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时中学
1938年创立的公办高中
济时中学位于永嘉县沙头镇渠口社区。
以“整、齐、勤、部”为校训的济时中学,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出数千学生。如今,从济中走出来的许多人,在各条战线上作出卓越贡献,如陈光中叶际秀、叶成坝等等。
学校地址
谢灵运《游名山志》说:“芙蓉山,去瞿口五十里。”瞿口,今作渠口,上周,谢灵运采风团一行登如凤伏栖的凤凰山,揽胜景,访古迹。在凤凰山的山脚,有着一份古老乡土文化与时代局势相结合的济中精神和济中文化。
1938年7月,即抗战开始后第二年,由永嘉县名士徐石麟先生、陈修仁先生协同楠溪贤达,为培养人才,救亡图存,共济时艰,于枫林创立了私立济时初时中学。1940年,为方便学生入学,校址迁往西楠溪中心地点渠口(渠口上方村),着手建校舍三座,并完善学校制度。
1945年9月,抗战胜利,温属各县中学先后开学复课,在济中就读的一些外县学生回原校上课,部分教师亦赴城区任教。
1947年上学期,原设枫林的永嘉简师分部二、三年级并入济中上课。
1949年5月2日,双溪县人民政府在岩头成立后,即筹备对济时中学的接收工作。
1950年2月,在岩头新迁校址开学,1956年8月,县文教局报请省教育厅批准,将私立济时中学改为公立的永嘉第二中学。随后,再次迁入渠口!
1959年9月,原碧莲昆阳民办中学并入本校,共计五个班级,开始转为公办初级中学,校名为“渠口中学”,直至1969年。1970年,渠口中学高中开始招生。至1979年校网调整,高中停止招生。
到1986年,渠口中学都隶属沙头区,为区级中学。1986年,政府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渠口中学隶属渠口乡,为乡级中学。
1989年6月,为了继承传统,纪念济时中学对历史的贡献,在济时中学复校委员会的努力下,渠口中学经永嘉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济时中学校名。首届毕业生,联合国规划发展计划司司长叶成坝为济时中学题了名,
济时中学截止1949年止,毕业生一千多人,这批学生不论继续深造,还是直接从事社会实践,都表现为对时代的适应性。这就充分说明济时中学教育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许多这里毕业的学生都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
叶成坝:联合国技术合作促进发展部政策规划和发展计划司司长
叶际秀: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潘锦夫:医学博士,台湾书法协会负责人、世界华人书法家
郑楚才:美籍华人,医学博士
腾显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党委书记,研究室主任,教授
谷亨杰:温州师范学院院长
在国内外获博士、教授称号的近百人,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解放后,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共培养了高中毕业生九届计966人,向上级(高中、中专)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近万人,尤其是1981年,在卢凤连的领导下,考入永嘉县重点高中16人,120名毕业生有87人升入高中。
历任校长
1938年7月——1984年8月分别 有(徐贤麟、金嵘轩、陈修仁陈应如、陈虹东、潘文达、袁荣志、邵敬铸、周贤兰、卢凤连、陈春南)担任校长、书记。
叶升崇 1984年9月——1988年8月 校长、书记
陈修豪 1987年9月——1988年8月 副校长
潘庆左 1986年9月——1987年8月 书记
陈修有 1988年9月——1989年8月 校长
麻玉发 1989年9月——1991年8月 校长
胡岳灶 1991年9月——1993年8月 校长
陈心安 1993年9月——1997年8月 校长
滕益清 1997年9月——2004年8月 校长
叶际欧 1997年9月——2011年8月 书记(其中2004年9月——2005年8月书记、主持工作)
潘巧亮 1998年9月——2001年8月 副校长
叶旭涌 1998年9月——2007年8月 副校长
汪海淳 2005年9月——2012年9月 校长
麻建龙2012年10月—— 2016年8月校长、书记
谢云海2016年9月——校长、书记
办学历史
济时中学的全部教育实施,都是体现金荣轩校长一贯的教育主张。金荣轩先生留学日本十多年,对当时世界的先进教育思想理解透彻,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改革理念。他为寻求得力助手,亲自跋涉,到乐清南岸访求王亦文先生。因此,济时中学的所有教育教学措施,都体现金荣轩、王亦文、陈修仁三位日本留学同仁的办学理念。
济时中学以“适应时代,实施乡村中学教育,培养能改造中国社会,促进民族文化之健全青年”为宗旨,以“推行地方自治,促进乡村文化,提倡生产教育,发挥劳作精神”为目标,规定校训为“整—一起振作精神,齐—全体团结一致,勤—大家为公努力,朴—随处实事求是”。
在以上总目标的导引下,济时中学从整顿行政组织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都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旧教育的大胆改革与创新。具体突出以下几种精神:
1.教育为救国。为改造中国的国民德性,也就是通过教育途径,对中华民族进行自身的改造,以适应世界发展的趋势。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群、职五育兼备的健全青年,为发展五育。学校制定了《各科教学研究会规则》《学生成绩改查规则》《生产教育实施计划大纲》《学生劳动服务计划》《英语选修规则》《体育成绩改查规则》等。研究与制定的以上多种制度,其目的是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达到有机的统一。
2.教育为生产。学校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生产智能的健全青年,对中国传统旧观念作了大胆的否定,制订了生产教育规划,开辟实习农场,聘请农业教师,设置农业课程,并在学校长远规划中规定设置农业职业高中班。这就充分肯定了这一农村学校的性质,并把生产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紧密地结合起来。
3.依法治校,激发学生的内心觉悟。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时代的规范青年。学校制订了《学生礼貌训练计划》《新生特殊训练大纲》《学生紧急集合训练办法》《促进各级级会风纪,学生自治会风纪部工作办法》《风纪卫服务细则》《学生惩奖规则》《教室规则》《自修室规则》《疗养室规则》《寝室规则》《饭厅规则》《学生请假规则》《图书室规则》《通学生须知》等一系列规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品德行为作出严格、明确、详尽的规定。并要老师以身作则,自己严格遵章办事。一些佳话至今还广为流传:金荣轩校长偶然看见一学生在教室外走廊上随地吐痰,他不声不响地从裤兜里掏出手帕把痰揩了。这一无声的行动,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校园环境
学校风景优美,如诗如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学校地址
历任校长
办学历史
校园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