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高利·柯静采夫(1905年3月22日-1973年5月11日),
苏联著名电影导演及电影理论家,被誉为苏联人民艺术家、教授。他在1921年开始涉足电影行业,以其独特的
表现主义风格而闻名,尤其以改编
莎士比亚名著的《
李尔王》和《哈姆雷特》等作品最为人熟知。
柯静采夫出生于
乌克兰基辅,后在
圣彼得堡接受教育。1921年,他与
塔拉乌别尔格和尤特凯维奇共同创立了奇异演员养成所。他的早期电影作品多与塔拉乌别尔格合作完成,展现了他对电影表现形式的大胆探索。1929年起,柯静采夫开始转向社会题材。他与塔拉乌别尔格合作的马克辛三部曲——《
马克辛的青年时代》《马克辛的归来》和《革命摇篮维堡区》,成功塑造了革命时代的工人形象马克辛。进入50年代,柯静采夫的舞台剧作品受到赞誉,包括《
李尔王》《奥赛罗》和《
哈姆雷特》等。柯静采夫还在戏剧学院和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担任教职,并撰写了多部理论著作,如《悲剧的空间》和《蓝色银幕》。
柯静采夫的主要作品包括《十月姑娘的奇迹》(1924)、《外套》(1926)、《鬼轮》(1926)、《大事业同盟》(1927)等。他的早期作品以插科打诨的手法和对电影表现的实验性尝试而著称。1929年的《新巴比伦》标志着他转向社会题材。1931年的第一部有声片《
一个女性》是他向现实主义艺术的转变之作。与
塔拉乌别尔格合作的马克辛三部曲——《
马克辛的青年时代》(1935)、《马克辛的归来》(1937)和《革命摇篮维堡区》(1939)——是他职业生涯的巨大成就之一。这些影片充满了革命的
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俄罗斯人民的性格特点。柯静采夫还执导了《皮罗果夫》(1947)、《
别林斯基》(1951)等传记片。50年代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改编外国经典文学作品上,其中重要作品包括《
堂吉诃德》(1957)、《
哈姆雷特》(1964)和《
李尔王》(1971)。这些作品深刻地探讨了
人道主义主题,反对仇恨人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