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伊姆雷·拉卡托所著哲学书籍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是由英籍匈牙利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创作的科学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8年。
该书由关于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观点的五章组成,通过对于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的证主义方法论和托马斯·库恩的范式革命的科学心理学理论的检讨,系统提出和论证了自己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思想,并以此解释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该书在批评和借鉴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学说与库恩的范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纲领方法论。科学研究纲领是应用范围大、影响人们思维方式深刻、能指导时代的科学活动的科学理论,或是某一科学的理论纲领。科学研究纲领由硬核和保护带组成。硬核是不容反驳和改变的、稳定而确定的基本理论。保护带则由可以随时调整与改变以应付反常情况的辅助性假设和应用理论构成。科学研究纲领的方法是“正面启发法”与“反面启发法”。
作品简介
书中汇集了拉卡托斯生前发表的关于科学哲学的五篇重要论文,并将作者1973年的一篇广播讲演“科学与伪科学”作为全书的导言。
“导言”是作者对其科学哲学思想的概要性的描述。作者认为,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问题是一个有“重大的伦理意义和政治意义的问题”。但是科学史已表明,科学家的诚实性标准原是一种“乌托邦”。因为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同样不可证明的。
在第一章“证伪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作者提出了理论进步、经验进步和启示法进步的三个标准,以进步的和退化的问题转换来评价理论的发展,并由此提出了他的关于理论演替的动态的科学发展模式。第二章题为“科学史及其合理重建”。作者探讨、评价了当代科学哲学中的各种方法论,并提出了以科学史检验科学方法论的历史主义观点和方法。第三章研究了波普科学哲学的两个主要问题:分界与归纳,同时概述作者本人的见解。第四、第五章分别题为“为什么尼古拉·哥白尼的研究纲领取代了克罗狄斯·托勒密的研究纲领”和“艾萨克·牛顿对科学标准的影响”。作者通过对科学史上这两个典型实例的“案例研究”,指出,科学哲学上的争论应以科学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裁夺。
作品目录
导言:科学与伪科学
创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经历着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变。在这当中,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和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学说起着重要的作用。拉卡托斯正是在这段历史时期步入科学哲学领域的,并且对他思想影响最大的正是波普尔和库恩。他赞赏波普尔的哲学,更推崇它倡导的批判精神。他在宣传波普尔哲学的同时,始终对它进行严格的批判,并在批判中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思想。那时,科学合理性问题是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拉卡托斯从波普尔哲学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当他试图根据证伪原则建立评价科学合理性的判据时,发现证伪主义的划界标准有着严重的缺陷。这个激进的标准过于朴素,而且明显地不符合科学史。恰在此时,托马斯·库恩于1962年发表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书中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科学观,在当时的西方科学哲学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拉卡托斯也深受这场世变的影响。虽然在波普尔与库恩的论战中,拉卡托斯站在波普尔一边,但他一方面发展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另一方面也汲取了库恩思想的合理成分,既避免了前者的朴素性,又克服了后者的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因素,从而提出了一种从对科学发展进行理性重构的角度为科学合理性辨护的学说——“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这个学说被称为“精制的证伪主义”或“盘扣的理性主义”,它在西方科学哲学界有着很大的影响。拉卡托斯去世后,这方面的论文和手稿被收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一书中。该书1978年首次出版。
作品鉴赏
波普提出对科学变化进行合理性重建,托马斯·库恩强调科学增长的连续性和科学理论的坚韧性,作者对此作出了肯定,但又批评前者失之简单,后者过于非理性化。在其余几篇论文中,作者力图提出一个扬二者之长,纠二者之偏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作者提出,经验不能证伪理论,而是只能被一个更好的理论所证伪,故科学评价单位不应是经验与单个理论命题,而应是理论系列——科学研究纲领。研究纲领是一个由硬核和保护带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通过启发调整科学理论系统,使科学合理地发展。作者倡导的“案例研究”的方法,要求科学哲学家深入研究具体科学史实,由科学史来充当科学哲学争论的仲裁者。书中对哥白尼研究纲领和牛顿研究纲领的分析体现了作者这一思想。
该书提出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理论,认为科学理论的提出依赖于灵感;科学理论有一种完整的体系,不能一下子被证伪。科学研究纲领的内部结构包括硬核(核心的理论部分)、保护带(保卫硬核的辅助性假设部分)、反面启示法(保卫硬核的禁止科学家反驳的规则)、正面启示法(改善与发展纲领的规则)等四部分。科学的进步是在一个科学研究纲领从进化转到退化时,以新进化纲领代替退化的纲领,构成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该书主张以理论系列代替单个理论来说明科学的发展。认为理论系列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评价科学进步的基本单元。理论系列称为“科学研究纲领”,关于理论系列的理论称为“研究纲领方法论”。科学研究纲领是一个有内在结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状态之中的理论体系,具有三个特征:一个共同的硬核;一系列保护硬核的辅助性保护带以及指导该纲领未来发展的启示法(包括正面启示法与反面启示法)。这种结构的研究纲领,能将其理论系列的各成果以明显的连续性联系在一起,具有历史性。而单一理论不具备上述结构与特征,没有历史性。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对研究纲领作出评价。如果一个研究纲领能够满足以下的条件,那么它是进步的,这些条件是:(1)启示法的力量,倘若它有详细而广博的正面启示法,则会产生较多的事实,具有较强的解释“反常”的能力;(2)理论上进步,研究纲领在n阶段的理论比n—1阶段的理论具有更多可检验的判断;(3)经验上进步,研究纲领在n阶段的理论的任何新增的可检验判断被实验确证。如果一个研究纲领的正面启示法很弱或消耗完了,并且没有任何新的预测被确证,它就是退步的。科学进步总是用进步的研究纲领取代退步的研究纲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蕴含着一个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大体如下: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一退化阶段一新的进步的研究纲领否认、取代退步的研究纲领一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进步性就是科学的划界标准。同一个研究纲领,在其进化时期是科学的,而转入退化时期就变成非科学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是在批判波普的证伪主义和美国托马斯·库恩范式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合理地把科学理论看作具有某种结构的整体,又强调了科学发展的连续性和进步的合理性。但是它的评价标准过于宽大软弱,尤其是否认研究纲领有一个确切的衰亡的标准,认为一个退步的研究纲领可能新生而转化为进步的,这几乎导致取消研究纲领的评价标准,陷入费耶阿本德那样的非理性主义。
作品影响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了一种折衷的科学哲学理论和科学发展模式。它既不同于波普尔,也不同于库恩的学说,但又兼收两者之长,在体系上更加完善,在内容上更加合理。因而它一经出现就在西方科学哲学界引起了广泛注意,并且对历史主义取代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哲学界居于主导地位的转变过程产生了加速效应。同时,该书所倡导的科学史的理性重构、科学史的“案例研究”方法,以及内部史和外部史的区分得到了认可和采用,对以后新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和社会主义的成熟发挥了重要的启迪作用。因此,拉卡托斯成为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并被称为开创科学史研究新时代的人。
作者简介
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英籍匈牙利哲学家。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22岁毕业于德布勒森大学后,随即加入了匈牙利共产党并参加了抵抗纳粹的地下运动,亦在卢卡奇门下攻读研究生。战后的1947年,他担任匈牙利教育部高级官员。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留学莫斯科国立大学。1950年春回国后不久,因政治原因被捕关押3年多。1954年出狱后在匈牙利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翻译工作。1956年爆发“匈牙利事件”,因预计又将遭遇政治风波,故逃往维也纳。在那里,他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前往英国剑桥皇家学院,开始其学术生涯。自1969年起,他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并成为波普尔的学生和同事。1972年任该学院科学方法、逻辑和哲学系主任,并兼任《不列颠科学哲学杂志》主编。1974年突然病逝。他的主要学术著作是在其死后由他人整理出版的《哲学论文集》,第1卷名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第2卷名为《数学、科学和认识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作品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作品影响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