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邪(Wucius Wong,1936年出生)是一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艺术家和教育家,也是香港新水墨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致力于引起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中香港的努力的关注,并是最早将现代主义引入该地区的艺术家之一。王无邪的艺术和学术生涯跨越了多个领域,包括绘画、设计、教育和写作。他的作品在香港和世界各地展出,其绘画艺术创作融贯中西,兼具设计和文学意味。他曾获得多个奖项,包括2007年行政长官颁授的
铜紫荆星章(BBS)和2017年
香港艺术发展奖颁发的
特别贡献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王无邪1936年生于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太平于,一年后搬到了英属香港。在成长过程中,他周围都是中国文化。1955年,在著名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水墨画家吕寿宽的指导下开始学习艺术。1958年与友人出版《诗朵》杂志,1956年自习绘画,参加香港美术会年展。1958年随
吕寿琨习
水墨画。同年与友人创立现代文学美术协会,出版《
新思潮》双月刊。1960年代,王无邪前往美国,在
俄亥俄州和
巴尔的摩的艺术学校学习四年,获得了
马里兰艺术学院的美术硕士学位。1960年主持第一届香港国际绘画沙龙。1961年至1965年赴美攻读艺术课程。返港后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担任美术与设计课程,并在
香港博物馆任助理馆长6年。学成归国后,王无邪在
香港理工大学(后来的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设计长达十年。
工作经历
1958 与友创立《现代文学美术协会》,当首任会长;
1960 主办香港国际绘画沙龙;
1962年5月25日至7月4日,王无邪的作品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大会堂博物馆和艺术画廊举办的“今日香港艺术”展览中展出;
1984 移居美国;
1990 任美国宾夕凡尼亚州艺术委员会
视觉艺术年奖评审委员;
1994 美国
肯德基州路易斐两市美术会邀为访会嘉宾;
1997 回居香港;
1998 任香港艺术双年展评审委员;
2000 香港康乐文化署名誉顾问;
2007年,他被香港政府授予铜紫荆星;
2017年1月24日,他被
香港理工大学授予“大学荣誉奖学金”称号。
藏家选录
英国大英博物馆
德国柏林东方美术馆
展览
1962年5月25日至7月4日,王无邪的作品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大会堂博物馆和艺术画廊举办的“今日香港艺术”展览中展出,这是第一个以香港艺术为主题的展览,具有重要意义。该展览也反映了当时
自然主义艺术已经过时,
抽象艺术在当时备受青睐。王无邪的作品曾在香港
苏富比拍卖。
王无邪受到了宋代山水画、包豪斯运动的几何设计以及
中原地区水墨运动的纹理笔触的启发。他曾教授过一些艺术家,如黄宗瑜,并且是罗莎蒙德·布朗的灵感来源,后者是一位居住在香港的
英国艺术家。王无邪与许雪碧合作创作了绘画、诗歌和书法的混合作品。他的抒情思想和诗歌可以在他的绘画中看到影响,他通过色彩、结构和纹理传达个人感情。
获得荣誉
主要作品
《中国山水画道》,英文版,纽约
麦格劳·希尔公司,1991。
《平面设计原理》,英文版,纽约雷恩浩特出版社,1972。
纽约韦利出版社,1999。
中文版,台北雄狮出版社,1974。
《设计与造形原理》,英文版;纽约雷恩浩特出版社,1993。
纽约韦利出版社,1998。
西班牙文版,巴塞隆纳市基利出版社,1998。
《色彩设计原理》,英文版,纽约雷恩浩特出版社,1987。
增订英文版,纽约韦利出版社,1998。
《电脑视觉设计》,英文版,纽约利安波福出版社,1994。
增订英文版,纽约诺顿出版社,2001。
哲学家
柏拉图在其名著“国家篇”中,曾以洞穴喻言,阐释自然世界与观念世界之间的关系。喻言开始时描述洞穴一群囚徒,头颈与四肢被缚,背向出口,只能望见内壁。一名囚徒突从束缚解脱出来,首次窥见外面,双目接触自然阳光。他浏览穴外低墙上景象后,对真实世界之美,形色与声响,深感震动。
王无邪今次在帆布上绘成的一组山水画,辄使人想起柏拉图这段喻言。我们觉得画作是“关于”山水的,因为画中的形与色、轮廓与
质体,虽引起山川云雾草木联想,却没有呈示容易辨认的物象,而特别强调的,则是时空幻变中山水成形的过程。笔触启现的,较多怀念不存在的事物,较少刻划准确理想化的形象,而重现了画家游踪所及的、印刷品上曾见的、或梦想过的山川谷壑。对观者来说,那些都只是真象之投影。
由此看来,王氏是以其熟习的中国山水画为起点,不断追寻新技巧与方式,突破传统樊篱,抽象及具象语言并用,表现激情与和谐,创立个人观点。他无论大笔扫染、细致经营、透光面块交切、线条肌理组合、或油色层层覆叠,都旨在将广泛不同原则,如中国山水画理法、西方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原理等,与融入自然的体验,贯合起来。
艺术与人生,形似与模拟的关系,在王氏画中,是由多层的形象、动势、色彩、节奏达成。笔触产生一种
张力,就像漩涡与幽深形成的黑色虚空和黄色雾霭一样,包围观者。画题如“无涯”(一九六四年)、“宏思”(一九七九年)、“山梦”(一九八三年组画)等,都使人感到画内景物,要冲出画边之外,逸向无限空间。他要寻求发现,就像浪漫诗人朝着灵肉合一的方向追寻,以梦幻、云霞、河川,象征精神之光辉和动力,一如宋代诗词意境。
画题常将自然结合人体,以
宇宙通性放在个人特性之上,不指向特别的河山,表达对理想化景物的怀念。中国山水画也与实景有异,画家如
柏拉图喻言中穴居者,不直接向真实世界寻求经验,而向古代大师学习,临摹其笔迹、节奏与动势,丝毫不苟,求进入精神之
冥想领域。
王氏将山水割成几何面块,“那是我们堕入的局限”。草木代表了生命周期、四季递变,荣衰循环。谷壑是高耸之间的低地,象征了阴性或女体,和生命之源。山表达了明悟的心智,精神之超脱。固体物质之间,互冲与混交,产生了“皮层摩擦”感觉,山岭、草木、江河、湖泊、云霞,与垂直、水平、斜行的排线,造成了
张力。不过,他的画作较少反映茫茫
宇宙中人类宗教式的超觉经验,而较多指向现存世界的复杂困境。
王氏自称曾受
英国画家泰纳作品中云光天色之崇高境界影响。不过,他运用点、线、面作叙述,更近
瑞士画家
保罗·克利之城镇名胜纪游。像克利一样,王氏将自然与历史结合起来。他常言每地各有其精神气氛,及可诉说的故事。他对题材处理方法,也循中间道路,介乎可辨形象与纯粹和谐之间。他认为要与自然融成一体,不能单与环境调协,须有完全的投入,以至忘我,而艺术是无中生有的创造。克利亦发展他的设计理论,将艺术史、科学、
平面设计、魔术等,一炉共冶。他加入蓝骑士派,与同派画家,共致力“揭露事物背后可见的真象”。同样,王氏也向天地之间的缝隙探索。他思考艺术与人生之关系,创出许多无意识的象征符号。
传统中国山水画比较重山水意境表现,而轻个人感情。作品的优劣则视乎重复模拟与精神
冥想,求达于美感与视觉经验之最高境界。这与中国哲学中“道”之观念有关。
中原地区文人画家都朝此方向努力,以“物我交融”为目的。王氏虽曾习山水画法,受中国
文言文诗词陶冶,接触西方艺术与设计,他始终对过去质疑。他从传统游移出来,又向之回归,若即若离,但不矢方向与宗旨,能建立较个人化的抽象语汇。他清楚了解东西艺术传统两极之复杂不同之处,力求中间路线,惟在艺术及个人方面,则时有“两头不到岸”之叹。在东西之间的半途中,目标方位,难以确定,他只有接受漂泊的游子命运。
王氏作品中常出现十字形,或分割画面,或布列细线,构成广袤的幻想空间。十字形是一种符号,与天地密切有关,并指向一定点,划出生命之圈,向外扩展,延至
宇宙整体。诗人与画家都寻求精神上的自由,及与自然契合,习语上的“田园”与“崇高”等词,就有这些意义。
山象征了精神之内在超升。在炼金术语汇中,虚空或内山等于哲学家所谓洞穴。在中国诗词中,山是文人或隐士遁世冥思之所。山也代表了孤高,诗人画家远道登临,都为了内省,体现真我。自然亦可象征人的理性,精神凌驾肉体之上。
中原地区文字中,“自然”以“自”与“然”二字合成,“自”是自我,“然”是存在,有悠然自得之意。精神之迈向道,是生命之超越。
山向高耸峙,向外展延,都具超越之意,也如倒竖的树,根伸向天。向下生长的叶,则意指多元化及
宇宙之扩张、蜕变、成形。山作为十字形或宇宙树,都可被视为世界之中心。
画家笔下山脉连绵,虽也会指向真实存在的名山,如他曾到过的
黄山,但都已变为幻境,云雾化作一片金黄光色。在中国,色彩的涵义十分重要。黄色可使人想起
太阳,代表社会崇高地位。
一九九三年写成的“浩思之七”一画中,浩瀚空间中寻求
冥想,显现传统诗词意境。观者进入冥想之途,目光必须深游画中。王氏喜用墨调,营造外在虚空之近乎神秘的感觉,使人难以忘怀。山峦轮廓,以至模糊的画面边缘,构成克利所谓“原始地景”,渺不可测,远在未来。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