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
广州市下辖区,俗称西关。荔湾区位于广州市西部,其东南部与
海珠区和
番禺区隔江相望,东北部与
越秀区毗邻,西部、南部与
南海区相邻,北部、西北部与
白云区相接。截至2022年12月,荔湾区共有62.4平方千米水陆面积,其中陆地面积59.1平方千米,下辖22个街道,常住人口为112.37万人。荔湾区政府驻地
石围塘街道芳村大道西2号。
荔湾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夏长冬短。历史上的荔湾区处于广州府城西门外,该区在
秦朝至清末时期隶属于南海、
番禺区等郡县辖区;直至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荔湾区开始被划入广州市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荔湾区内行政区域经过多次划分,逐步形成至今的行政区域。
荔湾区是
广州市千年商都的发源地,是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的中心城区,也是
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核心区,同时荔湾区还是广州市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诞生了广州钢铁厂、
广州黄埔造船厂等工业企业。该区以“一带两区”为平台发展战略,构建了白鹅潭中心商务区、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和海龙科技创新产业区三大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平台,同时该区还拥有各类批发市场145个,茶叶、中药材和珠宝玉器商品交易量位居中国前列以及远销海外。2022年,荔湾区地区生产总值实习1215.5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79万元,三次产业占比为0.5:28.9:70.6。
荔湾区不仅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还承担着传承岭南文化的重任,其中的白鹅潭地区曾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荔湾区外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该区拥有
粤剧、粤曲、三雕一彩一绣一窑、西关美食、西关大屋和西关小姐等文化符号。2022年,荔湾区作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境内有沙面•西堤AAA级旅游景区。此外,境内
永庆坊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其为起点的“
广州市老城新活力
文化遗产深度游”成功入选中国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名称由来
荔湾区,其地名源自于“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景致。1950年6月,逢源区与黄沙区合并,因为所在地古时被称为
荔枝湾,便沿用此称呼取名为荔湾区。而荔枝湾这一古名源于公元196年,汉大夫
陆贾在泥城驻地的河岸旁种植荔枝,至
东汉年间,该地的荔枝成为皇室贡品和外交礼物,故这一片地域被称为荔枝湾。
历史沿革
先秦
从石器时代到
青铜时代,
广州市古称
番禺区,为百越分布地区。其处于
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而珠江三角洲大致在距今6000年开始形成,大致在2500年前,其地形地貌才大致稳定下来。先秦时期的广州遗址也主要集中在“两河流域”与环珠江口这两个区域。
秦汉至南北朝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了岭南地区并设立
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禹(今广州)。荔湾地区此时隶属于南海郡番禹县。
荔湾区正式形成城区是在
西汉,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遣大夫
陆贾至
南越国,与赵佗和谈,陆贾筑土城于番禹西郊,后人称之为陆贾城,又称泥城。
三国
孙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东吴调整
交州设置
广州市 ,广州州治设在番禹,下辖南海、苍悟、郁林三郡,荔湾地区仍属南海郡番禹县。
隋唐至宋元
隋朝时期南海郡曾改名为南海县(番禹并入南海县) ,直至
杨坚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广州改称为番州。隋代时期在荔湾区的下西关处形成街市,之后逐步发展成今的西关商业区和住宅区。
萧衍年间(公元6世纪20年代),古印度高僧
达摩由海路来广州,在
绣衣坊码头登陆(今荔湾区
下九路西来正街附近),曾设坛传教(后人称为“西来庵” )。其登陆地称为“西来初地”,其名沿用至今。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番州又改称为
广州市,设立
南海郡,复设番禹县。到了
唐朝,今西关地区大部分已成陆地。
五代十国时期,
刘䶮在岭南一代割据称帝,国号
南汉,定都广州城,广州改名兴王府,废南海县改设咸宁、常康两县。
后梁干化、
贞明年间,南汉主刘龚(公元911~942年)曾
建昌华苑。
赵匡胤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除了兴王府和咸宁、常康两县,仍设广州。将广州城东部划属番禹县,西部划属南海县。荔湾地区归南海县管辖,此后一直未变直至1921年。
赵祯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其在西关泮塘兴建立
仁威庙供奉
道教真武帝。
赵扩嘉定三年 (公元1210年),经略使
陈岘,浚疏通江漕,在城西的西濠立建东、西二闸。
北宋年间,西村增涉河岸皇帝岗一带曾建有大型瓷窑,所产陶瓷器皿远销国外。
元代,荔枝湾曾开辟御果园,栽种里木树(又名宜母子)800多株。
明清时期
朱祁镇正统十四年 (公元1449年),
黄萧养率义军及战船千余开进
珠江河面,围攻广州城。翌年,义军与明军在自鹅潭带水面激战,黄萧养中箭坠水被俘牺牲。
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由宗符禅师发动捐款,对“西来庵”进行大规模扩建,其范围南起荔湾区
下九路,北至荔湾区长寿路一带,西来庵改名华林寺,为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四月初九(公元1841年5月29日),因英军闯至泥城,大肆淫掠。泥城、西村等乡农民、丝织工人、打石工人、水勇与各乡义勇代表参加了三元古庙会盟,相约围攻英军。翌日,又参加了三元里牛栏岗围歼入侵英军的战斗。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英国驻广州领事馆迁入
沙面岛,继而有法、德、意、荷、葡等国在沙面设立驻广州领事馆。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10年(公元1921年)广州市政府成立,荔湾区正式划入广州市地域范围。中华民国14年(公元1925年),在广州的省港罢工工人、广州工人、四郊农民、
黄埔军校学生及各界群众共10万人举行示威游行,抗议
帝国主义制造“五”惨案暴行。中共广东区委主要领导人
陈延年、周恩来均参加游行。游行队伍行至沙面租界对岸沙基时,沙面的英、法军警突向游行群众开枪射击,游行群众52人死亡,170多人重伤,轻伤者无数,史称“
沙基惨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荔湾区辖区内南岸区改名为西村区,陈塘区并入太平区,西禅区并入长寿区,逢源区与黄沙区合并称荔湾区。1952年9月,
广州市人民政府进行了第二次行政区域划分,将长寿区、荔湾区以及西村区的西村、泮塘、
彩虹、西增、小梅等区域合并,正式成立西区。并于1953年,将三沙乡并入西区。1955年5月,西区政府共下辖13个行政街道并改名为西区人民委员会。1958年珠江区的如意坊水上段办事处被并入西区人民委员会。1960年4月至7月间,原本属于中区的清平、岭南、沙面街道地段与秀丽、光扬、华林、宝华等街道被并入西区,同年8月,西区正式改名为荔湾区。
1952年9月荔湾区曾被并入
广州市西区。1960年8月,西区更名沿用了下辖荔湾区之名,此后该区行政区划多次进行调整,但依旧沿用荔湾一名。
2002年1月,原属广州市
白云区的
大坦沙岛(
河沙、坦尾等3个村)也被划入荔湾区地域。2005年9月,芳村地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后,
芳村区正式作为独立的市属行政区在1949年至1985年三十余年间曾历经了三次建区和两次撤区后,直至1985年5月成立了广州市芳村区,该区于2005年划归荔湾区。
地理
位置境域
荔湾区位于
广州市西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北回归线南侧,东经113°10′~113°15′,北纬 23°02′~23°09′。其东南部与
海珠区和
番禺区隔江相望,东北部与
越秀区毗邻,西部、南部与
南海区相邻,北部、西北部与
白云区相接。该区共有62.4平方千米的水陆面积,其中陆地面积占59.1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3平方千米。
气候
荔湾区地处南亚
热带,临近
南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该区常受季风影响,具有潮湿多雨,日照充足、冬日短夏日长、冬季无冰雪以及
霜降期短等海洋性气候特征。春季荔湾区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气温冷暖交替;夏季则初夏温暖、盛夏炎热,7月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月平均企稳8℃左右,同时会有热带风暴侵袭;秋季晴日较多,气温也偏高,偶有热带风暴侵袭;冬季气候温和,基本无霜雪。
荔湾区常年平均气温保持在21.4℃~21.8℃,日均气温在0℃以上;全年北部无霜期290天,南部无霜期346天;该区冬春季多为锋面雨,夏季则为气旋雨,年均降雨量为1689.3~1876.5 毫米,其中4月至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5%左右。春季平均降雨量27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16%~17%;夏季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43%~44%;秋季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32%~33%;冬季平均降水量为1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6%左右。该区年均日照数为1504小时,2~4月间月均日照数最少,7~12月间月均日照数最多。2021年荔湾区年降水量为1705.7毫米,4至9月为汛期,降水量达1423.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83.5%。
地质
荔湾区整体地质基底为
白垩纪红岩体,上层为
第四纪沉积岩、沙土、黏土、淤泥、杂填土等。辖区内北片区地质基底大部分为分布较广的垩尔岩及其他岩系,属第四纪
地层系统,其中表层土为人工填土层,里层为全新世海陆交替层,是陆相湖盆地
沉积物,沉积物厚度在500米以上。南片区处于三水盆地,地层由新到老有第四系、第三系及白垩系,
土层多为第四纪堆积层,厚1.5-30米。
荔湾区的白垩纪地层互不相接,在泮塘地段为紫红色
粉砂岩,粉砂质泥土岩及灰红色砂砾岩。
中山七路下的白垩系有断裂现象,岩石由褐红色突变为鲜红色。如沙面地段地下为
白垩纪地层上升,而第三纪地层下降断裂所在。黄沙大道路段地下,岩石没有断裂迹象,
基岩面较平缓。
荔湾区的
第四纪地层沉积区,主要为海陆交替相沉积层。岩性为灰至深灰黑色淤泥粘土,沙质淤泥夹尼炭粉细砂、中细砂层,淤泥厚度变化大。整个地区以灰色淤泥、粉砂质淤泥为主,含少量粉细砂、 尼炭及贝壳,厚度3~16.96米,次为灰白色中细砂层,松散,厚度0.5~3米。
地形地貌
荔湾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该区属平原地貌。北面为台地,地势较高,台地为浑圆状小丘呈波浪状分布,标高15~30米;西南、南部略低,由西湾到小北江之间,大部分为低洼平原,西南部
平均海拔6米左右。
中山七路东段到西山为该区最高,最低处在
丛桂路涌边。
多宝路和
逢源路各街低处标高在106.4米左右,而
珠江高潮面在107米上下。 在该区白鹤洞一带,有顶部高程相差很小的小山岗群,白鹤洞地区台地东西长约1000米,最高标高25.2米,属二级台地。海北村、海南村各有一座小山岗,岗顶标高17-20米,岗体保留不够完整,且面积很小。辖区内的克山和西村一带地貌为
侵蚀平原,由
花岗石和红色砂岩构成,是
地壳上升、地形遭到长期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西关大部分地区为堆积平原,是由河湾冲击形成。
水文水利
水文
荔湾区依靠近代珠江河道沙洲发育形成,区内河流水系发达,河网交错。北片区河流水域以
珠江为主干,北江、流溪河水汇流贯通形成;南片区则三面环水,区内有多条河涌。辖区内有河道(涌)57条,总长128.38千米。其中骨干河流4条,总长22.88千米,其河道(涌)53 条(跨区2条),总长105.50千米。荔湾区内河域受北江水系和潮汐影响,且总体地势低洼,每年清明节以后的前汛期会使白鹅潭地区水位高涨,春夏之间荔湾区水位最高,其次是夏天台风天气,直至10月水位开始回落。荔湾区的后汛期在夏秋季节,因荔湾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造成的暴雨使得水位上涨。
荔湾区最大的内河花地河是
珠江航道的一条支流,南北全长约8.84千米,平均宽度90米,流域面积28.4平方千米。花地河北与珠江西航道白鹅潭相接,南连平洲水道,西通广佛河。
荔湾区位于
广州市珠江沿线起点位置,是广州市唯一一个同时具备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的城区,珠江岸线长约28全米,沿江面积约18.6平方全米。
水利
截至2022年年末,荔湾区堤防(岸)总长185.96千米,其中1级堤防(岸)31.93千米,2级堤防(岸)29.14千米,4级堤防(岸)124.19千米,5级及以下堤防(岸)0.70千米。区内含水闸62座,其中中型水闸3座,小型水闸59座;泵站45座,其中中型泵站2座,小型泵站43座。同时该区内在天然河涌水道
增埗河和西航道间还有多条串通的人工开挖涌渠以利排水,以及位于荔湾区
荔枝湾泮塘地区的
荔湾湖公园,是区内唯一一座人工湖泊荔湾湖,水域面积15万平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荔湾区土地资源中的农田耕地主要分布在珠江南片区。截至2023年,该区含26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335公顷一般农地区,4510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41公顷风景旅游用地区,384公顷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755公顷其他用地区。根据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划定要求,荔湾拥有4510公顷允许建设区,153公顷有条件建设区,1242公顷限制建设区,384公顷禁止建设区。
水资源
荔湾区地表水主要来自
流溪河、白坭水、
珠江等水系,主要靠大气
降水补给,同时也受到潮水涨落影响。该区地下水资源并不丰富,地下水主要类型有潜水、裂隙水和岩溶水。地下水类型之一的第四层潜水主要分布在荔湾区河漫滩、
冲积平原和丘间
谷地的冲积洪积层的松散介质中,由于
冲积层厚度不同,地下水水位也从数米至数十米不等。
生物多样性
荔湾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有众多古树,主要分布在
沙面岛地区、
广东广雅中学、陈家祠博物馆等处,品种以
榕树、
高山榕、
香樟木、
木棉等树种为主,以及有少量
扁桃树、
假柿木姜子、桉树、
杧果、
朴树、重阳木树。此外荔湾区荔湾湖中有众多水生植物,如四季常绿矮型
苦草、
伊乐藻、改良刺苦草等沉水植物,以及睡莲、
大花美人蕉、浮莲等浮叶植物。荔湾区内野生动物较少,有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黑水鸡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鹭等。
自然灾害
荔湾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冰雹和台风等。1998年,受“9908”号台风影响,辖区内除沙面街外,其他11个行政街均出现了“水浸街”现象,最严重的金华街水浸面积达50%,局部地段水深1.5米。2001年受到台风“尤特”和天文大潮影响,区内部分街道出现水浸,最严重的是沙面街。2005年曾受北江、
西江流域的洪水影响出现部分街区过水淹现象。2021年曾有3个台风影响荔湾区, 分别是“查帕卡”(7月)、“圆规” (10月)和“雷伊”(12月),但均未造成严重影响。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荔湾区行政区域下辖金花、西村、南源、逢源、多宝、龙津、昌华、岭南、华林、
沙面岛、站前、彩虹、桥中、
石围塘街道、花地、茶、冲口、白鹤洞、东漖、东沙、中南、
海龙共22条街道。荔湾区政府驻地位于石围塘街道芳村大道西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据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2020年)报告显示,荔湾区常住人口123.83万人,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5607人,占13.37%; 15-59岁人口为827375人,占66.82%;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45323人,占19.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9184人,占13.66%。政策生育率96.26%,出生人口性别比112.76, 人口自然增长率0.88%。全区男性人口为635252人,占51.3%;女性人口为603053人,占48.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的103.48上升为105.34。
截至2022年12月,荔湾区常住人口112.37万人。户籍总人口79.58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0.57万人,户籍死亡人口0.67万人。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108.76,相较于去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3%。
语言
荔湾区以粤语方言为主。而广府公认的标准
粤语发音是清末民初时期
广州市西关地区(广州市旧荔湾区)的粤语发音。粤语为现代汉语方言的七大方言之一,其形成既有古越族、南方少数民族和古汉语的基本成分,又夹杂着相当成分的客方言、闽方言、湘楚方言、
赣语,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现代汉语,英语和东南亚语也融入其中。
民族
荔湾区人口主要是
汉族,还有
蒙古族、
回族、
苗族和
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根据2017年数据统计,荔湾区总人数26261人,其中汉族26062人,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为50人。2013年荔湾区内南源街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西焦社区有常住少数民族64人,包括壮族、
满族、
哈尼族等9个民族。
宗教信仰
荔湾区辖内有佛教、
道教、
天主教、
基督教4个宗教,其中宗教活动场所有10处。佛教的活动场所主要有陶轮学社、
华林禅寺、
福胜庵佛寺;道教主要有
广州市道教黄大仙祠、广州市仁威祖庙道观;基督教主要有
十甫堂、
芳村堂教堂;天主教主要有
沙面露德圣母堂。截至2020 年,荔湾区有信教群众 12 万人、 教职人数 75 人。
佛教
广州市是佛教经海路传入中国的起始地。据史书记载,公元255年三国时期西域人支疆梁接曾在广州从事过佛经翻译工作,自此佛教在广州流传了两千余载。其中的华林禅寺位于广州荔湾区“西来初地·华林禅寺”历史文化景区内,该寺是佛教第二十八代祖师
菩提达摩(377~536)于普通五年(524)建立的传佛心印第一道场,始称西来庵,于
顺治十二年(1655)扩建成禅宗大寺院,赐榜曰“华林禅寺”。
华林禅寺亦是
广州市佛教四大丛林之首,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中印文化交流地。
道教
道教于两晋时期传入广州地区,距今已有1700多年,道教是中国的本土教派。广州黄大仙祠位于荔湾区芳村区的古祠路1号,始建于清朝己亥年(公元1899年),是清末民初的道教圣地,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黄大仙祠布局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再有坐落于荔湾区龙津西路
仁威庙前街的仁威庙,位于旧泮塘乡内,始建于宋代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初时称北帝庙,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
天主教
天主教于1845年传入
广州市地区,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
沙面露德圣母堂是荔湾区中国文物保护单位“沙面岛的建筑群”中的一座天主教堂,属于中国重点文物。该堂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沙面露德圣母堂原为法国驻穗领事馆的宗教徒所设,占地面积839.75平方米。
基督教
基督教于清中叶
爱新觉罗·颙琰十二年(1807年)传入广州,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州市基督教恢复正常宗教活动,教会开始迅速发展。例如位于荔湾区
金花街道芦荻西50号的基督教万善堂,始建于1926年,历史上曾作为教堂进行宗教活动,2011年12月公布为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以及位于荔湾区下芳村
信义路27号的
芳村堂等也用于基督教宗教活动。
经济
综述
荔湾区作为
广州市千年商都的发源地,商贸氛围浓厚。荔湾区以农业、工业、
建筑业、国内贸易和服务业等为主要行业,以
电子商务、医药健康、文化创意、
雪茄制造、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为特色产业,以“一区带两区”为发展战略,构建了白鹅潭中心商务区、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和海龙科技创新产业区三大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平台,拥有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
2022年,荔湾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215.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1.4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58.57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0.5:28.9:7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9%,93.6%和5.5%。2022年荔湾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79万元,经济密度20.57亿元/每平方千米。该年城市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78133元。
第一产业
荔湾区第一产业以农业和
渔业为主,区内有
羊肚菌属、
竹荪、
鸡蛋果、
镇宁蜂糖李、新鲜荔枝、无花果干等地区特色农产品,渔业养殖、生产等上游环节产业链完备,建有荔湾区黄沙水产市场,是中国内外鲜活水产交易的专业市场之一,对
广州市水产产业链起到拉动作用,带动了当地水产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荔湾区城中村周边大片农业用地主要用于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2022年荔湾区农业总产值8.47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专业辅助性活动产值为0.47亿元。2021年,荔湾区耕地面积490公顷,花卉种植面积40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90公顷,
观赏鱼养殖面积21.47公顷。
第二产业
荔湾区以三大平台为基础建设发展现代都市工业产业体系。该区孕育了广州发电厂、广州柴油机厂、广钢、广船等代表性广州工业,同时还有
广药集团、工控集团、立白集团、
广州卷烟厂等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截至2022年12月,荔湾区拥有65家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
2022年荔湾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371.21亿元。从行业分布看,产值排名第一、第二的分别是烟草制品业和
医药制造业,占总体工业比重合计为78.3%。该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8%。其中荔湾区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产值超过50亿元。截至2021年该区已拥有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相关领域近3000家企业,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参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
上市企业;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平台8个。荔湾区于2021年4月成功创建荔湾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形成了“一岛一港一带多组团”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2022年荔湾区
建筑业总产值236.26亿元;同年新签订
合同金额达382.38亿元。房屋施工面积达1025.62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荔湾区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国内贸易和旅游业等,是荔湾区的支柱产业。区内有各类批发市场145个,茶叶、中药材、珠宝玉器、花卉、服装鞋帽、水产品、
干果等商品交易量位居中国前列,同时也拥有全球市场。该区建有
广州花卉博览园、岭南花卉市场两大交易市场进行花卉流通交易,是中国鲜切花的主要进出口基地。
2022年荔湾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0.72亿元。其中主要产业有
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2022年荔湾区对外贸易全年商品进出口总值212.02亿元;国内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7.09亿元,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第一、第二、第三分别是中西药品类、汽车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零售额70.62亿元、67.82亿元和16.06亿元。截至2022年年末,荔湾区民营经济中个体经营户8.26万户、从业人员9.81人、资金数额31.45亿元;私营企业5.50万户、从业人员49.59万人、注册资金1577.67亿元。
经济功能区
白鹅潭商务区
白鹅潭商务区位于
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核心区,北至
大坦沙岛,西至荔湾区界与
花地河,东至
珠江,南至三枝香水道,地处珠江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交汇处,拥有三江六岸的水岸格局,面积约36平方千米(含水域范围6平方千米),是荔湾区升级打造的三大营商平台之一,也是
广州市重点培育五大世界级地标商圈之一,主要包括白鹅潭核心区、大坦沙岛、
石围塘街道街、东沙街四大片区。
荔湾文商旅活力区
荔湾文商旅活力区位于荔湾北片区,北至
西湾路、
增埗河,南至
沙面岛,东至人民中路、
人民南路,西濒珠江,面积约12平方千米,是荔湾区升级打造的三大营商平台之一,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有14片历史文化街区、不可移动文物建筑188处,历史建筑226处,传统风貌建筑372处,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
海龙围科创区
海龙围科创区位于荔湾南片的西南部地区,四面环水。东、北至
花地河,西、南与
南海区千灯湖、三山隔水相望,总面积约17平方千米,是连接广佛两地中心城区的重要纽带区域,也是荔湾区升级打造的三大营商平台之一。区内交通便利,
广州绕城高速公路贯穿其中,连接广珠西高速和东新高速,西侧可进入广佛珠江高速,位于南站5分钟生活圈以内。
重要企业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是
广州市荔湾区属国有企业,该集团是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广药集团主要从事与医药整体相关的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以及医疗健康养生服务的提供,拥有上市公司“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特别行政区H股、
上海市A股上市)及30家成员企业,包括 “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凉茶品牌”
王老吉药业,已420多年历史的“世界最长寿制药厂”陈李济等12家
中华老字号企业。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民族日化领军企业,创建于1994年,总部位于
广州市荔湾区。
立白科技集团主要研发织物洗护、餐具清洁、口腔护理、个人护理等产品。立白科技集团曾先后获得“中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原地区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文明单位”等世界级、国家级奖项100余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荔湾区基础教育各类学校208所,其中,幼儿园124所,小学48所,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区内拥有
广州市真光中学、
广州市第一中学、广州市第四中学等国家级
示范性高中。基础教育在校学生14.88万人,毕业学生3.25万人,专任教师9785人。2022年新增学位3420个,全年接收公建配套学校3所,新增教育用地3.69万平方米以及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
广州市第一中学于1928年创建,是民国时期广州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一所公立中学,校区位于荔湾区大坦沙岛,属白鹅潭经济圈的科技教育园区。1960年该校被确定为广东省首批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荔湾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63个,其中,医院28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门诊部89个、区卫监所1个、区疾控中心1个,其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7间。荔湾区共有床位703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6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562人。荔湾区共有三级医院43所。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荔湾区高新技术企业共有265家,高企总营收达462.73亿元;市级以上孵化器24家,众创空间8家;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1家,在孵企业近600家,孵化器孵化面积达到28.91万平方米;研发机构150家,其中国家级工程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中心3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部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
2021年该区技术合同成交额为91.40亿元,技术交易额65.44亿元,同年该区重点企业、医院和科研院所获得2020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共4项。2022年该区重点企业获得2021年度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2项、
二等奖2项,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荔湾区共有文化馆及社区点位213个、图书馆及各服务点121个、备案博物馆8家。荔湾还拥有粤剧、粤曲、西关美食等文化符号。2022年荔湾区全区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活动1200余场,同年还成立了
广州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线非遗版权交易平台。
荔湾区图书馆始创于1986年,是一座国家一级综合性
公共图书馆,是荔湾地区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文化视窗,该图书馆馆藏图书60余万册。改馆由周门馆和芳村馆组成,周门馆位于
中山八路周门南路29号,芳村馆位于
塞坝路芳雅苑15号荔湾文化艺术中心。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荔湾区共有荔湾体育馆、
西郊游泳场等4个公共体育场所。2022年,荔湾区区籍运动员参加中国以上赛事获冠军2人次、亚军1人次、季军1人次,参加
广东省赛事获冠军45人次、亚军43人次、季军35人次,复办了第30届“五羊杯”中国象棋冠军邀请赛,全年举办和承办各类全体赛事活动12项,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累计约3862次。同年该区获得省体育局“突出贡献单位”奖。
人居环境
2022年,荔湾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继续实施,其中周门等3个小区基本改造完成,
大坦沙岛等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也有序开展。同时荔湾区持续推进水土保护和噪声污染防治,PM2.5、PM10和
二氧化氮等指标已达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改善幅度居
广州市第二。
此外,在园林绿化方面,荔湾区2022年绿化升级改造5.427万平方米,种植了1519株
乔木,同时建设了第29届广州园林博览会荔湾区景点,完成8个
口袋公园、1个
社区公园、1.6全米缓跑路径的建设工作;新建绿道1全米、提升绿道4全米,布置时花4100平方米;建设立体绿化3016平方米。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荔湾区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1.37万人,
失业保险参保30.78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30.6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36.8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28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6.67万人;全区共有养老机构56间,养老床位总数7751张,建成颐康服务站120个,总共覆盖了128个社区。
在养老保障方面,荔湾区通过试点街道与小区结合的改造方式,推进建设特殊群体老年人的养老床位,通过“社工+邻里+志愿者+医护”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上门服务,实现有意愿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需求100%全覆盖。
在社会就业方面,2022年荔湾区开展“绿马甲”就业服务,举办各式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大赛,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36场,提供就业岗位6.4688万个。 该区还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就业率达60%,同年该区还建设了3个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交通
综述
荔湾区位于
广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是连接
佛山市的主要出入口,交通网络纵横交错。截至2022年,荔湾区拥有连接周边市区的
内环路西半环、环城高速西半环等快速干道,贯通
珠江两岸的
珠江大桥、
人民桥及
珠江隧道等桥梁隧道,以及
芳村客运站等3个汽车客运站,还有可通世界各地口岸的新风港,此外已有和规划共9条地铁和3条城际轻轨贯穿城区。
公路
截至2022年,荔湾区辖区内有3个汽车客运站,分别是芳村汽车客运站、
滘口汽车客运站和广佛汽车客运站。区内有
环市西路、东风西路、
中山七路、
中山八路、龙溪大道连接东西区域;另有黄沙大道、
康王路、花地大道和芳村大道连接南北区域;此外内环高架路纵贯全区,以及由北往西南方分别连接
机场高速公路、
广清高速公路、广佛放射线、广珠西线、东新高速等主要交通出口。荔湾区还拥有贯通
珠江两岸的
珠江大桥、
人民桥、
鹤洞大桥、东沙大桥及
珠江隧道、
洲头咀隧道等桥梁隧道。
珠江大桥位于荔湾区西侧,分为东、西两桥,是通往粤西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其中珠江大桥公路桥是
广州市内环路广佛放射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建成通车后一直是是广佛同城的重要交通走廊和广州主城联系芳村地区的最重要通道。从交通流量来看,珠江大桥进、出城日交通量分别约为5.7万辆和5万辆,高峰小时交通量约分别为3600辆和3200辆,且呈逐年增加态势。
鹤洞大桥位于
珠江后航道上,全长两千余米。鹤洞大桥是连接
海珠区与荔湾区的交通主干道。自1998年建成通车至2022年,鹤洞大桥的双向日均车流量接近13万辆次,是
广州市跨江交通的重要交通通道。
航运
荔湾区是广州唯一拥有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的城区。珠江沿岸荔湾段沿江岸线长约28全米,沿江面积约18.6平方千米,荔湾曾一度成为中国对外通商与文化交流的唯一口岸。新风港、
西堤码头、芳村码头、
白鹤洞码头及众多沿江码头构成荔湾区滨江水运体系,其中的新风港码头是
广州港重要的码头之一。新风港码头片区位于
珠江西端的如意坊,在
荔湾湖公园与
内环路高架(黄沙大道)以西,与
大坦沙岛、
石围塘街道街隔江相望,紧邻现状地铁6号线与在建地铁11号线的换乘站
如意坊站,片区用地面积约33公顷。
公共交通
公交
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荔湾区由政府主导建设了
中山八路公交站项目,4个公交站场。
地铁
截至2022年,荔湾区已有和规划地铁1、5、6、8、11、10、13、19号线及
广佛线共9条城市地铁,以及
广佛肇城际铁路、广佛江珠、广珠城际北延线3条城际轻轨贯穿其中。
广州地铁十一号线为
广州市第一条地铁环线,全长44.2千米,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全线共设车站32座。其中换乘站24座,设置赤沙车辆段1座。线路穿越广州市主城区,串联
海珠区、
天河区、
白云区、
越秀区、荔湾区,连接
广州火车站、
广州东站等大型交通枢纽。
广州地铁十号线东起天河区的天河客运站,串接广钢新城、海珠南部居住区、五羊新城(五羊)、
天河体育中心、天河客运站等地区,主要经过海珠区、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西至荔湾区的
西塱站,线路呈东北-西南走向。该线路全长19.41千米,共设14座车站,其中换乘站8座。
人文
综述
荔湾区是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核心传承地,也是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活跃之地,被誉为“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
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的缩影和窗口。荔湾区也是
广州市传统历史文化风貌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区之一,区内保有建筑、商贸、曲艺、饮 食、工艺、民俗、宗教、中医药等西关特色资源,同时还有西关大屋、骑楼、西关美食、粤曲、粤剧等文化旅游资源。截至2022年末,荔湾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60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0项,市级19项,区级30项和非遗
传承人共76名,同时荔湾区还保留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荔湾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56 个点)、14片历史文化街区、188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226处历史建筑和372处传统风貌建筑。
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于1687年正式开关,粤海关旧址于
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光绪二十五年九月一日(1899年10月5日)曾被火灾烧毁后重建,
宣统二年五月(1910年6月)拆建,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2月9日再毁于火。之后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年3月,
英国建筑师戴卫德•迪克依照欧洲古典建筑形式设计在华昌公司承建下重建。2006年5月,粤海关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6月,荔湾区共有各级非遗项目60项,其
中原地区家级1项、省级10项、市级18项、区级31项,居
广州市各区之首;非遗
传承人81名(含去世7名)。此外,荔湾区还建有市级非遗传承基地14个,省示范性大师工作室5家。荔湾区有美食类非遗项目13个,分别为省级非遗项目1项,市级非遗项目8项,区级非遗项目8项。
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分布在
工艺美术、非遗饮食、中医药以及茶叶贸易四大类上,其中的“三雕一彩一绣”为广州传统工艺。广州木雕作为岭南传统民间工艺之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而广州木雕大多在红木家具中体现。广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远看醒目,近看精细的特点。广彩,即“
广州市织金彩瓷”,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
广州牙雕
广州象牙雕刻的历史悠久,其秦汉时期已有发展,明清时期雕刻技法工艺达到历史高峰。广州象牙雕刻作品注重雕工和整体布局。早期广州象牙雕刻以非洲象牙为原材料,之后的广州荔湾区的象牙雕刻艺人为延续牙雕工艺,逐渐摸索出以漂白净化的动物骨头为替代品,制作骨雕作品以传承牙雕技艺。荔湾区象牙雕刻是省级非遗项目,现今仍有非遗
传承人在传承牙雕技艺。
广州玉雕
广州玉雕是一种民间雕刻工艺,是荔湾区国家级非遗项目。广州玉雕工艺形成于
唐朝中后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在继承宋代“七巧色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留色”的特技。广州玉雕以翡翠玉为材料,以玉器首饰和玉雕座件为主要代表。玉雕作品具有“南派”风格,与北京、
扬州市、
上海市的玉雕工艺并列为中国四大派,于2008年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今仍有非遗
传承人在传承玉雕技艺。
广州木雕
广州红木雕刻工艺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兴起,明代初具规模,
清代开始繁盛。广州红木雕刻所用木料主要是
檀香紫檀、
红酸枝、樟木等。其制成品主要包括广式家具雕刻和建筑装饰木雕两大类,另外还有红木小件和红木宫灯。广州木雕注重天然与人工相结合,保留了木料的纹理,风格粗犷豪放,整体造型具有气势恢宏的特点。而荔湾区的木雕业在明代已兴起,清代最具盛名。
广彩
广彩是广州特有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广州织金彩瓷”, 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广州三彩始于明代,到
清代发展成五彩,并在清
乾隆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爱新觉罗·旻宁至光绪时期, 广彩达到繁盛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广彩在经历衰退期后又得到发展。广彩的生产流程分为样品设计、描线、填色、封边、斗彩、炉房等工序,构图设计完整、统一、和谐是广彩最大的特点。2008年,广州彩瓷烧制技艺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荔湾区的广彩也是省级非遗项目。
广绣
广绣指广府地区的刺绣工艺品,以色彩绚丽、构图饱满、针法丰富多变为特点,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广绣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上溯至唐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历史上广州丝织业行业会馆锦纶会馆就位于荔湾区。广绣技艺历史悠久,始于
唐朝,其品种主要有真丝绣、线绣、钉金绣等。广绣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绣艺人
陈少芳曾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
饮食
荔湾区自古便盛产各类美食。该区茶楼、食店遍布大街小巷,拥有泮溪酒家、
广州酒家等一批中华老字号。 在西关饮食文化和食品制作中讲求“色、香、味、形、意”的结合,荔湾美食有120多个品种先后多次在广州美食节与中华名小吃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名牌美食或“中华名小吃”。
广式牛杂
广式牛杂起源于
广州市西关,是用牛的新鲜内脏(牛肚,牛肠,牛肺,牛膀),佐以香料熬煮而成的一道独具岭南风味的传统美食,也是广州饮食文化的精粹与积淀。广式
牛杂将各种香料、酱料融合在
牛杂汤中,使其味道鲜美和增添了牛杂汤的回味。
广州西关肠粉
广州西关
老西关拉肠制作技艺,是市级非遗项目。西关肠粉自清末以来就是有名食品,由
米浆制作。西关肠粉又以
拉肠粉最为出名。布拉肠粉最初是由广州泮塘荷仙馆创制,是将米浆均匀倒入放置在蒸笼上的纱布中,加盖蒸熟后的布拉肠粉皮薄如蝉翼,口感细腻爽滑而不失韧性。
荔湾艇仔粥
荔湾艇仔粥源自于
广州市西郊
荔枝湾,古时的荔枝湾每逢夏日黄昏便有各方文人雅士来此游玩,河中有乘坐小艇的商贩专门为游客供应“艇仔粥”。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
鱼片作配料,随着时代发展还增加了海蜇、炒
花生仁、
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
熬粥滚制,味道鲜甜。
习俗
北帝诞
北帝诞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到了这天清晨荔湾泮塘的村民会醒狮舞动,到
仁威庙的北帝像前磕拜并倒退出庙门,意味着将北帝请出。村民们会跟随
真武大帝“行宫”绕行,并进行祝贺、参神、进香、唱八音等活动。
起龙
荔湾区水网密布,其中的
荔枝湾地处西关腹地,孕育了丰富的龙舟民俗文化。因
广州市地处岭南,雨水丰沛,气候潮湿,村民们便将船身沉入水下,藏进河涌的涌底,利用湿滑的河泥包裹龙船以隔绝空气,保护船体不易腐朽。直到
端午节临近,村民们选择良辰吉日打捞水中龙舟,即“起龙”。起龙仪式包括祈福、起龙船、清洗装饰龙船和试扒龙舟等多个环节,该区形成了一整套起龙、
采青、赛龙、藏龙、散龙的仪式。
散龙膥(cūn)
散龙这一传统习俗拥有数百年历史,端午节时村民会在荔湾区荔枝湾畔举行散龙膥活动。“膥”是旧时番禺沙湾人自造的一个字,即如果“鸡膥”、“鸭膥”经过孵化出来,旧时小鸡、小鸭,就成为肉身了,而“膥”则是肉身未成的阶段。所谓的“龙膥”,其实是用一种水果——
三华李来代表。散龙膥时,身穿标有龙舟图腾服装的当地村民,把“膥”抛出窗外,从高处向下撒,聚集的村民们倒着雨伞,接住从高处上滚落下来的“龙膥”,意味着占龙气,以祈求世代平安。
特产
荔湾区盛产花地甜杨桃等特色
岭南水果,花地甜杨桃是广州市著名的特产水果,产于荔湾区花地街附近。该区还有
莲藕、慈姑、马蹄、茭笋和
菱角米等土特产,被称为“泮塘五秀”。其中由泮塘马蹄制成的泮塘马蹄粉曾远销海外;泮塘马蹄糕也是荔湾区的特色名点,它是由泮塘马蹄(
荸荠)磨成浆或干马蹄粉兑水加糖蒸制而成,1997年12月在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其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此外荔湾区还有玉雕、牙雕、木雕、广彩、广绣等传统的
工艺美术品。
风景名胜
荔湾区是广州市传统历史文化风貌保存集中且完整的区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截至2023年5月,荔湾区拥有3个国家级A级景区,其中2个国家AAAA级景区和1个国家AAA级景区。
重要景点
陈家祠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
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匾额题陈氏书院)落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
清代广东省各地陈姓宗族在广州合资建造的合族祠,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堂是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
2002年和2011年陈氏书院两次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和“羊城新八景”,2006年被评选为“广州城市文化名片”。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2010年11月,
广州市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吉祥物会徽口号发布会在陈氏书院前广场举行。2015年11月,由中国商务部、
美国商务部主办的第26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中美企业家CEO圆桌会在陈氏书院聚贤堂举行。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之上(广州市荔湾区
西堤二马路37号
广州文化公园内),于2020年核定为
国家三级博物馆。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2023年馆藏文物超5000件(套)。常设展览有“
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文物专室陈列展”。馆藏全部由中外人士无偿捐赠。
广州十三行起源于17世纪后期
康熙帝实行开海通商政策。清政府为了规范贸易和保证税收,广东官府、粤海关公开招募较有实力的商家,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同时代海关征缴关税,这是中国早期外贸代理洋行——广州十三行组织建立的标志。该商人团体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一起被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十三行”一意是广州外贸洋行的俗称,并不代表商家数量。因受贸易形式的起伏影响,洋行数量在历史上多达26家,少则只有4家。
沙面建筑群
荔湾区沙面地处珠江岔口白鹅潭畔,共占地330亩。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两国侵略者于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依据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逼迫两广总督租借
沙面岛以“恢复商馆洋行”。他们雇佣河工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了沙面岛。
沙面岛上有150多座
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
广州市的欧洲建筑群。同时沙面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沙面是中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历史缩影,该地曾发生了诸如
沙基惨案、范鸿泰烈士案、洋务工人罢工等历史事件。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
广州市人民政府针对沙面地区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
粤剧艺术博物馆
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位于荔湾区荔枝湾涌的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其被
荔枝湾分为南北两岸,南岸为主馆及建筑形制为岭南风格的仿古园林建筑,主要举办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动等;北岸主要进行文物修复、
粤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等活动。
粤剧艺术博物馆于2016年建成开放,2017年获得“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18年被列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入选2018—2019年度“广州最佳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基地”,2020年12月被
中国博物馆协会核定为
国家二级博物馆。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荔湾概述.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5
荔湾数据.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5
自然地理.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5
荔湾区志.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15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8-11
华林寺.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6
荔湾区客运站.广东省公路客运便民服务网.2023-08-14
荔湾概述.广州市荔湾区政府网.2023-08-06
粤海关旧址.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9-11
广州玉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8-06
广式牛杂.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6
广式肠粉.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6
荔湾艇仔粥.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6
陈家祠.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6
博物馆概况.广州十三行博物馆.2023-08-06
沙面建筑群.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6
李文田.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6
何香凝.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6
周文雍.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