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外科学
胃癌外科学
《胃癌外科学》由国内胃癌外科主要专家詹文华等共同撰写,全书共30章。首先对国内外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演变、临床病理分期不断完善过程及历史版本、手术治疗的沿革等内容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其中胃癌流行病学趋势是相关部门近年公布的最新资料。对于胃癌外科不可或缺的相关内容,除了图文并茂地介绍传统的诊治原则和方法外,还以现有的胃癌临床试验证据为依托,比较广泛地将循证医学评价渗透到各相关篇章。
内容简介
《胃癌外科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詹文华,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第一副总编。1994年起获国家特殊津贴。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名誉组长,美国外科学院外籍院士(FACS),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主任,广东省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首席学术带头人。主编《消化道吻合器及其应用》、《胃肠外科手术学》、《肠梗阻诊断治疗学》、《外科临床手册》;副主编:《胃肠外科学》、《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参编《现代外科学》、《腹部外科学》、《外科学》等著作。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副总编辑,《腹部外科杂志》副主编及其他10余种专业杂志编委,欧洲《Hepato Gastroenterology》和亚洲《Asiansurgety》编委。发表专业论文200多篇,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生20余名。第13、15届中国国际肠内肠外营养研讨会会长和主席。在专业期刊发表以胃癌外科治疗为主的学术论文150余篇。多次获得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省科委奖项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2005年度《提高胃癌外科疗效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中华医学奖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2007年度《直肠癌保功能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系列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图书目录
第一章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变迁
第一节全球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变迁詹文华
一、胃癌是最常见肿瘤之一
二、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迁
三、当前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二节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变迁詹文华
一、第一次全国人口死因调查中的胃癌资料
二、第二次全国人口死因调查中的胃癌资料
三、第三次全国人口死因调查和近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胃癌资料
第二章胃癌病因学及其筛查相关问题
第一节胃癌病因学研究进展詹文华
一、基因遗传因素
三、生活习性
四、环境因素
五、职业
第二节胃癌筛查吴文辉
一、胃癌筛查途径
二、筛查方法
三、筛查方案选择及筛查频度
第三章胃癌外科治疗沿革和演变
第一节胃癌外科早年历史詹文华
第二节胃癌外科治疗变迁胡祥
第三节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变迁李国立
第四章胃癌手术解剖学
第一节胃的位置和手术分区何裕隆
一、胃的位置和手术分区
二、胃的固定和毗邻脏器
第二节胃的手术解剖学基础何裕隆
一、胃的动静脉
二、胃的神经
第三节胃周围的淋巴结何裕隆
第四节胃癌根治手术有关筋膜韩方海
一、网膜囊组织发生和筋膜形成
二、腹腔内筋膜的分布
三、胃周围血管走行与筋膜关系
第五节胃淋巴流向与淋巴结廓清的关系韩方海
一、胃的部位与淋巴引流
二、胃癌部位与淋巴引流关系
三、胃癌淋巴结廓清与淋巴引流
第五章胃癌病理学
第一节胃癌癌前病变及癌前疾病薛玲曹清华
一、胃癌癌前病变
二、癌前疾病
第二节胃癌肉眼形态分型及其预后薛玲林原
一、早期胃癌肉眼形态分型及预后
二、进展期胃癌肉眼分型及预后
第三节胃癌的组织学分型薛玲肖萍
第六章胃癌转移和扩散
第一节胃癌转移规律及亚临床转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徐惠绵
一、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二、胃癌亚临床转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三、胃癌腹膜转移的分子机制与调控的实验研究
四、胃癌淋巴、血液亚临床转移的研究
第二节胃癌微转移及其临床意义所剑王大广
一、肿瘤微转移的概念
二、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三、胃癌的骨髓微转移
四、胃癌外周血微转移
五、胃癌腹膜微转移
六、胃癌微转移检测常用的分子标记物
七、胃癌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第七章胃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第一节临床表现及诊断何裕隆
一、症状
二、体征
四、肿瘤标记物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二节上消化道造影郑可国
一、造影方法
二、正常X线造影表现
三、胃癌的造影表现
第三节胃癌的内镜诊断崔毅
一、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
二、胃癌的其他特殊内镜检查
三、胃癌的内镜诊断
第四节胃癌的超声诊断谢晓燕
一、概况
二、超声表现
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胃癌的CT扫描郑可国
一、检查方法
二、正常CT表现
三、胃癌CT表现
第六节胃癌MRI检查罗柏宁孙美丽
一、MRI检查方法
二、MRI表现
三、MRI对胃癌TNM分期及评价
四、MRI诊断胃癌的不足和限度
第七节PET-CT张祥松
一、18F-FDGPET在胃癌诊断应用中的原理
二、PET应用于胃癌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可行性
三、PET应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四、PET在胃癌复发与转移监测的应用
第八节胃癌腹腔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韩方海
一、概述
二、诊断性腹腔镜的适应证
三、诊断性腹腔镜的禁忌证
四、诊断性腹腔镜的常见并发症
五、体位与Trocar位置
六、腹腔镜探查的一般顺序
七、诊断性腹腔镜的注意事项
八、诊断性腹腔镜的分期
九、诊断性腹腔镜的评价
第八章胃癌临床病理分期
第一节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概述吴文辉詹文华
一、胃癌临床病理分期及其重要意义
二、影像学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第二节日本分期法的演变张岂凡孙凌宇
一、日本胃癌PHNS分期法
二、日本胃癌TNHPCYM分期法
三、与国际胃癌TNM分期相整合的日本胃癌分期
第三节国际分期法的演变刘彤王鹏志
一、胃癌国际分期法概述
二、第4版UICC国际胃癌分期
三、第5版UICC国际胃癌分期
四、第6版UICC国际胃癌TNM分期
五、第7版UICC国际胃癌TNM分期
第四节中国胃癌分期刘彤王鹏志
一、胃癌TNM的定义
二、临床分期标准
三、中国胃癌分期的意义
第五节术后分期与预后评价梁寒邓靖宇
一、胃癌分期分类
二、胃癌的术后分期
三、最新术后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四、小结
一、早期胃癌的自然病史及诊断标准
二、早期胃癌术前诊断的准确度
三、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
第九章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第一节多学科参与是肿瘤治疗的最佳模式詹文华
第二节胃癌治疗前多学科评估模式詹文华
第三节胃癌患者体力行为状态评估詹文华
一、体力行为状态评分的意义
二、体力行为状态评分标准
三、执行PS评分的人群
第四节胃癌多学科治疗模式詹文华
一、手术治疗模式
二、放射治疗模式
三、化学治疗模式
四、后继治疗、随访和监测模式
第十章胃癌治疗的主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其证据评价
第一节概述詹文华
第二节胃癌多学科治疗主要的临床试验结果及其评价詹文华
一、胃癌手术的扩大D2淋巴结廓清:前瞻随机性研究的1A证据
二、D3(分类为D2)淋巴结廓清与D1相比,能改善可切除胃癌患者的结局
三、可切除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廓清加D2手术的结局
四、D2廓清脾切除和保脾的结局比较
五、围术期化疗
六、进展期胃癌和胃食管连接部癌联合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
七、围术期化放疗
八、手术后S1辅助治疗的作用和安全性
九、多西他赛加入顺铂和氟尿嘧啶方案对胃和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能否减缓进展时间
十、晚期胃癌S-1加顺铂化疗与单独S-1化疗的比较
十一、早期胃癌内镜黏膜切除术后清除幽门螺杆菌能否降低异时性胃癌发病率
第三节胃癌诊治中的其他争议性问题詹文华
一、切口选择
二、胃癌手术后消化道重建
三、腹膜内化疗
四、胃癌微创手术
五、胃癌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六、胃癌手术后腹腔引流
七、全胃切除术后鼻胃管减压病
第四节进展期胃癌淋巴结廓清的荟萃分析评价何裕隆王亮
一、方法
二、D1与D2的纷争
三、D2与D2+PAND的分歧
四、小结
第五节胃癌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证据评价詹文华
一、胃癌根治性胰、脾切除的现状
二、回顾性分析的评价
三、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及Meta分析的评价
四、胃癌根治性切除胰脾切除的展望
第六节胃癌根治手术的网膜囊切除问题张信华韩方海
一、网膜囊切除的相关解剖
二、网膜囊切除手术的实施
三、网膜囊切除的理论依据和争议
……
第十一章胃癌外科治疗的热点问题
第十二章胃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术式选择
第十三章胃癌围术期处理
第十四章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
第十五章进展期胃癌淋巴结廓清手术
第十六章进展期胃癌胃切除术
第十七章特殊情况的胃癌外科治疗
第十八章胃癌姑息性外科治疗
第十九章残胃癌和其他特殊类型胃癌
第二十章胃癌并发症的外科治疗
第二十一章胃癌合并其他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
第二十二章胃癌复发转移的外科治疗
第二十三章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术及器械缝合的应用
第二十四章胃癌腹腔镜手术
第二十五章胃癌根治术中损伤及其处理
第二十六章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第二十七章胃癌的化学治疗
第二十八章胃癌的放射治疗
第二十九章胃癌的其他治疗
第三十章胃癌诊治的后续及临床资料管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