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县
平南羌族乡上场口,有一座保存完好、造型别致的古廊桥,该桥名为松桥,又名红军桥,建于清
咸丰七年(1857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红军桥为全木结构,长约10米,宽约3米,距河道约8米高,横空跨立河道之上,气势磅礴。中间为过道,两排立有柱头,透着古朴的气息。走在桥上,很是平稳。桥身巧妙运用原木和木板,使桥楼简约而不失气势,远远望去,犹如空中楼阁,让人惊叹不已。无论是展现出的建筑特色,还是包含的历史底蕴,红军桥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传在很久以前,
平南县没有桥,河两边的群众只能涉水而过。在一个天气晴朗的白天,一棵巨大的
松树突然倒下,不偏不倚恰恰倒在了河两边的石墩上,群众相传这是老天对羌民们的恩赐,上苍为群众预示了建桥的地方。村民在
松属两旁加了许多原木,并加以固定,于桥梁之上铺设桥板。为免受日晒雨淋和方便群众乘凉、避雨,楼顶全盖上了小青瓦。由于桥楼由松木而来,故将其称为松桥。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讲,这只是传说而已,应该是在清朝时,由于羌乡群众行路和运输不便,在政府的主导下,由本地群众集资建造了此桥。
桥是典型的
风雨廊桥,单孔净跨17米,距水面16米,两岸徒壁。
廊桥的结构,与平常所见的廊桥迥异。清水椿木架纵向平排,长24.15米,中开三间,两端各二开间,共七个开间;宽3.4米,人行通道2米,两边休息廊道各0.7米;两侧设有1.2米高的木质栏杆。屋面为传统的小青瓦,没有保护层。最为奇特的算是桥梁,由两排各六根直径在400—600毫米的清水椿木等距排列,用硬杂木做成矩形框架,牢牢固定住12根椿木。梁下两端,分别用6根直径达160毫米的原木呈30度的夹角支撑桥梁。
据古建专家、
绵阳市文物局副研究馆员李生考证,这种奇特的构造叫简支木梁结构,现在整个川
西北非常少见。
罕见的古廊桥究竟建于何时?在
平南羌族乡,众说不一。有看过建桥碑记的人回忆说,古廊桥建造于清
同治四年;也有人从“文革”中被铲去的中梁题记上认定是癸亥年;新民村今年82岁的刘少珍记忆为清光绪24年……人人都说自己最正确,可是谁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
为了揭开历史谜团,笔者在三圣庙残存的石碑中苦寻,后在二楼戏台转角处发现了断裂的《功德不朽》碑,即捐资修建
古桥的碑记。碑记记载:“尝闻善由人作,福自天申。唯我境松桥乃古迹也,因今皇七年,河水陡泛,前功毁败,行人往险。予寺捐资砌修桥头培补征工……清咸丰九年十一月十四日。”从碑记中得知,松桥(即
廊桥)古已有之,因
山洪泛滥冲毁,三圣庙的僧人倡议捐资新建了廊桥。碑记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捐资修桥的时间为清
咸丰九年,即公元1859年,距今已有148年的历史了。
古廊桥见证了一段又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正如碑记所记,“松桥乃古迹”,在古廊桥修建之前已经有廊桥。千百年来,廊桥不仅方便了两岸行人,还承担了通达
陕西省和
甘肃省两省的重任,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
1935年4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来到了
平南县,在平南三圣庙建立了
平武县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苏维埃平南县委。在红军进入平武前夕,当地豪绅、反动派大肆制造和散布谣言,诬蔑红军,蒙骗群众。为了消除反动派对红军的不利影响,再加上桥楼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李天焕派红军战士维修桥楼:加瓦盖漏雨之处、加固
桥墩,将破烂的木板撤掉换上了新桥板。此举使红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为此后领导群众打倒地主豪绅、平分土地、建立苏维埃政府打下了基础。红军还在桥楼的木板、圆柱上写上了宣传标语,至今依然可寻。此后,人们就将松桥改叫红军桥。
红军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与
羌族群众生活紧密相连。据当地群众介绍,从他们的祖辈起就一直靠红军桥过河,凡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运送粮食、贩卖牲畜都得通过红军桥,世世代代和红军桥结下了感情。2006年,平南羌族乡政府在距离红军桥不远处修建了一座新桥,减轻了红军桥的负重,让这座百年古桥得到有效的保护。
历经百年风雨,红军桥伫立在平南河上,跨越着悠悠岁月,见证着羌乡变迁。
平南羌族乡领导表示,今后将更好地保护好这座集建筑、历史、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古桥,让其成为红色羌乡的重要旅游景点。