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莱纳长尾鹦鹉
鹦鹉科的动物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Conuropsis carolinensis),也称卡罗莱纳鹦鹉,是美国东部唯一的本土鹦鹉品种,属于鹦鹉科鸟纲。已经灭绝。
形态特征
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平均体重280克,体长32-34厘米,翼展53-58厘米。成鸟雌雄羽毛同色,但是雄鸟体型比雌鸟稍大。它们大部分的羽毛是绿色的,下体为较浅的绿色。主要的羽毛大多绿色,但是在外部主要的羽毛上有黄色的边缘。肩膀黄色,继续沿着双翼向外边缘延伸。大腿上部绿色,下部黄色。腿和脚浅棕色。该物种最明显的特征是额头和脸颊橙色。橙色的羽毛延伸到眼睛和脸颊上方。眼睛周围的皮肤白色,鸟喙浅肉色。头上的羽毛完全为鲜黄色。
年幼的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的颜色与成鸟略有不同。脸部和整个身体呈绿色,下部较浅。它们的脸颊、翅膀和大腿缺少黄色或橙色的羽毛。孵化出的早成雏被灰老鼠皮色的绒毛覆盖住,直到大约39-40天出现绿色的翅膀和尾巴。雏鸟在1岁左右有完整的成年羽毛。
分布范围
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已经灭绝。它们曾经生活在美国,分布于佛罗里达州南部至北卡罗来纳州,以及北至纽约的沿海地区,也曾经生活在墨西哥湾州,远至得克萨斯州东部以西,北至阿肯色州密苏里州密西西比州俄亥俄州河及其支流。在南达科他州艾奥瓦州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和西弗吉尼亚州也记录了有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的踪迹。最西部发生在科罗拉多州东部。
栖息环境
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的首选栖息地是沼泽和河流接壤的杂草丛生的土地。 这些长尾小鹦鹉还生活在农田上并吃庄稼。它们成群地在空心树中筑巢。更喜欢无花果林地和柏树沼泽。
生活习性
行为
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成群繁殖,可以取信从100到1000只左右的大群。它们在一个巢中筑巢多达30只鸟。是一夫一妻制。该物种是高度社会性的鸟类,这也可能是导致其灭绝的众多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射杀一只鸟时,族群会徘徊在失去的族群成员的上方,这也使它们变得脆弱。当地农民会猎杀整个种群以保存他们的庄稼。疑似北卡罗来纳州的长尾小鹦鹉会迁移,就像在寒冷的冬天在北部各州看到的那样。它们被观察到舔食盐水、泥土和沙子。
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以喙为第三肢,在树上行走、跳跃和爬升。它们的飞行姿势迅速而优美,拍击翅膀时非常响亮,这些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几乎从未保持沉默。平时会进行相互装扮和抓挠,以保持社会凝聚力。喜欢干净,常用水梳理羽毛,以清除身体上的“蚂蚁”。在白天主要是休息,栖息或日光浴,在清晨和日落时进食。
声音
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飞行的距离可以离筑巢点最远达48千米。它们在飞行时大声鸣叫。 数千米外都能听到鸟群的声音。在栖息时通常保持沉默,偶尔低鸣。 喂食过程中观察到低而一致的颤动声。 当发现掠食者时,该物种会发出刺耳的警告声。鸟群会被受伤的同伴的鸟叫声吸引住。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之间也可能通过视觉线索和相互夸耀相互交流。
食性
主要吃苍耳属植物的种子,还吃许多其他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以及花蕾和昆虫。它们被记录破坏了许多水果作物。会将未成熟的果实从树上剥下来,吃掉种子。鸟群可能在几分钟之内毁坏一棵特定树的果实。进食时用喙抓住食物,将食物放在爪中,并在用喙吃东西时将其抓住。
天敌
人类捕食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将它们当作食物射杀和食用,也充作奖品,交易并驯化为宠物。鸡鹰等猛禽会捕食该物种的成鸟或幼鸟,巢中的卵和早成雏也可能会成为捕食者的猎物,例如浣熊、加拿大臭鼬、松鼠和蛇。
繁殖方式
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是一夫一妻制,一生中只有一个伴侣。 但是,没有对交配系统进行任何研究,它们许多只鹦鹉学会共享巢穴。 每年繁殖一次,春季繁殖,通常在3-4月之间。每窝产生2-5枚卵,平均孵化时间23天。在孵化期间雌鸟负责孵卵,雌雄双方都照顾小鹦鹉。成鸟在喂养后代时粗心大意,一般初为父母的年轻鹦鹉在抚养时往往不成功。幼鸟成熟期18-19天。性或生殖成熟的平均年龄1岁。人工圈养的寿命长达30年。
绝种信息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绝种是有着几个因素:农业发展夺去了大片森林面积,亦夺去了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的生境;其彩色的羽毛被用作装饰帽子;亦有人饲养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作宠物;被迫与引入的蜜蜂属竞争。虽然人工繁殖此雀鸟非常容易,但已驯养的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却没有被大量繁殖。
随着农地扩张,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开始习惯食用谷物、水果等农作物,农民视之为害鸟,纷纷把它们射杀,尽管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可以控制具侵略性及毒性的苍耳植物。
导致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绝种最致命的原因是其群居的习性。当一个地区内的同类数目减少,它们很快就会飞回来补充,换言之,农民不断地射杀,它们却继续聚居。它们甚至会在受伤或死去的同伴旁聚集,造成更多的鹦鹉被射杀。
在重重的因素打击下,绝大部分的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于20世纪初消失。最后一只野生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的尸体于1904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欧基求碧湖(Lake Okeechobee)被鸟类学家法兰克·切普曼(Frank Chapman)发现。辛辛那提动物园于1880年代购入了16只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企图进行人工繁殖,但没有取得成功,动物园最后只余下最后一对的卡罗莱纳长尾鹦鹉,雌性的(取名「Lady Jane」)在1917年死去,雄性的(取名「Incas」)亦于翌年1918年因悲伤而死。
曾重现人间
声称卡罗莱纳长尾鹦鹉重现人间的说法一直持续至1930年代。
于1920年,有声称指在欧基求碧湖发现一群13只的卡罗莱纳长尾鹦鹉,2位著名的鸟类学家Alexander Sprunt及Robert Porter Allen于1936年出发搜寻。他们报告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桑蒂河(Santee River)沿岸发现一群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但后来奥杜邦学会驳回此报告。无论报告属是属非,那个地区后来因发电计划的兴建工程而被破坏。1937年,一部黑白的家庭录像在佐治亚州南部的欧基求碧沼泽(Okefenokee Swamp)拍下了几只可能是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但奥杜邦学会研究过影片后,认为只是其他品种的长尾鹦鹉。
亚种分化
历史与描述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583年佛罗里达,由英国探险家乔治·佩克汉姆爵士在《新发现的土地的真实报告》中提到,他指出在北美发现了鹦鹉。这些鹦鹉首次在英国博物学家马克·凯茨比于1731年和1743年出版的《卡罗莱纳、佛罗里达和巴哈马群岛的自然史》中得到科学描述。塞米诺尔人称之为puzzi la née(“黄头”),或者pot pot chee,奇卡索人称之为kelinky。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可能具有毒性——法裔美国自然学家和画家约翰·J·奥杜邦指出,猫吃了它们后会死亡,而它们已知吃了毒性的苍耳种子。
物种亲缘关系
根据从博物馆标本中恢复的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的研究,卡罗莱纳长尾鹦鹉最近的活亲属包括一些南美的Aratinga鹦鹉:南达鹦鹉、太阳鹦鹉和金冠鹦鹉。作者指出,C. carolinensis的明亮的黄色和橙色羽毛以及蓝色翅膀羽毛是另一种鹦鹉——金冠鹦鹉(A. jandaya)所共有的特征,尽管该种鹦鹉并未在研究中被采样,但一般认为它们是密切相关的。为了帮助解决分化时间的问题,现在已经对一只保存的标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约在550万年前就开始在北美定居。这是在北美和南美通过巴拿马地峡于约350万年前连接之前,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就已经定居了。由于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的更远亲属地理位置更接近其历史分布范围,而其最近的亲属地理位置则更远离它,这些数据与普遍接受的假设一致,即中美洲北美洲是由不同时间的鹦鹉祖先殖民的——这些鹦鹉最初是在南极大陆解体后,大约在5000万年前,从南美洲迁徙而来的,新热带鹦鹉大约在5000万年前起源。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行为
声音
食性
天敌
繁殖方式
绝种信息
曾重现人间
亚种分化
历史与描述
物种亲缘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