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公报》是由
宁波市“救国十人团”团长
金臻庠筹资创立的民营地方报纸,成立于1920年6月1日。该报在宁波市内享有广泛的声誉,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为当地销售量最大的民营报纸之一。
《时事公报》的创办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旨在反映公众利益,不受任何一方的不当影响。金臻庠表示:“本报之报道评论,以大众利益为前提,从不因一方请托而作违心主张,坚定报人岗位,不负舆论职责。”
《时事公报》最初是一张对开报纸,后来扩展为四张对开。报纸尺寸为33厘米宽,49厘米高,使用五号字体排版,标题由
于右任书写。该报设立了国内新闻、地方新闻和国际新闻等多个栏目,以快速报道社会重大事件著称。在地方新闻方面,该报发表了多篇具有启发性和移风易俗的文章,如提倡女性教育的“提议女子
蚕业传习所”和反对旧习俗的“死灰复燃之聘金案”。
《时事公报》在报道重大政治新闻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在1926年4月26日,针对奉系军阀
张作霖杀害记者
邵飘萍一事,发表评论文章“京报记者之不幸”,勇敢批评军阀行为。在1930年代,面对
日本侵略,该报积极报道淞沪战争,通过多种媒体形式,持续三个月报道战争进程,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时事公报》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广告收入。
金臻庠在上海设立总代销处和分馆,拓展广告业务,并在1927年建立宁波印刷公司,实现自主印刷。他还投资建设了自己的印刷厂,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这些努力使得《时事公报》的发行量在1940年达到1.5万份的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