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是集、药学等相关专业学科为一体的院系,现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和"生物制药”6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生物学”和“药学专业”2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设有“制药工程”专业硕士点。
学院现有“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湖北省重点学科和“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学院共设有“湖北省山区特色果蔬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市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食药兼用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轻工大学药物研究开发中心”、 “营养生物学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教学平台。
师资力量
全院现有教职工55名,其中专任教师40名。教师中教授9名,副教授16名,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4%。另有湖北省楚天学者岗位教授5名。学院下设生物工程、生物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3个教研室,1个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和2个管理科室(综合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现有在校本科生1123名,硕士生80名。
办学特色
学院多年来紧紧依托学校在食品领域的特色优势,利用现代生物
技术开展食药兼用资源的生物学研究与开发利用,在营养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及食药资源研究利用等领域形成了特色学科方向,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积极将学科发展和科研平台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注重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加大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力度,注重学生实际创新能力的提高,坚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抓质量,上水平,创特色”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努力形成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已形成了我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办学成果
学院共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及其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0多项、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共计30多项。承担企业委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共计80余项,科研总经费近800万元。同时获得了湖北省科技奖4项,科技成果鉴定12项;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在学科建设方面达到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成为了生物专业、制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科信息
生物学
我校生物学学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已形成包含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制药、食品科学、动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7个本科专业在内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强化生物学基础学科建设。已形成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应用、营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动物界等5个学科方向。在食品、生物、药物交叉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特色优势明显。
本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团队和良好的学科平台。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1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6名,楚天学者岗位专家6名。学科拥有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省级重点学科、湖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多个省、市级及校级学科平台。
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2项,科技经费3362万元。已初步形成以“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为核心与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
药学
药学专业学科现有“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湖北省重点学科。本学科有教授5名,副教授10名,湖北省楚天学者岗位专家6名。
本学科研究方向涉及药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其中包括:(1)中药、天然药的资源研究与利用,研究内容有:天然药物资源活性成份的分离、提取与鉴定;中药的现代化和新剂型的研究;(2)药物合成与修饰,研究内容有:药物成份的结构分析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设计与合成;活性物质的化学修饰;(3)微生物资源利用与代谢调控,研究内容有:微生物的菌种选育、生产工艺的优化;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酶法转化活性物质的研究;(4)应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微生物药用基因的克隆与表达;(5)天然产物营养与安全。
本学科科研实力较强,共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基金、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共计100余项,每年科研经费达160万元,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奖及科技推广奖项共计5项,发表SCI、EI文章5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科研成果转让4项,实现经济效益近1500万元。
专业介绍
生物工程(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与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
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工程技术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有机化学、大学化学实验、化工原理、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与工艺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工厂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生物制药、食品发酵、环境保护、生物能源和生物饲料等多个领域从事生产、管理、销售及新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等工作。
生物制药(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学、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制药技术和生物制药工程专业知识,面向生物制药企业、生物制品企业、药剂生产企业、药品营销企业,能胜任药品生产管理、药物分析检验和药品营销等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药学、现代生物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生物药品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生物药品研究、开发、生产技术改造及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应达到岗位需求。
主干学科:生物学、药学、制药工程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有机化学、大学化学实验、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药工艺与设备、医药市场营销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药事法规。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微生物制药、生物制药、药检、药品营销、卫生防疫、技术监督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生物技术(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生物、医药、环境、食品、卫生等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营销、教学及管理等工作的生物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
受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训练。毕业生应具备较好的科学素质和一定的教学、研究、产品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免疫学、生物制药技术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一部分能进入国内的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其他适于在与生物技术直接相关的科研单位、生物技术企业及其他生物技术相关企业从事科学研究、科技服务、技术应用与管理等工作。
生物科学(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具备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特别是数理化基础)的生物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备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同时具备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植物与动物生物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训练。毕业生应具备较好的科学素质和在植物与动物生物学领域有一定的教学、研究、产品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酶工程、免疫学、生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良种选育。
就业方向:适于报考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植物资源与环境生态等专业研究生,可进入有关研究单位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如医药、食品、农林及环保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生物科学教学、科研、管理或技术开发工作;以及应用植物学领域(如园林景观设计、药用植物学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药物制剂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学、药物制剂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医药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及药代动力学、药物制剂工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物制剂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技术改造及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药学、制剂工程学。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大学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微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及药代动力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药事法规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以在制药行业、医药公司、药物研究机构、药物检验所、医院药剂科等部门从事药物制剂专业的制备,药物及其制剂分析检验、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研究和管理等工作,并能在药品,食品,化工产品的流通领域从事相关产品的销售与流通工作。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师资力量
办学特色
办学成果
学科信息
生物学
药学
专业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