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Aleksandr Nikolayevich Skryabin,1872~1915年),生于
莫斯科,成长于一个外交官家庭。自幼失去母亲后,在祖母的溺爱中长大,形成了较为孤僻的性格。1892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钢琴班毕业时,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金奖,吸引了出版商别拉耶夫的注意。此后,别拉耶夫资助他进行了频繁的国内外钢琴演奏活动。1898年起,他担任
莫斯科音乐学院钢琴教授。1904年至1910年,他侨居国外,期间形成了神秘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
世界观,认为外在世界是精神活动的产物,自我是
宇宙的中心。这一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他的
音乐创作,使其走向抽象、神秘的
表现主义音乐风格。1910年,他返回
莫斯科,并于1915年4月27日去世。
斯克里亚宾的音乐生涯中,共创作了222部音乐作品,其中除6部交响曲外,其余均为钢琴作品。他的钢琴作品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钢琴小品,如玛祖卡、
练习曲、
前奏曲等,以及音诗、即兴曲、夜曲等多种体裁;二是10首奏鸣曲。这两类作品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
斯克里亚宾在音乐创作上展现出鲜明的创新意识,他自称哲学家的成分大于音乐家。他的创作生涯以1898年为界,前期作品融合了民族音乐与
浪漫主义的元素,后期则呈现出
表现主义的特性,集革命性与神秘性于一身。早期作品中,他继承了
俄罗斯古典音乐的传统,同时受到
弗雷德里克·肖邦、
弗朗茨·李斯特的影响,展现出戏剧性和英雄气概。他善于运用各种
钢琴技巧,展现钢琴的丰富表现力,音乐形象生动、旋律宽广、情绪激昂。他还大量使用复杂和弦,强调和声的不协和性与紧张感,通过紧张的节奏、不协和的和声以及强烈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内心尖锐的矛盾冲突。
斯克里亚宾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很早就跟随尼古拉·兹维列夫学习钢琴课,当时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也是兹维列夫的学生。后进入
莫斯科音乐学院,随瓦西里·萨夫诺夫学习钢琴,随
安东·阿连斯基以及
谢尔盖·塔涅耶夫学习作曲和
乐理。
斯克里亚宾的手很小,刚刚能够到一个八度,但那时他还是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钢琴家。早期的斯克里亚宾对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超人理论很感兴趣,后期又转向通神论,他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观念深受这两者的影响。
忧郁症困扰了斯克里亚宾一生,最终他在莫斯科去世,死因是割破嘴唇的伤口导致了败血病。他在去世前一直在策划一个
多媒体作品,并准备在
喜马拉雅山脉上表演,他认为这样可以开启世界末日,但这个作品和这项神秘活动(Mysterium)都未能实现。
他的音乐作品既继承了
俄罗斯古典传统,又展现了新的创作方式。他的作品充满了尖锐的戏剧性和英雄气概,旋律宽广,情感激昂,结构宏伟而精致。他擅长使用庞大的管弦乐编制,音色既浑厚又细腻,力度对比强烈。他的早期
钢琴作品广泛运用了钢琴技巧和表现力,音乐形象鲜明、充满热情。紧张的节奏和尖硬的和声时常出现,他大量使用复杂和弦,强调和声的紧张度和不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