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碎
2004年周振天所著的书籍
小说《玉碎》讲述的是发生在天津市的故事,描述了上世纪30年代初,天津东马路“恒雅斋”玉器古董老板赵如圭一家人在九一八事变前后大生大死、令人荡气回肠的命运,表现了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特殊历史时期,赵如圭、怀玉、郭大器和抗日战士等一批普通中国人的命运选择和生存状态,讴歌了蕴藏在我们民族内心深处的、面对外族强权“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壮情怀,以及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的坚强与不屈。
该小说出版后曾得到各方面的关注,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和著名评论家何镇邦分别为《玉碎》撰写了前言、后记,中国文艺网原副主席、著名理论家李准也著文高度评价本书。
作品简介
《玉碎》描写了天津玉器古玩店老板赵如圭一家人,在“9,18”事件前后,至“天津事变”爆发一年之间风云起伏的命运遭遇及家国爱恨的情感历程。主人公赵如圭是一位作生意精明而又不失信义、处事狡诡但又颇具爱国情感的天津市商人,由于他善于经营,生财有道,将父亲传下来的玉器古董店“恒雅斋”搞得红红火火,特别是当他以深厚的玉器古董学问赢得前清皇帝溥仪的信任,频频收购了从皇宫带出来的国宝级的玉器古董之后,他成为令人又羡慕又嫉妒的人物。为了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动乱年代过上合家平安的日子,更为了将手里的玉器古董财富保存下去,先是他将大女儿叠玉嫁给了颇有势力的青帮头目陆雄飞,又亲自主持了小女儿洗玉跟市政府的日语翻译、与日本驻军关系密切的李穿石的定婚仪式,同时还结交了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团长金一戈,可谓用心良苦。
但是“9,18”事件的爆发,激化了天津卫的各种势力的矛盾,加之赵如圭在南开中校读书的二女儿怀玉违背父亲“中国人就是要有玉‘温’、‘润’的品性,身处危难也要忍辱负重,以柔克钢”的叮嘱,跟誓报全家血仇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爱国军人郭大器走到了一起,全身心投身于爱国抗日的斗争,频频“惹祸”,打破了赵家往日的平静。赵如圭一边严加管束女儿,一边以天津卫买卖人那八面来风、机巧应酬的智慧,周旋与各方势力之间,一而再,再而三的破解危难,化险为夷。身心疲惫的他不愿叫家人看出自己的窘迫,他只能独自跟泥胎“娃娃哥”叨念自己心底的苦楚,或是时不时沉浸到玉器古董的把玩中,忘记现实的压力。但是“天津事变”爆发,日本军队的炮火炸死了赵如圭的老娘,终将赵如圭也投入国仇家恨的漩涡之中。
面对国家危亡的残酷现实,怀玉在指责父亲“卖了一辈子玉却不懂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理”。当汉奸便衣队发起暴乱之后,她与郭大器并肩投入镇压汗奸便衣队的巷战中浴血拼杀。
而赵如圭本来依重的陆雄飞和李穿石,都想趁乱染指赵如圭的家产。二人明争暗斗,“一担挑”成了死敌。为报私仇,李穿石不但向日本人出卖了陆雄飞,也把打入汉奸便衣队的郭大器出卖给了日本驻屯军特务小野,沦为地地道道的汉奸。赵如圭怒不可遏,决心毁弃三女儿与李穿石的婚约,本来虚荣心就重的赵洗玉陷于情感难以自拔,竞与父亲断绝关系随李穿石离家而去。赵如圭的亲哥哥赵如璋一向嫉妒弟弟生意、日子比自己红火,关键时刻也跳出来添乱……这种种因素终于将原打算“刀架在脖子上,只要不割出血来就不吭声”的赵如圭推到了与日本人生死对峙的处境。身为青帮头目的陆雄飞在儿子被便衣队杀害之后,一抛江湖痞气,血性重现,壮烈的死在抗击汉奸便衣队的战场上。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赵如圭才发现自己以往屡试不爽的处事手段和生存之道竞是那样的可笑无力,那一刻,他原来视为生命的玉器古董已经没有了丝毫价值,当李穿石带着便衣队前来抢劫“恒雅斋”玉器古董之际,赵如圭早已经将所有贵重的玉器古董搬到楼顶,当着李穿石的面儿一一将玉器古董摔的粉碎,李穿石恼恨之极,举枪朝赵如圭射击……
作者简介
著名作家周振天是天津人,他的长篇小说《玉碎》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
周振天,海军政治部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海政话剧团团长。1946年4月生,湖北新州人。他创作的电视剧文学剧本主要有:《李大钊》(获第十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连续剧三等奖)、《蓝色国门》(获第十届“飞天奖”中篇连续剧三等奖)、《罪与罚》(获第十届“飞天奖”提名奖)、《海军少将张学思》、《喊海》、《追赶太阳的人》、《热血》等。撰稿并编导了大型电视艺术系列片《国魂》,监制拍摄了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血沃中华》。创作的话剧主要有:《为了祖国》、《姑娘跟我走》(均获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全国戏剧汇演三等奖)、《耕海播情》、《天边有群男子汉》、《海军世家》等。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主要有:《心灵的呼唤》、《天涯并不遥远》、《老少爷们上法场》等。并撰有理论、评论文章多篇。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题记
自小长在天津市,海河两岸我都曾跟儿时的伙伴玩遍过。闹元宵节的娘娘宫、作礼拜的西开教堂还有繁华的劝业场都曾经是我流连忘返的地方。我曾以为自己是个地道的天津人,但是看多了天津的近代史,才发现自己远没有了解天津和天津人。当年,这座比北京小许多的一个城市,竟然有着英、法、美、日、意、俄、德、比、奥九国租界。我常想,那时的天津人在身处耻辱的同时又要在华界与多国租界之间来来往往讨生活,度日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上世纪初,八国联军管制了天津市整整两年之久,还有后来的八年日伪占领时期,加之各派系军阀在天津走马灯似地进进出出,横征暴敛,打打杀杀……那都是些怎样不堪回首的年月呀?!天津的老百姓是怎样应对那严酷、屈辱却又充满异国诱惑的现实,又一边婚丧嫁娶、生儿育女,传承祖宗留下来的一切呢?这里面一定有北京和其他内地城市人们没经历过的情感历程?有着与众不同的生存智慧和中、西杂揉的社交技巧。当然也一定会有他人没有过的难以言表的隐情。
我以为,天津和天津人在近代史上的命运和生活状态对理解中华民族近代史命运和生活形态是有着典型象征意义的。对理解今天中国人的精神现象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参照作用。人们都知道,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与其恒定长久的生存状态有着直接关联的。同时,外来政治、经济、文化与恒定的生活状态碰撞(哪怕是暂短的碰撞)所产生的社会情态,照样会深深渗透到一个民族性格基因中去的,并且长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于是我就有了写那个时代天津市人的激动,这就是创作《玉碎》的最初动因。多年前,我曾撰写了以天津望海楼教案为背景的电影文学剧本《老少爷们上法场》,算是一次热身。为了写《玉碎》,除了仔细研究过天津的有关文史资料,更拜读了津味小说大家冯济才、林希等人的作品。经过多年的酝酿笔耕,《玉碎》终于跟读者见面了。在这里特别要感谢关心支持《玉碎》的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建功先生、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杜家福先生、黄国光先生,百花文艺出版社薛炎文社长、靳立华副社长。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高为先生,他高度的专业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编辑风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感谢沈跃生、随自更先生为本书做了精彩的美术设计。还要感谢我的夫人冀璞,多年来她一直支持我的创作事业,在写作《玉碎》过程中,在文字、资料等方面她都给了我全力的支持。
创作背景
周振天说,这部小说酝酿了10多年,花了3年时间写成。后又花了一年时间将小说改为电视剧文学剧本。“我在天津市生活了30年,从童年、少年到青年,天津的一切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一直就想写一部描写天津社会风情和天津人精神状态的作品。调到北京工作后,常常利用回天津探亲的机会跑图书馆搜集历史资料,日积月累,很有收获。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搞军旅戏剧、电视剧的创作,写了《潮起潮落》、《波涛汹涌》等作品,天津的生活积累就在心底搁置下来。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段长时间的沉淀、发酵,我对天津的生活积累思考更深了。大概是距离天津市远了,恰恰能够以更客观、更冷静的视角观察天津历史、回味天津人生风情,这对我写《玉碎》是至关重要的。这部作品花了我很多心血,调动了我的有关天津民俗、有关历史特别是玉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积累,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之作吧。”
章节欣赏
1、“洗三”仪式上,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金一戈团长反感日本军人小野到场,欲拂袖而去,赵如圭为难地央求金一戈留下。
2、赵如圭到溥仪府上买玉,向溥仪说起古代帝王用玉的讲究,无意触动溥仪的心事,竟令他抹起泪来。
3、怀玉被迫在“利顺德”饭店向日本人念罪书,念了一半她就忍不住地愤怒叫喊起来:“我有什么罪?有罪的是你们日本人!”这令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
4、李穿石一心想赢得赵如圭三女儿洗玉的芳心,却屡屡遭到赵如圭大女婿、青帮头目陆雄飞的阻挠。从此二人便结了仇。
5、德宝被李穿石带到日本军营辨认企图杀害小野的嫌疑犯。面对被拷打的血肉模糊的嫌疑犯,令他胆战心惊
6、“刺客”郭大器被怀玉藏到静海区的农村,二人渐渐产生恋情。他们两个野合的场面碰巧叫一直喜欢怀玉的德宝瞧见,这令他忌恨无比。
7、“9、18”事件发生后,痛恨日本人的叠玉(赵如圭大女儿)炸面人给全家人吃。
8、赵如圭发现李穿石可能当汉奸,便悔了婚约。李穿石强行来娶洗玉。已经跟李穿石睡过了的洗玉违背父亲的意愿,要跟李穿石走。气恼的赵如圭打了洗玉一个耳光。
9、冬夜,下着大雪。汉奸便衣队暴动,陆雄飞砍杀臭叨咕。
10、赵如圭中弹坠搂。
作品评价
《玉碎》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主义侵略、弘扬民族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宏大主题,小说从普通百姓的视角,以“玉”为叙事平台,每一次“玉”的得与失、合与碎,都是对人物命运的一次深刻展现和提升。
目录
概述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题记
创作背景
章节欣赏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