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
广州文化公园内,地处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是展示十三行发展史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于2016年,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现任馆长为马楠。
2013年,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开始动工。2016年8月31日,十三行博物馆启动试运行,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常设展览有“
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馆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热心人士无偿捐赠,截至2024年,馆藏文物超5000件(套)。2020年12月,该馆入选“第四批
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
开海政策的实施使得海洋贸易得以繁荣发展,为沿海居民提供了出海谋生的机会。在政策初期,由于缺乏专门的外贸机构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贸易秩序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于1686年设立了粤海关,并开始招募有实力的商家作为外贸代理,代为征缴
关税从而产生了
广州十三行。十三行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早期外贸代理洋行的诞生,这个商人群体逐渐崛起成为
清代中国三大商人集团之一。随着贸易形势的起伏,十三行的数量在变动中,最多时有26家,最少时仅4家。这些商人在
广州市珠江边开展业务,将广州打造成了一个国际贸易中心。尽管十三行在清朝末期逐渐衰落,并在战乱中走向终结,但其遗迹被保存在现在的
广州文化公园内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中,供人们回顾那段辉煌的历史。
十三行博物馆地处
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博物馆分为两层,一层设有“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二层设有“王恒、冯杰伉俪捐赠文物专室陈列展”。
位于展厅一层,由“开海设关”“十三行风貌”“十三行行商”“十三行贸易”“中西汇流”和“走向近代”等六大部分组成。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从辉煌到终结,清代时期中国对欧美贸易近百年历史的景况。同时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
广州市商人群体、东学西传和
西学东渐等历史事件,展示了
粤商敢为人先、包容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岭南人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激励着广州人民在谱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的征程上不断前进。
位于展厅二层,主要展出的是广州著名文物鉴藏家、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音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恒先生与夫人冯杰女士多年来,从国内外收藏,并无偿捐赠给我馆的
清代十三行时期的
珍贵文物。其中包括
广州彩瓷、通草画、广绣、象牙器、外销扇、木雕家具以及银器、珐琅器、玻璃画、
水彩画、油画、
漆器等等,涵盖了清代广州的主要外销工艺品,展现了广州人民的勤劳、智慧及才华。其中上百件五常酸枝家具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专项收藏,多件从清
康熙到现代的广彩瓷器种类齐全,为研究广彩提供较为全面的实物资料;通草画收藏题材丰富,包罗万象,这一失传多年
广州市珍宝,见证了清代广州的繁荣和活力以及市井百姓的生活风貌,为深入研究十三行历史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依据。
2021年5月4日,十三行博物馆举行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正绽放——通草画红棉体验主题活动。10月2日,博物馆举行喜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非遗广彩体验活动。11月20日,举行灿若云霞——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广绣主题研学活动。
2022年1月31日,十三行博物馆举行“萌虎生威”剪纸活动。8月1日-8月31日,十三行博物馆举行“何以消烦暑,寻宝十三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暑期主题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