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图》是现代画家蒋兆和的代表作,该画创作于1943年,高2米、长12.02米(原作长26米),是20世纪中国人物画坛上最杰出的忧国忧民的悲剧性
现实主义力作。现收藏于
中国美术馆,也被誉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流民图》塑造了100多个躲避轰炸、沿街乞讨、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和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该画作主要以暗颜色为主,让读者也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环境氛围。《流民图》在人物形象结构转折处充分利用中国山水画技法来充实线条不能完全胜任的地方,塑造出更加深厚富有力量的形象。
1998年,
蒋兆和的夫人萧琼,将此半卷《流民图》,捐赠给中国美术馆。2014年,《流民图》残存的原件在中国博物馆出展。2015年,在
武汉美术馆的展览上,展出了6件《流民图》手稿。
历史沿革
1942年,蒋兆和开始创作《流民图》。1943年10月29日,《流民图》首次在北平太庙展出,之后即被日本宪兵队禁展。次年,蒋兆和又携画去
上海市展出,但展后即被当局变相没收,其后便多年杳无音讯。直到1953年,蒋兆和在上海一座破旧仓库中找到了该画残存的半卷,另半卷经水浸泡早已霉烂成灰。“文革”初期,
蒋兆和和他的《流民图》受到了批判,这幅画作又被没收而下落不明。
1978年,画家杨力舟意外地在地下仓库里发现了遗留半卷的《流民图》之后他将画还给了蒋兆和。而蒋兆和则将这幅残画送到
荣宝斋仔细装裱收藏在家中。1986年蒋兆和去世后,其夫人
萧琼生怕它再遭损坏,于1998年亲自将《流民图》捐赠给
中国美术馆。
2014年,《流民图》残存的原件在中国博物馆的“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上出展。2015年,在
武汉美术馆的“我法——
蒋兆和绘画艺术研究展”上,展出了6件《流民图》手稿及蒋兆和的书法
长卷。截至2023年,《流民图》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画作内容
《流民图》塑造了100多个躲避轰炸、沿街乞讨、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和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画作几经周折 回到蒋兆和手上时,已损毁一半,残存的一半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画中只剩下50余位人物,儿童形象近半,其余多为老人和妇女。
该画展现了这些失去生命和尊严的“流民”,有因灾荒进城的灾民、饥民,也有因战争所迫进城的难民。其中一位站着的母亲怀中抱着死去的孩子,孩子散落着头发双眼紧闭手脚自然垂下,而母亲无助又悲伤地看着女儿。画面中还有失去土地的农夫悲愤地握着
锄头,在空袭中捂着耳朵的老人瘫坐在街头,无助的妇女和儿童抱在一起、望着天空。画面左边描绘着两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站立的老人用力地撑着一根竿,身子伛偻,
颧骨凸起、脸颊深陷,眉头上堆满了显示苦难的皱纹。他左手紧握在胸前,手背上青筋根根暴起。另一老汉虚弱得几乎瘫倒在地,微弱的气力难以逃脱战争带来的厄运。老人仰着头,无助地望着苍天,似乎在探问自己的命运。这一生动的形象充分揭示出个人在战争形势下悲惨的命运,也足以呈现侵略者的滔天罪行。除此之外,画面中还描绘着大量的老人,每一位老人处境都很艰难。老无所依、孤苦伶仃、无家可归、与死亡作伴是战争中老人处境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1935年,
蒋兆和流浪到
北平市,开始水墨人物画创作。在这期间蒋兆和目睹了大屠杀后的南京、人间地狱的
苏州市、难民挣扎的上海和
日本侵略军给
华族带来的悲惨灾难。1939年,蒋兆和回到北平后完成了《流民图》的核心部分画稿。他把这一段画安排在整个画面接近黄金分割的部位,虽然只画了几个妇女和一个捂着耳朵的老人,但是细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表现的是躲避敌机轰炸的场面。《流民图》是一幅大制作,要用掉大量的纸、墨,还要聘请很多模特,这些都需要资金。因为没有钱,
蒋兆和只能断断续续地工作。后来一些认识的人请蒋兆和画像,他才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艰难地继续创作《流民图》。
1941年秋,《流民图》腹稿孕育成熟。1942年5月,蒋兆和又赴
上海市、南京等地收集素材,8月返回
北平市,作了第一次小草图。因为怕被发觉,蒋兆和把构思记在心里,草图画成后又烧毁,同时开始分片作画。蒋兆和呕心沥血,历时三年,终于在1943年9月完成了《流民图》。
作品鉴赏
主题
《流民图》全画通过对100多个难民形象的深入描绘,以躲避轰炸的中心情节点出了时代背景和战争根源,直指
日本侵略者对
华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识、博大的
人道主义精神与史诗般的撼人力量。《流民图》整幅画卷以一片瓦砾为背景,深入刻画出一百多位深受战争灾难之苦的难民形象,描绘了战乱中劳苦大众流离失所的悲惨之状,记录并揭示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构图
蒋兆和以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和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单体人物形象,在整体布局方面又采用多角度、多视点的手法,由于画幅巨大,画面中人物形象聚散、动静、情绪的连贯和变化让作品具有视觉感染力。
线条
《流民图》在线条上采用中国画“骨法用笔”的原则,结合画家的主观感受,在传统描绘线描方式上加以改变,因人物形象、年龄、身份的差异所采取的线条也有所不同,用苍老干枯的笔触描绘老年人,用柔美平滑的笔触描绘青年人,明暗关系和体积感通过这些线条来体现。在人物形象结构转折处充分利用中国山水画技法来充实线条不能完全胜任的地方,塑造出更加深厚富有力量的形象。
技巧
蒋兆和所创新的笔墨技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他的审美意趣,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转化为对社会和人生的
现实主义关怀,毕生践行“为民写生”的理念,使中国人物画成为能为平民大众共享的人性化艺术。
蒋兆和通过小
写意手法对人物面部及手部进行细致刻画;头发的处理是将笔上的水分吸干,先用干笔出结构,再用淡墨染出明暗;衣纹的处理与面部及手部形成反差,衣褶的线条通过行笔的提顿来体现;衣服的设色在颜色上则用得不多,但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大多是在
花青翡翠和红颜色里加少量的
黑色,主要以暗颜色为主,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当时的环境氛围。
重要展览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蒋兆和(1904—1986),四川泸州人,自幼受父辈熏陶,自学诗文书画,他是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的中国画画家、美术
教育家。他的人物画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题材和人物,《流民图》是其代表作。
流传与收藏
1943年10月29日,《流民图》几经周折首次在北平太庙展出,但几小时之后即被日本宪兵队禁展。1944年,蒋兆和又携画去
上海市展出,但展后即被当局变相没收,其后便多年杳无音讯。直到1953年,
蒋兆和在上海一座破旧仓库中找到了该画残存的半卷。“文革”初期,《流民图》受到了批判,这幅画作又被没收而下落不明。
1978年,画家
杨力舟意外地在地下仓库里发现了遗留半卷的《流民图》之后他将画还给了蒋兆和。而蒋兆和则将这幅残画送到
荣宝斋仔细装裱收藏在家中。1986年蒋兆和去世后,其夫人
萧琼生怕它再遭损坏,于1998年亲自将《流民图》捐赠给
中国美术馆。截至2023年,《流民图》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作品评价
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画,就是
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著名文艺评论家
陈丹青评)
《流民图》是20世纪中国人物画坛上最杰出的忧国忧民的悲剧性现实主义力作。巨幅的画卷,等人大小的形象,深刻揭示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与悲愤,表达了他们向往胜利,渴望和平的心声。在中国水墨人物画技法上,强化中国画骨力,兼容西化塑形技巧,达到了新的高度,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应有的影响。”(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刘曦林评)
《流民图》作为不朽历史的见证和血泪的史诗,将发挥长久的、不可磨灭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它像一股闷雷,惊动无声的大地,像一道暖流,唤起人们在严寒中对春天的向往。它是无声大地中的痛苦的呻吟,是一个诚实的画家的血泪结晶。(美术评论家
沈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