能通过增长的数字看到自己的进步,你累了休息一段时间再回到网上你的财富和经验也不会缩水,大家见到你回来了都热烈地欢迎!这一切都带给你信心,每时每刻都觉得温暖。
所以,网络游戏实际上是社会活动戏剧性的重演。
网络游戏的激励系统是戒网瘾无法从培养学习兴趣开始的根本原因。网瘾少年都是有上进心的孩子,都是希望做出改变、不怕吃苦的人。孩子不是在与电脑游戏,而是在与人游戏,所以戒除网瘾等于要戒掉与他所信赖的人的联系,要戒掉这些何其难也!只可惜网络终是一场空,现实与虚拟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小民的网瘾必须戒掉。
在理顺了上面这些之后,我稍作准备,策划了下面的行动。
我精心挑选了几个人,让他们跟我和小民同吃同住。
每天我们都去同一个网吧玩游戏,开始时各玩各的,但每次离开前的半个小时我们都会玩同一款游戏:《战地1942》。
我们天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起冲锋陷阵,每天都玩得昏天黑地,那种快乐让我们迅速融合成了一家人。
渐渐地我们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玩单机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多。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几个人一起联机玩游戏就弥补了单机游戏相比网络游戏的缺陷,取代了网络游戏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紧密的优势,而且比网络游戏中更真实,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
这些被学校主流群体排斥在外的网瘾少年为了找到能和他们一起玩的朋友,自然会到网络中去,尽管在网络中交朋友彼此都很真诚,但他们的交往还是相当受限。
现在的小民呢,不但能玩游戏,而且能够接触到电脑画面中一个一个士兵背后的活生生的操作者,并且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们对小民很关注,我们对他的不足提出建议,并对小民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集体的鼓励。
所以您说他是爱玩网络游戏还是单机游戏呢?他是喜欢生活在网络世界里还是我营造的现实世界中呢?渐渐地他就觉得网络游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而且喜欢每天都与我们在一起。
这样就基本上完成了网络游戏与单机游戏之间的过渡。但这种过渡是不彻底的。
小民还是个孩子,孩子是不会下决心彻底戒掉网络游戏的。
那么怎么才能让他彻底戒掉网络游戏呢?
我思考:什么能让一个恋爱中的男孩儿作出彻底改变?
答案只有一个:女孩儿。
“男人改变世界,女人改变男人的世界观。”
开始行动!
下午15:00
“小民,来一下,叶哥有话跟你说。”
“来了,叶哥!”
“小民,你说咱们一群男人整天生活在一起多没意思呀,你得追求自己的幸福呀!”
“叶哥,您是说我和小静的事吧……我特别想她,可现在每天连她人也看不着,没办法。”小民无奈地摇头。
“你想不想天天都能见到她?而且每次见到她时她都冲你笑?”
“叶哥,恩人哪!我做梦都想!您真的有办法吗?”小民扑上来,夸张地倒地抱着我的腿。
“我让小静她妈妈带她去影楼拍一套写真,叶哥给这套写真放大做成真人大小的水晶画,你看好吗?”
“太好了!”小民激动得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不过这事儿有点不太可能吧?她妈妈怎么可能同意为咱们拍一套写真?”小民突然停下来说。
“这事叶哥去办,但确实存在一个难题。”
“什么难题?”
“钱!”
“叶哥,你说多少?”
“5000。”
“小意思!钱的事最好办!”小民得意地看着我。(我心想你得意得太早了。)
“不过叶哥,我的压岁钱前一段时间被我爸妈没收了。”(我安排的。)
“是吗?”
“不过只要让我回我奶奶、姥姥家一趟,这点钱不是问题!”
“好,去吧!”
晚上19:00
“小民回来啦?”
“唉,真TM点儿背!”小民垂头丧气地说。
“怎么啦?”
“奶奶和姥姥都病了,一共就弄到200块钱!”(我安排的,全家配合。)
“那可真没办法了,咱们得照两套,自己留一套,还得给小静妈妈一套,咱们这套照片还得做成水晶画,5000已经是最低价了。”
“那叶哥我再想想别的办法吧。”小民很沮丧。
第二天凌晨2:00,在黑暗中我被人捅醒了。
“叶哥,你醒醒。我想好了,我决定把我的网号卖了。”
“你那网号值多少钱?”
“我的号级别最高,声望最高,游戏里面有的极品装备都有。这个号现在如果按市价卖的话,大概能卖8000多块钱。”(我心想完了!卖8000块钱,8000去掉5000还剩3000,到时候说不定又买个什么玩意儿。)
“有人买吗?”
“不知道,没卖过,要不您帮我卖得了。”
“行,我帮你卖。不过叶哥有言在先,卖多少我可不知道,我只能挨个网吧去问,到时候如果说人家给少了,你可不能怨我给你卖得少了。”
“那不能,我知道着急卖的东西卖不上价。”(想不到他懂这个。)
“行,你心里有数就行。”
怕小民反悔,我立即起床拿着账号和密码出门了。
到网吧一问确实值这个价。
我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您好,小民爸爸,在本市吗?”
“哦,小叶,我在,刚到家。这么晚了,有事吗?”
“卖给您一个网络游戏账号,5000块。钱现在就要。”
“……好!你在哪里,我这就给您送过去!”
10分钟以后,小民爸爸开车来到了约定的地点,没等我过去,他就从车上下来,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问我:“是我儿子要戒网了吗?”我点点头。
“小叶,你辛苦啦!”借着路灯,我看见一张激动的脸和一双含泪的眼。眼中满是感激。
几天后的星期日早上6:30,我把小民叫醒,说带他去一个地方。
我们来到了步行街,当他难以置信地看到小静的妈妈带着小静进入影楼的摄影棚拍照时,小民呆呆地望着我说:“叶哥,你是我亲哥!”
人类有一个共性:一旦付出所有心血在一件事物上必视若珍宝,百般呵护;如果该事物不幸夭折,就很难有勇气从头再来,甚至不愿再看到与之有关的任何东西。
小民也是一样,从这以后,再也没有碰过网络游戏。
他的内心没有创伤,因为他是自愿的,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通过这件事小民不但戒掉了网络游戏(注意:戒掉了网络游戏不等于学会了合理使用网络),而且我们之间的感情更深了。对有网瘾的孩子,不要强制、不要隔离,通过解决他内心里的主要矛盾来让他脱离网瘾是上策。
小民从网络游戏到单机游戏的任务100%完成了。下面就可以启动第三个目标:由单机游戏到合理游戏。
第三阶段:从单机游戏到合理游戏
对于教育工作者,一个问题始终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因为在人类社会中,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始终是小到企业大到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才能奠定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这些出了问题的孩子心中的地位呢?
首先是孩子们对您的能力的信任,其次是对您的个性的喜爱。您的能力越大,个性越吸引人,个人魅力就越大,领导力就越大。一些孩子,从小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眼界甚至超过一般的成年人。
而且时间不等人,想靠“日久见人心”来树立形象是没有效率的。
所以领导权的确立十分有技巧。我总结了七个字:
短时间内的佩服。
要做到这七个字何其难也!因为这涉及教育学行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地理学、色彩学、雄辩学、军事学、形体训练、时尚等等各种专业领域的学习与积累,每一个方面都影响着教师的个人素质和学生成长的速度,其中尤其像文学和历史、地理这些基础学科对人的影响最大。
领导力绝对不是打出来的,领导权的确立必须来源于他们发自内心对你的敬佩。而且在孩子改变的过程中,领导权必须是绝对的。
无疑,领导权现在掌握在我的手中。我马上“约法三章”:第一,我们现在虽然不玩网络游戏了,但我们要更好地玩单机游戏。
第二,还是到网吧去玩,要痛痛快快地玩、不分昼夜地玩。(小民一听,吓了一跳。)
第三,什么时间去网吧由我来定。管理要顺利,就要让群众觉得自己得到了实惠。我规定我们每天分三个时间段去:
一是晚上11点半到第二天凌晨2点半;
二是中午11点半到下午2点半,
三是下午5点到晚上7点。
每天8个小时。
小民心想:好奇怪的规定!但他一算,我们平时要是去玩的话,
上午8点钟起床收拾收拾8点半,吃完早饭9点,9点玩到11点半,玩2.5小时,然后11点半得回家吃饭,中午睡一觉。下午1:30玩到5:00回家吃饭,玩3.5个小时,
一天玩6个小时。
按叶哥这么定的话,是凌晨11点半到2点半,3个小时;然后中午11:30到下午2:30又3个小时!晚上5点到7点。一天玩8个小时,赚了!
虽然这时间挺奇怪的,但是赚到了。
“好吧,听您的!”
为什么要安排这三个时间段去网吧玩呢?
先说第二个和第三个时间段,中午11点半到下午2点半,晚上5点到7点。
我们要去的那个网吧就在他原来上学的那个中学边上。中午11点半、下午5点半放学。(中午学生回家吃饭。)
每到学校放学的时候,会有许多骗家长说今天放学晚了的孩子冲进网吧,把书包往椅子上一扔,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上网。
每次这些穿着校服说笑打闹着冲进来的同龄人都会对小民产生强烈的刺激:人家是放学来上网的,我是辍学来上网的!(善用比较心理。)
这种心灵上的震动,在我们玩联机游戏的时候体现得最明显。每当学生们从外面冲进来的时候,小民都会发挥失常,他立刻瞄不准了,他扮演的角色的死亡率增加了。
我们是在玩同一个游戏,我(在游戏中)就站在他身后,很容易看出他心态上的变化。
有时候我们还会碰到他原来的同班同学,这时的他会显得更尴尬。
但是他也没办法,规矩定下了,该在哪个网吧上网就在哪个网吧上网,该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不能更改。
每次我们刚坐下没多久,外面的孩子们放学后就冲了进来,小民会非常沮丧,眉头紧锁,然后不停地叹气。
至于第一个时间段“凌晨11点半到2点半”的意义在于,人类有一种共性,就是夜深人静、孤身一人的时候容易引发思考。人们会反思自己的一天、反思从前的时光、反思自己的人生,会想我这一天都忙些什么,同龄人都干了什么,生活中不如意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喜欢用乙醇麻痹自己。
每当这个时候,我发现小民的状态会非常差,经常是皱着眉在玩,有时候显得心不在焉的。他会想些什么呢?每天除了上网就是吃饭,吃完睡觉,再上网再吃饭……
白天受刺激,凌晨进行反思。这样被折磨了两个月之后,终于有一天,在我们再次准备动身去网吧时,小民说:“叶哥,我不想去了。”
我说,你想干啥?他说我就想睡觉,我想以后每天都睡觉。我不想去了,我想去公园转一转,想在楼下散散步。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任何社会的革命爆发之前都会先有思想的革命,就像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五四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那么思想的革命是突如其来的吗?不是,它是情绪不断积累的结果。小民在真正迈出浪子回头这一步之前,他必须有这种长时间的情绪积累。
这一步要让孩子自己迈出。这种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下决心做决定的方式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这样一来,小民又“自发地”向着光明迈进了一步,彻底戒掉了网瘾。
在这段时间里,小民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是同步进行的。
我为小民量身定做了适合他自己的教育计划。
开始的时候小民很懒惰,对生活没有热情,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的人生还没有目标。
在从古至今的中国教育中,对动机的需要长期遭到忽视,甚至遭到否定。人们总是假定只需要单纯的意志力、不懈的努力就行了。在实践中,忽视动机意味着我们要求助于外力,求助于教师权威或教科书的威望,求助于对惩罚或对失败的担心,求助于对以后在成人生活
中取得成功的关心,求助于获得奖励,求助于超过别人,求助于对不能升学的担心,等等。当教育者认识到这些动机对很多学生无效时,他们就束手无策了。
其实我们只要弄明白目的、方法和人生目标这三个词的意思就够了。目的是指一项活动的最后阶段,它的最后的或结束的时期;方法是指一项活动较早的阶段,是在活动结束以前所经过的阶段。方法与目的这两个名词仅仅是指一项活动的两个阶段,而人生目标的意义在于一个行动过程、一项工作或职业能彻底吸引一个人的能力。
所以,人生目标的确立对孩子来说是重中之重!
从我接手小民的转变工作开始,我陆续带他游历了很多地方,到各地之后不是游山玩水,而是深入了解了很多他从前不曾见过的人,有辛辛苦苦赚钱起家的,有靠知识搞高科技产业起家的,还有在金钱的漩涡中挣扎的。
我带着小民四处游学,加深对社会的认识。2003年底,我带着小民在江苏省考察,看到大学生纷纷来到农村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带领乡亲们致富,他们踏实肯干、排除万难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辽宁省以后,小民最终树立了“高考从政、当村官造福一方”的人生目标,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首先就是考入市重点高中,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儿童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他在日常生活中又应用不到在学校学到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离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
在这个时期,我就人生、公正、爱情、死亡、金钱等24个重要而平凡的命题,同小民进行了广泛的哲学上的思辨,形成了一种共识。
共识是我们沟通的基础,让我们彼此互相尊重。
序言
自序
我的教育生涯始于2003年。截至本书出版前,我和我的团队为众多家族培养了杰出的接班人,这些家族的6万多名员工更加坚信自己企业的美好未来,庞大的家族资产后继有人,由于家长们的振奋,我甚至怀疑我们的教育还间接推动了17只企业股票的持续涨势。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教育遵循了本书中的指导原则。
从那时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急剧的变迁,各种教育技术和理念也在改变。不过,我在本书中提出的原则如今依然是实用有效的。家长们购买的仍然是教师给他们子女带来的良好改变:主动学习、更快乐、责任感增强、和父母的关系更亲密等等。任何地方的父母都一样。
在这个几乎没人手写书信的年代,我居然收到许多从家长那里发出的亲笔信。他们把孩子现在一系列的成就归功于他们在当年遇到了我。
中国另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最近对我说:“志刚教育最独特的一点我想是:有效。”
我是这样看待我们的独特的:
我们把创造性的实干当作首要的职责。我们把这一点放在首位。
我们雇用最有能力的家伙。一流的业务,要用一流的人才。
我努力在工作中让我们的人把才能发挥到极致。
我们打心眼儿里热爱诚实的人。
我们厌恶办事耍手腕、阿谀奉承、盛气凌人和浮夸炫耀的人。
我们赞美工作勤奋、客观和认真的人。
我们牢记对家长们选择由谁教育自己的子女决不抱怨。
我们注意保守家族秘密。家长们不欣赏泄漏他们隐私的老师,他们也不喜欢一个老师把功劳说成是自己的。抢家长风头是一种恶劣的行为。
我们空前在意教育的有效性,改变是我们的使命。
我们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积极而且易懂。我们反对打伪学院腔,什么无意向思维、双因素理论、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次检验,等等,我们更反对娘娘腔,什么疗愈、内在、心理脐带、对生命的呵护、内观、当下、丰足的喜悦,等等。我常对团队的成员说,如果我们不能对一个文盲讲清楚我们的教育方案,我们的教育就不是对人的教育。
在遇到我们之前,学生和家长在各种著名教育界人士和心理咨询机构间辗转,我们这儿是最后一站。看着学生们在我们的手中焕然一新,那种骄傲是谁都夺不走的。
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在我们的领域里干上两年再开始他们的教育事业。到那时,任何教育类的书籍,只要看上一眼,你就能判断出该书作者有没有实际的教育经验。
一般来说,我的教育方案,它们的绝大多数都是以调查为依据的——在今天和在2003年一样有效。
依靠缜密的市场调查,我在大学创业成功,用食堂蔡主任的话说,我是最阔的学生。之后我当了老师,据我所知我是仅存的以调查为教育基础的老师。这个事实使我总是以一个调查人员的眼光来审视教育工作。这些是我学到的最宝贵的经验:
1.成功的教育是一门手艺,一部分靠热爱与灵感,但是基本上靠知识和勤奋。如果你具备一定的天赋,而且愿意努力工作使钱包变鼓,那你就能长久地干下去。
2.一种教育和另一种教育之间的差异是用人命来衡量的,它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3.在你开始教育之前,多花时间研究学生是值得的。
4.获得家长青睐的关键在于你给家长带来的好处——诸如孩子主动学习考上北大清华、父母得到了孩子发自肺腑的关心、孩子在国外自立快乐使父母不再为他担忧,等等。
5.好的教育效果可以持续多年而不会丧失影响力。我在2003年帮助小民树立的“高考从政,当村官造福一方百姓”的人生目标,让他奋斗了10年,大学毕业的他分管镇里的工业。我在2006年帮助浩南树立的“留学从商,继承家业,回报社会”的人生目标让他奋斗至今,2013年,家族集团上市,父子一起轮锤敲钟。
尽管书中的教育原则和技术仍然在今天的孩子身上起作用,然而我谨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不要生搬硬套我在书中所举的例子。原则和技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对原则和技术的解释和实施则是因人而异的。
自从我登上教育的舞台,志刚教育就一直视“树立学生人生目标、激发学生人生斗志”为己任,为家族的基业长青奋斗不止。
让我们一起致力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家庭的幸福和家族辉煌的延续而提供安全有效的教育。
名人推荐
“包括我在内,你所有的学生家长都犯下了愚蠢的错误,年轻时的他们用幸福同魔鬼做交易,以为有一天会拥有一切,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孩子恨他们。算他们聪明,还懂得求助,算我们幸运,还有你这样的老师。
志刚,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你的身上学到很多,看看现在的你,你是浩南最佩服的老师,你帮我儿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你是他的教父。
——浩南的父亲
危急时刻,我请叶老师做启明的导师,挽救我们陈家于危亡之时,对于叶老师,我们陈家全族感恩终身。
——启明的爷爷
天才教师的成就,是随着他们的生而存在,随着他们的死而消逝的。受益的只是那些和天才教师有个人接触的学生,这个事实所造成的浪费和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要防止这种浪费,唯一的方法就是设法把天才教师直觉地进行过的工作加以分析,以便从他们的工作中提炼一些东西可以传达给别人。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
拯救男孩最佳实践!在男孩教育这个世界性难题中,这是我见过的最困难且最有效的案例。
——教育实践家蒋和谐”
参考资料
北大教父 (豆瓣).豆瓣.2021-07-29
目录
概述
图书简介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文摘
序言
名人推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