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雕塑
架上雕塑
架上雕塑是一种由艺术家独立创作的、风格鲜明且不受外部环境限制的小型雕塑作品,通常在支架上完成制作。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历史沿革
起源与发展
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原地区的架上雕塑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这一时期的展品主要以肖像为主,同时也包括一些抒情性和少量的浮雕作品。早期的代表人物如李铁夫,以及他的同事梁竹亭陈锡钧,他们都曾创作过孙中山的雕像。其他重要的作品还包括李金发的《蔡元培像》(1925年),江小鹣的《马相伯像》《谭延闿像》《胡文虎像》,张辰伯的《梁启超像》,潘玉良的《王济远像》,张充仁的《春》,廖新学的《少女》,滑田友的《陈散原像》,梁竹亭的《高剑父像》,王朝闻的浮雕《毛泽东像》等。此外,还有一些抒情性作品,如黄土水的《山地牧童》,张充仁的《春》雕塑,柳亚藩的《人类的悲哀》,金学成的《少女》雕塑,滑田友的《沉思》《轰炸》,傅天仇的《抗战八年赞》《暴风雨》,叶络和苏晖等的民间彩塑,以及滕白也、郑可等人的动物雕塑
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架上雕塑创作得到了显著的发展。70年代以来,随着木、石、青铜等硬质材料的广泛应用,雕塑语言的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袁晓岑的《母女学文化》(1951年),潘鹤的《艰苦岁月》(铸铜,1957年),龙德辉的《觉醒》,郭其祥的《百万农奴站起来》(1960年),田金铎的《稻香千里》(石雕),孙纪元的《草原民兵》,陈道坦的《大庆人》(1964年),刘焕章的《少女》(木雕),王济达的《边防英雄》(1972年),唐大禧的《海的女儿》(石雕,1977年),张德蒂的《小达娃》(1979年),程亚男的《夏天》(木雕,1979年),田世信的《欢乐柱》(木雕,1982年),刘小岑的《家乡的河》(铸铜,1984年),杨冬白的《饮水的熊》(石雕,1984年)。在肖像雕塑领域,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如王朝闻的《刘胡兰像》(1951年,后放大成为纪念碑雕塑),张松鹤的《鲁迅》(1974年),贺中令的《白山魂》(石雕,1984年),邢永川的《杨虎城将军》(石雕,1984年),钱绍武的《江丰》(石雕,1984年)。除此之外,周轻鼎王合内刘政德周国桢滕文金郑于鹤等艺术家所创作的各种小型雕塑作品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参考资料
架上雕塑的发展趋向.搜狐网.2024-08-29
中国现代雕塑.成都泥源雕塑有限公司 .2024-08-29
雕塑 母女学文化 袁晓岑.艺术中国 .2024-08-2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起源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