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盘柯
壳斗科柯属植物
紫玉盘柯(学名:Lithocarpus uvariifolius)是壳斗科柯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15米,胸径15-40厘米,当年生枝、叶柄、叶背中脉、侧脉及花序轴均密被褐色或褐锈色略粗糙长毛,枝节上的芽鳞痕大而明显;托叶较迟脱落,长可达20厘米,背面密被伏贴棕色长柔毛。叶革质或厚纸质,叶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椭圆形,长9-22厘米,宽5-10厘米,先端骤尖或短尾尖,很少短渐尖,基部近圆或宽楔形,叶缘近顶部有少数浅裂齿或波浪状,很少全缘,中脉及侧脉凹陷,侧脉每边22-35条,稀较少,在叶缘附近急弯向上,常与相邻侧脉连结,支脉密接,彼此近于平行,明显,两面同色,叶背被2-4分枝短星芒状毛;叶柄长1-3.5厘米。中部以上或近顶部具细齿或浅齿,有时波状,稀全缘,下面偶见星状毛,稀近无毛。
花序轴粗壮;雄花序穗状,单或多穗聚生于枝顶部;雌花常生于雄花序轴的基部,每3朵一簇,有时单朵散生,花柱长达3毫米,无毛。
果序有成熟壳斗1-4个;壳斗成蔟或单生壳斗深碗状或半球形,被肋状或菱形鳞片;高20-35毫米,宽35-50毫米,包着坚果一半以上,壳壁厚2-5毫米,被微柔毛,及糠状鳞秕,稀全部脱落,小苞片在壳斗幼嫩时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彼此分离,坚果成熟时多呈菱形或多边形具肋状凸起的纹网,坚果半圆形,顶部圆或近平坦,很少凹陷,密被细伏毛,果壁厚4-8毫米,果脐占坚果面积一半以上,具檐状边缘。花期5-7月,果期翌年10-12月。
分布范围
紫玉盘柯产自中国福建西南部、广东省南澳街道七娘山、田心山、沙头角、梧桐山)、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至昭平县)。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约8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或与马尾松混生,或与锥栗属和青冈属植物混生。
生活习性
紫玉盘柯喜光,喜湿润气候,以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的山沟山麓地带生长最为适宜。
繁殖方法
紫玉盘柯的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繁殖。
用途
食用价值
紫玉盘柯坚果含淀粉,煮熟后可食。紫玉盘柯嫩叶经制作后带甜味,民间用以代茶叶。
经济价值
紫玉盘柯的坚果硕大光滑,有较高的观赏性,可以用来制造手工艺品。紫玉盘柯木材供家具、农具、建筑等用材。
观赏价值
紫玉盘柯可作风景林树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生活习性
繁殖方法
用途
食用价值
经济价值
观赏价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