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龙河
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支流
遇龙河,古时称为安乐水,后因中游有著名的遇龙桥,改今名。位于阳朔县城西面,属漓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临桂区,自临桂区永平村附近进入阳朔境内后,沿途流经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区域,在田家河村北汇入漓江,全长54千米,流域面积651平方千米。
遇龙河形成于4亿年前,经过加里东、印支运动、燕山运动等地质活动后慢慢形成如今形态。流域内拥有喀斯特地貌,整体地势较平坦,河水自西北流向东南。遇龙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较为温和,夏长冬短,年降水量多,阳光充足。遇龙河沿岸生物种类丰富,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穿山甲白面狸大壁虎、麝等,珍稀植物有灵香草、青天葵等。
遇龙河属于漓江风景名胜区的重点景区,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造就了独特的美丽风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慕名前往,其相应的旅游产业已成为桂林市阳朔县的重要经济支柱。遇龙河中筑有多处堤坝,不通航,是阳朔镇部分重点文物古迹和主要田园山水风景所在地。近年来,遇龙河度假区顺应人们的需求,加快发展步伐,2019年5月19日荣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称号,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1年12月,该景区创下年接待游客176.8万人次、营业额1.33亿元、沿河群众利益分配1444.17万元的业绩。
近年来,遇龙河流域洪灾频发,严重威胁沿河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2020年6月6日暴雨洪水,造成阳朔县酒店民宿进水受损1000余间,商业铺面浸水5000余间,旅游景区景点受损30余家,大部分位于遇龙河和金宝河沿岸。
命名
遇龙河,古时称为安乐水,因为古时候的遇龙河没有桥,过河依靠竹筏,祈求平安的人们将此河叫做“安乐水”。传说明代永乐年间,赶考期的书生因暴雨无法过河而恸哭,此时,河中一龙将书生载过了河,书生得中状元。 状元上任后报皇上恩准:在遇到龙的地方建造一座桥,这座桥就是“遇龙桥”。从此后,“安乐水”更名为“遇龙河”。
位置境域
遇龙河位于中国广西桂林市南部,属桂林市阳朔县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0°13′~110°40′,北纬24°28′~25°4′之间。沿途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并在田家河村北汇入漓江。遇龙河全长54千米,流域面积651平方千米,阳朔县境内河段长41千米。
成因
遇龙河在阳朔镇域段内出露的地层,都是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浅海沉积的产物。形成于距今5亿年前的寒武系地层,在4亿多年前的加里东构造运动阶段褶皱抬升成陆地,遭受长期风化剥蚀。晚古生代初,地壳下降,海水浸入,因此在距今约2.8亿年至4亿年的石炭纪泥盆纪时代,阳朔境域又成为一片汪洋大海,是古地中海黔桂海的部分。在广阔、温暖的浅海中,沉积了几千米厚的石灰岩和砂、页岩二叠纪后,阳朔附近由于地壳上升而逐渐成为陆地。三叠纪末(距今约1.9亿年)的印支运动,使地区岩层受到强烈挤压,形成了桂林至阳朔复式向斜褶皱。其后在中生代中、晚期和新生代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脉运动期间,阳朔镇境域也都受到影响,形成一些断裂和小规模褶皱,叠加在印支期产生的构造之上。随着地球的不断运动变化,地壳时升时降,海水时进时退,漫长的历史演变,使桂林市一带积累了许多由海水带来的沉淀物,这种是含有钙质成分的沉淀物,不断集结,形成层状的石灰岩。桂林处在分布很广的石灰岩层厚而质纯槽谷平原之中,再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和雨水的溶蚀,形成了桂林山水以及遇龙河等景观。
流域水系及特征
水系组成
遇龙河位于阳朔县城西面,属漓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临桂区白粘岭,自临桂区永平村附近进入阳朔境内后,沿途流经各白沙镇高田镇等,在田家河村北汇入漓江。有金宝河、沟河、古乐河等较大支流。并拥有兴坪镇西塘暗河等水资源。
干流河段
遇龙河发源于临桂区白粘岭,自临桂区永平村附近进入阳朔镇境内后,沿途流经阳朔县的金宝乡葡萄镇、白沙镇、新阳朔镇和高田乡,最后与金宝河相交汇于青厄渡,并一同流入下游的田家河,然后在田家河村北汇入漓江。全长54千米,流域面积651平方千米,阳朔县境内河段长41千米,河宽38米~61米,水深0.5米~0.9米,流速0.6米每秒,正常流量约5立方米每秒。
主要支流
金宝河
金宝河亦称金龙河,属遇龙河的支流,位于阳朔县西南部,发源于驾桥岭山脉,沿经久大、龙湾、崇明,与茶岩河在金宝汇合,故名金宝河。再流经下信、田墩、大桥、崇山、东岸、安定、龙村、龙谭,在工农桥与遇龙河汇合为田家河,全长43.1千米,集雨面积为176.245平方千米,水深0.3至0.5米,流速0.4米/秒,正常流量约4立方米/秒。金宝河地势高水流急,筑有多处拦河坝,除灌溉农田外,在春夏涨水之际,还可利用河水流放木材。
沟河
沟河发源于阳朔县枫木寨村委马安头村,于阳朔县观桥村委正方村汇入遇龙河。河流长度为23千米,流域面积158平方千米,流经广西临桂区、阳朔县。
古乐河
古乐河发源于阳朔县普益乡上游村委东坡村,于阳朔镇矮山村委燕村与遇龙河的交界处(汇入遇龙河),河长16千米,流域面积65.6方千米,流经广西阳朔县。
地下水
遇龙河流域共有暗河10处,下降泉23处。地下水储量约6.82亿立方米。最大的地下河—兴坪镇西塘地下河,从西塘流至冠岩注入漓江,长达10多千米,流量为1000立方米/秒。
水文特征
遇龙河受降雨影响,年径流量1.610亿立方米。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呈现集中的特点,其中4~7月份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6.1%,8月至次年1月径流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16.8%。4~6月遇龙河流域降雨较多,使得土壤包气带相对饱和,所降的雨量基本都用来形成径流,因此降雨径流的正相关性较高,相应的径流系数较大;8月至次年1月遇龙河流域降雨较少,大部分降雨被蒸发、植物和土壤截留等因素损耗,故月尺度上径流深对降雨量的敏感性较低,径流系数也较小。
遇龙河流域水质较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水温介于15.5℃~22.8℃之间,遇龙河流域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以钙离子(Ca2+)和碳酸氢根(HCO3)为主,阳离子中钙离子Ca2+含量最高,平均占阳离子总量的83.15%,二价镁离子(Mg2+)含量次之,钾离子(K+)、钠离子(Na+)含量最小;阴离子中碳酸氢根(HCO3)含量最高,平均占阴离子总量的86.92%,硫酸根离子(SO₄²¯)次之,氯离子(Cl-)含量最低。二氧化硅(SiO2)的总体含量较低,平均5.09毫克/升。
遇龙河的泥沙由暴雨、洪水冲刷地面和河岸而形成,以悬沙为主。含沙量的变化随暴雨、洪水而定,洪水期含沙量较大,低水时含沙量较小。遇龙河流域含沙量最高为0.934千克/立方米,年平均含沙量为0.020~0.091千克/立方米。
地理特征
气候
遇龙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春暖光少,夏热雨多,秋高气爽,冬冷雨少,由于受季风影响,一年的旱、涝、海、热变化大。年平均温度19.5℃,极端最低温-2.1℃,极端最高温38.8℃。
遇龙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60.0毫米,一般在6月份达到峰值,多年平均月降水量324.2毫米;汛期(3~9月)降雨量占全年比重的80.8%,其中汛期内降雨又主要集中在5~7月,占全年比重的46.5%。
境内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429.7小时,霜期平均43天左右,每年无霜期平均310天以上。遇龙河境内季风明显,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且风向季节变化明显。1月~3月受冬季风影响,盛行西北风;6月~8月受夏季风影响,东南风较多;4月~5月和9月~10月上半月,为夏冬季风过渡季节,风向常呈南北交替状态。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夏季均有大风出现,阵风风速达20米/秒。
地质
地质构造
遇龙河流域主要属于华南准地台上的桂中—桂东台陷带内的桂东北凹陷区之桂林弧形褶皱带,桂林弧形褶皱带位于兴安县—桂林市—阳朔县一带,总体呈南北走向,构造带内发育有多个复式褶皱。褶皱构造主要是印支期近东西向水平挤压作用形成的纵弯褶皱。背、向斜大致呈平行相间排列,轴向以近南北和北东向为主,由中、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碳酸盐岩组成,多呈短轴—线状。背斜一般较狭窄,两端常有分叉并倾没。向斜较宽缓,且多向北东扬起。岩层倾角20°~30°,局部陡倾。在南北向的尧山和塘家湾等背斜核部常发育有规模较大的纵断层,受其影响,褶皱常残缺不全。
地层
遇龙河阳朔域段地层出露以泥盆纪分布面积最广,其次为寒武系、石炭系、白垩系、第四系。其中泥盆系是由大理石、白云岩、泥质灰岩和硅质岩组成,发育较完全,下部为碎屑岩、上部为碳酸盐岩,局部相变为硅质岩;石炭系沿河有零星分布,但发育不全,以下石炭统为主。地壳上升成陆之后,石灰岩层即遭到风化剥蚀,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溶蚀、浸蚀作用,发育成为以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为代表的,具有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类型岩溶地貌形态的世界典型热带岩溶地区;第四系分布在遇龙河沿河两岸,属全新统,上部为亚砂土、亚粘土、细砂;下部砾石层夹泥炭层。
矿产资源
遇龙河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其中矿产有铅、锌、铜、铁、锰、铝土、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23种。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兴坪镇的老厂、咸水、钟家、大源林场的宝峰山一带,储量60万吨左右。铜矿分布在金宝乡的大苏河口、小苏、三岔、陡厂河以及兴坪镇的老厂一带,储量约14000吨。铁矿主要分布在杨堤乡的下龙、高田镇的沙子溪、金宝乡的大桥一带,储量30余万吨。锰矿石分布在福利镇的青鸟一带,储量30万吨左右。汞矿分布在高田镇的安定一带。铝矾土分布在杨堤乡的下龙、土岭一带,储量8万吨左右。大理石主要分布在兴坪镇的水洛、白沙镇的枫木坳、福利镇的屏山等地。重晶石分布在阳朔镇的樟桂和金宝乡的青龙口一带。
地形地貌
遇龙河阳朔域段地貌以石山、丘陵为主,山地为辅。遇龙河流域是一个岩溶向斜谷地,河沿着向斜轴部发源。向斜谷地或向斜盆地是褶皱构造中岩层向下凹曲的低地部分,具有良好的储水构造,且褶皱越开阔,谷地越开阔。向斜谷地两翼渐翘起,对称分布着较老岩层,而向斜核部地势明显高于两翼,形成向斜山。整体东北部和西南部两侧地势较高,属海洋山脉(东瑶山)和架桥岭山脉(西瑶山)的边缘,山脉走向大致呈西北—东南,中部为一块约150平方千米的山丘,海拔200~500米之间。自西北贯穿东南的宽阔地带属岩溶地貌,地势较低,且自北向南倾斜,岩溶区内石山林立,海拔200~500米,相对高差50~300米。
石山、山地
遇龙河流域山地分中山、低山和石山,中山是在海拔800米以上,分布在兴坪镇、福利、金宝等地,面积约0.63万公顷,占阳朔县总面积4.38%。其中,土山约0.45万公顷、半土半石山约0.17万公顷。由大理石、砂页岩组成。坡度在20°~45°之间。低山是在海拔500~800米之间,分布在金宝、福利、兴坪、杨堤阳朔镇一带,面积约0.78万公顷,占阳朔县总面积5.42%。其中,土山约0.58万公顷、半土半石山约0.2万公顷。由砂页岩组成,坡度35°左右。石山则是在海拔300~50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西北至东南一线,面积约4.16万公顷,占阳朔县总面积28.95%。由石灰岩组成,坡度在85°左右。主要山脉、山峰有海洋山脉(又称东瑶山)、架桥岭山脉(又称西瑶山)、莲花石界、轿顶山、旺江界、宝峰山等。
石山间溶蚀洼地、峰林谷地、河流冲积平地交错分布,地势较平坦。其中遇龙河沿岸起伏的峰峦、岩丘都是由近于水平成层的华南型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岩(石灰岩)组成的,具有溶蚀力的水对这些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为喀斯特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最终形成形状各异、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岩地貌,主要变现为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丘陵
遇龙河流域丘陵有高丘、中丘和低丘,高丘是在海拔250~50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以白沙、兴坪、福利等地,面积约3.26万公顷,占阳朔县总面积22.69%。有土丘、半土半石山丘,其中土丘2.83万公顷、半土半石山丘0.43万公顷,由砂页岩组成,坡度35°左右。中丘是在海拔100~25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福利、高田、白沙、葡萄、金宝等地,面积约5.1万公顷,占阳朔县总面积35.49%。有土丘、半土半石山丘,其中土丘4.8万公顷、半土半石山丘0.3万公顷,由砂页岩组成,坡度25°左右。低丘则是在海拔100米以下,主要分布在桂阳公路沿线、漓江两岸及阳朔镇普益乡一带,由砂页岩组成,坡度为15°左右,全部是土丘。
土壤
遇龙河流域土壤可划分为7个土类,16个亚类,48个土属,126个土种。依土体层次分为水稻土、旱地土两大类。
水稻土分为6个亚类,21个土属,79个土种。主要有淹育性水稻土、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等。
旱地土可分为6个土类,10个亚类,27个土属,49个土种。主要有红壤、石灰土、冲积土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遇龙河流域的植物主要有菌类、地衣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门五大类,其中菌类主要有木耳、野生灵芝、茯苓、香菇、草菇等;地衣类主要有庐山石耳等;蕨类主要有水韭属铁芒萁、蕨、井栏边草(凤尾草)等;裸子植物主要有铁树苏铁)、银杏、金钱松水杉侧柏柏树)等;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类主要有蕺菜垂柳赤杨叶杨梅、白锥等。合瓣花类主要有映山红、油柿金木犀等;单子叶植物主要有紫竹、芒、白茅金茅等。此外,还有一些珍稀植物:灵香草、青天葵、四季桂、古巨榕、黄兰花以及醉香含笑等。
动物
遇龙河沿岸主要动物有170多种。其中,鱼类110种,其中鲤科鱼类76种,如青鱼草鱼等;两栖纲主要有大鲵属中国大鲵)、虎纹蛙黑斑侧褶蛙等7种;爬行纲主要有(鳖科)、乌龟、鹰胃龟等17种,鸟类主要有环颈雉鹧鸪、杜鹃等21种;哺乳类主要有野牛、野狗、野猫、野兔等1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穿山甲、果子狸、大壁虎、麝等。
人类活动
城镇建设
自2014年12月起,遇龙河沿线自然村进行生态型升级改造,打造了带有国际化和乡土气息的遇龙河“生态会客厅”。示范区建设涉及白沙、阳朔镇、高田3个乡镇8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5万多人口,年游客量400多万人次。示范区建设分3期进行,第一期实施10个村,于2015年3月份完成,第二期实施9个村,与第一期同时开工建设,第三期计划实施25个村。建设内容包括村屯绿化、道路硬化、水源净化、田园景观建设、房屋立面改造等,将实现遇龙河流域村屯六个100%的目标:即两岸村屯的饮水净化率、道路硬化率、村庄绿化率、村屯亮化率、房屋整治率、污水处理率达100%。
2020年以来,阳朔县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获得全国第一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的三个县之一,以遇龙河及其支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统筹实施,水利、农业、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形成合力,水域岸线并治,旨在将遇龙河流域建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幸福河,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经济活动
2007年,阳朔县成立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阳朔遇龙河旅游度假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也成为阳朔旅游新的“金字招牌”。2021年12月,该景区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下年接待游客176.8万人次、营业额1.33亿元、沿河群众利益分配1444.17万元的业绩。2022年,阳朔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421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89亿元,遇龙河景区沿岸44个自然村的村民通过资源入股的方式,获得778万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
工程建设
遇龙河共有27座古石桥,围绕遇龙河及其支流沟河流域的古石桥有13座,其中遇龙河上的遇龙桥,富里桥、仙桂桥被称为“阳朔镇三大古石桥”。遇龙河河面上设有多条土坝拦蓄水流,遇龙桥至工农桥之间的15.36千米水程共有28道堰坝。此外,遇龙河流域还建有久大、阳朔洞2个中型水库,设置有龙潭、龙岩门与兴隆3个水文(水位)站以及11个雨量站。2020年,阳朔成为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选择遇龙河流域作为“试验田”,投资5亿元开展连片系统治理,涉及岸坡、护岸、堰坝、湖塘等工程。
久大水库
久大水库地处阳朔金宝乡久大村境内,于1957年选址,1958年9月施工,1959年11月初复工兴建,1960年4月竣工使用,1964年正式发挥效益。集雨面积达27.7平方千米,最大蓄水量为1835万立方米。
阳朔垌水库
阳朔垌水库建于1975年,位于金宝乡阳朔垌村委,县级管理,库区处于山区。设计总库容1470立方米,有效库容1037万立方米。1980年停建,未建成灌溉渠道。2000年5月大坝外坡出现大面积漏水,2000年7月开始抢险。2001年8月开始除险加固,项目有大坝帷幕灌浆,并对放水尾闸、隧洞进行处理。工程投资210万元。2002年6月,完成一期施工任务,保护农田1333.3公顷。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遇龙河沿岸村镇依托优美山水景观的优势,发展各项旅游产业,村民们享受着优美环境的生态红利。然而近年,由于缺乏系统管理,阳朔镇农村湖塘淤积、富营养化严重,河湖岸坡、堰坝损毁,污染总量增加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
遇龙河流域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大量使用加速了地表水富营养化过程,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间接影响了水生态平衡。而大部分的农药、化肥在灌溉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溶入水体,并随之向水环境迁移,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阳朔地区由农田化肥施用通过地表径流进入遇龙河的化学需氧量为12766吨每年,氨氮的量为2553吨每年。此外,阳朔区畜禽养殖对遇龙河水体排放化学需氧量为8.92吨每天,氨氮的量为1.79吨每天。
生态破坏
2002年以前遇龙河道路坑洼泥泞,窄小拥堵;河边随意开挖码头,垃圾无人清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遇龙河国家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不完善,道路还有排污等等,此外,旅游景区的管理力度不够,景区内的村民占用耕地,违法乱搭乱盖现象比较突出,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景区的山水。
环境保护
2020年,阳朔县以遇龙河流域为对象,申报了水利部财政部2020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本工程实施了对河道进行清障、池塘进行清淤;并建立河长、塘长制度等措施。项目实施后,遇龙河流域的湿地面积增加20万平方米;河湖面积增加22万平方米。并增加遇龙河流域水体涵养能力48万立方米。流域内新增水土流失基本上可以得到控制,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13万平方米,减少了水土流失约3.8万立方米。
2023年阳朔县县委、县政府针对遇龙河等流域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和底线,展开专项整治行动,打击乱搭乱盖、开山取石、砍伐破坏植被、污染水质和空气等行为,另外还禁止随意开荒种果,关停了采石场、采沙场、红砖厂共20多家并进行全面的生态修复。同时,统一管理和规范遇龙河竹筏游,还给保护遇龙河的沿江沿河农民发放竹筏旅游分红。此外,还通过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水电路及环境提升工程等,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风景名胜
遇龙河属于漓江风景名胜区的重点景区,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造就了独特的美丽风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慕名前往,其相应的旅游产业已成为桂林市阳朔县的重要经济支柱。遇龙河拥有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遇龙桥、阳朔文化古迹山水园、鉴山寺等景点。
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于阳朔县中西部,东至321国道,南至凤楼村,西至包茂高速,北至富里桥,总面积30平方千米。2019年5月19日,阳朔遇龙河旅游度假区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度假区内有全球最典型、发育最完美的喀斯特峰林-峰丛景观资源,历史文化遗产7处(遇龙堡村古民居、旧县及龙潭村古民居、富里桥、遇龙桥、仙桂桥、归义古城遗址),有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矮山门村,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旧县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鸡窝渡村、骥马村及以火焰山、骆驼过江、鸳鸯斗嘴、马象奇石、遇龙河晚霞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有休闲旅游路线桂林十里画廊风景道、遇龙河滨水绿道等,攀岩线路8条,低空观光游览2处(燕莎航空运动基地、展卓直升机基地),汽车营地1个,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图腾古道、蝴蝶泉、遇龙河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榕树)、月亮山景区、聚龙潭景区、“桂林千古情”宋城文化景区等为主的景区景点。
遇龙桥
遇龙桥,又名回龙桥,位于遇龙河上游,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为虹式单拱石桥,条石错缝起拱,干砌。桥长36米,宽4.2米,高9米,造型气势雄伟,古朴美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单孔石桥。遇龙桥桥面立有抗战胜利纪念碑,记载着1944年村民自发与日寇激战数十天取得胜利的史实。
阳朔文化古迹山水园
阳朔文化古迹山水园由原滨江公园改建而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西依碧莲峰、东傍漓江、北起阳朔码头、南至阳朔渡口,景色绮丽,是阳朔风光的代表和文化溯源的象征。
山水园位于阳朔县城内碧莲峰东麓,从阳朔县城往漓江码头步行几分钟,不仅山光水秀,还有众多的文化古迹。该园依山傍水景色绝佳。一条数百年历史的古道纵贯南北,沿途著名景点有“鉴山楼”“迎江阁”“镇江台”“带”字摩崖石刻群,以及“钓台”,进园区沿南古道漫步,直达古义渡——瀑水度码头,南厄古道又称“南山”,依碧莲峰临江石壁开凿而成,始建年代元考。
据县志记载,至少在元代以前即为通行要道,曾设卡扼守,后屡经修。1964年大修时,用地之大理石铺缀,颇具特色,沿南古道,漫步游览,与漓江清流同行,令人心旷神怡。仰望碧莲峰(又名“鉴山”)上绝壁,占树参天,浓阴复地。如行华阴道上:下视清六萦回,渔舟竹筏,泛流凌波。北望龙头山,南瞻白鹤山,东览群山横列,景色绮丽、画图天成。更兼有鉴山楼、迎江阁及诸多诗文石刻,天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鉴山寺
鉴山寺始建于唐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是阳朔镇最早的古寺之一,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鉴山寺位于阳朔县月亮山旅游风景区的云集山下。据史料记载,唐朝著名高僧鉴真大师第五次东渡日本未果,由海南岛返回扬州市途中,乘水路从梧州抵达桂林,在桂林休整一年,期间鉴真大师常在鉴山寺讲学授戒。
鉴山寺从建寺至今,1200多年香火络绎不绝。1916年,鉴山寺毁于兵灾战乱,仅留下鉴山楼遗址。199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委员会批准重建阳朔鉴山寺。1997年开工,2001年1月1日开光,寺名由中原地区著名书法家,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
重建的鉴山寺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仿唐朝古建筑风格,占地20多亩,建筑群体坐南向北,主要殿堂是典型古寺布置方式定位,中轴设有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东西向设有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和地藏殿、钟鼓楼、画廊、碑亭;各殿堂是供游客了解佛教文化渊源、进香参拜的场所;山门东西两侧设有斋堂、香客楼以满足佛教信徒用餐及住宿。寺内设置哼哈二将、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菩萨、释迦牟尼佛,还有接引佛、药师佛、观音菩萨、普贤菩萨等48尊佛像,其中在18米高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三世佛”达7米之高。鉴山寺融朝圣观光、敬香、礼佛等佛教活动为一体。它地理环境优越,与月亮山、大榕树、聚龙潭等临近景点串汇成一大旅游风景区。
归义古城遗址
一座唐朝归义县城遗址。归义县建于公元621年,也就是唐高祖武德四年,这一年,李世民率军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归义县仅存6年,就于公元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被并入了阳朔县。
归义古城遗址位于仙桂桥大约200米处,是一座唐代的古遗址。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朝时阳朔镇郡都命名为归义,后来,阳朔县令升迁,建议撤消归义县,并举荐归义县令当阳朔县令。朝廷当时设归义县本是迫不得已,因为那地盘太小了。后发现归义县令治理有方,是个人才,于是就准奏。
唐武德六年归义县被撤,重属阳朔县管辖。就这样,归义县仅存在六年。现存有城墙,占地39余亩,系黄土夯成,厚6米、高约3米,四周各长200米,构成正方形城廓,有东、南、西三门,目前城内大部分已辟为农田,尚有一口“守旧”的古井和一片果林,成为阳朔三大古城遗址之一。
遗址对岸有一川岩,登岩凭眺,水天一碧,达10余千米,岩内气候冬暖百夏凉,不燥不湿,是天然读书静养之地,清咸丰年间桂林进士唐墨香曾在此讲学;遗址东边山有一东晖岩,岩内一溪流出,水质清莹,经冬不涸。
相关文化
山水传说
遇龙河的由来
遇龙河古名安乐水,曾被称为归义江。很久很久以前,遇龙河本叫作安乐水,河上没有一座桥,明代永乐年间。有位书生进京赶考,走到河边,正逢“水怪”兴风作浪,狂风呼啸,浊浪排空,无法过河,叹道“此生休矣!”恰在这时一位女子从河边经过,得知原委后,顿生爱怜之心,欲助一臂之力,她让书生在树荫下闭目养神。
自己腾云驾雾飞往东海,请来龙王和八仙。龙王亲率虾兵蟹将协同八仙,斩妖除魔,大战数百回合乘胜而归,从此以后安乐水平静下来。说也奇怪,也在同时河上出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拱桥,让秀才过河。书生哪里知道,这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女子本是龙王的千金,来此一游,与书生不期而遇。书生千恩万谢,于是一对郎才女貌的情侣便许下山盟海誓,期盼结为百年之好。不久,书生金榜题名,中了状元,三年之后目睹皇权纷争遂辞官南归。
与龙女在安乐水边筑庐为舍,喜结良缘,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书生为感“龙”恩,请来九十九位能工巧匠,花了九十九天的时间,用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块本地大理石建造一座造型雄伟美观,坚固耐用的石拱桥,命名为“遇龙桥”,安乐水也因此而更名为遇龙河。他们居住的地方遂叫遇龙村。遇龙村那座栖风山,就是龙女化作玉凤期待秀才回归之所,河下游的情侣山,就是他们贴身相拥,永不分离的见证。
遇龙河下游百米处的石龙山还藏着龙王的一颗宝珠呢,每逢夏日,河中浅水处随处可见的龙虾螃蟹,据说它们都是龙王的爱将的后代,而遇龙河畔的八仙岩就是八仙下凡停留的地方,那清澈的河水,由于龙女朝夕沐浴洗指,因而变得一碧澄清并发散着诱人的清香,河两岸那纯朴,善良,勤劳的村民便是他们的后裔。至今,遇龙桥上还立有祭祀龙女的小庙,他们的爱情故事更是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
艺术作品
阳朔县金宝乡遇龙河段,是电影《刘三姐》的拍摄地,刘三姐与阿牛哥“大榕树下抛绣球”的场景在该处拍摄。遇龙河与漓江交汇处的桂林山水实景表演《印象·刘三姐》,是中国·漓江山水剧场的核心工程,也是全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
张艺谋武侠电影《英雄》中,飞雪恼怒挥剑与残剑比拼的场面,拍摄于遇龙河上。
参考资料
Encounter golden 'dragon' on dazzling Yulong River.People's Government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2023-07-18
遇龙河景区介绍.遇龙河官网.2023-07-18
遇龙河独特的地貌.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官方网站.2023-06-12
..2023-07-18
..2023-07-18
..2023-09-12
..2023-09-12
..2023-07-19
..2023-09-12
桂林:醉美遇龙河 度假新标杆.广西文化和旅游厅.2023-06-11
..2023-07-19
..2023-09-22
阳朔县山区河道名录表. 阳朔县水利局.2023-09-11
人间美味不过一碗遇龙河畔的香米饭!.阳朔县遇龙河景区.2023-09-22
2021年阳朔县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阳朔数字报刊平台.2023-09-22
..2023-10-08
..2023-10-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桂林市阳朔县人民政府.2023-10-24
..2023-10-08
..2023-09-22
..2023-07-19
..2023-07-18
阳朔:打造遇龙河“生态会客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9-08
先建后评 有进有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7-19
阳朔县: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全力撬动乡村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2023-06-12
干货收藏:中国100座古桥(四).廊桥文化.2023-06-12
古建筑.桂林市阳朔县人民政府.2023-06-12
遇龙河,不是漓江却胜似漓江.阳朔微旅游.2023-07-19
遇龙河喀斯特地貌山水风光.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官方网站.2023-06-07
..2023-07-19
..2023-10-08
桂林遇龙河好玩吗,遇龙河介绍.广西越南旅游网.2023-09-22
桂在协商专题>.广西政协网.2023-09-11
..2023-09-12
遇龙河旅游度假区.遇龙河旅游度假区.2023-06-12
阳朔文化古迹山水园.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官方网站.2023-07-19
鉴山寺.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官方网站.2023-07-19
归义古城遗址.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官方网站.2023-07-19
[山水传说] 遇龙河的由来.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官方网站.2023-07-19
人行天地遇龙河.防城港市新闻网.2023-06-11
目录
概述
命名
位置境域
成因
流域水系及特征
水系组成
干流河段
主要支流
金宝河
沟河
古乐河
地下水
水文特征
地理特征
气候
地质
地质构造
地层
矿产资源
地形地貌
石山、山地
丘陵
土壤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动物
人类活动
城镇建设
经济活动
工程建设
久大水库
阳朔垌水库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环境保护
风景名胜
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遇龙桥
阳朔文化古迹山水园
鉴山寺
归义古城遗址
相关文化
山水传说
遇龙河的由来
艺术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