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户是在“生态文明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荣誉称号,旨在鼓励基层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环境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等问题也开始凸显,人民群众从注重“温饱”逐渐转变为更注重“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着民生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民生。
爱党爱国,关心集体。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思想表现好、品行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党委号召,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决定,支持村“两委”各项工作。科学生产,勤劳致富。家庭成员积极参加科普、生态环保、文明礼仪、健康教育等培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等不靠,率先致富,注重节俭,并主动帮助身边村民共同致富。
学法用法,遵章守纪。家庭成员积极参加各种普法活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无违反
计划生育现象;无越级访,无民事、
刑事案件。家庭和睦,邻里和谐。重视家庭美德建设,正确处理好家庭成员关系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孝老敬亲、尊老爱幼,善待四邻、友善乡亲,在邻里间有较高的声望。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家庭成员带头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
迷信,不听信、不参与、不传播封建迷信思想,不参加非法宗教活动,坚决与各种邪教组织作斗争。
院内干净,院外整洁。室内物品摆放整齐,院内院外干净整洁,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庭院有特色;自觉维护街巷环境,房前屋后无堆物堆料,无污水溢流现象;家禽家畜圈养;不私搭乱建,不侵街占道,无违章违法建设。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生态环保意识较强,自觉践行节能低碳生活方式;文明出行,积极践行“三公里步行、五公里骑车、十公里公交、远距离绿色驾驶”的“3510”出行理念。 助人为乐,造福乡邻。家庭成员要有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慈善活动,自觉维护公共设施;发扬
社会主义新风尚和中华传统美德,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扶危济困。
生态文明户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
和谐发展,这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双赢。通过生态文明户的创建,可以增强居民的
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户的实践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社区的卫生状况,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生态文明户的建设有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