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鳕鱼
鳕科鳕属中的一种鱼类
大西洋鳕鱼(拉丁学名:Gadus morhua),为鳕形目鳕科鳕鱼的一种鱼类。原产于从北欧至加拿大美国东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栖息范围广泛,从沿海至大陆棚,以及许多开阔海域。属杂食性,以藻类甲壳亚门、鱼类、头足纲等为食。大西洋鳕鱼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最大的鱼类之一,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作为商业鱼种,其主要出口国是加拿大、冰岛挪威俄罗斯日本产地主要在北海道。此鱼也是重要的养殖和游钓鱼类。除了新鲜食用外,干鳕鱼可以制成无盐的鱼干,也可以制成腌制的盐鳕鱼或干鳕鱼片。
分布范围
大西洋鳕鱼主要分布于大西洋东北地区和西北海域,北冰洋印度洋南极海域
生存习性
根据水温、食物供应和繁殖地的变化进行季节性迁移,迁徙时随温暖水流成群游动。尽管更偏好2-11℃的栖居地,但在低于-1.5℃水域活动的种群也有过发现,它们能经受如此低温要归功于体内的血液防冻蛋白,这些蛋白可以防止血液冰晶化。喜成群游动,某些鳕鱼种群似乎有主导者(最大尺寸的鱼),它带领鱼群通过洄游路线,也有推测认为,最年幼的鳕鱼实际是从年长者那里获悉迁移路径,而鱼类资源的变化(如老成鱼的减少等)可导致不同迁徙路线的诞生。雄鱼依身体尺寸和互斗优劣决定等级次序,大鱼主导小鱼,这类高等级的鳕鱼更可能承担起守护领地的重任。
栖息环境
栖息深度:沿海500-600米水域;栖所温度:0-20摄氏度
大洋底栖性鱼类,水层底部附近栖居,也能进入微咸水域,栖息范围广泛,从沿海至大陆棚,以及诸多开阔海域。
形态特征
背鳍硬棘:0枚;背鳍软条:40-55枚;臀鳍硬棘:0枚;臀鳍软条:33-45枚;椎骨:51-55枚。
大西洋鳕鱼长150~200 厘米,平均重40千克,最重可达96千克。上颌隆突,下颌具显著触须。侧线在胸鳍处弯曲,背前区的距离不到总体长的1/3,体高为体长的1/5。体色多变,背侧及体上部的色彩由褐色渐变为绿色或灰色,腹部淡化呈灰白色,腹膜银色。
繁育状况
随水温季节性变化的繁殖期到来时,许多大西洋鳕鱼开始组群迁徙,在冬季和早春进入温暖水域产卵,当鱼群游向近海,发现大量猎物时,它们会暂时分散觅食。尽管全年都可繁殖,但高峰期出现在冬春两季。每年一次的产卵期持续3个月。产卵时形成每立方米超过一条的高密度鱼群,在同一水层通常有多条鳕鱼同时产卵。繁殖地一般在5-7℃的洋底。在孵化出柳叶状稚鱼前,鱼卵在水中漂浮大约2-3周。不同种群的年龄和尺寸时常变化,东北地区向的大西洋鳕鱼5-7岁进入性成熟期,南方的则少至2-3岁,一些研究暗示,它们进入性成熟期的年龄和尺寸正在减少。双亲对后代不提供亲代抚育,稚鱼的高死亡率也部分归因于双亲抚育的缺乏,高产的繁衍方式可能是后代被抛弃的主要原因。尽管存活率低,但鱼卵孵化的绝对数量仍然很可观。大西洋鳕鱼在2到8岁之间达到性成熟,不同种群之间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时间会有所不同。大西洋鳕每年一到两个月的繁殖季,它们集群产卵,一条鱼一次可以产900万枚卵,繁殖期间雄鱼具有攻击性。
保护级别
列入《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安全生物限制级(SBL)。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2.3——易危物种(VU)。根据1996年的评估,大西洋鳕鱼被列为濒危物种,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指出这一评估需要更新。2013年的评估仅涵盖欧洲地区,显示大西洋鳕鱼在欧洲已经恢复,并被重新列为无忧物种。
捕捞现状
大西洋鳕鱼是最受捕捞的物种之一。大西洋鳕鱼在北欧渔民手中被捕捞了一千年,他们追随它穿越北大西洋到达北美。它支撑了美国加拿大渔业经济,直到1992年,当时对捕捞鳕鱼实施了禁令。20世纪90年代,一些鳕鱼种群崩溃(最大历史生物量下降超过95%),即使停止捕捞后也未能完全恢复。这种顶级捕食者的缺失导致了许多地区的营养级串联。许多其他鳕鱼种群仍处于危险之中。2018年鳕鱼的捕捞量也是缅因州史上第二低,约为80739斤。缅因州捕捞的鳕鱼价值仅为20万美元,为1967年以来最低,在1980和1990年代捕捞的鳕鱼价值是每年1600万美元。2018年美国共捕捞鳕鱼约200万斤,为1950年以来最低,原因之一就是对超出配额的惩罚。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Gadus morhua.COL.2024-07-30
大西洋鳕鱼.ITIS.2024-08-22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大西洋鳕鱼.2024-02-06
大西洋鳕鱼.ADW.2024-08-22
大西洋鳕鱼.fishbase.2024-08-22
目录
概述
分布范围
生存习性
栖息环境
形态特征
繁育状况
保护级别
捕捞现状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