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山乡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下辖乡
南边山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境南隅,地处半山区,西高东低,交通便利,是桂北最大的葛根、根生果产地,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常住人口19076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乡镇概况
南边山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境最南隅,距城区44公里,地处半山区,西高东低,北与六塘镇接壤,东与阳朔县葡萄镇相连,南与阳朔县金宝乡为邻,西与永福县堡里镇毗邻,镇人民政府驻狮子口。辖13个行政村,其中5个山区行政村,169个自然村,总面积159.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95平方公里,山区农林兼作,盛产松、杉、竹、杂木等,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孟宗竹3万多根。较高的山峰有香草岩、白鸡岭壶瓶山等。总耕地面积27019亩。2004年,南边山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79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400多万元。南边山镇总面积159.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186万亩,林业用地16万亩。南边山镇境内主要有大江、苦里河两条河流,大江水库总库容4160万立方米,另有塘头、竹篙岭、赖家冲、五喜庙4座小型水库。南边山镇有壮、汉、回三个民族,常住人口19076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交通十分便利,各村委都修通了公路,通迅十分发达,现装有国际、国内程控电话986部,建有移动和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无线通迅发射塔2座。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00万元,解决农村富余劳力3000多人。镇竹席企业生产的逍遥椅、沙滩椅等系列产品,产品远销福建省广东省及东南亚。农贸市场有南边山圩和塘头圩,轮流三天一圩。
历史沿革
民国时属六塘区,1950年至1951年属塘头区,1952年起属11区,1954年夏区驻地从塘头圩迁至南边山狮子口,1954年秋区驻地从塘头迁至南边山,改叫南边山区。1957年与六塘区合并为六塘区,1958年撒区并乡划为南边山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六塘公社,l962年复区时为南边山区,1963年与六塘合并为六塘区,1965年恢复南边山公社,1984年10月改为南边山乡。
2013年1月18日,临桂区改区,桂林市人民政府象山区迁往临桂区。
2014年7月12日,桂林市人民政府在临桂区正式挂牌
2015年3月16日,南边山乡改为镇建制。
2015年5月25日,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人口数据
2021年6月,桂林市临桂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南边山乡常住人口19076人。
行政区划
南边山镇辖有朗联村、钱村村、东山村、五敬村、南新村、玉联村、富汴村、塘头村、军洞村、永平村、升平村、永忠村、靖远村13个村委会,169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9076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经济建设
农业
南边山镇围绕“结构调优、经济调活、农民调富”的目标,以科技兴镇为战略决策,引进并建立了2100亩的日本韭菜花,3500亩的紫长茄,1200亩的脆皮金桔,800亩南方优质梨,600亩优质夏橙,以及拥有4000亩的葛根、根生果药材,是桂北最大的葛根、淮山产地,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同时,该镇依托资源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鼓励各界人士来南边山大搞开发,发展了以制木加工业为龙头的民营企业158家,生产的竹凉席、竹椅、竹凳、家俱等竹木产品远销东南亚,还引进铸造厂和生产导电胶按键等产品的电子厂2家,该镇企业年总产值达2300万元,使工业兴镇有了较大突破。此外,该镇旅游业日益凸现,该镇利用山区特有的阴润气候优势,正逐步开辟深里河休闲山庄(修正:深里河休闲山庄已于2017年洪水摧毁)和大江水库度假区,这将成为人们夏天游玩、避暑的圣地,现每年都吸引近万人前来浏览观光。
近年来,南边山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1234610”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向导,经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大力调整粮经种植比例,提高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的比重,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市场品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确保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钱村建有500亩美国黑提示范园,在朗联建有150亩南方大优质梨示范点,在五敬——东山建有630亩月柿、优质毛板粟、红板粟、密柚、冬槐杨梅生产基地,在南利公路沿线建有2000亩日本韭花黑丽圆茄结球白菜、西红柿生产经济带,在五个山区村委以袋装香菇为主发展资源型经济。南边山镇乡镇企业163家,逐渐形成以竹木加工为主,铸造业为辅的乡镇企业体系。
工业
南边山镇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竹木资源,通过大力建设工业集中区和发展竹制品工业,山区小镇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竹制品制造基地。目前全镇大大小小的竹木加工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年产值4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全镇上规模、上档次的竹制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3家,到2007年8月底,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其中竹制品企业的生产总值达8000万元。
蓬勃发展的竹制品产业在壮大全镇工业产值的同时,也就地安排农民工5000多人,从事竹制品加工的农民月收入基本都达800元以上,昔日的穷光蛋基本走上了致富路。
大山里的第一桶金
南边山镇是个山区小镇,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原因,村民们虽日夜劳作,但还是年年靠政府救济过日子。由于穷,山里大部分人难以有受教育的机会,大部分男青年找对象都很困难,有许多女青年虽然与本村男青年订了婚,但由于忍受不了贫穷生活的煎熬,又纷纷远嫁他乡。但南边山镇的竹木资源十分丰富,人均有竹林地3亩多,祖祖辈辈的南边山人却仅仅把一根根的竹子用来编织一些简单的生产生活用具或当柴火烧;只是偶尔背几根竹子下山卖,换得几个油盐钱。守着宝山,南边山人依然过着穷日子。
对于南边山镇群众的这些窘况,镇党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让村民致富,必须要有项目。与全县其他乡镇比起来,南边山镇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可竹木资源是本地最大的优势。前几年,桂林市周边的孟宗竹大县如兴安县灵川县等县通过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群众纷纷走上了致富路。
通过充分的调查,镇里决定利用本地丰富的竹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企业。
永平村党支书莫荣发是当年较早开办竹制品厂的人,他说:“正是通过当年镇里组织的外出学习,才让我们山里人开了眼界。我们村委的村官张福成、温松世、温攀庆和魏顺才等几个人,外出学习回来后就自己筹措了11万多元,合股创办了南边山第一家竹席厂——永平村竹凉席厂,他们的小厂当年就实现年产值90万元,上交利税4万元。”
这是南边山人从丰富的竹木资源中掘得的第一桶金。
一年后,莫荣发、林国立等人也纷纷加入到了开办竹制品加工厂的行列。南边山镇的竹制品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把小竹子做大
“我现在的厂已从山里搬出来了,如今每年产竹凉席1万多张,毛利收入7到8万元。”在镇里的工业集中区,已是荣发竹制品加工厂厂长的莫荣发说。
南边山的竹木加工产业虽然走出了第一步,但最早开办的加工厂基本都建在孟宗竹资源丰富的山区里,随着规模和数量的增大,本地的毛竹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由于交通不便,很多从外地调运的毛竹运不进山里,零散分布的竹制品加工厂不成规模,限制了竹制品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必须要把企业从山里搬出来,但搬到哪里去呢?
2000年,镇里在离镇政府不远的朗联村委副业场开发了南边山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160多亩,当年9月底投入使用。为了让竹木加工厂安心搬到工业集中区,乡里还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鼓励投资商落户工业集中区。
最早落户工业集中区的盛佳竹制品厂的负责人说,当时把工厂搬到工业集中区,家人一致反对,但有各种优惠措施,最后一算账,还是觉得搬出来比较划算。如今,盛佳竹制品厂已成为一家规模企业,在今年的生产年周期里,实现产值350万元。
“把小小一根竹子做成大产业,没有贴心的服务还是不行。”镇党委书记郑桥保说。
为充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南边山镇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一站式服务,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和实行零收费制度,禁止以任何借口、方式向民营企业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确保园区红灯不亮,绿灯常开。对于企业遇到的困难,落实专人负责,一事一结。对于竹木加工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而出现的资金问题,该乡积极与信用社协调,在资金安排上尽量向竹制加工企业倾斜,在贷款的评估、调查和审批过程中,尽可能减省手续,及时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这几年来,信用社共向竹木加工企业累计发放贷款700多万元,扶持具有带动和引导作用的竹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区域加工水平,促进了全镇竹木产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工业集中区的竹木加工企业渐成规模,镇里又开始积极扩建工业集中区的第二期、第三期工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园区推动、借外发展”的工业发展思路,以建设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和竹木产业,目前已有20多个竹木加工厂到工业集中区落户。
提升品质做强企业
“目前因为技术的原因,我们的原材料损耗还是太大。”在三林竹业公司的竹床压模车间,主管生产的负责人林国涛指着一大堆废弃的竹条说。
由于技术要求不高,南边山镇的竹木制品加工企业在最初的几年发展很快,但缺陷也进一步显现,很多加工企业只能生产竹凉席,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始终上不去,原材料利用率也不高,产生的废料多。特别是制作加工竹床、竹椅的企业,基本用手工制作模具,很容易造成竹条的断裂变形,工效低,损耗大。林国涛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用手工压模,生产一张竹床,基本要用3根竹子左右,而采用新技术,最多用2根竹子就够了,一张竹床的成本价仅这个环节就可节省10元钱左右。
目前,在引导竹制品企业加大技改力度的同时,南边山镇党委政府加强对企业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人使用新的生产设备和提高生产工艺的技能。
乡镇企业
在乡镇企业管理中,镇党委、政府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党政领导联系点业制度,为乡镇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投资近20万兴建了“统一管理,一个窗口收费,全方位服务”的占地80亩的竹木工业园。目前,全镇乡镇企业163家,逐渐形成以竹木加工为主,铸造业为辅的乡镇企业体系。
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镇党委、政府投资300多万元用于全镇的公路建设,极大改善了全镇的交通状况,铺设了北通六塘2公里的柏油路,南通阳朔县利学11。5公里的四级公路,完成了南新至五敬、军洞至永平、南新至钱村、南边山至永忠总共26。5公里的乡村四级公路建设。现在,除偏僻山区靖远村委正在修建公路外,全镇全部村委通了公路,行政村通公路率达100%,这对南边山镇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水利设施齐全,水电资源丰富。境内有大江水库,总库容量416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量277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7。8万亩,年发电量达300万度。另有塘头、竹高岭、赖家冲、王喜庙、新门岭5座小型水库,可灌溉面积2500亩。
南边山镇实现了各行政村通路、通邮、通电。乡境内南利公路经六塘镇,与桂阳公路相接。现代化通讯网络日臻完善,镇内电话实现了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和移动电话漫游,开通程控电话800门,做到了“村村有信号,组组通电话”。镇境有中心小学2所,村级小学12所,初级中学2所。镇卫生院1所。
名胜古迹
南边山镇的富汴岩洞群、富汴城堡及双凤桥等名胜古迹,闻名遐迩。该镇富汴村有一奇异岩洞群,岩洞群主、附洞互相贯连,曲折幽,岩洞内布满多姿多彩的钟乳石,富汴村又有一城堡,清咸丰初年始建。咸丰九年(1859年)村民续建,同冶元年竣工。该城堡设计精巧,拐角处有突出城墙的城台。双凤桥位于双风桥村,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修建,同冶四年(1865年)建成。桥体由水桥与旱桥相连构成,1986年该桥被列为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深里河峡谷景区(修正:深里河峡谷景区2017年洪水已毁)位于漓江西边山脉,为遇龙河的源头,地处桂林市“状元之乡”临桂区南边山镇永平村村委,距桂林市48公里,2005年临桂县在桂林全中国旅交会上推荐的景区之一,2006年桂林市旅游局开展的“玩遍桂林、投我一票”活动评为《游客喜爱的桂林景区》,被游客誉为桂林的“九寨沟”,是大桂林旅游风景区有原始生态特色的一个新景点。深里河峡谷长约2.3公里,峡谷两边群山环抱,幽深险静,灌木成林,河水清澈透底,瀑布飞流,有野生石崖鱼生长,怪异的石头景色。深里河峡谷主要景点有聚龙潭,龟蛇出山,状元山,磨剑石,金龟石,龙脊图,仙女池以及山泉瀑布等,其中金龟石和龙脊图是其他风景区还没有发现的。
参考资料
桂林市临桂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桂林市临桂区统计局.2021-07-15
目录
概述
乡镇概况
历史沿革
人口数据
行政区划
经济建设
农业
工业
乡镇企业
基础设施
名胜古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