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814A是用温线
早A作母本,(地谷B×II-32B)F4作父本,连续回交育成的野败三系不育系。其不育性稳定,株叶型清秀,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熟期早,米质优,抗性好,柱头外露率高,易繁殖制种。常用的不育系如珍汕97A、V20A、
Ⅱ-32A垩白度大,垩白率高,透明度差,
直链淀粉含量偏高,胶稠度偏硬,所配组合难以达到优质米标准。因此,
荆州市种子总公司于1993年开始进行优质不育系的选育工作,现已选育出型优质不育系荆楚814A,并于1999年7月通过
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
选育经过
1993年夏季用米质好、抗稻瘟病的保持系地谷B作母本,用高异交、大穗型的Ⅱ-32B作父本杂交,同年冬季在
海南省种植F1代并混收。1994年夏季在荆州种植F2代,出现分离,
选结实率高、穗大粒多、柱头发达外露率高、米质外观好、播始历期在70d以内的单株,继续加代种植选优。经过3年5代的系统选育,1995年正季编号为8-14的株行表现整齐一致,农艺性状优良,与珍汕97A、温线
早A等不育系杂交,F1代表现全不育,至此保持系8-14选育成功。
1995年夏季在
荆州市用
野败不育系温线早A作母本,用8-14株行中的8个单株作父本,进行测交,同年冬季在
海南省分别成对种植,F1代均表现为全不育,镜检花粉表现为全典败,自交不结实。淘汰株型、熟期、育性有分离的株行,选优良单株继续回交,经过多年逐代回交转育,至B6F1代农艺性状整齐,育性稳定,千株以上群体不育株率100%,镜检花粉败育率100%。至此,优质不育系选育成功,定名为荆楚814A。
主要特征特性
农艺特征
荆楚814A株高60cm左右(保持系高75cm左右),株型松紧适度,叶片较窄挺,叶色深绿,
茎秆、谷尖紫色,柱头黑色,分蘖力强,穗长22cm,穗粒数105粒左右,千粒重25g。不育系荆楚814A在
荆州市4月中旬播种,主茎叶片11.5叶,播始历期65d左右,与金23A相当,属早籼类型不育系。
育性表现
花药瘦小不裂,乳白色,箭头状,属典败类型。1999年7月,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在荆州对荆楚814A的千株群体进行鉴定,随机取样105个单穗进行镜检,镜检总花粉粒31500粒,其中典败花粉31480粒,圆败花粉14粒,染败5粒,分别占99.9365%、0.0444%、0.0159%,正常花粉1粒,占0.0032%,花粉不育度99.9968%,不育株率为100%。检查套袋自交单株100穗,无一粒结实,自交结实率为0,株间隔离钵栽50钵,计61穗,亦无一粒结实,自交结实率为0,育性达国家三系不育系的标准。
开花习性
花时早,午前花率高,上午8∶30左右开始开花,10∶30进入盛花,开颖角度达30,柱头外露率高达74.13%,其中双边外露率为40.06%。
抗病性
1998年经
宜昌市农科所接种鉴定,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与珍汕97A相当,对稻瘟病的抗性比珍汕97A高一个级别。
稻米品质
米粒细长透明,米质优,经
湖北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测试,
糙米率82.32%,精米率74.09%,整米率63.06%,长宽比3.0,垩白等级1级,垩白率60%,糊化温度4级,
直链淀粉含量130.6g/kg,胶稠度68mm,蛋白质含量75.2g/kg,综合评分50分,有6项指标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
配合力好,制种产量高
荆楚814A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恢复系进行了广泛的测配,均表现恢复度高,配合力好,配组优势强。1999年在
荆州市进行了系列组合的小区比产试验,在早杂比产试验中,荆楚814A/早恢-1和荆楚814A/早恢-2两个组合比对照博优湛19分别增产13.20%和8.84%;在中杂比产试验中,荆楚814A/明恢63、荆楚814A/725等4个组合比对照
汕优63增产5.35%~12.61%,而全生育期基本相当。
荆楚814A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易于繁殖制种夺高产。1998年在荆州春繁面积0.1hm2,母本4月20日播种,父本时差2d,母本每公顷插43万穴,基本苗205万,行比1∶7,母本6月26日始穗,花期不理想,父本花期早2d,抽穗5%和30%时两次共喷“920”15g。收割前取样考种,异交结实率达43.2%,共收获亲本种子220kg,折单产为2200kg/hm2。1999年在
荆州市夏制0.4hm2,其中荆楚814A/明恢63面积为0.06hm2,母本播种期为6月10日,父本播种期4月25日,时差46d,母本每公顷插42万穴,行比2∶18,花期基本相遇,异交结实率为58.6%,折单产达3900kg/hm2,比同等条件下的
汕优63制种分别高13.2%和8.3%。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