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村,明
嘉靖,刘两姓来此定居。数年后形成东、西两个自然村,因村处辛家港之北,故命村名港北村,现位于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
留格庄镇。
概况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张、刘两姓来此定居。数年后形成东、西两个自然村,因村处辛家港之北,故命村名港北。后来又有
李姓来此定居。清朝末年,胡、孙、
辛姓自外地迁来定居。1956年,东、西两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港北村位于
海阳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1°21′,北纬36°45′,乳即
一级公路南3公里处。东与小滩村隔山相望,西与霞河头村为邻,南与大辛家村接壤,北与窑头村、潘格庄相连。原隶属大辛家镇,2000年12月,大辛家镇撤销后,隶属
留格庄镇。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距市政府驻地20公里。全村辖区总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8.6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
番薯、花生、蔬菜、
葡萄等。 2002年全村有325户,913人,有张、刘、李、胡、孙、辛、姜、江、任、毋、于、隋等12姓,均为
汉族,其中张、刘两姓人口较多。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清末、民初时,本村设有鹿鸣书馆,刘潇南执教。20世纪30年代,建起港北小学。1979年,村集体出资11187元,建校舍24间。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20人,其中研究生1名。 1980年以来,村重视科技教育,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到2000年,村民有2人获得农艺师职称,有10人获得助理技师职称。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2年,人均粮食230公斤,全村收入4.5万元。2000年,全村收入249万元,人均存款33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43辆、摩托车93辆、电话200部、彩电244台、电冰箱117台、洗衣机5台。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平整,村民住房以低矮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8平方米。1975年以来,村党支部先后在村南、村北统一规划了新房区。到2002年,60%的村民住上了新瓦房,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58年,实行幼儿免费入园。1979年投资6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82年,购买电影放映机1台、日本产彩电1台,供村民看电影及电视。2000年,发动村民出资,安装了有线电视;有200多户村民安装上程控电话,成为电话普及村。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李风岗在
南庄镇经张钦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刘玉辰在梁家村入党,两人为港北村第一批党员,同时成立了党小组。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互助组,并开展支前工作,出动担架18人次,送军鞋200双,送军粮4000公斤。1942-1947年,全村参军参战者33人,其中牺牲7人。1949年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19名党员。2002年,有6个党小组,52名党员。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刘玉辰、李凤岗、刘增庆、张进发、刘淑云、刘增福、张进发、张兴福、刘云岐、张兴禄、张元法、刘增彬、张文岭。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7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的有李风岗、张德璞、张进法、刘洪进、刘秀辰、刘增福、张兴福、张进武、刘云岐、刘云禄、张元法、张国芝、刘云洲、张文岭。1999年4月,张文岭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